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瓜坐胎後多少天成熟?

黃河邊的八哥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西瓜成熟的話題。西瓜在夏季的時候是解渴神器,在水果市場非常受歡迎。目前市場上西瓜的品種也是比較多,主要分早中晚熟品種,一般早熟品種從開花到成熟需要三十天左右,中熟品種從開花到成熟需要三十五天左右,晚熟品種從開花到成熟大致需要四十天左右。



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和氣候選擇適合種植的品種即可,不過為了保證西瓜的產量和口感,在其生長期間的各個時期的水肥管理是非常重要,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如何保證西瓜坐果率較高以及提高其口感。

西瓜生長期間的澆水方式是非常重要,為了保證其生長比較旺盛,要做好不同階段的澆水方式,首先是定植之後的澆水方式,待西瓜育苗完成之後要及時進行移栽,移栽的時候最好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沙壤土,因為西瓜比較喜歡在疏鬆透氣的土壤之中生長,切記不要在粘土之中進行栽培,不然會影響到根系進行呼吸作用。

當西瓜定植完成要及時的進行澆水,水質是有一定要求的,儘量將其放置到室外一天,待水溫和當地氣候溫度相似的時候再進行澆灌,因為這個時期的西瓜苗是非常脆弱,水質沒有把握好的話很容易降低成活率。

其次是西瓜剛開始坐果的時候要做好澆水工作,待西瓜長到核桃大小的時候要及時澆水,因為這個時期的西瓜需水量是比較大的,因為過一段時間它會進入果實膨大期,要提前將植株養分積累好,保證有足夠的水分來提高其坐果率。

如果水分缺失的話很容易影響到西瓜的品質和口感,畢竟這種水果之中的水分含量還是比較高,嚴重的話會引起果實內部出現空缺,嚴重的影響經濟效益。

最後是西瓜進入膨大期的時候要控制好澆水量,如果將定瓜期間水分管理好的話,這個時期是不需要太多的水分,畢竟水分過於多的話口感是非常差,這個時期主要根據土壤溼度進行澆水即可。


當然西瓜生長期間的施肥方式也是尤為重要:1.栽培西瓜苗之前要做好基肥的使用,主要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配合複合肥即可,這次施肥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壤肥力。

2、栽培之後的西瓜需要氮肥是比較多,因為這個時期是需要大量氮肥來促進植株生長,待進入開花結果期的時候要停止氮肥使用,防止徒長問題而影響到坐果,這個時期主要使用磷肥和鉀肥來提高西瓜坐果率即可。

3、為了保證西瓜成熟之後的口感較好,在開花期的時候要噴施鈣肥,主要選擇葉面噴施即可,將速效鈣肥稀釋到一定濃度噴施即可。


為了保證西瓜成熟之後的產量和口感,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濃度和使用量。 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西瓜管理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瓜農可以交流反饋。


農村老俗話


炎炎夏日,走到園田裡面採摘一個大西瓜,然後浸泡在深井裡,或者山泉水裡,等到一天勞作以後,吃過晚飯,一家人搬出涼床、板凳聚在院裡或屋前的曬場上,吃著涼涼甜甜的西瓜解暑,真的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西瓜,作為大家消暑最常吃的瓜果,慢慢也有很多人學著自己種植。

看著成長旺盛的瓜蔓上,坐上了幾個小小的西瓜,每天都期盼著西瓜能夠快快的成熟,然後一飽口福。好像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對於自己親手勞作得來的果實,總會覺得格外的香甜。這也是自己種植西瓜的樂趣所在。


如題所問,看來題主對於自家院裡種植的西瓜已經很期待了,有些等不及。其實,若要說西瓜的整個生育期有多長時間,這個和西瓜的品種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一些早熟品種的西瓜從授粉坐瓜以後,直到採摘成熟差不多30天左右。如果水肥管理得當,甚至可以在25天左右成熟。對於那些中晚熟品種的西瓜,特別是大瓜型的西瓜,估計40天左右才能成熟。

其實,除了西瓜品種會影響西瓜的成熟時間的長短,平日裡的田間管理也會影響西瓜的成熟時間。那麼具體怎麼做,才能提早使西瓜成熟呢?


一、合理密植。要想西瓜成熟的早,就需要給西瓜生長髮育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使西瓜得到更多的陽光、水份、肥料,適宜的條件自然可以使西瓜提早成熟。

二、種植方式。現在西瓜種植,除了地爬生長,還有一種吊蔓種植。兩種不同的種植方式,各有各的好處。對於地爬西瓜來說,因為藤蔓都是爬地生長,接觸到土壤的藤蔓,會誘發出一些不定根,而這些不定根也會汲取土壤裡的水份和養分,相應的西瓜就可以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的供應,自然西瓜就可以提早成熟。


三、藤蔓管理。相同的西瓜品種,我們在選擇整枝方式的時候,三蔓整枝和兩蔓整枝,最後就可能會出現西瓜成熟期短長不同。三蔓整枝方式,葉面積大,光合作用更強,對於西瓜的營養物質供應越強。那麼選擇三蔓整枝種植的西瓜,就比雙蔓整枝的西瓜成熟快。

除了整枝,也可以通過摘頂、扭蔓等植株管理,來促進植株營養物質集中供應給西瓜,使西瓜能夠提早成熟。

四、充足的水肥。西瓜在膨大期的時候,對於水肥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這個時候保證西瓜膨大期的水肥,自然可以使西瓜提早成熟。一般在西瓜坐穩西瓜以後,幼瓜雞蛋大小和碗口大小的時候,就可以追施膨瓜肥。


著迷大鄉村


看是哪個品種


巫山好客


要看品種,品種起主要因素,然後就是管理技術及病害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