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我的價值觀

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讀了一遍《硅谷熱》,研究生期間我又買了一本,把它當成自己的《聖經》。這本書教給我的第一個價值觀是,看一個人是不是有創新力,先看是不是敢想敢幹。第二個價值觀,是在互聯網裡幹,做什麼都不如做一件產品改變世界來得徹底。做出一些別人沒有做出來的產品,讓這種產品能夠影響很多人,能夠改變很多人的生活,這樣才值得尊敬。人的最大成功莫過於此,而不是當上中國首富。如果你做不出偉大的發明,那仍然可以從一點小創新做起。其實,從市場競爭來看,這是一種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從人文角度來看,你跟別人不一樣,那你才有存在感呀。如果你讀完後心裡有一種激動,就像當年我讀《硅谷熱》一樣激動,我覺得你肯定是領悟到了影響我的那些價值觀。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能為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我認為,這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在研究商業模式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中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基本上見不到只依靠政府的支持就能成功的。出現了一個騙子,一個顧客給他差評,成千上萬的顧客看到,那麼他的銷售量就會受影響。這樣,即使推廣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但是通過推廣,你發現了產品的問題,瞭解到真正的用戶需求,發現了新的用戶群,這些收穫也遠比單純的產品安裝量要有價值得多。我一直強調,如果要把一件事做成功,你一定要重視用戶價值,一定要把用戶價值放在公司的收入之上。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這就是說以怎樣的方式接近目標用戶群。有的人說,實體店有自己的優勢,顧客可以現場對物品進行感知,在這點上電商比不了。360這一次直接以零價格闖入市場,用戶一分錢都不用花。我們發佈360免費殺毒的當天晚上,一個傳統殺毒公司的老闆半夜打電話給我,說:鴻禕啊,你這是幹啥呢?你這不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嗎?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在發現澳大利亞之前,歐洲人認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世界上不存在黑天鵝,把“黑天鵝”比喻成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此,黑天鵝後來泛指那些不可預測、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的東西。對運營商來說,微信就是一隻黑天鵝,因為在此之前短信免費、彩信免費根本不可思議,是不可能的。互聯網之所以能夠免費,是因為一款產品用免費獲取海量用戶之後,它的邊際成本趨向於零,然後再通過廣告或者增值服務的方式賺錢,實際上就是創造了新的價值鏈。

歡迎來到互聯網時代

推廣互聯網的服務,就跟賣洗髮水等大眾消費品一樣。只要幹互聯網行業,你一定要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伺候好用戶,讓用戶滿意。那麼,你就是一個具備了互聯網思維的廠商。在互聯網時代,環境變了,規則變了。360做免費殺毒,極大地降低了木馬病毒的發作率,可以讓每個人無論貧富都有權利享受安全保護。360殺毒不僅得罪了黑道,還得罪了白道。你想一想,如果你的遊戲不免費,這1 000個屌絲用戶肯定不進來玩兒遊戲。沒有這1 000個屌絲用戶喊大哥,哪個富二代願意進來買道具?有這樣一個龐大的用戶群,微信將來在上面嫁接O2O可以賺錢,嫁接電商可以賺錢,網上發一款遊戲還導致全民都打飛機,也可以賺錢。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一個公司還是靠傳統行業那種信息不對稱的營銷推廣方式,是很難長久獲得市場地位的。現在的互聯網企業即使得罪同行,也不敢得罪自己的用戶。所以,很多傳統企業在向互聯網轉型的時候,也只是簡單地考慮在互聯網上賣東西,把原來跟客戶打交道的這套方法搬到互聯網上,最終發現不會玩兒了。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做了對用戶有用的事情,解決了用戶的問題,用戶就會支持你。我強調用戶體驗為王,重視用戶,用戶至上,這都不是大口號。只要幹互聯網行業,你一定要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伺候好用戶,讓用戶滿意。無論別人怎麼給你潑冷水,罵你,只要用戶相信你,你都有機會。相反,如果你的產品做不好,不能為用戶解決問題,失去了用戶,那別人不用罵你你一種模式特別傳統,就是利用互聯網賣東西。賣真實的商品,我們叫它電子商務;賣基金、股票等理財產品,就叫互聯網金融;如果賣SPA(水療)、虛擬的服務、餐館的打折券,可以叫O2O。其實這都是一類模式,即以互聯網為平臺,做傳統生意,只是發揮了互聯網的特點,就是網聚人的力量。

沒有人能打敗趨勢

一個企業通過顛覆式創新贏得市場,那一定會有別的企業利益受損。它在人性上打動了消費者,它不需要做十大功能,不需要每個功能都吸引消費者。只要一個功能打動人心,就會有消費者用你的產品,你就贏得了市場,就會有不斷改善產品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成功,是因為我們同時做好幾個品牌,同時開幾條戰線。360的界面做得非常簡單,只有三個按鈕:快速掃描、全盤掃描、指定位置掃描。360殺毒軟件剛一出來,又引起一陣鬨堂大笑,人人都說:殺毒軟件怎麼能做得這麼簡單呢?事實證明,不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產品做得不好,即使免費,用戶也不會買賬,因為對用戶而言沒有價值。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破壞和顛覆,都是強調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秩序。其實,巴菲特也有一句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所以,小公司必須從大公司沒看到或者看不起的地方起步,才有可能做大,才有可能顛覆。推特的興起是一種顛覆式創新,它與傳統博客不一樣的地方,是博客對字數沒有限制,博主可以隨便寫;但推特限制你只能寫140字。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所以,360免費殺毒默認開啟免打擾模式,用戶在玩兒遊戲或者運行全屏顯示的程序時,360殺毒軟件不彈窗提示,推遲升級、消費者其實不理性,都是感性的。跟巨頭的競爭是所有創業者避免不了的一堂課,所以要學會跟這些巨人作戰。計算機行業的主流企業在研發和採用這類技術方面,總是處於領先地位。與之相比,第二種創新則破壞或重新定義了性能改善模式,這種變革常常導致行業領先企業的失敗。商業的本質就是讓人性得到釋放,顛覆式創新也不例外,歸根結底就是怎樣滿足人性。

互聯網裡的黑天鵝

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廣告,一種是增值服務。作為新媒體,互聯網的SNS特點打亂了傳統廣告對人群的劃分方式,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推廣方式。產品銷售的互聯網化。互聯網既是媒體傳播平臺,也是電子商務平臺。但互聯網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能給億萬用戶提供非常好的產品免費用,最後你還能因此獲得鉅額的財富。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以馬後炮的角度來看,淘寶又高瞻遠矚,成功布局了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時代,你把產品賣給用戶,你跟用戶之間的關係才剛剛開始。所以風險投資家用廣告模式這也給所有要轉型互聯網的人上了一課,這就是:面對互聯網的免費大潮,你如果主動擁抱變化,主動自宮,雖然未必成功,但最起碼刀還在你手裡;如果你不擁抱變化,抱缺守殘,那結果只有一個——被別人拿刀革自己的命,最後肯定不成功。但硬件價格降低,向零利潤方向發展,至少在美國這樣的互聯網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趨勢。雖然移動終端的利潤趨近於零,但通過內置的各種增值服務,同樣可以建立起互聯網化的商業模式。免費既是商業模式,又是一種革命的手法,也是一種營銷手段,也是互聯網的一種精神。今天,在互聯網上凡是懂得免費之道的企業,都會比較容易在這次新的浪潮中彎道超車。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騰訊的拍拍網對賣家三年免費,虎視眈眈地準備搶淘寶的賣家,三年免費之後,不得不說繼續免費,永遠免費。最後,當中國幾乎所有的商家都到淘寶上開店的時候,會出現什麼現象?你搜一種衛生紙,都會出來1萬個結果。你免費開店沒問題,但你如果在搜索結果裡要排在前面,那就要交增值服務費。淘寶今天也成為中國最掙錢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實際上通過免費的模式創造了一種新的收入模式。如果淘寶不免費,我相信它既無法戰勝eBay,也發展不出這樣的收入模式。

火雞的悲劇

海底撈提供的東西跟其他飯館差不多,為什麼大家去海底撈?消費者其實是不理性的,他們選擇和拒絕一款產品,往往來源於人性很小的點。零售業作為服務行業,是體驗式經濟的前沿陣地。傳統的經濟模式是,製造電視的企業把電視賣給顧客,就完成了銷售任務。絕大多數增值服務提供商通過給客戶設計陷阱亂扣費來賺錢,有的竟然還上市了。但事實證明,不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企業,即使能獲得商業價值,也是短暫的。我認為,這種忠誠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蘋果產品的創新,對用戶體驗的追求一直持續下去,並始終貫穿於每一種產品之中。下載一個軟件,視窗系統會讓你下載安裝,不停地點“下一步”,但蘋果的一個進度條就能完成這種傻瓜式操作。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亞馬遜就是一家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創造巨大用戶價值的令人尊重的企業。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貝佐斯不講如何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反而大講如何創造最佳的用戶體驗。這讓亞馬遜的投資回報率一直無法提高,然而它的客戶群體卻一直保持增長,且忠誠度高,幫助亞馬遜一路打敗了眾多競爭對手。當年漢庭為每個房間配備了五種枕頭,適合不同的人睡眠,是國內經濟型酒店中第一個這麼做的。突然有一天,360殺毒比收費的殺毒做得更好,而且免費。但是對第二家或過了三年再慢慢學習360免費的廠商,大家就不會有這麼強烈的體驗了。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喬布斯傳》裡有一個例子,可以說這個例子已經達到了變態的程度。喬布斯有一天給谷歌高管打電話,說蘋果iOS有一個谷歌地圖圖標,放大多少倍之後,第三行一個像素顏色不對,他認為這影響了iOS的美觀。這就是對細節的一種堅持。所以蘋果並非是一個神話。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互聯網裡的平臺都不是做出來的,都是積累起來的,是在為用戶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的,最開始都是從一個點做起。如果在2006年360按照安全平臺的思維去做,肯定早就死掉了,因為要成為一個平臺,要做的東西太多。所以很多企業是被平臺戰略害死的,因為平臺戰略給領導做報告特別好聽,特別宏大,特別符合中國人的概念。最近有本書叫《精益創業》,說的就是這方面內容,這非常符合我們的互聯網文化。所以現在互聯網講究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規模、最快的速度去嘗試一個粗糙的東西,快速拿到市場上去試,市場好就趁熱打鐵,乘勝追擊,不好就趕快換方向。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我覺得做互聯網企業一定要有現場力,產品經理要有“柔性的頭腦”和“堅強的腿腳”,要接觸用戶,在第一線才能保持手感和接地氣。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服務,就是通過某種形式的橋樑和窗口把服務傳遞給用戶,由於用戶的需求不斷在變,產品就要隨時調整開發者非常重要。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360所有產品的改進,都不是在屋裡想出來的,都是從用戶的抱怨中來的。互聯網時代,如果產品真的很好,口碑就會飛快傳播,市場格局會加速從量變到質變。而開心網摸對了用戶的脈,中國互聯網用戶上社交網站實際是以開心、娛樂為主旨,簡單、容易上手、好玩的小遊戲就打動了用戶。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互聯網產品,不管是客戶端還是Web(網絡)應用,要贏得用戶,首先要找到典型用戶群,提供好的用戶體驗。我把這兩點稱為互聯網上的“微創新”規律。馬化騰很早就掌握了互聯網產品的規律,把它當成服務來做,持續改進。今天中國內地的互聯網基本上還是70後的人唱主角,10年前是我們這些人,那時我們30多歲,現在我們40歲了,一開會還是網景的創始人馬克·安德森,他投資了馬克·扎克伯格的臉譜網,是扎克伯格的幕後教練。

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層紙

創業就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接力賽,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沒個七八年達不到目標;同時又要求你必須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去競爭。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做產品不要在乎絕對數,而是要關注相對的增長趨勢。這就是說,有時候弱需求的產品,並不是說不是好產品,而是對渠道的依賴比較大。能滿足強需求,一款產品才會有用戶。

所有離開用戶需求的用戶體驗改進都是耍流氓。再回到喬布斯身上,如果有人認真閱讀過《喬布斯傳》,反覆讀幾遍,會發現他是極其不討人喜歡的人,是一個苛刻的、不寬容的、怪僻的人。讀讀《喬布斯傳》,看看蘋果的真實歷史,就能知道第一代iPod有多粗糙,就能瞭解第一代蘋果手機跟摩托羅拉合作不成功的例子。弱需求如果靠自然增長,增長速度一定會非常慢。

消費者變了,營銷要玩兒新手法

喬布斯跟我想說的一樣,就是你不需要什麼自尊心,真正重要的是工作表現。優秀人才,很容易獲得一些階段性的成功,所以可能會變得更自負。公司擁有了獨佔性的市場地位,不可能再成功了,所以能讓公司更成功的人,是業務和營銷人員,所以最後變成他們經營公司,而產品人員被趕出決策圈,而公司忘記做出好產品的重要性。他們對產品好壞沒有概念,不懂得如何將好構想變成好產品,他們也沒有真的想幫客戶的方面做得很出色,比如說蘋果店,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營銷想法。店員在蘋果店裡叫“genius”(天才),給大家提供幫助,這都是很好的營銷思路。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喬布斯自己也是一個好的營銷人員,包括蘋果的廣告也很酷。當時,360變成了公敵,因為捅破了行業的潛規則,被人不斷地罵,被人恥笑。這和喬布斯說的很像,需要不斷改善原來那個很棒的想法,不斷地成長。這在美國被認為是商業文明進步的動力,會是美國商學院主流的教材。

周鴻禕自述的互聯網方法論

比爾·蓋茨已經富可敵國了,他為什麼要去做一家慈善機構?是因為掙錢對他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他需要花錢去幫助別人,他要找到一種存在感。早年在蘋果真的有這樣的廣告,說個人電腦是心靈的自行車,很幸運能在硅谷親眼見證它的成形。對我人生影響很大的一本書是《硅谷熱》,那本書裡一個很重要的案例就是講蘋果電腦。但是如果沒有好的產品,依靠營銷的力量,產品的銷售可能能夠延續一段時間,但是肯定不能持久。喬布斯之所以以產品為王,是因為用戶至上、用戶體驗都是以產品為出發點的,所有的營銷都是為產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