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客家人在海外竟然建立了3個國家


客家人在海外竟然建立了3個國家

區域圖

1.蘭芳共和國

羅芳伯,梅縣石扇堡人

從幫會到企業,再到國家

“蘭芳共和國”,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數千裡之外的熱帶海洋島嶼上建立的自治體。他們在完全沒有祖國支持的條件下,以驚人的意志,頑強求生。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今廣東梅州的客家人羅芳伯鄉試不第,“乃懷壯遊之志”,發揚客家精神,漂洋過海,登上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島)。

剛到婆羅洲時,羅芳伯以教書為業,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術,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深受當地人民和華僑的擁戴。

婆羅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資源豐富,但島上內部各大小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荷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內憂外患。羅芳柏在站穩腳跟後,協助當地蘇丹首領平了土著人的叛亂,得到了首領的嘉獎,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羅芳伯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1776年羅芳伯建立了“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始用“蘭芳”年號。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

2.戴燕王國地圖

吳元盛——梅縣客家人

戴燕王國的第一代國王為吳元盛,原為廣東嘉應州梅縣客家人,清朝乾隆中後期因為謀劃發動起義事洩而逃亡到東南亞的婆羅島,18世紀中期在當地創建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首領。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威望逐漸超過了他。1777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共和國,吳元盛是羅芳伯的手下部將,被派駐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1783年,吳元盛殺死了殘暴的戴燕國王,人民都很感激他,被擁戴為戴燕國國王。

後來,吳元盛逝世後,其子年幼,由其妻襲位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謝清高出海遊歷南洋時(1783—1797年間),戴燕女王還在位。此後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直到19世紀中葉,戴燕王國才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3.飛龍國

張璉——饒平客家人

張璉,“飛龍”國開國君主。明朝嘉靖年間廣東省饒平縣上饒鎮,饒平客家人,漢族,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後因起義失敗,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