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恢复金本位,为什么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

程序员鱼事


因为本文比较长,了解货币知识的可以略过,想知道结论可以看文章末尾。


货币背后本位的改变

货币的诞生

最初人类为了解决以物易物的时空局限的时候选择了相对稀缺且不易损毁的东西做为了最初的货币。靠海远的部落会选择贝壳当做货币,海岛上的居民会选择岛山的巨石……。

货币的统一

货币的逐渐统一是因为一方面人类活动区域的增大,使得这些原始货币虽然在一个地方具有稀缺性,但是到另外一个区域确是常见的。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造成对财富的掠夺,统一选择一种符合这种标准的物品成为了必要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的诞生。统一的货币即解决了流通的便利性,也解决了收取税收的困难。其实这两点都是生产力提高之后的一种必然结果。基于货币稀缺性和长期性(便利性)历史上各国基本都选择了金银做为了主要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纸币的诞生

人们在使用货币的时候,发现因为称量的不方便,大部分时候都是估计。尤其是使用中货币的损伤,造成交易大多时候脱离了金银的实际重量。有心人就会从多个银块上面敲下来一点,并熔化成一块新的。既然货币是一种计量单位,那么以国家信用发行的币自然就要应用而生了。像中国古代多选择以铜为媒介制造铜币。(当然很多人只认可铜钱本身就是本位,但是比如王莽新朝的时候不断调整铜钱大小,重量其实已经是借用国家信用发行钱币的现象了。)

加上大宗买卖时大量金银携带的不方便,那么更方便的替代物纸币开始诞生了。比较有名的有宋朝时期的交子和1816年英国发行的纸币。逐渐世界各国开始以金银为基础发行纸币了。

金本位的崩溃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称为“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决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是到1971年,世界各国的发展,拥有美金越来越多,使得美国黄金大量外流,脱离固定美金与黄金兑换价格的同时,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标志着金本位最终崩溃。

货币与生产力的发展天生是一对矛盾体

金本位无法恢复的主因

了解货币本位的变化过程,其实也是一部生产力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阐述商品价值受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影响。平均影响劳动时间最大因素其实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力的提高反应到商品价值上本身就有一个周期,而根据价值的变化去调整货币数量的多少更是一对矛盾体。

各国快速增长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对固定的货币数量产生了冲突导致美国当时存量黄金根本无法支付。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

现代金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

当一家企业展示出未来前景较好,则能融到更多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企业市场前景不好时,金融业也会快速抽调资金,让企业快速倒闭。现代金融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自发的调整了资金的再分配

。虽然这种完全自由的调节也会迅速让很多行业迅速出现产能过剩,甚至导致经济危机。但是终究还是利大于弊。

总结回答

恢复金本位的利弊

金本位虽然限制了国家印钞的能力,意味着无法通过增加钞票的发行变相截取社会财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用于生产的资金相对要更多了。但是因为调节货币能力的减弱,使得生产力落后的企业存活时间相对延长。损害的不止是新企业的产生,更对国家竞争力是一种强力的削弱行为

。而且,社会财富计价(货币价值)的固定,人们更趋向会选择保守型消费。比较典型的就是日本这二三十年的结果。最终下来对实体经济并没有什么促进。

之所以感觉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大概是因为看到金融业,互联网公司的高收益吧。其实这两个并不是矛盾体。金融行业的高收入一方面还是中国金融业机构相对数量较少。所以在中国这种规模下形成了巨大的差异。放开及改革金融业才是金融业的问题。至于互联网企业天然就具有垄断性,高收益更多是基于服务数量大的结果。

发展实体经济之路其实看消费市场。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不足的情况下要走出去。另外一方面要根据市场新的需求生产新的消费产品。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大部分还是兴于市场需求,亡于需求改变而自身没有进行相应变革。


救赎者vlog


更确切地说,恢复金本位更利于发展传统实业。但会抹杀创新经济、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还会制约整个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采用了金本位,也就是所有的货币都必须以黄金储备为存储。那么,现在全球100万亿美元的GDP,200万美元以上的M2和超过7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几乎全部泡汤。

以如今的1650美元/盎司,也就是5800美元/吨的黄金价格暂估。全球预计国家黄金储备仅3万吨~4万吨(不含个人存储)。也就是2.3万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量,其基础货币量仅可投放2.3万亿美元的M0货币量,加上货币乘数效应8~10倍,最多只有20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在市场上就会变的货币无比的紧缺。

假如货币像黄金那样还会不断增值,试问有多少人会愿意去买风险投资?还不如直接进行货币储备就OK了。即便利率下降到零或负利率,那就直接埋在床底下了事。又会有多少人来搞事业、搞企业、做事业?甚至更没有人愿意投资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创新产业就是一个风险性产业,就是因为有了巨大的上市后的盈利诱惑,才会有人来参与天使资金、风投资金和创新创业,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运作下开展。加上了金本位的枷锁,那就更本没有如此巨大的金融资本来运作,也就不可能产生几十倍、上百倍的科技股市盈率。结局使得科技创新发展举步艰难。


当然,在金本位下的金融产业也不会产生货币战争,那就是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掠夺财富,战争也就会更加频繁,而且还是大规模的开展。

而对于传统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民都安于现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切也都是按部就班,更不用担心股市会暴涨暴跌,楼市会一年涨几倍,也不用担心袋子里的钱会贬值。只有国家经济运行正常,外间干扰没有,那么埋头苦干就是对了,这就是现代工匠精神,也是最值得敬重的职业。这可能是返回金本位的最大好处,但现代经济却会停滞不前。


鞅论财经


全球黄金储量有限,所以恢复金本位的想法不利于人类经济的发展,从而抑制生产力的进步发展。

如今,全球货币的记账本位货币是美元,美元的发行不以黄金持有量为标准,且在流通与世界各国的货币发行中带有强制性。

这种强制性是因为美元通过欧佩克协议与石油做了强制捆绑。

但美联储在几十年间对全球货币的操控水平,随着经济风云的变换也暴露出了能力上的捉襟见肘。这种形式下,被动地接受美元对本国经济发生影响,就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注定要被国际财阀所洗劫,沦为奴隶地位的二级人类。

打破一个垄断模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需要各国首脑要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是与人类文明发展步调统一的,是人类平等共进的未来展现。美联储必然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绊脚石。

其次,打破一个货币模型,必然要有更先进的可替代模型顶上,否则将导致生产力在短时期内出现滞退。

宇宙的规律归宗为平衡,作为记账本位货币的改革也需要一种平衡机制进行软着陆。

出于民族情结,绝大多数中国人会在遇到这个问题时,首先希望是人民币成为第二种全球通用的记账本位货币。到底是否可行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美元本位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为什么?

美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抑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

第三,加大中国的科技进步难度。

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有很多,我们平时看到的中美博弈新闻基本上都是这一类的,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主要就是控制中国的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既有对中国金融产业从业者意识形态上的干扰,也有强制的联合资本干预。但是,中国政府从来就不会轻易屈服,中国的金融市场坚持了自己的治理原则,金融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也逐渐有序化了。

美元怎么会加大了中国的科技进步难度呢?

科技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转化为生活消费的,一类是不能转化为生活消费的。

可以转化为生活消费的科技发展投入,货币会循环溢增。而无法转化为生活消费的科技发展投入,就需要有资金来源。

对于前者,有利于美元的货币政策并不直接能够抑制住中国科技的发展水平,但是美元作为世界记账本位货币,具有胁迫他国参与针对中国的多重手段,瓦森纳安排就是如此。基于瓦森纳安排,中国几乎共享不到任何人类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所有的生产力诉求都要一点一滴从零做起。可以说,每一项中国人自己取得的科技进步,我们今天能够体验到的幸福指数,中国政府都是付出了其他世界强国均摊的投入成本的。如果没有这类限制,中国人的地位和富裕水平将呈指数级增长。

还有一类不能转化为生活消费的科技,比如尖端武器,这类科技要回笼资本就需要挑起战争,然后再通过战后重建,资本重回美元市场,因为美元是全球唯一的记账本位货币。中国的基建科技在全球也是落后的,这与第一类情况相同。

有人会问,类似太空探索等投入应该对世界各国是平等的吧?因为都是无法回本儿的呀。也不是,美国的投入可以靠美联储印刷美元、发美债,而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为了类似太空探索等净投入而增发本国货币。可见,美元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抑制作用有多么严重。

破局的方法就没有吗?

有!那就是努力促成人民币成为第二种全球通用的记账本位货币。

欲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三驾马车:

第一,一带一路,解决了中国与签约国使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的问题。

第二,继续扩大消费人口红利,在蚂蚁金服的努力下,全球使用人民币做消费结算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2.7亿人,并在持续增长。

第三,订单经济。订单经济目前尚未出现,这需要国资委成立一个代表国家意志的金控平台。从而形成针对消费人口红利重点扶植民族实业的“订单”,满足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合理转化。

新基建作为世纪工程即将启动,第三驾马车的出现也为时不远。

人民币注定将要成为全球消费领域里的记账本位货币。人民币与消费人口红利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美元与石油之间的关系。

如何迈出第一步呢?

方法一定很多,我想到的方法是:通过积分评授信唤醒消费人口红利的行权权利意识。

中国7.2亿消费人口红利产生的存量积分是34万亿元;Facebook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Libra,面向的是全球23亿人的5000亿美元(3.4万亿元)的积分货币基础。

VS一下,哪一种货币将在消费领域里胜出?全球消费领域里的记账本位货币将在哪里诞生?

人民币一旦成为全球通用货币,美元对中国经济的三重控制即自然消除。瓦森纳安排对中国失效也不是不可能。两种货币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平衡。战后重建如果不能使一方觉得获利,世界或许就不再有战争。


第一时间的速龙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美好,其实这一点是完全不可实现的,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金本位是如何崩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提出者、时任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怀特在国会称,美元是黄金的等价物,美国任何时候都不会面临以固定价格自由买卖黄金的困境。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而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盎司的黄金官价,黄金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

时至今日,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很多人依旧表示怀念,且坚信这是自1946年至1971年8月15日(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之日)期间货币稳定的黄金时代。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世界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6成立,但是满足其第八条款(各国货币可以与美元以固定汇率自由兑换)的9个欧洲国家直到1961年才落实这一条款。彼时,由于美国正逐渐失去黄金储备的霸主地位(违背了怀特1945年作出的承诺),布雷顿森林体系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最根本的问题是,美国不能同时保证向世界提供充足的美元和保持其所需的黄金兑换承诺的大量黄金储备。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国会证词中赤裸裸地揭露了这一逻辑。特里芬解释称,将国家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使用是荒谬之举。这给世界货币体系构成了内置不稳定性因素。

当世界开始囤积美元(而不是黄金)作为储备,这就将美国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外国人把过剩的美元借给美国,这就增加了美国短期负债,意味着美国应提高其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的可兑换性。但是这就存在一个难题:即如果确实如此,全球美元“短缺”状况将依然存在;如果并非如此,美国则最终将无望实现“用更少黄金兑换更多美元”的保证,这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解释称,如果各国不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来改变系统,则将最终走入死胡同。美国需要紧缩、货币贬值、或实施贸易和外汇管制来防止所有的黄金储备的损失。而这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恐慌,并引发世界各地推出保护主义措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那么,如何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在特里芬证词不久后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 Kennedy)并不支持美元贬值,同样也不支持财政紧缩。相反,正如特里芬预期的一样,美国则诉诸于税收、监管、干预黄金市场、央行交换安排,和针对银行和外国政府道德游说的相关手段。

尼克松(总统任职期间,通货膨胀快速上升,1970年升至近6%高位,全球美元储备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外国央行持有的美国货币黄金个股自几年前的50%跌至仅22%。

因此,1971年5月,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不再保持其货币德国马克与美元汇率挂钩。由于美元贬值,全球抛售美元,德国马克随着无情的资本流入不断大幅提升。经过激烈的内部争论,德国政府于5月10日提出让马克自由兑换。尽管这一举动成功地遏制了投机性资金流入德国,但并未阻止其资金持续流入美国。

当时,IMF执行总裁施魏泽(建议美国加息或贬值美元,但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长康纳利怒斥了这一提议。由于马克实行浮动汇率后,日本成为投机资本的最新目的地,康纳利转而指责日本“控制经济”。

随后美元加速抛售,法国甚至派出一艘战舰从纽约联储的金库中取出法国黄金。

最终,尼克松采取了康纳利的建议,视其为大胆而果断的举措。8月15日,尼克松在全国电视台宣布新的经济政策。包括削减税收,冻结90天工资和价格,10%的进口附加费,关闭黄金对外兑换窗口;美国将不再赎回外国政府所持有的美元等措施。康纳利按照尼克松总统优先考虑的方案,残忍对一群欧洲官员坦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金本位的不可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走向瓦解,怀特认为这正是美元国际霸权地位的终结。1942年,怀特写道,一些人相信不与黄金兑换的普遍接受的货币符合国家主权的存在。然而,稍加思考则发现其并不可行。除非确信可以将美元以固定价格兑换成黄金,否则的话,各个国家都不会接受美元来支付货物或服务。

在证明上述论点正确与否之前,全球经济恐将面临惊涛骇浪。全球经济是否会陷入20世纪30年代螺旋式的保护主义?或者重新建立不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对此的解答是,目前以美元为基础的非系统的弹性已经远远超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交换标准,而这正是怀特所始料未及的。而真正的替代品,即经典的金本位制(利率是由跨境黄金所驱动),或者正如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所主张的超国家货币,则有可能在政治上过于激进。因此,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金融体系仍将限于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之下。“重返金本位”只是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乌托邦”式设想而已。


小老大5738


货币是经济的润滑剂;但是,不管采用原始的贝壳,还是近代的贵金属本位,或者现代的信用本位作为货币发行的“锚”,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该爆发还是爆发,谁拦住了?

在金本位时期,纸币和黄金有一个固定的兑换比率,市面上能流通多少货币取决于黄金的产量,纸币的发行是被动的;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时,黄金储量不足,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反之亦然。由于一战和二战的爆发,政府发行大量的国债,造成了金本位的破产。

因此,就产生信用本位的货币制度来克服金本位这种被动的发行机制,可以人为的控制货币的供给量;但是,还是爆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连同世界主要央行把这种机制大规模的应用,美联储尝试收回货币,目前也不奏效了,这几天有降息了。现在全世界都是低利率,货币到处乱串,扰乱各地的金融市场。

所以,小编认为货币是经济的润滑剂,但是不能乱用;要发展实体经济,还要加强对社会的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目前的以“利润”动机的宣传教育肯定是片面的。但是,有没有更好的货币制度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又能避免市场动荡,小编也没有答案。也许像索罗斯呼吁的关于筹建世界中央银行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制定世界货币政策,改革全球经济制度。我们拭目以待。


庄周晓梦迷蝴蝶


金本位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货币价值的漂移,有效限制信用、货币溢出发行,避免功能放大型货币的掠夺行为。实体经济的行为过程正是:资金+劳动=原值+增值。最需要体现的是实际价值的等价交换,而不是被虚假溢出价值的掠夺。故此,回复金本位,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更确切地说,恢复金本位更利于发展传统实业。但会抹杀创新经济、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还会制约整个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采用了金本位,也就是所有的货币都必须以黄金储备为存储。那么,现在全球100万亿美元的GDP,200万美元以上的M2和超过7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几乎全部泡汤。

假如货币像黄金那样还会不断增值,试问有多少人会愿意去买风险投资?还不如直接进行货币储备就OK了。即便利率下降到零或负利率,那就直接埋在床底下了事。又会有多少人来搞事业、搞企业、做事业?甚至更没有人愿意投资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创新产业就是一个风险性产业,就是因为有了巨大的上市后的盈利诱惑,才会有人来参与天使资金、风投资金和创新创业,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运作下开展。加上了金本位的枷锁,那就更本没有如此巨大的金融资本来运作,也就不可能产生几十倍、上百倍的科技股市盈率。结局使得科技创新发展举步艰难。

当然,在金本位下的金融产业也不会产生货币战争,那就是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掠夺财富,战争也就会更加频繁,而且还是大规模地开展。

而对于传统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民都安于现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切也都是按部就班,更不用担心股市会暴涨暴跌,楼市会一年涨几倍,也不用担心袋子里的钱会贬值。只有国家经济运行正常,外间干扰没有,那么埋头苦干就是对了,这就是现代工匠精神,也是最值得敬重的职业。这可能是返回金本位的最大好处,但现代经济却会停滞不前

以如今的1650美元/盎司,也就是5800美元/吨的黄金价格暂估。全球预计国家黄金储备仅3万吨~4万吨(不含个人存储)。也就是2.3万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量,其基础货币量仅可投放2.3万亿美元的M0货币量,加上货币乘数效应8~10倍,最多只有20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在市场上就会变的货币无比的紧缺。


财经天下放眼全球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很荣幸的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界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实行的一种货币制造,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通过法案,在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随后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也相继开始实行,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金本制的优点是限制纸币发行,防止通货膨胀,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缺点是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会引起其他国家,另外由于各国生产工艺和资源的不均匀,造成各国分配不平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金本位让经济增长变得十分不稳定。所以这个问题提的有点不科学,我是我的理解,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写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最后祝大家三八节快乐,祝大家吉祥平安,天佑我中华,祈福我的家乡湖北早日康复!


宝宝有点白


金本位支撑的基础是黄金储备。

在货币汇率体现上,黄金储备等硬通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货币发行量取决于硬通货的储备,可以避免信用、货币的溢出发行对实际真实价值的剥夺。

譬如,当前的金融环境下的美元,绑定石油、且为世界货币。从发行量来看,因为没有金本位,其过量溢出发行已经是高位溢出了实际价值。

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等价交换,货币是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过量发行美元的实际价值是多少,材料费用、印刷加工费用、储运发行费用等等,实际价值很低;在没有金本位情况下,美元依靠其地位、市场能力就可以在全球实现自由交换。

例如,美国用5美元,购买巴西5kg苹果;5美元是过量发行的货币,凝聚在货币中的价值是材料印刷储运等费用;而巴西的苹果则具有资金+劳动的真实价值;结果很直接,美国用没有实际价值的媒介交换了巴西有实际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美国用货币能力掠夺了巴西的劳动和财富。

类似其他诸多情况可自行分析。

金本位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货币价值的漂移,有效限制信用、货币溢出发行,避免功能放大型货币的掠夺行为。

实体经济的行为过程正是:资金+劳动=原值+增值。最需要体现的是实际价值的等价交换,而不是被虚假溢出价值的掠夺。

故此,回复金本位,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Brabante


我的理解:国家货币采取或不采取金本位制各有利弊,当初广场协议美元摆脱金本位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后来发现美国利用美元摆脱金本位制可以剪世界各国的羊毛。我国目前采取的是灵活充足地货币政策。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开展数字货币的应用,这对国际货币的美元将会有较大的冲击,美国大量征收的铸币税必将减少。


用户秋末


现在有人重提金本位,主要是信用货币泛滥,导致经营钱的生意(金融)空间巨大,赚钱更快,也更容易积累风险。金本位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却是老调重弹。黄金的产量和流通量都有局限,恢复金本位会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脱钩,对实体经济不完全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