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瀘定橋在300年前的條件下是如何打造的呢

每一個重大人物或者重大事件基本上都帶有一點神秘色彩,而作為史上重大工程的瀘定橋自然也有它的傳奇故事。

康熙時期,藏族和漢族的交流已經有了重大發展,而兩族人民交流最繁華的地點便是大渡河兩岸。但是在這裡交易非常麻煩,遇到汛期,許多的皇宮物資不能按時運回,造成了重大損失。

不僅如此,洪水過後,兩岸居民居住地一片狼藉,為了解決物資運送問題與百姓安危問題,康熙下達命令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橋樑。

在大渡河修建一座橋樑並非易事,河寬水深,兩岸高山威聳,土硬石堅。但是為了可以讓清軍直達藏族地區,也為了兩岸百姓安危,這座橋不建也得建。康熙下達命令以後,執行官各地搜尋建橋材料。

有一天,東靈山上出現了一道紅光,又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響,還看見了滾滾紅鐵水噴湧而出。

在一位漢族鐵匠的帶領之下,眾人奔向東靈山,發現那裡有13根鐵鏈,應該是剛才上天顯靈鑄造的。

瀘定橋在300年前的條件下是如何打造的呢

眾人大喜,但是就算大家齊心協力也抬不動一根鐵鏈,眾人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時,從西邊踏來一位大漢,他身材魁梧,四肢肌肉非常發達,絕對非常人。

他的名字叫噶達漢譯郭達,只見他將兩根鐵鏈分別放在兩腋之下,就開始將鐵鏈兩條兩條地拉到了對岸。他每踩一步,都會留下坑痕,直到最後一根鐵鏈也被運到對岸時,也力竭而亡。

為了紀念這位大力士,當地百姓還在當地修建了一座廟,以此紀念這位修橋英雄。

但這是民間傳說,就像皇帝出生,都要編一個故事給自己的出生背景添加神秘色彩一樣,那麼瀘定橋的13根鐵鏈到底是怎樣建造的呢?

實際上是怎麼建造的?面對史無僅有的問題,建橋工匠設計了很多個方案,但是都沒有通過。因為康熙親自下達命令,並且派人監督,一旦有疏漏,就是腦袋不保,所以最終敲定的方案一定是非常謹慎。

就在眾匠一籌莫展之時,終於有一個人提出了新的方案。他建議應該先在兩邊建設堅固的橋墩,打下兩岸的根基。

然後再用一根粗壯的繩子連接在兩邊,形成兩岸的銜接。之後尋找粗壯的竹子,利用他們的竹筒套在繩子之上,將鐵索穿過竹筒盤轉運行前進。

再在對岸,將繩子慢慢拉過去,鐵索隨竹筒而動,而竹筒隨繩子而動,一步一步向前拉,鐵索便被拉過去了。

到達對岸的鐵索,要固定在轉盤之上,利用轉盤的轉動,調整繩索的弧度,將其準確而穩定地固定。

就這樣,一座總長約103米,而橋寬三米,有13根鐵索鏈組成基本的框架的橋便被建了起來。

瀘定橋在300年前的條件下是如何打造的呢

瀘定橋上的13根鐵鎖鏈上共用12162個鐵環連接而成,每根鐵鏈平均重約1.6噸。鐵環環環相扣,緊密連接,全橋使用的鐵材料重達40餘噸,每一根鐵鏈約重1.6噸。橋上每片木板長三米,寬0.1米。

這是一座懸掛式鐵索橋,橋臺用鐵樁固定,鐵鏈調整好弧度之後被固定在落井鐵樁裡。而橋頭兩岸,有漢族獨特的木結構古建築,使得這座橋不僅壯觀而且壯美。而這種獨特的設計方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竣工後由康熙提名為瀘定橋,後將字體立碑於橋頭,自此瀘定橋全部完成。瀘定橋的竣工,方便了兩岸人民,也有利於漢藏兩族人民友好往來。

這是我國橋樑建築的偉大工程之一,而紅軍“飛奪瀘定橋”又使他具有了革命色彩,添加了一筆紅色意義。

瀘定橋在300年前的條件下是如何打造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