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不限流量套餐正成為中國移動的坑

不限流量套餐是中國聯通率先推出的,隨後中國電信快速跟進,中國移動最後被迫跟進,然而隨著各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用戶的增加,這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影響較小,而對中國移動來說則正成為一個大坑。

不限流量套餐正成為中國移動的坑

不限流量套餐的陷阱

三大運營商積極發展的不限流量套餐,在它們的宣傳當中不限流量被大字宣傳,而後面的諸多限制條件則被小字註釋或並不顯眼,隨著眾多用戶開始轉用不限流量套餐,達量限速正遭遇用戶的吐糟。

有用戶在轉用或換用了這些套餐開始大量下載後,很快就達到限速要求,被降速,目前三大運營商普遍是在達到一定流量後即被限速至1Mbps~3Mbps,不同的運營商的限制速度有所不同, 在這一低速環境下觀看圖片新聞尚不是問題,而對於下載APP、觀看視頻來說則幾乎不可能。在達到下一個流量限速條件後,用戶的上網速率更被進一步限速至相當於2G的速率,連上網都成為問題。

當下三大運營商都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廣互聯網套餐,中國聯通是三大運營商之中最為積極的,2017年互聯網企業為它帶來了超過5000萬用戶,然而不少用戶在使用了互聯網套餐後卻發現部分應用並不在這些定向套餐之內,被額外收取了費用,並引發了較多投訴。

不限流量套餐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工信部的注意,最近工信部就約談了三大運營商,要求運營商宣傳不限流量套餐的時候需要醒目提示用戶“達量限速”的要求,完善資費公示等。在筆者看來,不限流量套餐如今除了引發用戶吐糟之外,正給中國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製造了一個大坑,惡化用戶體驗,加劇用戶流失。

中國移動面臨不限流量的大坑

中國移動其實是認識到不限流量套餐可能帶來的危險的,畢竟它在2G時代推出的無限流量套餐給它帶來了巨大的煩惱,這種煩惱甚至延續至今,也正因此它在推不限流量套餐方面態度審慎,推出時間要晚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如今即使推出了其不限流量套餐的限制條件也較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苛刻。

以廣州為例,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99元不限流量套餐均是在達到20GB流量後被限速至1Mbps,中國移動的88元不限流量套餐是達到10GB後被限速至1Mbps,可見在相近的資費下中國移動的不限速流量要遠少於另外兩家運營商。

不過筆者想說的是,即使是被限速至1Mbps之後,這些不限流量套餐依然會給中國移動帶來巨大的煩惱。中國移動運營的是TD-LTE技術,其單載波下行最高支持100Mbps,當前其已普遍在城市商用三載波聚合技術支持300Mbps下行,在中國的城市當中大比例的用戶在使用中國移動的網絡,特別是城市的核心區每個基站需要服務大量用戶,大量不限流量套餐用戶或因部分用戶大流量下載導致可能平均每個用戶要分到1Mbps都難,導致用戶體驗不佳。

其實在廣州市區,筆者就已體現到這一點,在去年的時候在廣州的多個地區都能正常使用,而如今卻出現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有信號無數據的現象,估計就是受這些不限流量套餐用戶大量下載所影響。由於中國移動佔有中國市場移動用戶約六成比例,在大城市當中比例可能更高,這種難以上網的現象可能尤為嚴重。

其實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傳輸網絡最弱,截止2017年6月國際出口帶寬方面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分別為4451Gbps、2201Gbps、1208Gbps,而4G網絡的普及數據正成為用戶的剛需,孱弱的傳輸網絡成為中國移動的最大弱點,不限流量套餐的推行更讓中國移動不堪重負。如此也就難怪5月份中國移動出現4G用戶淨流失242萬(也是它首次出現4G用戶負增長),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4G用戶分別增長406.2萬、586萬了。

筆者認為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很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中國移動的數據體驗,這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則是利好。為彌補這種技術劣勢、提升用戶體驗,中國移動只有加速5G的商用了,而事實上它也是如此做的,它已宣佈將在明年商用5G,將是三大運營商中最早商用5G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