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

正如为了美好生活,“只要加班不死、就往死里加班”的脱发青年,当代大学生为了“60分”,在考试周用行动表明:我可以挂,科不能挂。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今年考试周救护车七天来了五次,有一个女生在救护车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缓考加平时分吗?”听到不加分,爬下担架也要去考试。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高中时向往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因为60分就好,上了大学才明白,及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考试周有多可怕?就好像你和学校开了一局狼人杀,被无故首刀。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各所大学也都流传着不少关于考试周的极品传说。

“每次考试周我就是行走的幽魂,面如菜色口唇发白,时间再长点我妈就可以去ICU签病危通知书了。”

“我从来不知道我能有一天学一科、一星期学一学期的能力,我佩服我自己。”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为了挣60过个好年,大家都把高中没使的劲用在了大学期末考,加班加点学习,一边涂着风油精一边看着两本书,像极了当代社畜。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而每次考试能够拥有60分的幸运儿,不要骄傲,那都是老师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我讲过的都是考点”成为了大学生一生的噩梦,让无数高中学霸在大学沦为了学渣。

高中的你虽然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学霸,但也从来没为学习发过愁,高考超一本线80+,结果没想到会在大学完全沦陷。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你能理解看完一本400页书后,被告知还有一本300页的要考吗!只能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大一提前一个半月开始复习,大二提前两个星期拼命学,大三提前三四天没日没夜的学,大四只有一门课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学:这是大学生对考试周唯一的敬畏。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如果说复习是查漏补缺,那大学生备考就是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一周背十本书的记录,激发了大家的无限潜能,平时怎么也不懂的知识,在快考试前莫名就掌握了快速学习的方式。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期末考试就是一场灾难

大学生之间的座位之争基本没停过,每天凌晨排队等图书馆开门,能让女生穿着十多厘米高跟鞋飞奔的,除了对象,还有一个复习位置。

“真怀疑他们前一天就在这儿一直没走,到底要起多早才能找到座位?”一个没抢到座位的学生抱怨道。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有时期末四门课考九天,这超长的战线对大学生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

在期末考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设,考试前是努力人设,考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考试成绩出来时又无限接近智障人设。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只要专业选的好,别人放假你备考

说起来,也不是每个专业的期末考都恐怖,在大学,只有部分人才能遇上。

大学夺命F4,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有运筹学等都是恐怖专业户。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还有外国文学,要记住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著名作家的代表作还要记住人物形象,客官都知道俄罗斯的名字有多难记。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想不到有一天王者的嘴中喊的不是“奥利给”,而是“奥赛罗”,荷马史诗《奥赛罗》给我冲!

若是有幸成为一名医学生,生化生理病理药理毒理免疫微生物组胚解剖:

保不住我,便弃了吧。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在如何平衡学习和休息这两件事上,一部分大学生绝对是破罐破摔的。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吊完这瓶生理盐水还有半瓶第四册的书。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今天距离考试比较近了,再加一瓶马克思葡萄糖,那瓶字比较多,可能时间要长一点。

考试周大家的神志都比较混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带什么参加考试。

一支中性笔、还是眉笔,还是梳子?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或许是准备用梳子梳下几根头发编成毛笔用?

坐错考场的话,就是海底也捞不回你。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看到这里三十六一时不知道该嘲笑还是该心疼。

期末考试有时也是一场豪赌

大学考试有时最难的填空,就是记住老师的名字,老师原名李继根,请不要强行“断根”。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这种自杀式写错老师姓名,所以你56。

不上考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复习完的知识点能不能填满一张试卷。

如果不能也绝不能空题,请用尽毕生语言组织能力和瞎编能力,比如编造一整套资本主义传播历史和演变过程。

当代大学生用命备考,一年逛两次急诊医院

大学期末考试,说到底就如曹雪芹所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