01.16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一般而言,“景德鎮制”篆書方款的使用應該不早於1954年,不晚於1955年底。而且應該不是個體或者私營企業所設計。資料顯示,青花海棠紋瓷器是建國後首次設計、生產的國家專用瓷之一,其中既有無款的也有“景德鎮制”篆書方款的。其後,這個篆書方款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常有使用。仔細觀察前後的篆書方款大體一致,但是也有細微差別。總的看應該是前者精細沉穩些,後者略欠勻稱。這些變化需要結合瓷器的其他特徵如:胎、釉、彩以及帶有時代特點的紋飾來鑑別,單看款識確實是很難說清的。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1,印花龍珠閣款。底款為紅色龍珠閣圖案,背景為淡石綠色。中為黑色英文”MADE IN CHINA",下為一排褐色”中國景德鎮“字樣。此款多在印花出口瓷器中使用,且有大小不同多種規格。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2,印花燈籠款。底款圖案外形似燈籠,燈籠上沿為英文”CHINA“,中部為豎排”景德鎮“。以淡石綠色小點作底色。下為兩短橫線夾一英文字母(瓷廠代號)。左右為宋體褐色”中國“。此款也有大小不同多種規格。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3,印線六邊形款。底款外形呈不規則六邊形,上為”中國“兩字,中為”景德鎮“,下為英文”CHAIN"和兩短線夾瓷廠代號字母。底款文字與字母間用線條相隔連。此款主要有紅彩、綠彩、籃彩三種顏色,也有極少用金彩的。此款多使用於手繪或者半手繪的內銷瓷器上。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4,印線草帽款。此底款最上部曲線似草帽。“中國景德鎮制”六字隸書分兩行三列排列。上為草帽曲線,下為兩短橫線夾瓷廠代號字母。此款有紅、籃彩2種,多用於內銷粉彩瓷器。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5,篆書款。底款均為“中國景德鎮制”六字篆書款分2行3列自右至左排列成正方形。分青花、紅、綠彩3種,其中青花款多在青花瓷、青花玲瓏瓷、釉下五彩瓷和顏色釉瓷器中使用,紅、綠彩則多在釉上彩瓷上使用。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6,印線三角圈款。底款上為行書“中國”,下為英文“MADE IN CHINA",上下部分的連接為不規則三角圓圈,圓圈中間為楷書”景德鎮“此種底款有紅、綠、藍三種色彩,多在出口瓷器使用。

7,其他款。

恢復時期還有少數瓷廠和陶瓷研究機構使用”景德鎮制“四字篆書方款,以釉上紅、籃彩居多,字體十分工整。

1964年10月各瓷廠統一啟用”中國景德鎮“底款時,景德鎮10大國營瓷廠底款標記代號如下:

紅星瓷廠(A);宇宙瓷廠(B);為民瓷廠(C);藝術瓷廠(D);建國瓷廠(E);人民瓷廠(F);紅旗瓷廠(G);光明瓷廠(H);東風瓷廠(I);景興瓷廠(J)。

1964年新華瓷廠從新平瓷廠劃出,其使用底款代號為:K。紅光瓷廠、雕塑瓷廠、曙光瓷廠從國營轉為大集體後,紅光瓷廠使用L標記代號,雕塑瓷廠使用M標記代號,曙光瓷廠使用P標記代號。

上述14個瓷廠在當時景德鎮是作為”十大瓷廠“看待的。

另外,新光瓷廠當時為市陶瓷彩繪工廠,使用標記代號為N,陶瓷加工部使用標記代號為O。

還有使用X作為標記代號的,尚不清楚為何單位使用。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六、文革時期(1966—1976)

文革時期的瓷器生產以生活日用瓷為主,其底款基本上沿用1964年10月開始使用的“中國景德鎮”系列。因為此類底款沒有意識形態的痕跡,而且印線、印花、圖案、篆書、隸書等具備。文革後期除繼續沿用“中國景德鎮”系列外,部分瓷廠新設計出“景德鎮制”篆書方款。與老“景德鎮制”篆書方款相比略有差別,主要是筆畫不夠工整勻稱,不同於老底款的穩重。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七、過渡時期(1977—1979)

此期除繼續沿用文革時期底款樣式外,也出現了一些變化。1976年1月,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向各陶瓷生產企業重新頒發了商標代號。

1,保留使用1964年“中國景德鎮”印花龍珠閣款、印線三角圈款,棄用印花燈籠款、印線草帽款和“中國景德鎮”篆書方款。其間,由於使用新的商標代號有一個過程,過渡時期“中國景德鎮”篆書方款仍在使用,直至80年代各瓷廠才普遍啟用新式底款。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2,啟用1964年以前的“景德鎮制”篆書方款。

3,啟用新式“中國景德鎮"四行款,此前曾經短暫使用過"中國景德鎮"三行款,後絕大多數瓷廠採用了四行款,即:自上而下第一行等線體"中國景德鎮"五個字,第二行英文"MADE IN",第三行英文“CHINA",第四行為左右各兩道短橫線,中間夾企業代號(字母或數字)。此種四行款一直使用到90年代上半葉。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4,啟用新式"中國景德鎮制"、"景德鎮制"篆書雙框方款。器形小的產品則使用單框方款。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5,啟用新式"中國"中英文款。文革後期隨著外貿形勢的變化和各廠生產狀況的差異,部分瓷廠開始啟用新式青花底款:自上而下第一行等線體"中國"兩字,第二行英文"MADE IN",第三行英文“CHINA"。此種青花款以70年代後期人民瓷廠的青花產品居多。到1985年前後,此款又被新式“人民瓷廠 景德鎮”和“光明瓷廠 景德鎮”款所代替。

八、80年代前期(1980—1984)

景德鎮陶瓷工業公司在1976年重新頒發企業底款標記代號的基礎上,增加景德鎮市屬華風瓷廠使用Q底款標記代號,衛華瓷廠使用R底款標記代號。“龍珠閣”老底款仍在部分瓷器上使用,並且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從90年代開始,部分“龍珠閣”底款加有註冊商標@標誌)。

1980年11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恢復全國商標集中註冊。景德鎮隨即制定了陶瓷商標和底款的管理辦法,陶瓷生產企業開始使用統一規範的“中國景德鎮”四行底款。

1981年3月,除市屬國營大廠繼續使用字母底款標記代號外,景德鎮對市屬各區、局、社、街道所辦瓷廠瓷器底款的標記代號進行了整理和增補,一律阿拉伯數字底款標記代號:

建國後景德鎮瓷器款識衍變過程(建議收藏)


景德鎮陶瓷廠(01)、浮南礦瓷廠(02)、文藝瓷廠(03)、民政局社會福利瓷廠(04)、陶瓷加工廠(05)、躍進瓷廠(06)、立新瓷廠(07)、紅衛瓷廠(08)、勝利瓷廠(09)、東方紅瓷廠(10)、向陽瓷廠(11)、共大瓷廠(12)、昌虹瓷廠(13)、昌江瓷廠(14)、昌明瓷廠(15)、珠山瓷廠(16)、國華瓷廠(17)、西郊瓷廠(18)、新村大隊彩繪瓷廠(19)、永紅瓷廠(20)、昌新瓷廠(21)、文光瓷廠(22)、新興瓷廠(23)、新村瓷廠(24)、魚建瓷廠(25)、石獅埠福利瓷廠(26)、太白園雕塑瓷廠(27)、竟成雕塑瓷廠(28)、先鋒瓷廠(29)、瓷石礦五七瓷廠(30)、瓷石礦勤儉瓷廠(31)、竟成公社彩繪瓷廠(32)、古城瓷廠(33)、昌盛瓷廠(34)、群英瓷廠(35)、西郊墾殖場彩繪瓷廠(36)、南河瓷廠(37)、陶瓷工藝瓷廠(38)、竟成前街大隊瓷廠(39)。

與此同時,“景德鎮制”青花篆書方款仍在使用,部分底款與早期“景德鎮制”篆書方款較為相似,但為數較少。

九、80年代後期(1985—1989)

1986年後瓷器底款有新的變化:出現了底款加帶“@”註冊商標標誌和“新廠名”款。新廠名款是相對1964年以前的“老廠名”款而言的。新廠名款主要有:“人民瓷廠 景德鎮”、“景德鎮東風瓷廠”、“紅旗瓷廠”等等。

與此同時,“中國景德鎮”印花龍珠閣款、印線六邊形款、“景德鎮制”篆書方款以及“中國景德鎮”四行款、“景德鎮制”篆書雙框款、“中國景德鎮制”篆書雙框款等,也在繼續使用。其中“中國景德鎮”印花龍珠閣款一直使用到本世紀初(後期增加“@”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