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AI芯片独角兽,要瞄准IPO,为什么取名寒武纪?


AI芯片独角兽,要瞄准IPO,为什么取名寒武纪?

作为国产AI芯片独角兽,中科寒武纪即将登陆科创板!

北京证监会官网公布,2019年12月5日,中科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接下来将于科创板发行上市。

其意义非同小可!更具风向标的作用......

一家研究开发芯片的公司,却取了一个与其领域毫不搭界的名字——寒武纪,这是什么意思嘛?

寒武纪,大约是指,距今约5.3亿年前,一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最为壮观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突然出现,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突变发生了。

寒武纪,莫非是这家公司暗指自己在AI芯片独一无二的地位,最起码在国内AI领域......

2018年6月,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曾公开表示,未来倾向于考虑在境内A股上市,此前融资不接受境外背景投资机构。

成立不足4年的AI芯片创企,已经在国内云、边、端多领域崭露头角。

据了解,2017年,华为发布世界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打响AI芯片入侵手机的第一枪。为这颗芯片提供AI处理能力的核心模块NPU,正是来自于中科寒武纪的1A处理器。

寒武纪1A处理器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在它的帮助下,麒麟970做到计算速度比CPU快了25倍,同时还将能效提高50倍。

寒武纪完成过4轮融资,战略投资方包括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服务器厂商联想、AI龙头企业科大讯飞等,以及中科院的支持。

2012年,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的Olivier Temam教授第一次提出了AI加速器的概念,接着启动了Olivier Temam教授与两位陈博士的合作项目DianNao,据说这是寒武纪的技术来源。

寒武纪的领军人物都有高大上的背景——

中科寒武纪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被称为国内AI芯片的“国家队”代表。

其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都是少年天才,从小考进中科大少年班,二十出头就博士毕业,在中科院计算所当研究员。

陈云霁1983年出生,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岁进中科院,从2002年开始跟随胡伟武教授做龙芯CPU,一干就是12年。

陈天石比陈云霁小两岁,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拿到博士学位,2014年成为首个获得ASPLOS最佳论文奖和MICRO最佳论文奖的中国人。

他们的导师胡伟武教授,是龙芯中科总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龙芯CPU首席科学家,也被称为“龙芯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