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嘉慶為何如此著急想殺掉和珅?

姑孰侯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乾隆皇帝剛去世,屍骨未寒,嘉慶皇帝就迫不及待向和珅動了刀子。

1799年,當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安靜的閉上了雙眼。天下最傷心的,莫過於和珅了,這種傷心也沒有持續幾天,因為最開心的嘉慶皇帝,不會給他太長時間了。

和珅手跡

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御龍歸天,正月十三日,嘉慶皇帝就把和珅抓起來,投進大牢,歷數和珅二十條大罪。並在五天後,也就是正月十八日,砍了和珅的頭。和珅在乾隆皇帝走了十五天後,也緊隨其去。

乾隆皇帝老年像

如今,我們仔細看這二十條罪狀,大部分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唯獨有一條非常奇怪,也是最重要的,放在這張長長清單上的第一條大罪:“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大罪一”。(《清史稿》)

這條大罪,涉及到一段隱秘的往事。

少年和珅像

清代的皇位繼承,向來是風波不斷,乾隆皇帝的江山傳承,算是比較平穩的,因為老皇帝在身體尚好之時,遵照之前所言當皇帝年數不超過康熙爺爺,於是乾隆皇帝就在六十歲這一年,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沒有最後公佈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大清的萬里河山屬於誰。

《御製詩集》中所繪製的乾隆晚年像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二,當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帝,向幾個心腹大臣透露了要選接班人的絕密信息,這幾個人裡面當然就有和珅。這可是大清國最頂級的秘密了,其他的大臣都是守口如瓶,但是和珅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迅速跑到當是還是皇子的嘉慶府上,面見皇子,一句話沒說,就把一柄玉如意雙手奉上,然後四目一對,轉身就走。

和珅朝服像

玉乃社稷之禮器,如意正如其名,表式順心如意。接到玉如意的那一刻,嘉慶的心裡當是欣喜萬分的,但是隨即,和珅的殺身之禍也因此而埋下。

對於和珅來說,這樣的做法很容易理解。能走到和珅那個高度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必然明白,太上皇早晚有離世而去的時候,這個靠山再大,也早晚有一天要崩塌,雖然存在短暫的“天有二日”之特殊情況,但終究是皇子的天下。

和珅像

因此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暗中尋覓將來的依靠。送玉如意這個小舉動,就是和珅討好嘉慶皇帝的最好例子,可惜嘉慶皇帝並不買他的帳,當嘉慶接到玉如意的時候,心裡也許在想:和珅你這小子,身受盛寵,就陰悖主子之意,暗通與我,如果我重用你,哪天你也要將我賣了不成!

嘉慶皇帝像

這也成了嘉慶心中,和珅的最大一條罪狀。

原來和珅竟是這樣得罪了嘉慶皇帝的。正如和珅在身陷囹圄之時的一句詩所言:“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民間有言:“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伏誅後,家產被炒,查抄的總資產價值震驚世人,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總數可達兩億多兩,相當於大清朝幾年的收入。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因為嘉慶已經忍了3年多啊!!!以下是回答的正文!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八日,這是太上皇乾隆皇帝,逝世的第六天,正當帝國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老皇帝駕崩的哀痛中時,一個震撼大清帝國的消息突然傳來:

相當於大清帝國首席宰相、國防部長、首都衛戍司令的第一重臣: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和珅(1750-1799),突然被宣佈革職,並逮捕入獄了。

老皇帝剛剛駕崩,帝國就風雲驟起,這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為了這一天,當朝皇帝嘉慶,已經隱忍了整整三年多——嘉慶看和珅,早就不順眼了。


1帝國鉅貪

在後世的傳言中,嘉慶(1760-1820)之所以在乾隆前腳剛死、他後腳就開始整治和珅,原因在於和珅是大清帝國的鉅貪,儘管官方沒有正式的文書流傳,但外界傳言,和珅被抄家的資產,合計摺合白銀約為9億多兩,相當於當時清王朝整整15年的財政收入總和。

和珅畫像。

確實,在被抄家的資產清單中,和珅家僅僅現金,就搜出了:

赤金580萬兩、摺合白銀8700萬兩,

元寶銀940萬兩,

白銀583萬兩,

蘇元銀315萬兩;

另外,和珅的家產中,光當鋪就有75座,估銀達3000萬兩;

在物件中,和珅家中:

僅金碗碟就達4288件,

嵌玉九如意1908支,

嵌玉如意為1600支;

土地中,僅僅地畝就達8000多頃,估銀800多萬兩。

無論哪朝哪代,僅僅這些鉅額資產,確實就足以定罪一個官員死刑了。

但和珅,果真乃是“因貪喪命”嗎?


2隱忍皇帝

真相,遠比表面的事實複雜。

事情回溯到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當時,乾隆正式宣佈,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yóng yǎn)為皇太子;兩個多月後,嘉慶元年(1796)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宣佈正式退位“內禪”,讓位給36歲的兒子、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乾隆、嘉慶交接,正是大清帝國“康雍乾”盛世的落日餘暉之際。

此前,乾隆四十一年(1776),美國正式建立;乾隆五十年(1785),英國人瓦特正式改良併發明新款蒸汽機,由此帶領英國邁入工業革命時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法國開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乾隆五十八年(1793),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

世界風雲變幻,但乾隆和嘉慶對此並不知曉,仍然沉浸在自己天國上朝的美夢之中。在當時,真正讓嘉慶感覺不滿的,是父親乾隆儘管名義上號稱退位,但實際上,卻仍然繼續“訓政”把持著朝政大權。

乾隆非常信任和珅。

按照清朝的規矩,乾隆在退位後,按理應該住進紫禁城寧壽宮,讓新皇帝、自己的兒子嘉慶住在養心殿;但當了60年皇帝,雖然已經退休“內禪”,但乾隆並不甘於寂寞,為此,他讓兒子嘉慶住到

毓慶宮去,並親自賜名“繼德堂”,自己則繼續以太上皇的名義訓政,在當時,紫禁城內的憲書,仍然用的是“乾隆”的年號,只有各個省,改用的才是“嘉慶”年號。

退位的並不甘心,繼位的也不舒心。

對於這一點,到了36歲才當上皇帝的嘉慶,內心雖然波瀾萬千,但外表卻平靜得很。

朝鮮的使臣觀察很敏銳。

《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乾隆退位當太上皇后,還是經常親自在紫禁城升殿,接受文武百官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朝賀,嘉慶作為當朝皇帝,卻經常坐在一邊次等的位置,乾隆喜他就跟著喜,乾隆笑他就跟著笑,而宴會吃飯的時候,嘉慶更是陪坐在太上皇乾隆身邊,“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一不轉矚。”

在朝政管理上,乾隆退位後,實際執行的也是“傳位不讓

——當時,一些重要的諭旨和公文,甚至要同時加蓋乾隆和嘉慶兩個人的印章才算有效,對此,作為兒子和當朝皇帝的嘉慶,是個“孝子”,他只能是默默,先忍一忍了。


3乾隆心腹

太上皇和當朝皇帝的矛盾,自古以來就有,但和珅,卻很不明白事兒。

當皇帝是有癮的,即使退位了,也仍然不甘心,作為乾隆的寵臣和珅,對此當然是心如明鏡。

想當初,家境寒微、科舉落榜的和珅,藉著乾隆的寵幸上位,僅僅26歲,就從一個普通的侍衛,榮升成御前侍衛、正藍旗滿洲副都統;27歲那年,和珅先是當上了戶部侍郎,兩個月後又升為大清帝國的軍機大臣;此後,他一路平步青雲、高歌猛進,兒子

豐紳殷德還被乾隆欽點為駙馬;弟弟和琳,也藉著哥哥和珅的福氣,一路當上了尚書、總督、都統,並晉升一等公,可謂滿門榮華、無限富貴。

仗著乾隆皇帝的陰蔭,即使到了嘉慶二年(1797),和珅仍然是領班軍機大臣,相當於是頭號宰相和國防部長,掌握著大清帝國的軍事和行政大權,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劇照:傳說中,乾隆(左)和和珅(右)關係不一般。

但和珅不明白的是,他橫跨兩朝的富貴,立足點是乾隆對他的信任和寵愛,但眼看著老主子已然年邁、日近西山,和珅卻全然沒有察覺到,他身邊那位春秋鼎盛、正當壯年的新天子:嘉慶皇帝。

在乾隆時期,紀曉嵐是當時的名臣,但紀曉嵐難免有點文人氣,因此以致有一次乾隆發火說:“你以為你是什麼?我只不過把你當婊子養!”

相比之下,和珅的阿諛奉承顯然技高一籌。

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和珅對乾隆“言不稱臣,必曰奴才,隨旨隨令,殆同皂隸”,即使是當到了大學士和軍機大臣,但在乾隆面前,和珅始終畢恭畢敬,像當年做侍衛一樣鞍前馬後,乾隆有時候咳嗽要吐痰,身為軍機大臣的和珅立馬就會拿來痰盂,親自端到皇帝面前,給乾隆老人家親自捧罐接痰。

乾隆晚年

喜諛而惡直,覺得自己文治武功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傲嬌得很,對此,和珅也充分把握了老皇帝的心理,不管好事壞事,總之就是隻說好話:唯將吉祥之語入告,即使是像白蓮教起義這樣的大事,和珅也往往將剿匪不利的消息隱瞞下來,哄得乾隆團團轉,非常開心。

如果僅僅以阿諛奉承取勝,那比乾隆(1711-1799)足足小了39歲的和珅(1750-1799),失寵難免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和珅的本事就在於,這位僅僅一年時間,就被乾隆從一個普通侍衛,火箭般提拔為軍機大臣的年輕人、小夥子,確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機智和辦事能力。

據乾隆朝的翰林、清朝人陳焯所撰《歸雲室見聞雜記》記載,乾隆四十年(1775),有一天,當時64歲的乾隆臨幸山東,坐在一輛他很喜歡的小騾車上,剛好25歲的和珅是小騾車的隨從侍衛,乾隆在車上無聊,就跟和珅瞎侃家常,沒想到和珅“奏答甚合上意,奏對皆稱旨”

當乾隆問到和珅有無參加科考和他當時的試題時,沒想到和珅竟然邊走邊背,對答如流,“矯捷尋常”,由此獲得乾隆的讚許,“其知遇實於此”,此後,和珅火速升官,“恩禮日隆”,兩年後,就以大清朝史無前例的27歲之身,當上了軍機大臣。

和珅很擅長為乾隆斂財,甚得主子歡心。

乾隆晚年,好大喜功之心越來越重,並且喜歡到處遊玩,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月,乾隆第六次下江南,隨行的和珅也非常懂事,命令沿途各地知府、總督,紛紛向乾隆皇帝進獻“旅費”資金,這也讓乾隆非常滿意,說我到處出巡,竟然不用花費國庫一分錢,還是和珅辦事有能力啊。

為了幫助乾隆斂財,和珅還協助乾隆罰繳“議罪銀”:乾隆中期以後,官員們如果因為瀆職、貪汙、奏事、徇私舞弊等出現過失,都可以通過繳納幾萬乃至十幾萬兩不等的“議罪銀”來贖罪,也就是說,貪汙、舞弊都沒事,只要有錢給皇帝上貢就行了。

由於這項特殊收入,乾隆中後期,隸屬於皇帝私家收入的內務府收入大增,因此儘管乾隆多次下江南、到處遊玩、隨意賞賜,但在和珅的管理下,內務府歲為充盈積,反充外府之用

,因此在乾隆看來,和珅,簡直就是個幫皇帝理財的高手和天才啊。


4看在眼裡

這一切,當時還只是皇子的顒琰(嘉慶),自然看在眼裡。

乾隆共有17個兒子,嘉慶原本排行第十五,按理說,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皇帝本來輪不到他當;但巧合的是,乾隆17個兒子中,有12個兒子早逝,另外4個兒子中,都因為“貪戀酒色、喜好音樂遊嬉”而被乾隆厭惡,在此情況下,勤奮好學、性格內斂、排行第十五的顒琰,無意中就成了唯一的合格人選,在此情況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年僅13歲的顒琰,就被密建為皇儲。

當上皇帝后,嘉慶曾經自我評價說:“予六歲入學,習經書,十三學詩,十七屬文,書窗朝夕,行帳寒暑,幸無間斷”,可以說,在乾隆一堆兒子中,這個熱愛讀書、卻才智平庸的兒子,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嘉慶學習的是傳統的儒家教育,在此情況下,幫助乾隆皇帝到處斂財,自己也大肆中飽私囊,甚至在朝中勾結勢力的和珅,自然為嘉慶所厭惡和忌恨。

嘉慶從當皇子時,就一直對和珅不滿。

以當時的黃河治理為例,當時主事河工的人,都要向和珅賄賂求得他的認可,因此導致

乾隆中,自和相和珅秉政後,河防日見疏懈。其任河帥者,皆出其私門,先以鉅萬納其帑庫,然後許之任視事,故皆利水患充斥,藉以侵蝕國帑

儘管竭盡財力治理,但黃河卻依然經常決堤,以致人民流離失所,因為治理河防的鉅額資金,大多進了和珅一流的的私囊:至竭天下府庫之力,尚不足充其用···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樓諸決口,其患尤倍於昔,良可嗟嘆

在當時,和珅由於深得乾隆寵幸,因此他也得以通過受賄來大發橫財。當時,朝廷內外上下,如果不向和珅行賄,就很難當官,因此在乾隆中後期,形成了

和相專權,補者皆以貲進”、“政以賄成的局面;當時,學子們即使考中了進士,也必須得到和珅的認可,否則就會被予以除名處分,在此情況下,乾隆後期,滿朝的科舉士子們,紛紛投靠到和珅門下,以致士子幾乎全部稱為和珅的門生:“幾齣和門”,由此使得和珅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勢力,勢傾朝野。

從乾隆四十年(1775)到嘉慶四年(1799)共24年間,和珅擔任軍機大臣23年;以軍機大臣兼步軍統領22年;以軍機大臣、步軍統領兼戶部尚書15年;另外,他還曾擔任《四庫全書》正總裁,並多次以欽差名義進行剿匪、鎮壓農民起義(雖然對軍事一竅不通)——經過二十多年的勢力積累,到了乾隆末期,和珅已經逐漸掌握了清廷的行政、財政、軍事、外交、文化、教育以及宮廷事務等大權,可謂勢傾朝野、無人能出其右。


5威懾皇權

儘管貪腐糜爛,但不可否認,和珅顯然也是個辦事人才。

在外交上,和珅通曉漢、滿、蒙、藏四種語言,並且精通滿文、漢文,經常陪伴乾隆會見蒙古王公等上層人物,《八旗通志》就記載:“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和珅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訪清朝,儘管使團最終未能達成通商等目的,但馬戛爾尼事後卻對和珅的外交和辦事能力非常讚賞,可見和珅並非一無是處,也是個能貪汙、能辦事的“人才”。

但問題就在於這。如果僅僅只是個貪官,那倒也好辦,問題就在於,和珅不僅是鉅貪,而且勢傾朝野,能力幹練,這一點,在新皇帝嘉慶登基後,顯然已經隱約威懾到了皇權的穩定。

▲劇照:在嘉慶看來,勢傾朝野的和珅(中),已經威懾到了皇權。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乾隆在秘密立儲多年後,正式公佈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但此前一天的九月初二,和珅就命人給顒琰送去了一柄如意,暗示顒琰即將有好事來臨。

這件事,也成了日後嘉慶公佈的和珅二十大罪狀的第一大罪:“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

在常人看來,和珅給嘉親王顒琰先行奉獻如意,只是想巴結主子,但在嘉慶看來,問題可不是這麼簡單。

在當時,就連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等一幫人都在私底下說:“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1796年,乾隆退位後,仍然以太上皇的名義繼續“訓政”,儘管天下已經是嘉慶當皇帝,但乾隆卻經常讓和珅站在他和嘉慶兩人旁邊,然後乾隆就通過和珅來發號施令,把個真皇帝嘉慶經常給晾在一邊,好不尷尬。

不僅如此,和珅還在太上皇乾隆和皇帝嘉慶身邊,到處安插自己親信的太監、宮女,甚至連嘉慶皇帝身邊的陪讀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兄弟,也都是和珅的親信和心腹。


6嘉慶“除奸”

在此情況下,嘉慶一直默默隱忍、不聲張,他甚至下令,允許和珅除了在公開場合以外,其他場合面見皇帝時,均不需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且大肆賞賜給和珅良田美宅、奴僕婢女,在和珅面前顯示出對這位兩朝老臣的極其“信任”和“寵愛”。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日,乾隆終於在紫禁城養心殿駕崩,在此情況下,嘉慶馬上宣佈於當日親政;第二天、正月初四日,嘉慶又假裝命令和珅與一眾大臣,必須24小時晝夜不離為乾隆皇帝守靈,從而控制了和珅的人身自由,防止他利用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身份調兵政變。

正當和珅還不明就裡,在紫禁城內為乾隆守靈的時候,嘉慶又馬上命令朝臣給事中王念孫,寫奏摺上書彈劾和珅罪狀,正月初八日,乾隆去世第六日,王念孫奏摺一呈上,嘉慶馬上下令,將和珅革職,並逮捕入獄。

和珅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逮捕入獄。

這一切,都整得和珅猝不及防。

隨後,嘉慶以效仿雍正賜死年羹堯的例子,賜和珅在獄中自盡;由於和珅勢傾朝野,為了避免政治擴大化和穩住人心,嘉慶還在處死和珅後的第二天,公開下旨表示:

“凡為和珅薦舉及奔走其門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鹹與自新。”

至此,一場可能激起大變的政治事件,被嘉慶以“快刀斬亂麻”的速度,乾淨利落地處理完畢。

但嘉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父親、太上皇乾隆去世,以及他處死和珅的這一年,1799年,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也去世了。

在處死和珅後、此後政治上一直碌碌無為的嘉慶以為,他的皇位,至此終於穩固安全了,殊不知,大清帝國,將在幾十年後,迎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難道倒了一個和珅,大清帝國就安全了嗎?

至少在嘉慶看來,他以為是這樣的。


最愛歷史


現在人們談起嘉慶剷除和珅,總是津津樂道於和珅貪汙了多少錢。和珅確實沒少摟錢,但這絕不是嘉慶剷除他的主要原因。

不信?看看嘉慶公佈的關於和珅的二十條大罪,與錢財相關聯的,只有區區六條,主要還是欺君罔上、壓擱軍報、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貪婪聚斂等。

咱研究研究這些主要罪狀,條條直指一個核心的東西,嘉慶感覺到和珅對神聖的君權構成了威脅,那就只有毫不留情地剷除他了。

說起嘉慶和和珅的樑子,早在乾隆這個太上皇還活著的時候就結下了。乾隆是個有意思的人,讓兒子做皇帝,自己還要撈了太上皇噹噹,這個太上皇可不是擺設,凡遇軍國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親自過問,如此說來的話,嘉慶這個皇帝倒更像是擺設了。

只要乾隆大權在握,和珅就有好日子過。但這和珅也怕,怕一旦嘉慶真正掌握大權,就會對他這個炙手可熱的人動手,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光擔心還不成,還得有應對之策,怎麼應對?限制嘉慶的權力!嘉慶想把自己的老師時任廣東巡撫的朱珪調到朝廷中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嘉慶針對將來的政治佈局。

和珅不想讓嘉慶做大,這個時候就插了一槓子,在乾隆面前告了一狀,拿著嘉慶寫給老師表示祝賀的詩稿,誣稱“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

太上皇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問身邊的軍機大臣董誥:“這在法律上屬於什麼行為?”董誥苦苦跪諫,乾隆才才作罷。嘉慶是沒事了,但朱珪是調不了了。不僅如此,和珅還又使了一個絆子,鼓動乾隆把已任兩廣總督的朱珪降調為安徽巡撫。

就這樣,嘉慶的第一次權力佈局因和珅的攪局而腹死胎中,不但事沒辦成,嘉慶還惹了一身騷,差點受牽連。這還不算,和珅還把他的老師吳省蘭派到嘉慶身邊,名義上是幫助嘉慶整理詩稿,實則監視嘉慶的言行。

和珅這是在幹嘛?這是有異心嗎?實則不是,和珅這只是在恐懼下的一種自保之舉,但問題的關鍵是嘉慶不這麼認為,嘉慶認為和珅這是對皇權的挑釁。

嘉慶能不恨和珅嘛?不恨的話,這世界就有了鬼了! 恨歸恨,但現在還不是爆發的時候,所以事事順從太上皇,政事不做任何更張,實際上就是容忍和珅繼續專權。還別說,這官場老油條還真被嘉慶給迷惑住了。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八十九歲高齡的乾隆壽終正寢,和珅的靠山頃刻間倒下了。也就在同一天,嘉慶在悲痛忙亂之中仍不忘傳旨召他的老師朱珪即速回京。

這個信號是再明顯不過了,在他老子屍骨未寒之時,嘉慶即刻啟動了對權力的重新佈局,雖然還沒有動和珅,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初四,嘉慶專門發了一道上諭,譴責前方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惟思玩兵養寇,藉以冒功升賞”,矛頭已直指後臺的和珅。當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珅、福長安的軍機大臣之職,命其晝夜在大內守靈,不許出入,隔斷二人與外界的聯繫,將其軟禁在宮中。

這一招玩得好,嘉慶以霹靂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軟禁了。緊接著,初五日,給事中王念孫、御史廣興等紛紛上疏,彈劾和珅種種不法情狀。

第一天軟禁,第二天就彈劾,這種刻意安排的痕跡真是明顯。  初八日,在公佈太上皇乾隆遺詔的同時,嘉慶宣佈革除和珅、福長安的一切職務,交由刑部收監,並命成親王永 、儀親王永璇、額附拉旺多爾濟、定親王綿恩及大學士劉墉、董誥,兵部尚書慶桂等負責查抄其家產,會同審訊。

正月十六日,直隸總督胡季堂上了一道奏摺,說“和珅喪心病狂,目無君上,蠹國病民,貪黷*,真一無恥小人”,請皇上“特頒諭旨,立將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遲處死”。

嘉慶又來了一招,在這道奏摺上親自做出批示:“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員並翰詹科道悉心妥議具奏,若有不同意見,自行封奏亦可”。

你以為嘉慶真是要開民主生活會?這是在讓這些臣工們站隊,看看有沒有不是死活的。正月十八,經在京文武大臣會議,一致請求將和珅照大逆律凌遲處死,福長安照朋黨擬斬,並且說立即執行。

嘉慶終於表態了:和珅罪有應得,怎麼處治都不過分,但考慮到他曾任首輔大臣,為國體起見,於萬無可貸之中引入議親議貴之條,免其肆市,加恩賜令自盡。福長安改為斬監候,但要讓他在牢房裡跪視和珅自盡。

在嘉慶一系列的政治運作下,僅用半個月就把樹大根深的和珅給清洗掉了。不得不說,搞政治嘉慶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但後來的歷史也證明,在治國理政方面,嘉慶還是有所欠缺的。





毛毛精彩視頻


乾隆帝屍骨未寒,嘉慶便閃電出擊拿下並殺掉和紳。表面上,嘉慶殺了和紳,於公於私都可謂賺得盆滿缽滿,虧空的國庫瞬間回血;被架空削弱的君權也即刻得到集中;沸騰的民意和平時飽受和紳欺壓排擠的官員們的不憤也有了宣洩口等等。此外,這一影響深遠的事件,幾乎成為幾百年來人盡皆知的高話題度素材。實際上,嘉慶殺和紳是基於自己前程的最優化選擇。

嘉慶登基後,和紳仗著乾隆的寵信依然把持朝政,嘉慶作為名義上的至高統治者,統治權卻幾無施展餘地。之後嘉慶想調自己老師朱珪進京改變局面,但計劃被和紳破壞,嘉慶無奈隱忍。和紳越發得勢,所作所為令本就因百姓民不聊生而到處起義造反,官員貪汙之風盛行等導致大清朝千瘡百孔的局勢更加雪上加霜。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紳一輩子服侍乾隆,乾隆在,和紳穩,乾隆去世後的局面,和紳肯定有自己的謀劃。而貴為天子的嘉慶,若想真正君臨天下,和紳是必須搬開的攔路石,作為利益衝突的雙方,兩者皆大歡喜結局的可能性基本為零。然而乾隆的駕崩給了嘉慶絕佳的機會,籍著讓和紳為乾隆守靈的機會,軟禁和紳,又結合官員告發和紳謀反,乾淨利落的殺掉和紳。


特洛夫彬


和紳是鉅貪,但這不是嘉慶皇帝匆匆殺掉他的主要原因。

嘉慶皇帝在乾隆死後十幾天,還在國喪期間,一般不處理政務時,就匆匆殺掉和紳的主要原因是皇權和相權矛盾的激化,害怕和紳謀反

案件瞭解的非常草率,就連和紳的罪狀和隱匿的家產都沒查清。起因是幾位大臣彈劾和紳有操、莽之心。結案後,嘉慶皇帝問直隸佈政吳熊光和紳是否有異志,吳回答,要謀反者必定延攬人心,而和紳的人緣極不好。嘉慶皇帝后悔道,殺他太早了。後悔時機不對。

一、在政治上,相權大於皇權。

嘉慶受禪後,只是個花瓶皇帝,軍政大權仍由乾隆掌握,後期乾隆健忘,實際上軍政大權完全掌握在和紳手裡。

和紳在嘉慶皇帝身邊安排了特務,本來乾隆要調嘉慶的幼年教師朱珪進京當內閣大學士,和紳怕影響他自己,正巧還是皇子的嘉慶因為老師六十歲生日寫了首慶壽詩,和紳就密報乾隆嘉慶心存不軌,結交外臣,朱珪為此降職,嘉慶也險些遭到處分,從此韜光養晦,謹言慎行。在嘉慶登位後,和紳的細作仍不斷活動,嘉慶也在收集和紳的罪證。

二、在財務上,相權大於皇權。

由於乾隆的縱容,和紳貪慾越來越大,外面進貢到皇宮的東西,和紳先拿好的,差一點的才入宮。有一個官員拿著一個珍珠做問鼻菸壺,和紳很喜歡,那個大臣說是進奉給皇帝的。下朝後,和紳拿著那個鼻菸壺給官員看,已經以假充真,真的已經到他手上了。

除了乾隆,哪一個皇帝允許這樣被人欺凌?

三、鉅貪和民憤。

和紳被抄家時,具說可摺合8億兩白銀,可頂大清十五年的國庫收入,所以有和紳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當時正值白蓮教起義,白蓮教明確說要懲治大貪官,直指和紳。


旁觀者嵐


用最直白易懂的話語還原最精彩真實的歷史,我是白話青史,謝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無數的影視作品對這段歷史進行了一遍遍的回放,可以說各位看官們也是耳熟能詳,除了史書上給出的解釋。今天我想從另外一些角度來說說這件事。

我們先來看這段歷史的主人公背景:

和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權利無以復加,富可敵國;

嘉慶:此人能當上皇帝那也是花光了一生所有的運氣。

首先能健康活到成年的兄弟們就很少,而活著的幾個兄弟,要麼身體有點殘疾,要麼性格有點奇葩,要麼就是歲數太小,根本沒資格爭皇位。那麼無論身體和性格都還可以的皇子中,也就嘉慶一人了!

其次,嘉慶特別聽話,父親或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讀書能讀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境界。辦事兒時,只要父皇交代的事情,一切按照旨意,規規矩矩完成,絕對不生事端。

最後,嘉慶性格好,缺點少。

說白了就是乾隆選了個不聰明但聽話的兒子繼任。

看過主人公背景後,結論不難得出:

一、乾隆死後,嘉慶皇帝不一定有能力駕馭的了和珅;

嘉慶精明的老爹都被和珅哄得團團轉,他本人就更不是對手了,不殺了和珅,嘉慶皇帝的位置都不穩,一旦權臣專政,怕是大清徹徹底底是和珅的了;所以必須殺和珅,才能穩定位置;

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需要的是一個忠於自己的大臣而不是忠於太上皇的大臣;

皇帝好不容易從父皇的高壓政策下解脫,是絕對不允許再有先皇影子的人物存在,而和珅正是先皇的影子,皇帝不能讓一個前朝老臣處處指指點點,更不能容忍一個搶了自己風頭的人存在。所以在嘉慶眼裡,和珅在乾隆皇帝去世那一刻,也應該跟著先皇去了;

三、春天種下的種子,秋天就該收穫了;

和珅的所作所為,乾隆不可能一無所知,嘉慶不聰明,但也絕對不傻;種了一年的地,就是為秋天多收點,冬天能吃飽,平時辛苦那也認了;養了幾年的豬,就是為了多上膘,養肥了能多吃肉,所以髒點也忍了;同樣的,有人十幾甚至二十多年精打細算地給你的攢錢,有點汙點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都是為了讓他多幫忙存錢嘛!所以,當錢存的夠一份大禮時,那麼存錢的人也就沒什麼用了。所以,幫忙攢夠了錢的和珅,對於收禮的嘉慶,沒有任何作用,留著反而是個不自在。

所以,綜上,和珅對於嘉慶沒有任何積極作用,留著反而是個隱患,儘早除掉,免得夜長夢多!


援庵講史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王朝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風光無限。

然而乾隆駕崩先一腳踏上黃泉路,嘉慶就迫不及待賜死和珅,讓他緊隨乾隆皇帝之後上路了,這其中的原因且聽有書君分析分析:

和珅在乾隆王朝是有名的寵臣,他不但經商時精明強幹,為官也手腕強硬,私下有人稱和珅為二皇帝,當乾隆禪位嘉慶時,和珅依仗太上皇的寵愛,處處掣肘,嘉慶有如傀儡,時時陪著小心。

但處處留著心眼,欲擒故縱,在眾臣面前褒揚和珅為能臣,將來自己要重用和坤,從而達到麻痺和珅,讓和珅慢慢產生了錯覺,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入獄。

以二十條罪狀讓其伏法,從政治上來看,和珅遭嘉慶處死一是身為前朝重臣不知進退,二是為緩和官民之間的矛盾,三是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從經濟上來看,和珅被處死是因為他太能貪了。

一、和珅太過囂張跋扈,乾隆在世時不把嘉慶放在眼裡。

清朝歷來就有新皇帝即位後便殺前朝重臣的傳統。

何況乾隆為了避諱康熙大帝,在位六十年便禪位給嘉慶,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乾隆放位不放權,四年裡,和珅仗著乾隆的寵愛,從不把嘉慶放在眼裡,一味地追隨乾隆,派吳省蘭為嘉慶帝的侍讀,把嘉慶的一舉一動事無鉅細報告乾隆,讓嘉慶形同傀儡,如履薄冰。

嘉慶皇帝一即位,立馬沿襲先朝傳統,把時時掣肘自己的前朝重臣和珅處死,讓眾臣子看清形勢,嘉慶是有魄力的皇上,以前不辦和珅是尊聽父皇詣意,現在新皇上任,朕便能連身兼數職的和珅犯了錯也敢於誅殺,從而以立皇威,震懾群臣,以示警示群臣當安分守己。

二、處死和珅是為了緩解官民之間的矛盾。

嘉慶曾經明言和珅一層層剝削百姓,令百姓造反,殺和珅最大原因是他貽誤了軍國重務。

嘉慶繼位第一年,(乾隆還在世)白蓮教民變,清軍圍剿卻屢戰屢敗,嘉慶心急如焚。後來清軍千辛萬苦抓住農民軍首領,他的口供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嘉慶皇帝清楚的認識到,當朝和珅似的貪官汙吏太多,民變才會不斷髮生。嘉慶皇帝殺和珅,是用他的頭顱以謝天下,用以緩解日益尖銳的官民矛盾,讓老百姓拍手稱快。

嘉慶親政便迫不及待地處死和珅,讓老百姓看到一派新氣象,看到清廉正氣的新朝廷,自然會對嘉慶刮目相看,擁戴新君,創造出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三、處死和珅是為了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嘉慶皇帝看到天下人只識和珅,而很少人認識皇上,和珅之勢力已經遍佈大清各個角落,這讓嘉慶細思極恐。

當年乾隆皇帝把幼女嫁給和珅長子,本意為拉攏他,不至於謀反,然而卻讓和珅的權勢空前絕後,和珅“權高震主”,朝野之中,盡是他培植的黨羽,嘉慶基本被架空,而乾隆快九十歲的人了,難免有些糊塗,這時一切方案全出自和珅的大腦,他挾太上皇而令皇上嘉慶。

和珅的權力已蓋過嘉慶,完全想控制他,讓他做牽線木偶。這在嘉慶長達四年的傀儡式的皇帝生涯中已時刻感受到和珅的威脅,這讓他早已喘不過氣來。

嘉慶早就想清算和珅了,只是苦於沒找到合適的時機,當乾隆皇帝剛一駕崩,嘉慶便令和珅守靈,削去他軍機大臣之職,趁和珅沒覺察出異樣,沒做任何防患時迅速出手,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能不費太大心力以快取勝。

和珅位及人臣,身兼數職,能力起強,權勢熏天,黨羽甚多,如果他有了準備,一旦鋌而走險,嘉慶未必是他的對手,當相權威脅到君權的時候,君主必然採取行動消滅相國,讓自己的帝位穩固。嘉慶皇帝憋屈了四年,積蓄了四年的壓制,一朝亮劍,必定終結和珅的性命,以解心頭之恨。

四、和珅“富可敵國”,扳倒和珅,可以緩解嘉慶皇帝面臨的財政壓力。

乾隆皇帝晚年窮奢極欲,多次下江南用去的是真金白銀,大興土木,大建陵寢也要大量資金……以至於國庫空虛,有時靠賣官貼補虧空,嘉慶接手的是個差不多要帶赤字的國庫。

而和珅不但是經商高手,還是個大貪官,他的家產11.06億兩,清政府十多年的財政收入都不過於此,查抄他的家產可以讓嘉慶的財政緩解壓力,處死和珅給嘉慶帶來的經濟福利。

嘉慶早就看中和珅富得流油的家產,商鋪、田產、房產比王爺們更富有,父皇乾隆時不時會賞賜和珅真金白銀,珍寶字畫古玩,和珅又是個經商老手,利用職務之便大發橫財,不少官員早就以他貪沒彈劾過他,只是乾隆壓著沒辦而已,嘉慶也懂得隱忍,不過早就在心裡盤算著,這些財富遲早都是他大清的。

也有人說和珅是乾隆送嘉慶皇帝的最後的禮物,既在政治上為嘉慶立威,又在經濟上支持兒子一把,真可謂深謀遠慮!就這個意義上講,無論誰做皇上,和珅必死無疑,那他一輩子都做了乾隆皇帝的一顆棋子,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式人物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覺得於情於理兩個方面和珅都要死,說起和珅大家首先會想到他是大貪官,甚至傳言說他貪的錢是大清朝的多少倍,和珅是乾隆時期的權臣,但為何乾隆死後才十幾天嘉慶就把和珅給賜死了?我們來分析一下。

和珅能有日後的地位,和他個人是有很大關係的,和珅這個人自幼就特別聰明好學,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是熟讀四書五經,精明能幹情商又特別高,會來事,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賞識,年紀輕輕就做了乾隆的近身侍衛。

和珅在當官早期也是清正廉明的,但隨著他的權力越來越大,私慾也越來越膨脹,並利用自己的權力開始經商,到乾隆後期,和珅一人身兼數十個重要的崗位,可以說一手遮天,尤其是在乾隆最後幾年,讓位於嘉慶,上朝時嘉慶和乾隆同坐龍椅,但由於乾隆年老體衰,和朝臣對話都由站在乾隆旁邊的和珅傳達或者“翻譯”。這對坐在乾隆旁邊的嘉慶帝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恥辱,可以說和珅的地位在嘉慶之上。再說了,和珅的貪汙之名早就傳到嘉慶耳朵裡了,除掉這個眼中釘只是時間問題。



終於時間等到了。嘉慶四年正月,在做了三年的“傀儡”皇帝后,乾隆駕崩,嘉慶親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和珅的家,而且是乾隆才死後的十幾天,可以看出嘉慶有多著急。對於嘉慶來說殺和珅可以拔掉這個眼中釘,剷除一個心患,對於嘉慶剛接手的大清帝國來說鎮壓白蓮教運動,需要的是銀子,所以和珅不管從哪個方面說都得死。


A三杯茶


嘉慶殺和珅是必然的,而且是有這個想法很久了,等到他真正掌權,第一時間做的就是除掉和珅。

首先說和珅,在大家印象裡和珅可能是一個肥頭大耳的大貪官形象。但其實和珅很有才華,而且很投乾隆的脾氣,所以乾隆才會很器重和珅,和珅的作為,乾隆不見得不知道,因為寵愛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嘉慶殺和珅無非就是兩點

1權利

乾隆在位60年時退位,但他並沒有將權利全部交給嘉慶,嘉慶手裡的權限也無非就是接待、祭司等日常工作,真正的權利還掌握在乾隆手中。乾隆很寵和珅,和珅也結黨營私,導致和珅的權利比作為皇帝的嘉慶還大,嚴重影響了嘉慶作為帝王的權勢。時日一長,嘉慶自然心生怨氣,想要除掉和珅。

2金錢

和珅作為一個貪官,他的錢可以到達富可敵國的程度。乾隆後期比較奢靡,嘉慶剛掌權國庫空虛。和珅就是嘴邊的一塊肥肉,豈有不吃之理。

當然這一切也是後世的推測,真正的原因可能也只有嘉慶知道了。



我是阿呆呆


大家好,我是讀史論人生

貧困起家

乾隆十五年(1750年)

,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趕出家門。和珅後考上鹹安宮,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更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喜愛。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十八歲的和珅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和珅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後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十三歲的和珅由於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於做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仕途順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他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如何理財,他勤樸地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這些使他得到乾隆的賞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和珅擢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任戶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吏部尚書永貴彈劾,因失察降兩級留用,監督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

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和珅當官期間,貪汙受賄,幾乎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靠著乾隆寵幸,玩弄權術,把持朝政,朝中有識之士對他都是恨之入骨。這種情況下,只要嘉慶想要有一番作為,掌權之後肯定要首先拿和珅開刀,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樹立威信,建立屬於自己的新秩序。就算和珅早早向他靠攏也沒有用,因為他做的事情早已經觸犯了眾怒,也嚴重損害了朝廷利益。除非和珅激流勇退,或許還會有一線生機。但是權力是比毒品還要上癮的東西,和珅食髓知味,享受了幾十年,怎肯輕易放棄,所以和珅之死也是個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