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要么取消职称,要么缩小职称之间工资差别,对此你有何看法?

用户3970762120467


谁在反对职称?(1)90年代后期转正的民办教师。这些人多为初中或高中毕业,是在80年代没有考上大学、被高考淘汰的人,工作以后又不积极进修,多少人连成人教育的中师和大专学历都没有,却天天喊工作了30年、40年不能评高级职称。这些人该评高级职称吗?有能力评高级职称吗?他们和那些全日制大学毕业的教书的老师评一样的职称公平吗?(2)教工龄十年一下的年轻教师。这些人年轻气盛,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干的多,挣的少,感觉他们比老教师工作能力强。殊不知这些老教师年轻时和他们的认知是一样的。职称是对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他要求有:学历、工作时间长短、班主任工作经历、年度考核、赛教、论文等等,所以不是任何人都符合要求的。反对职称者,多为达不到要求者,也就是一些教师中的渣渣!所以要坚持职称评审制度,并加大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才能鼓励教师进步,淘汰渣渣,促进教育发展。


地理老师600


取消职称不可能。但适当缩小职级之间薪水的差距,适当增加工龄工资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机制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又缩小了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原的价值观!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一个人的秋天


我完全同意这种做法。几十来,职称评审本来就问题多多,什么制假造假、以权谋职(称)等不胜枚举。如果不与工资挂钩也就罢了,可这个不切实际的职称又偏偏与工资挂钩,而且职级之间的工资差别相当的大,在我们这儿中级与副高就差了一千多,不仅是工资有差别,所有的福利都有差别,譬如说冬季的取暖费、夏季的降温费等都有差别。同样的人,难道是职称越高越不如人吗?


思维74乐水


在这儿喊叫的有以下几类人:

1是职称比较低的;

2是刚毕业没多久的;

3是学历比较低的;

4是写不出能发表论文的;

5是计算机能力考试过不了关的;

6是继续教育课时不足的;

7是学生评价不高的;

8是教学成绩不高的;

9是当不了班主任的;

10是没有主持过课题的;

11教学能力有点但目中无人的;

12不团结同事,尊重领导的;

13有迟到早退旷工现象的;

14不愿承担教学之外工作的;

15搞团团伙,负能量多的;

16搬弄是非,不阳光的;

17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

18解高考题比赛倒数的;

19不愿参加公开课,示范课的;

20不愿带课外活动的;

………………………


梧桐山观海


关键是职称评定标准不一致,有的人按工作贡献,有的人根据论文水平。还有什么英语掌握的等级。这样就造成各种漏洞。

按工作贡献,当然是应该考虑的第一条件。但也容易走上按工作年限论资排辈。这样有些人虽然年限较长,而水平平平,但与领导的人缘关系好,那么就可以“挂靠一个科研工作成就”也可以评上职称;

按论文水平为依据也是必须的。但片面强调,那么有的人,可以工作效率不高,贡献不突出,但他会写论文,有论文发表,也就轻而易举评上职称。有这样的榜样力量号召,大家就会兴起“搜集论文、摘抄论文”的风气,由此,造假论文成风;

还有那个英语等级考评,也就是考核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英语才能达到。这对于一个在职的技术人员来说,除了完成自己正常工作任务以外,英语学习是额外负担,需要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家庭事务牺牲,来做代价。

所以,在勘测设计部门等单位工作的技术人员评职称,尤其以名额有限来控制时,真是可望不可求的事。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真正水平。(尤其第一种原因比较明显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否定整体上职称评定工作。一个人的职称基本上反映了这个人学术和技术水平。对于那些学术和技术水平很差的人来说,职称评定结果,总体上是公正的。

但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是必须的。这项工作促使员工发扬积极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员工形成学习的风气,去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团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但是,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确是受各种因素干扰较多的艰苦工作啊!当领导的需要秉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出真正人才才对。


淡淡一掬水


社会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多得,优质多得。

职称与职称级别衡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力和能力高低,专业技术职称与级别不是白白得来的。

取消职称与缩小职称级别之间的工资差别都是消极的做法,这是在为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图有功但求无过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开方便之门,无益于社会和科学进步。

社会不需要懶人,社会需要科学基础理论扎实、知识丰富、技术高超、技能熟练、精益求精做实事多做事的专业技术人员。


用户山水海天jwq


职称这个问题、在以前也曾发表过评论、我认为在职时、可根据工作能力大小和实际工作经验来区分、评定职称、不能以论文等形式来决定职称、在有些情况下论文可能写了不少、可是在工作上并没有经验、这就形成了会干的不会说、会说的不会干、从而应响了工作的积极性,我认为以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还有光大干部职工的口碑来评定职称是重要的、在工作期间可用职称来恒量工资标准、但到了退休后、就休息了、可保留职称、但不再加职称工资。


用户182637106706


这个提法我赞成!其实在基础教育里面,大家的工作量差不多,当然在质量上是有区别的。但差距没有现在职称工资那么悬殊,甚至都离谱。高的和低的相差一到二千,劳动量和报酬严重不符。这样,不但起不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晋级几个人,凉了一片心!如果职称工资级差小的话,所有老师都会理解,也不会产生消极抵抗的情绪,还可以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觉得有盼头,还可以减少贪腐土埌。国家是该下决心了!


空中飞鲨b502


悲苦的永远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忠心耿耿的基层劳工!





轻云瓶步


连教师也有“职称”,这是一种变相的封建主义等级制!教师当然有优劣之分,但这和职称没有关系,只和他们的敬业精神、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有关。因此那种把职称作为一个教师工资高低的依据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