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水滸傳》中有對妻子的兩種稱呼,一是娘子,一是渾家。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金翠蓮稱鄭屠家的“大娘子好生厲害”,桃花山的周通強娶民女,一到洞房就叫“娘子”,“ 一頭叫娘子,一頭摸來摸去。”直到摸到魯智深,捱了一頓胖揍。林沖家的使女錦兒對林沖報告說:“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高衙內要調戲林沖娘子的時候開口就道“娘子”。林沖吃了官司,發配前夕,對娘子說:“娘子,小人有包話說,已稟過泰山了。為是林沖年災月厄,遭這場屈事,今去滄州,生死不保,誠恐誤了娘子青春,今已寫下幾字在此。萬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頭腦,自行招嫁,莫為林沖誤了賢妻。”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娘子指妻子,也是丈夫對妻子的一種愛稱。古代也指對新婚女子的敬稱,有時候“娘子”專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北齊書·祖珽傳》:“裴讓之與珽早狎,於眾中嘲珽曰:‘卿那得如此詭異,老馬十歲,猶號騮駒;一妻耳順,尚稱娘子。’”耳順,六十歲的代稱。老妻子六十歲了還稱為娘子,就成為被人笑話的把柄了。《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叫人挑著行李,步行到家,拜了祖先,與此同時娘子相見。”回家拜了祖先,就見娘子。唐代,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楊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無與倫比,宮中號稱為”娘子”。但這時,不能把“娘子”簡單理解為對妻子的稱呼,只能是一種皇家對皇帝愛妃的敬稱。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據《夢梁錄》記載:“女家同定帖,亦如前開寫,及議親第幾位娘子。”《喻世明言》卷三十八有個《任孝子烈性為神》的故事,寫了杭州清河坊川廣晟藥鋪主管任圭回到牛皮街家中,見不到妻子,便叫道:“娘子,怎麼不下樓來?”任圭上樓,聽了妻子的哭訴,又說道:“娘子休哭,且安排飯來吃了睡。”任圭一句一個娘子,對妻子情真意切。可見,到了宋代稱妻子為娘子的風俗才興起來。或者說,那些書會才人的紀錄中宋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娘子”實在是有一種親切感,是一種敬稱。

林沖把休書交給娘子之後,一番話裡說了三個“娘子”還有一個“賢妻”,透出林沖對自己妻子的一番敬意,還有戀戀不捨的感情。西門慶被潘金蓮的叉杆打了頭巾,抬頭看,說了一句:“不妨事。娘子閃了手?”王婆對西門慶介紹勾引潘金蓮的方法,一口一個“娘子”說著。西門慶為了討好潘金蓮,口口聲聲稱呼“娘子”。他說“乾孃替我勸娘子些個。”“不敢動問娘子青春幾何?”“小人先妻也沒比娘子這表人物。”報恩寺的裴如海為了勾搭楊雄的妻子潘巧雲,也是一口一個“娘子”叫著,終於得手。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宋元時期,“娘子”一詞已經由對妻子的稱呼發展為對已婚婦女的尊稱,並被廣泛應用到小說裡了。還有對別人妻子的尊稱,就要在“娘子”前加上一個“大”字。比如王婆稱呼潘金蓮為“武大娘子”,眾人稱呼病尉遲孫立的妻子為“樂大娘子”。對於年輕一點女子可以在“娘子”前面加一個“小”字,稱為“小娘子”。 隨著稱妻為“娘子”的風俗流行,一般婦女也就稱為某娘了,如稱接生婆為“老孃”,稱巫婆為“師孃”,稱妓女為“花娘”,稱男女關係不清的女人為“夫娘”,以及鄙稱婦女為“婆娘”等等,通稱她們為“娘們”。

“渾家”也是指妻子,是古人對自己妻子的一種謙稱,意思是不懂事,不知進退的人。有時候也指全家的意思。唐代戎昱的《苦哉行》之四寫道:“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宋代范成大的《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詩之二寫道:“一身冒雪渾家煖,汝不能詩替汝吟!”元代無名氏的《飛刀對箭》第二折寫道:“我渾家大小七八十口人,打著千斤,望下墜,也不曾墜的這弓開一些兒。”三處“渾家”都是指全家的意思。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但更多的時候,“渾家”指妻子。《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渾家說與丈夫道:‘你與我叫住那排軍,我相問則個。’”元代李文蔚的《燕青博魚》第一折:“渾家王臘梅,元不是我自小裡的兒女夫妻。”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人才本自齊整,又娶得這房美色的渾家,分明是一對玉人,良工琢就,男歡女愛,比別個夫妻更勝十分。”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中舉》:“范進唯唯連聲,叫渾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在茅草棚下坐著。”三處“渾家”都是指妻子。《水滸傳》中張清和武松的對話中,曾經八次提到他的妻子孫二孃,都稱為“渾家”。曹正向楊志說道妻子的時候說:“卻才灶邊婦人,便是小人渾家。”花榮初見宋江,喚出自己的渾家崔氏來拜伯伯。高俅密謀害林沖,對都管說:“幾時見了他的渾家?”又說:“如此,因為他渾家,怎地害他?”宋江到了清風寨,初次見到劉高妻子的時候,稱她是“劉知寨的渾家”,可是劉高妻子卻趁宋江看花燈的時候害宋江,書中就改稱為“劉知寨老婆”了。可能,施耐庵覺得稱她為“渾家”有辱“渾家”這兩個字吧。

《水滸傳》中的娘子和渾家


“娘子”是對妻子的敬稱,“渾家”是對妻子的謙稱。一敬一謙,頗有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