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2020屆高考語文全國百強名校模擬作文題100題(85-86題)

2020屆高考語文全國百強名校模擬作文題

100題之85-86題

(附名師審題立意解析優秀作文示範)

8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節目廣受歡迎,它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這些主題詞都既富有內涵,又貼近生活。比如:遇見、陪伴、選擇、禮物、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以上主題詞給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個主題詞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85.範文

這劑藥“治標而不治本”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里,人們也許早已忘卻了“文化”這個詞的真實意義。而《朗讀者》的出現,無疑為日漸模糊的文化世界添上了一筆清晰的色彩,以“朗讀”這一古老而又尋常的形式,減緩了人們忘卻的速度。

但是,這劑良藥,恐怕只治標不治本。

誠然,《朗讀者》作為一檔電視節目,能夠以一種簡單而不失雅趣的方式,對國人的閱讀興趣起到一種喚醒的作用,實是它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其擁有如此高的口碑的原因。但是,它也僅僅只是一檔電視節目,是大眾媒體的一部分,這也就體現了《朗讀者》勢必存在著它的輿論性與為收穫收視率而展現的“名人效應”。儘管請一些名人做朗讀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讓觀眾產生更強烈的共鳴,但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這純粹是一種逢場作戲的表演效果,或者說是一種常見的商業手段?那些名人,在臺下的時候,是否也如臺上那般痴迷於閱讀?這是我們常人所不知道的。因此,“名人效應”的背後,還隱藏著矇蔽性甚至欺騙性。這種“碎片化閱讀”的方式,證明不了太多東西。

其次,正如上文所述,《朗讀者》是通過電視媒體傳播的,因此還存在著一個時效性的問題。人們對他的喜愛或者追捧,可能只是出於新鮮感,或者說一時興起。但《朗讀者》帶來的文化效應能否持續下去?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當今的文化社會,“快餐式閱讀”盛行,那麼有沒有可能人們把《朗讀者》也當做是一種“快餐”來對待呢?捧起書本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困難在於要“捧得住”,讓自己不只因為“一時興起”才拿起書本閱讀。《朗讀者》這股清流,對國人不愛閱讀的現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熱愛閱讀的人無需節目的推動;而不愛閱讀的人,很難通過幾期節目就改變他們的習慣與閱讀取向。

所以,可以說《朗讀者》造成的文化衝擊只達到了淺層。國人“讀書少”的現狀,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它需要的是國人文化意識的自我覺醒。而這種覺醒是要建立在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對文化生存狀態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上的。在這之前,恐怕一切外力的推動作用都只會是“治標不治本”。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的能力。考生在審題時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給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據所給材料主旨確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題目由兩個部分組成,提示語和要求。寫作本題,關鍵是要準確理解幾個主題詞的含意,比如“陪伴”,先確定陪伴的對象,誰陪伴誰,當然有時這種陪伴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是陪伴者,也可以是被陪伴的對象。陪伴者可以是有生命的人或動物,比如父母、老師、同學、親友、鄰居等,或是非親非故卻經常接觸的如賣菜賣零食的大叔大媽、公交司機、環衛工人等;也可以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如一隻小鳥小狗,一頭老黃牛貓狗兔雞等。此外,還可以是沒有生命的事物,如一本好書、一條流淌清水的小溪、一座久遠的橋等,可以託物言志,借物抒情。通過記錄陪伴的過程,表現對被陪伴者的心路歷程的影響,其實陪伴的過程就是經歷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要求所寫的陪伴對象對自己(或他人)的人生產生過一定的觸動,可以是一點感悟、幾縷情思,在開頭或結尾通過抒情或議論的文字,鮮明地表達出來。“遇見”可以寫機遇的獲得。我們在文章中要極力渲染出來相遇對於自己的意義,或者是讓自己欣賞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讓自己感悟了某種哲理,或者是對某人某物多了新的認知等。在選取素材方面,還是以從實際生活中選取寫作對象為佳。比如,選擇與親人朋友的相遇,書寫一段感人的真情;選擇與書籍相遇,書寫自己對書中人物的新認知;選擇與風景相遇,帶領讀者一起體會風景的美麗,以及從此引發出的對生命真諦的感悟。“禮物”可以虛化為自己珍視的東西(收穫、經驗……)等。“家”,是成長的搖籃,是休憩的港灣,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深的地方。關於家,我們有著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家是我們常常在不經意時使用的字眼,它與家庭有關,家中有親情,家中有親人,學校、班級也是一個大家庭。“勇氣”,從時間角度來說,可以寫古代的有關“勇氣”的人和事,也可以寫現代的有關“勇氣”的人和事;從空間角度來說,可以寫國內外的有關“勇氣”的人和事,也可以寫學校裡的、社會上的有關“勇氣”的人和事;從對象角度來說,可以寫誰有勇氣,誰缺乏勇氣,也可以寫什麼是勇氣。“青春”,不僅體現了一種詩意的情懷,更是告訴同學們應懂得青春、留意青春。青春又是純潔的,由此可以聯想到那些鋃鐺入獄的年青犯,青春需要正確的導航。總之,可以寫自己的經歷,可以寫自己的所見,也可以寫自己的所感。寫作時可任選其中兩三個主題詞立意作文,注意形成關聯。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能夠自圓其說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題乾的要求,具體寫作時,還應避免抽象的描寫,大而無邊的空泛議論。

【點睛】

首先需要按照題目要求,準確審題。作文要求的關鍵是以其中兩三個主題詞為基礎確定立意,所以在寫作時需要明確每個詞語的立意,然後選出兩三個在立意上有內在邏輯關聯的句子確定出一個立意,可尋每個句子立意的共同點、因果關係等。整個十二期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非常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試題命制充分發揮作文的積極導向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學生自覺繼承、轉化優秀文化傳統,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考生在理解上沒有難度;而在審題立意、文體選擇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開放度,便於考生髮揮;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為命題加大了空間縱深,也為優秀作文提示了明確指向。如本題,可以從溫暖感動、關注自我、精彩閱讀、傾聽交流、遇見你我等角度立意。

8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個小朋友拿著兩個蘋果,媽媽問:給媽媽一個好不好?小朋友看著媽媽,把兩個蘋果各咬了一口,此刻,母親的內心有種莫名的失落。孩子慢慢嚼完嘴裡的蘋果後,對媽媽說:這個最甜的給媽媽。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86.範文

學會傾聽

我喜歡獨處,我獨愛於春暖花開的時候,尋得一個好去處,靜靜的傾聽,傾聽花開的聲音。

在紛繁多變的紅塵中,在世俗的枷鎖中,我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尋瞬間的永恆,甩掉所有的思緒,讓大自然的美麗,來化解自己心靈的疲憊,從中得到那瞬間的快樂。

曇花是生命短暫的代表,她的輝煌只是匆匆一瞬,但是她卻在關鍵的時候開花。她告訴我生命的輝煌,雖然只是一瞬,但是卻很真實。畢竟所有的生命最終都將化做塵埃隨風而去,短暫的真實如同流星匆匆而過,卻又在旅途中刻下一道道輕輕的痕跡,隨即掩埋在時間的洪流中。每一個生命,都渴盼哪怕只是瞬間的注目。於是我知道了,生命不在乎有多長,而在乎有意義,碌碌無為的百年,還不如輝煌的一瞬,因為這瞬間的快樂,可以影響一個人整整的一生。

在烈日下,太陽花獨自一個在熾熱的盛開,她似火一般地燃燒,燃燒著她心中的激情,從不因為這惡毒的環境而抱怨、氣餒,而是越照越烈,她用花瓣的水滴,給這個難熬的午後帶來幾許清涼。她不在乎有多少人為她駐足,她只是在獨自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開放而快樂。

荷花,她“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淨植,香遠益清”,她用她那粉嫩的純潔的花瓣,告訴人們她有一顆不隨波逐流的心,她有一副高潔傲岸的情操。她告訴人們君子就該這樣,在距離中保持著美麗,在美麗中傳遞著快樂。

花開有情,花落亦有情,傾聽花開花落的聲音,正如傾聽生命的永恆。

人生是美麗的花朵,盪漾視線上的美麗亦是傾聽的美麗,綻放美麗有時無須太多言語的修飾。花開,無語;花落,無語。那份炫目的美麗,從未有誰忽略過,那份悲壯的快樂,從未被人遺忘過。

花開無語,不變的邏輯,而內中真正的美麗卻鮮為人知。當我們注視街頭的櫥窗,我們看到的是麻木、蒼白與殘酷的臉,在金錢與權力的角逐中,我們失去了佇立傾聽的美麗,也在迷亂中放棄了自己內心的一片淨土,實際上是放棄了追求快樂的幸福。

學會傾聽,在花開花落之聲中得到快樂!

【分析】

審讀材料,注意母親的情感變化,當母親看到孩子很自私的行為時,母親的內心有種莫名的失落。當母親聽到孩子說“這個最甜的給媽媽”時,那份感動也許只能用欣喜若狂來形容了。如此,母親一時的衝動帶給了她失落;母親的等待,換來了幸福。本材料可以有的立意是①忍耐有時很疼,但結果會很甜蜜。②懂得傾聽,才會瞭解真相。③愛,有時需要等待,因為愛心在路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