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2020年1月16日上午,趙忠祥先生的兒子趙方通過趙忠祥的個人認證社交媒體賬號發佈消息,趙忠祥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一眾網友萬分痛心,我們又失去了一位才華橫溢並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主持人。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趙忠祥是中國電視業的傳奇人物,他生於1942年1月16日,18歲到央視工作,75歲還在主持《動物世界》、《人與自然》。趙忠祥在央視工作了整整55年,主持央視春晚十多次。

細數這些年因癌症而離世的主持人,我們依然感到痛心和惋惜,痛心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惋惜的是我們面對癌症的無能為力。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鄭州電視臺主持人邱園園,離世時年僅26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2009年,央視主持人羅京患癌去世,年僅48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2013年,央視主持人王歡患癌去世,年僅41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2015年,央視主持人方靜患癌去世,年僅44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2018年,著名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年僅50歲

關於癌症的真相,我們依然在探索,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為了生存,他們苦苦抗爭,因為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去做,好多話還沒有說。

腫瘤真的離我們並不遙遠,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也強調,40歲後,每年一次防癌體檢至關重要,所以,趁年底抽時間去做次體檢吧。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肺癌: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

肺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密不可分,吸菸或吸二手菸、職業暴露、環境汙染等都是引發肺癌的重要原因。一個可怕的事實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發現時就是晚期了,而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晚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不到2%,即使是最早期的肺癌五年生存率也不到50%,因此,肺癌重在預防。

中國癌症基金會菸草與肺癌防控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表示,“其實,肺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遠離菸草、在家常通風、出門戴口罩、少開車、少接觸廚房油煙、使用環保的裝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把肺癌拒之門外。”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特別指出,在中國,減少煤爐的使用也是預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推薦低劑量螺旋CT薄層掃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發現小病灶,建議45歲後每年篩查一次。

肝癌:肝臟沒有感覺,起病最為“隱秘”

全球每年約一半的肝癌新發病例出現在中國,主要原因是我國有大約3億人患有肝臟疾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表示,在病因層面上,我國肝癌患者多為乙型肝炎引起,少部分為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此外,抽菸、酗酒、經常攝食不新鮮的發黴的穀物和豆類、喝受汙染的水、經常使用激素類藥品都是肝癌的致病因素。

肝臟是一個沒有感覺神經的臟器,往往只能依靠常規體檢時發現症狀,所以我國肝的癌患者多處於中晚期,患有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更要勤體檢,重預防。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病史者,長期抽菸酗酒者,長期食用黴變糧食或飲用受汙染水源的人群,建議40歲後每年檢查一次B超+抽血化驗甲胎蛋白

早期胃癌存活率98%以上,微小胃癌(小於5mm以下)可達到100%,但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的發現率僅為10%左右。另外,近年來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年輕患者的比例由上世紀 70 年代的1.7%躥升至3.3%且仍呈上升趨勢。

胃癌的發生,和飲食習慣、飲食結構密切相關。喜好燻烤、高鹽、辛辣食物,嗜愛菸酒,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增加癌變幾率。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胃鏡檢測被認為是胃癌檢測的“金標準”,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超過 90% ,是目前最直觀、最有效的胃癌早期檢測手段。日本、德國等早期胃癌發現率高的國家也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1次幽門螺桿菌和胃腸鏡檢查。而且無痛胃鏡也已普及,大可不必擔心胃鏡會帶來的痛苦哦。

食管癌:“吃”出來的癌症

在我國食管癌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河南、河北,太行山兩側區域,食管癌發病率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0倍左右。目前,超過 90% 的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總體 5 年生存率不足 20%,患者生活質量較差。

食管癌被稱為“吃”出來的癌症,目前公認飲酒、吸菸、對食管造成損傷的各類慢性刺激及環境因素是其主要原因。此外,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超過65°C的熱飲列入2A類致癌物名單,即65°C以上的熱飲品即便是白開水也可能成為引起食管癌的“致癌因素”。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內鏡+病理活檢是目前診斷早期食管癌的金標準。40歲以上併兼有下面一項者,來自食管癌高發區,有上消化道症狀,有食管癌家族史,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吸菸酗酒者,建議每年做一次篩查。

結直腸癌:“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

中國醫學科院腫瘤醫院王錫山教授介紹,結直腸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遺傳、環境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而環境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飲食方式,經常食用“三高一低”(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食品、抽菸飲酒等會大大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副院長表示,肥胖、習慣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檢查。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腸鏡+病理活檢是結直腸癌篩查和診斷的金標準。據報道,中國人大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在48歲左右,所以45歲起,糞便潛血試驗陽性或有腸癌家族史或腸息肉病史的人群建議每年複查一次便潛血,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試驗。

乳腺癌:女性健康“第一殺手”

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小於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等,這一類女性容易被乳腺癌盯上。而且乳腺癌並不是女性專屬,2015年我國就有 3800名男性被診斷出乳腺癌。

“想要遠離乳腺癌其實不難,只是從嬰兒期就應該有個計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徐光煒教授說,嬰幼兒切忌過胖、兒童期不宜營養過剩、青少年時期增加戶外體育活動、青春期適時婚嫁、中年時期定期檢查、更年期慎用雌激素。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對乳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而且受X線照射的劑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篩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檢查一次。

前列腺癌:覬覦男性的“健康殺手”

近10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年均增長率達到12.07%,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且年齡越大患病幾率越高。但其實只要能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是預後較好的惡性腫瘤之一。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公認高齡、家族史、飲食習慣以及運動缺乏等因素屬於其危險因素,而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可幫助降低發病風險。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早期檢測和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標,PSA水平越高,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篩查一次。

甲狀腺癌:我國發病率“提速”很快的癌症

甲狀腺癌多發於青壯年,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男、女比約為1:3。近年來發病人數明顯增多,並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如早期發現積極治療,甲狀腺癌的預後水平較好。

甲狀腺癌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遺傳、碘的攝入量、放射性因素、雌激素水平、其他甲狀腺疾病、遺傳等因素都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常規檢查方法:

預防甲狀腺癌及甲狀腺其他疾病,建議每年篩查一次甲狀腺B超


總結

趙忠祥患癌去世!為啥癌症一發現多是晚期,它可能早已悄悄盯上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