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世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又热衷于争个第一第二。

确实,因所处时代、个人喜好、自身经历的不同,人们对某一作品的看法感受也各不相同,且很难达成一致。

千百年来,对于谁是“古今七律第一”,一直存在着争议。虽有争议,但争议焦点都集中在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上,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庆余年》,男主范闲因在靖王府诗会上写下杜甫《登高》而大出风头,而且在该剧中直接将《登高》定为“古今七律第一”。

这下崔颢的“粉丝”一下子不愿意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又将文学史上《黄鹤楼》与《登高》的“古今七律第一”之争推向了前台。

争议之前,我们先看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简译: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下面,后后就从形式(格律)、内容(意境)、传颂度(美誉度)三个维度,对这两首诗进行简要分析测评。

一、形式(格律)

本文所谈的七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要争“古今七律第一”,首先要从形式(格律)上入手。

回到本文,要评价《黄鹤楼》、《登高》这两首诗的好坏,就要先从格式上来判断,看是否平仄通畅,是否有出律,又是否做了拗救。只有遵守了格式的格律诗才能进一步谈其他。

先看崔颢《黄鹤楼》,从严格意义上讲该诗不能算律诗,但属广义律诗范畴。首联中的“黄鹤去”与“黄鹤楼”、颔联中“不复返”与“空悠悠”不对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最重要的是,诗的上半部分,总共四句,三句都出现了“黄鹤”二字,重复太多,犯了格律诗的大忌。

反观杜甫《登高》,此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可以说杜甫对声律把控做到了极致。

虽然说,崔颢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律诗,要求严格有失公允。但我们今天谈的毕竟是“古今七律第一”,严格一点是应该的。

这一轮,杜甫《登高》胜。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二、内容(意境)

说完形式自然谈到内容。

还是先从《黄鹤楼》说起。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先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再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其后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最后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全诗一气呵成,意中有象、虚实结合,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犹如一幅泼彩山水画;情景结合,浑然天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最重要的是该诗神气充足,形断而意不断,意断而神不断,极尽变化之妙。

再看《登高》

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颈联表现感情,尾联归结原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的景象,芳华落幕,诗人也渐渐老去,穷困潦倒之际,感叹世事无常,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全诗不言“愁”,却句句是“愁”。另一层意思便是指代山河破碎,国家满目苍凉,自己却无能为力,有抱负也难施展的一种无奈与心酸。

但该诗,毕竟受格律的牵绊,“鸟飞回”三字,勉强属对,无意味。结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与杜甫另一首佳作结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相比,《登高》第八句还是略作刻意。实属“白玉微瑕”。

相较之下,《黄鹤楼》无论从气势还是意境上看,都更气象恢宏、浑然天成。

这一轮,《黄鹤楼》略胜一筹。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三、传颂度(美誉度)

关于传颂度,杜甫的《登高》自不必说,扛鼎之作,又有“诗圣”光环加持,自然誉满天下。

这里着重说一下崔颢的《黄鹤楼》。

虽然崔颢名气不及杜甫大,但这首《黄鹤楼》名气却非常之大。

这首《黄鹤楼》不仅让后人叫好,甚至连诗仙李白都自愧不如。他在游览黄鹤楼时,看到此诗,都不由搁笔罢作,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历代诸多评论家中,崔颢 《黄鹤楼》被认为是七律第一,大部分时间占据头把交椅,可见其名气之大。

这一轮,双方打个平手。

杜甫《登高》VS崔颢《黄鹤楼》,到底谁才是“古今七律第一”?



总结:

经过这三轮比拼,双方各有胜负,难分伯仲。

那到底哪首才是“古今七律第一”呢?

总的来看,《登高》是七律的标杆,格律把控无人能及,但意境上有些萧条,不及崔颢。《黄鹤楼》虽在平仄、对仗不及前者,但是整体意境更大气磅礴、浑然天成。

正所谓:

《登高》胜在名、胜在律。

《黄鹤楼》胜在气、胜在意。


如若非问哪一首?

后后更喜黄鹤楼。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如有不同,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1. 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05:151

2. 黎娜主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0:164

3. 啄言主编.唐诗宋词原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0:96

4. 蔡义江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67-368

5.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9

6. 海兵.杜甫诗全集祥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339-340

7.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88-289

8. 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86-5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