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泰国政治为什么长期处在民选政府与军人还政的循环中,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那天的雨声响雷


有人笑话称泰国没有政府只有军队,其实也确实是这个样子。泰国自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以来一直处于民选政府与军政府交替执掌政权的局面,仅军事政变成功和未成功的总共有20次之多,宪法也换了20部。泰国政治有个规律就是民选政府时期,社会的整体情态就是乱,而军政府时期就是稳定。


(英拉·西那瓦与巴育·占奥差)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有点复杂,大体有一下几点:

  • 泰国政府基本没有权威性,民选文官政府长期被军队反复发动政变,让民众失去对于政府信任。政府没有能力和力量去稳控政治动乱,泰国政治的包容性又很低,民众对于政府又异常的挑剔,一旦不满政府的政策就会走上大街进行抗议。


(民众与警方对峙)

  • 泰国社会阶层分化过于严重,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这是导致泰国政治动乱的根源。一般而言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利益群体是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然而,泰国中产阶级受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很大,相对比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实力十分弱小。其这会里分配呈现一个绝对三角形,十分的不稳定。
  • 泰国的军队和泰国王室权力很大,泰国王室本身虽然平时不干预政治,但是鉴于泰国社会混乱局面,其不得不充当制衡者和调停者的角色。军队就是具体负责执行这一任务的力量。因为在国家混乱的状态下,只有有组织性、纪律性的暴力机关才可以稳控局面。
(现任泰王拉玛十世玛哈·哇集拉隆功)


东南亚地区由于也大多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二战之前除了泰国以外没有建立民主宪政的政府(泰国其实也只是名义上因为大部分时间被军政府控制),也没有民主传统。民众政治素养都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几种政治情态。强人政治,比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军人政治,比如印尼、缅甸;还有就是越南和老挝。
(东盟)

泰国可以说,是一种军人政治和民主政治交替执政一个异类,因为在泰国国王有绝对威信和权威的状态下,不可能出现一个像李光耀和马哈蒂尔这样的文官政治强人,从而实现国家由军人政治向民选政治转变。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是整个东南亚经济状况最好的两个国家,前者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后者人均GDP也在11000美元每年。而现在的泰国政治这种军人和文官政府交替执政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泰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军人干政虽然能维持社会稳定,但终究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渊源就是佛教的影响。因为佛教是唯一不主张暴力、唯一没有在历史上用武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的宗教。

泰国是世界上第四大政变频发的国家。1932年以前,所有的立法权都归属于君主。1932年6月24日,Khana Ratsadon(人民党)进行了一场不流血的革命,结束了君主制的统治。

泰国又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而正是泰国的宗教传统演绎出了泰国现在非常独特的政治制度。

自1932年以来,泰国已有20部宪法(每一次新的宪法都意味着一次政变),包括最新的2017年宪法。

在此期间,政府的形式从军事独裁到选举民主,;民主选举又常常被军政府取代,但所有政府都承认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

总理是政府首脑,世袭君主是国家元首。司法机构应该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然而,自2014年5月以来,泰国一直由军政府——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统治。

不过根据宪法,国王是军队的首脑。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所有信仰的捍卫者。因此,国王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权力,比如任命继承人的权力,授予赦免权的权力,以及王室的批准,等等。

现任泰国国王和他父亲一样,非常受泰国民众以及佛教徒爱戴。不仅仅因为他是泰国传统的象征,更因为他的亲民政策。

未登基之前,哇集拉隆功就在泰国农村实施了“移流动医疗”制度,以及农业诊所,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帮助;而一年一度的泰国皇家“耕犁”仪式,更是拉近了国王与民众的距离。

所有这些,都保证了泰国王室和军政府同时存在,和平共处的基础。政府可以推翻,政变;但是国王至今仍然还是泰国的象征。


闲看秋风999


泰国政治为什么一直处在民选政府和军人还政这样的循环中,这主要渊于军人是泰国君主立宪制的创建者。

1923年军人发动军变,废黜了君主制,建立了当时很高大上的君主立宪制,给当时执政的拉玛六世国王条件很绝决,要么君主立宪制,要么下野为庶民,没有第三。国王不可选择的走上了无权无势的君主立宪制。

1946年,拉玛八世留洋归来,暨位国王位后被刺杀在王宫内,成了悬案。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就位,这个国王聪明不说,还多才多艺,摇滚、歌曲、摄影都在行,外语也很棒,还突破军人的设防,深入民间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很快博得了民众的喜爱,势力日渐强大,加上泰国黄袍佛国,举国信仰,国王几乎成了半仙人物。1957年,军人集团没有条件的归顺于国王麾下,成为国王的帮手。



所以,现在的泰国权力,参杂着军人当大的成份,军人妥协的结果就是给国王无限高的权力,枢密院的权力却是真正的实权,但枢密院的人员组成却是王室成员和退役将领们把持,真正可以左右政府的就是这群人,触及到他们真正利益的时候,这些人就变脸政变。


2001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泰国,迎来了第23届总理他信,这个人的能量很大,不但还清了173亿美元借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引领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家GDP增幅5.6%,还实行三十泰铢看百病的惠民政策,一下子让无所不能的军人集团感受到被冷落的感觉,加上他信史无前例的第二次当选,他信政府被军变并逃到了国外。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英拉领导的为泰党在2012年成功竞选,成为第28届泰国政府内阁总理,英拉当选后处处为民着想,活跃在世界政坛上,在大米收购一事上主要考虑到提高米农的经济增长,甚至提出大米换高铁的策略,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尤其是印度和越南大量进口大米,让米价一跌再跌,被军人赶下台,并在2017年9月27日缺庭判处五年刑期,不得保释。直到今天,泰国军方上将巴育,以维稳名义领导泰国政府四年,不肯举行选举,惹得国内外人声讨。



这就是泰国的政局怪象,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就是终结这种制度的人,所以不管王室还是军人们都不愿意接受,毕竟泰国王室也算世界上最大王室,拥有400亿美元总资产,军人也自有企业,近乎占到泰国GDP一半,人民忙于烧香拜佛,对于参政意识麻木,有幸连续四年被当选世界最幸福的人,巴育感到很开心。


陈能先A


泰国是国王当政,军队效忠国王,国王给军队特权与地位,人民也效忠国王,国王对人民也不错。

军队政府和民选政府有点象二个政党。军队代表精英特权阶级利益,执政象经营公司,比较科学,有计划,保护现得利益阶层地位;民选的代表大众利益多些,主张限制精英利益,讨好一般选民,提高百姓收入。所以二者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冲突,都主张效忠国王,建设国家,只是照顾对象有所偏差而已。所以政治斗争也比较平和,下台也过的很自在,老百姓参加游行也象狂欢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