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小學生不論成績有多差都必須升到九年級。很多差生拼音、小數、分數都不懂,你怎麼看?

用戶104477114346


決定學生是好是差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家長,二是老師。

智商真的沒有什麼卵用!(除了神經有器質性病變之外)

先說家長,應該說現在很多家長不合格。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義務,但是大部分家長卻沒有教育的能力。

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想怎麼教就怎麼教,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方法。就是一招:想讓孩子怎麼辦,他就得怎麼辦!結果可想而知。

孩子成績越差,家長就訓斥的越多,訓斥越多,成績就越差,結果就導致孩子對學習徹底失去信心,自己給自己打上了:“我不是學習的料”的標籤。

再說老師,所有的人都有一種傾向:喜歡優秀的孩子,老師也不例外。老師的喜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

我上小學3年級的時候,就很幸運的遇上了這樣一個老師,讓我的成績一下子考到班級前五。這是有生之年最好成績。這不重要,但是這讓我確立了學習的自信,知道只要學,就能學好。才有了後來的半年考上大學的事。

老師如果對差生,總是橫眉冷對,挖苦諷刺,學生自然也會喪失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成績也自然好不了。

至於義務教育,差生不能留級,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只要學習差,要想通過改變環境,來改變自己的現狀是不可能了。

其實在我上學的年代,很多人留級後,都有不錯的變現,因為環境變了,老師變了,同學變了,甚至知識也變簡單了,所有的一切都讓學生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很多人從差生變成非常優秀的學生。

我哥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從初一留級到5年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一直到初三畢業。後來家裡人讓他去考了技校(這是父母最大的錯誤)。現在經常後悔,當初上高中肯定能考一個好大學。

所以,差生有很多機會翻盤,只是沒有了留級,少了一種翻盤的機會。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真的需要對差生格外對待了,否則差生就只能差下去了。雖然,這很難。

關注 ,跟我一起思考,發現教育的真相!






賦能實驗室


很多差生小學拼音、小數、分數都不懂,但我覺得他們一樣很聰明,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因為我就是一個小學一年級拼音不過關被留級一年,五年級之前數學和語文成績是個位數的差生,小學五年級語文考了7分,數學9分,這樣的成績使父母對我學習沒有任何期望,也沒有同學和老師相信我會在多年之後的高二成為免高考,免讀高三,直接被廈門大學化學系提前錄取的保送生。

五年級時,很悲觀的我想讀書,是個學生都想證明自己,沒有孩子認為自己會差,除非家長一直給孩子灌輸讀書不重要的理念。想學的念頭是積極的,具體落實就難了,自己成績差,家裡條件差,人很自卑內向,人緣自然不會好,要想學好,只有靠自己去自學。這一個簡單的想法使我為將來高一高二的數學、物理、化學、語文競賽奠定了堅實的理解基礎。

我決心從狂念新華字典入手。但是我不會拼音,不敢問老師,我找一個同學,讓他教我讀拼音2遍。以我當時的學習接受能力,兩遍是學不下來的,但是,我沒有更多的選擇了。新華字典系非常枯燥的,所以只能採用大聲朗讀,強行記憶的方式。畢竟我年齡還小,記憶力呢,鍛鍊一下就起來了。現在的物質條件比較好,孩子的記憶力就更好了,成績差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他們不是差生,只是差一個動機和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反覆讀新華字典這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為高中打破學校記錄,提前保送985大學打下了基礎。語文基礎是高中除了英語之外各科的基礎,在中國,好的理解能力離不開語文。

繼續堅持自學,終於在高中得到質的飛躍。初中數理化語文很好,英語沒有學,全靠猜,中考分數超過最低錄取線3分進入鄉鎮高中差班。

高一,自學,想免作業,得到謝老師和吳老師的肯定與引導下,樹立“自學不怕起點低,就怕不到底”、在讀得準、寫得準的標準上再提出“老師能講的我一定要能講,課本有的知識點自己必須能講,推導必須會”,舉一反三能力、跨學科融會貫通徹底打通。

參加了數學、物理、化學、語文奧林匹克競賽,獲得985大學保送資格。

讀書時需要一個動機和一個有效的方法,不能輕言一個學生是差生。

正因為自己的學習經歷,機緣巧合,做起來差培優的全科包辦式特訓教學,在教學路上繼續給中考升學困難和高考學習無望的學生提供一次希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進步和努力來證明他們也是一匹黑馬,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認可他們、認為他們還有希望的伯樂。

差生不差,手機也能廢掉一個優秀的學生。

是金子總會發光,發光需要光源呀!

“概念熟練到脫稿而出,準確讀題,在解題中切入概念分化難點”就能快速提高除英語之外的各科成績,成為學霸,創造進步奇蹟。

高三統考考卷題目知識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學生在這時候都辨別不出題目是考哪些章節內容的,這在高一高二的月考、期中考與期末考試很少發生這種情況的,所以就使得很多學生出現高三學習不如高二的幻覺。或者一道題目多個知識點結合在一起,一個知識點生疏或不懂,就會丟分,這就是80%以上學生考不上本一的原因所在。題目是考哪個知識點的思維的,很難找到切入點,分數就會越來越低,心理越來越慌。這是絕大部分的學生的總分遵守的一個規律,

學科的學習方法是相通的,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學習方法引導是最重要的,“想學+會學”是最積極的情況。


梁說高考


現階段義務教育確實不允許學生留級,及時你成績再差,我之前帶過六年級的一個學生,名名義上是六年級的學生,實際上只相當於一二年級的水平,語文課本里最基本的漢字都有很多不認識。導致有極少數學生,上課聽不進去,像放電影,聽了也不會。



我個人強烈建議,對於極個別成績特別差,考試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孩子給予留級察看。像我們上學的時候一樣,成績太差的學生直接讓留一級,我影響最深的是在我們那個學校,有個孩子連留三級才畢業。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留級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你留級,就會影響到新生入學的名額,所以很多人反對。但是學校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我認識的有兩個朋友,一個是生病耽誤了,另一個是學不上,每次考試二三十分,老師建議留級。所以如果你家孩子確實成績太差,還是徵求老師的意見,能留級就留,多學一年孩子也能進步很多!

最後我認為孩子基礎如此薄弱,做父母的應該重視,錢花了還能再掙,孩子的學習耽誤了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父母雙方應該有一個回家陪讀,對孩子嚴格監督,哪裡不會補哪裡,不敢保證孩子每次考一百分,起碼要對的起自己。父母輔導不了,就送去輔導班輔導,千萬不要等到五六年級或者初中發現孩子學不上著急,那時候已經晚了,落下的功課太多,一時半會也補不上來。


陪讀媽媽談教育


我是一名鄉鎮中學教師,深有體會,成績差的很多學生到初中乘法口訣都不會,基礎極差,上課就是聽洋戲。老師也沒法,所以整天就知道玩耍搗亂。應該讓學生留級,把基礎打牢。都是那些偽專家搞得教育一塌糊塗,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什麼九年直級不準留級。有的學生因為一時的貪玩成績落下,不能留級,從此荒廢變為學渣。


湖北卓爸G9


不懂拼音、小數、分數的差生也可直升到九年級——升留級制度的“前世今生”!

我清楚的記得,過去,我在上小學時,每當一學年結束領到成績單時,同學們互相之間不僅要看成績,而更加重要的是看各自成績單左下角的那個“是否留級”欄。如果誰被留級了,那個小臉上可就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 到家裡沒有辦法向家長交待;
  • 是不是會捱打,也無法確定;
  • 也不能和現在的同學一起繼續學習了;
  • 和比自己年紀小的學生一起學習,感覺臉上無光;
  • 為什麼這一次沒有考好;
  • 今後怎麼辦呢;

小學四年級時,我就留了一級。當時的我深有感觸啊!

等到初中三年級時,因為家庭困難,上不起高中,家裡面要求我看能不能考上中專或者是中師。那時候,這些學校是非常難考上的,據說,十幾個學生才能有一個能考上,競爭力比現在的高考還要高。那麼,不留級根本就考不上,或者說,凡是考上這些中專技校中師的,不知道要留幾年級。

可是,記得在1985年的時候就不允許留級了。那一心想上技校的初三學生怎麼辦呢?

  • 改名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其他已經不上學但是還有學籍的學生的名字——冒名頂替。
  • 改年齡。把自己的年齡變小一兩歲。
  • 改檔案。用別人的名字,必然要用別人的檔案。

反正為了留級,為了上學,無所不用其極。

最後,我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所幸的是,我用別人的檔案那年沒有考上,之後的一年我又改用自己的真實的檔案,結果考上了。

可以這樣說,小學時如果不能留級,或許我就考不上初中,初三時雖然不讓留級,但是,那時候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我僥倖留級才考上了師範,做了教師。

就是說,我的這一點點的成功應該感謝允許留級的制度。

現在呢。絕對不允許留級了,學生無論什麼情況,這一年的學習時間一到,直接升入高一年級班級學習。於是就出現了九年級學生還不懂拼音、小數和分數的狀況了。而像我當年初三時,雖然不能說什麼都會,但最起碼這些基礎性的知識如果不會的話,那是無論如何也考不上師範學校的!

像這種狀況還有沒有呢?

實事求是的說,有,多的是啊。五年級不會拼音、六年級不懂乘除法、七年級不知道比、八年級不明白倒拉筆畫的等等比比皆是。

對於恢復留級與否,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反對留級制度的網友說:

這位網友說的是頭頭是道,理由似乎非常充分。

這個網友說的是公平與不公平的問題。好像留級的學生影響了新生。

上面的這位網友還擔心恢復留級比較麻煩,並且,可能是在商討留級的辦法。

下面的一些網友就支持恢復留級制度:

這個我深有同感啊!

我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深切的體會到孩子是有巨大差異的。

居然想到留級之後的費用,可見對於留級制度的渴望!

初中學完了,什麼也不會了,還有什麼用?什麼樣的學生可以留級,什麼樣的學生不需要留級?這樣的網友確實是在替學生著想啊!

今後,留級制度的去向到底在哪裡?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但是,如果從全面健康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留級制度呢?

升留級制度的前世今生,我們或許真的沒有人能說的清清楚楚!


中小學教育者


我所教的六年級有一個孩子,目前連基本的小數計算都不會,時間長了,家長也放棄了,孩子也自我放棄了。每天在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睡覺玩,偶爾為了應付學校檢查也抄點作業。他才六年級,到了初中,可想而知?

實際我所在的小學有很多這樣的孩子,每班幾乎都有兩個。

這些孩子有些是天生智力不行造成的,但大多數都是因為我們目前教育體制造成的。

說白了就是目前的“不準留級”造成的。

不準留級有很多弊端,最主要弊端有以下幾種:

第一:使孩子對學習沒有絲毫敬畏之心。

因為不讓留級,所以有些孩子對學習絲毫不上心。反正不管考的多差,都不耽誤他繼續上學升級。

對於家長也是,孩子學習再差,也存有一絲僥倖心理。也許我孩子明年就懂事了,愛學習了呢?

有些孩子本來基礎就差,到了高一年級,繼續保持往日不愛學習的態度,怎麼可能學習好?


第二:學生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目前雖然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這個質量如何呢?目前看,不甚樂觀。

我所在的小學,全縣最好的小學。每次考試,班上大概有5個左右是永遠不會及格的,這些孩子基本就是現代的文盲。

一個鄉下小學,人均成績比我們低30多分,班上大部分孩子都不及格。這種水平在鄉下是很普遍的。

這樣的孩子在中國很多很多。他們雖然完成了義務教育,但和文盲沒什麼區別,很多孩子連基本的文章都讀不下來。

如果恢復留級制,至少可以挽救一部分孩子。

第三:恢復留級制也便於老師和學校管理。

現在的學生無法無天,老師和學校也沒什麼懲戒權。如果有了留級制,學校就如同有了尚方寶劍,也更利於老師管理學生。

不過也有人認為,留級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傷害學生的自尊,影響學生的心理,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佔用更多的教育資源等。所以對留級制度應持一個謹慎態度,不能盲目恢復。

但目前的“畢業證”有何意義?大學開始嚴進嚴出了,中小學也希望儘快出臺相關政策。不管怎樣,我們不能為了完成義務教育而不管義務教育的質量。畢竟它關乎整個國民族素質的提升。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題主說的情況,在現實學校中,是真實存在的。

一,這種情況形成的原因。1.智力因素造成。我們必須承認,在學習上學生之間是存在智力差異的。當年我上小學時,有一個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三年,可一直不跟趟;可以後成人了,卻是泥瓦匠中的好手。還有一個同我孩子在上初中時,是一個班的,他學習文化課的確是與題主說的情況一模一樣,誰知下學後,對機器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2,而今教師的特殊地位造成的。在此首先希望有人不要對我的這句話不滿。教師什麼地位呢?不敢管、不想管,無法管。有些學生,明明能夠學好、學會,可他就是不學,老師對他們又無可奈何……這種情況,造就了新的題主所言的這類學生,而這些學生,又往往是班內的“熊孩子”。

3,教育本身造成的。大班額使教師管理不過來;片面追求分數,追求升學,讓教師忽略了,一部分成績差的學生……總之,不能全面教育,不能面向學生的全面,也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4,留守兒童的增多,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二,如何面對這種情況。1,義務教育法已經規定,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所以我們必需正視,而不能埋怨;雖說不能留級,可能會讓一時不跟趟的學生喪失求學機會,但不跟趟就留級,會帶來更大負擔,很多學生就是留級,也難以學習好的。何況允許留級的結果,更容易把學習不好的學生集中到一起,或者初中未畢業,已經是大齡青年了。2,小班化。政府及上級教育部門已經下大氣力,整治大班額,小班額模式,不久一定會實現。3,“五育並舉”,遏制住片面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的歪風,恢復教育的本來面目。中共中央國務院已經給出了意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在教育學生中,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這讓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得到其他方面的教育;同時意見也指出,賦予教師一定的懲戒權,這樣題主所說的情況,一定會減少很多!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圓滿,正反兩面都是相互依賴的;我想只要我們以法治教,只要教師真心從“愛”出發,進行教育學生;只要家庭教育,能與學校教育充分結合,我們的基礎教育一定越來越完善的!


瑞豐131


在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實施之前,我國是有留級制度的。之後,就取消了,主要是有以下幾點考量:

1.多佔教育資源。留級會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產生額外的費用。義務教育的年限是9年,留級意味著享受義務教育超過9年了。那麼產生的費用,誰來承擔?如果讓國家承擔,會增加國家的負擔,也會產生不公平的非議;如果讓個人承擔,那就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初衷。

2.導致班額擴大。對於一些人數較多的學校來說,留級會導致班額更大,班級人數的增多,會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一定的壓力,留級帶來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3. 出於對未成年人心靈的呵護。留級的學生往往是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因此,留級的話,就會自動生成“差生”這個歧視性的標籤,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也讓“差生”的家長覺得沒面子。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是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法裡有明確的規定,在實際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教育進步的一種體現。

這些考量不無道理,但不留級制度實施10多年以來,也有不少弊端,例如,忽視了孩子年齡發展的特點,產生了一些後進生。孩子有自然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三種,三種年齡的發展在同一個孩子的身上也快慢之分,發展慢的孩子,跟不上節奏,就會越來越差,如果這時孩子能“留級”給緩一緩,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相信很多老師都看到這種現象:一些差生並不是智力不行,而是反應能力、感悟能力跟不上,其實這就是生理或者心理年齡發展的滯後問題。不過,老師也沒有能力改變這種現狀。

還是那句話——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如果自己的小孩真的跟不上,多想辦法,辦法總比問題多,不放棄,不懈怠,總有收穫的!


泥巴驛站


九年義務教育,孩子從一年級級入學,他們的學號已固定,就象身份證號一樣,只有一個。現在的學校沒有留級這個說法(特殊情況如病修除外),所以不論學習成績好與差,必須跟班走,至初中畢業。這就是現在的教育狀況。

現在的教學班,定員40人左右,差生也不少,都在五六人左右,什麼都不會的也會有的,如考試得幾分。這樣的學生雖然學習差,按照現在的教育制度也不準留級。九十年代前這種情況是可以留級的。為什麼現在不讓了呢?根據以往的經驗,這類學生留級了,只能給下屆班級造成負擔,學習也不會有起色的,原因就是沒有基礎,今年留明年還留,這樣會早早輟學的,還不如隨班走了。

不過現在各學校考核教師的業績,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了首位,合格率是主要的硬件。班級管理好,考試成績高,績效工資就高一些。學生的成績分為,優秀9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60分以下。要想考出好的成績必須抓好後進生的轉化,讓他們達到60以上。所以合格率是考核教師教學成績的硬性指標。


志遠


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初衷設計是好的,旨在讓每一名適齡兒童都有學上,為徹底消除文盲。但是隨著這種制度的推進,又暴露出新的問題,即雖然消除了文盲,但是對於學習能力極差的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根本沒辦法正常跟上教學的進度,反而成了很多教師和家長的無奈。

這種無奈就體現在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想留級很困難,除非得開具醫學上的診斷證明,但是很多孩子根本沒“病”,且現在醫院也不可能專用這些學困生開綠燈而開出假證明。結果就使這些孩子在學校裡混日子。如此說來,這何嘗不是一種新型的傷害呢?有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便已經處於學業被淘汰的命運,稍晚一些到了初一或初二也就被淘汰了。

教育來不得形式主義,因為這關係每一個孩子的前途與命運,如果不給這些學困生機會,實際是不就是製造了新的義務教育不公平現象嗎?我由於從事家庭教育諮詢工作,每年都會接待全國各地很多學差生家長的求助,通過了解個體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孩子心智發展情況,在校學習情況,我發現如果能給這些孩子留級的機會,絕大多數孩子都有可能改變學不會和跟不上的尷尬局面。

為什麼不允許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困生留級呢?教育職能部門給出的答覆讓人無語,說什麼資源有限,僅學籍問題就把家長和孩子卡死在重新來過的大門之外。僅不資源而言,畢竟學困生數量較少,但是從制度設計上為什麼就不能多為這些孩子做考慮呢?如果說超出義務教育保障範圍,完全可以讓家長自行負擔啊,但是現在系統鏈中,家長根本沒有選擇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