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检抄大观园时,薛宝钗借口要搬出院子时,作者为什么写李纨和尤氏会心一笑?

一串七珠读杂书


抄检大观园一事,起因是绣春囊,事情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挑唆的,命令是王夫人下的,由凤姐带着婆子媳妇执行的,搜查了大观园各处,但因宝钗是亲戚,并没有去蘅芜苑。

明面上说得好听点是查一件丢了的东西,说得难听点就是自己家里翻贼赃,这在贾府这样的朱门大户是非常丢人的事情。

薛宝钗借口母亲身上不好要搬出园子去,李纨和尤氏为什么要会心一笑呢?我们要先回到当时的语境中去。

尤氏从惜春处出来,因受了惜春一场气,正不自在,往稻香村去看李纨,洗脸的时候,小丫鬟炒豆儿弯腰捧盆,按礼,小丫鬟是该跪下的,尤氏的丫鬟银蝶就说她没规矩,炒豆儿赶忙跪下了。

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李纨听如此说,便知他已知道昨夜的事,因笑道:“你这话有因,谁作事究竟够使了?"尤氏道:“你倒问我!你敢是病着死过去了!”一语未了,只见人报:“宝姑娘来了。”忙说快请时,宝钗已走进来。尤氏忙擦脸起身让坐,因问:“怎么一个人忽然走来,别的姊妹都怎么不见?"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昨晚刚抄检了大观园,今天宝钗就说要搬出去,李纨和尤氏会心一笑,一方面,是因为二人知道,以薛宝钗不肯行差踏错一步的性格,必定是想要避嫌,自证清白,另一方面,尤氏刚说“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薛宝钗就来请辞,借口出去,也算是维护了贾府的假礼假体面,这也符合宝钗的性格为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二人觉得,家里闹得乌糟糟的,宝钗搬出去也好,这也是宝钗的聪明之处,以李纨和尤氏的性格,这话断然不可能说出口,但二人都心领神会,所以会心一笑。

但这话通过探春之口说出来就很自然了,一是探春是妹妹,二是探春性格刚烈爽利,说这话宝钗也不会见怪。书中这样写道:

正说着,果然报:“云姑娘和三姑娘来了。”大家让坐已毕,宝钗便说要出去一事,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红楼梦》中的人物,依着性格,会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曹公都安插得当,比如李纨和尤氏,断不会说探春这样的话,而宝钗要搬出去,也是她性格使然。而李纨和尤氏的会心一笑,把几个人的性格,贾府不可言说的纷争,都藏在里面了,可谓细节之处见真章啊。

秋君羊


宝钗借口要搬出大观园时,虽说只出去住一两日,陪伴生病的母亲,其实,她真是告别大观园了。而以李纨和尤氏为人处事的练达,自然也能猜中宝钗的意思。宝钗再在这里住下去,已经是一件很没有趣的事。

一、贾母几次三番赶过,大家都看得到。

薛姨妈当初进京,住进了亲戚家,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你有家有屋的,安置好了自然是应该回去的,怎么可能这么长久住下来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呢?所以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对宝琴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喜爱,几乎都是明着表示欢迎,实则在提示薛家该搬走了,薛姨妈虽然一直在装聋作哑,没理那个茬,其实于宝钗这样冰雪聪明的姑娘来说,真正是一件痛苦的事。她内心的痛苦大概是没有人可以说的。也许她一直就在想着找机会搬出去,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查抄大观园,机会来了。

二、查抄大观园,最不利者其实是宝钗。

虽然王善保家的跟凤姐说,薛家是亲戚,宝钗院子里不能查,这小人是想讨好宝钗,借此讨好王夫人,但是,此举真正是害了宝钗。要查,大家一起查个明白,查过了,该怎样就怎样。宝钗的屋子不查,大家会怎样想?宝钗如何来自证清白?

所以,不查蘅芜院,表面上看是对宝钗好,实则上则是害了她,让她永远也没法说得清了。虽然宝钗内心强大,也没有想着要去自证清白,但是,她显然看明白了这是个是非之地,离得越远越好。

三、宝钗的年龄也决定了她必须离开。

在当时,宝钗早就是高龄女子了,婚姻的压力对于宝钗而言一定是越来越大的,不管嫁不嫁宝玉,她都得从这里离开。嫁宝玉,也得从外面嫁进来,不嫁宝玉,就更不能从大观园嫁出去。

所以,宝钗借这样的机会出去,是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四、宝钗离开了就没想回来。

大观园最后是荒废了,最后宝钗即使是嫁进贾府,应该也不是住在大观园的。宝钗离开时的决心,我们可以从她对湘云的安排上看出来。

宝钗自己来跟李纨说,同时让湘云去把探春也一起叫过来。当时是探春、李纨和宝钗一起当家的。宝钗搬出大观园,当然也退出了临时当家三人组,同时,因为湘云跟她一起住,她也要把湘云安排出来。湘云是宝钗那里的临时住客,这是彻底将蘅芜院清空的意思,她以蘅芜院主人的身份安排了这一切。

五、李纨和尤氏笑是因为她们看懂了宝钗。

宝钗说出去是因为母亲生病,她要回去陪,等母亲好了横竖还会进来的。但是,李纨和尤氏其实已经料到宝钗不会进来了。对于宝钗而言,或许她早就想搬出去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但是,这一次的机会给了她一个好借口。而对她这样的借口,李纨和尤氏当然心知肚明。她们的笑,是因为她们读懂了宝钗。而这份读懂,却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这也是这妯娌二人的聪明之处。

我是苏小妮,跟你一起读红楼,聊一聊读红楼的感受。


苏小妮


单看《红楼梦》前八十回,行文至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观园的盎然生机到了顶峰,就像一朵盛开的花,盛极而败。

接下来的故事一环扣一环,自二尤出现开始,感觉大观园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令人压抑的事接踵而来。尤二姐死后,凤姐的凌厉也减了,心灰意懒,整天病恹恹的。黛玉重建桃花社,气氛也迥然于海棠社。湘云说刚起诗社时是秋天,时令衰败,如今万物逢春,诗社应该兴盛。但为什么感到咏白海棠和咏菊充满勃勃生机,而“桃花行”却满满悲凉呢?然后就是死晴雯,逐芳官,大观园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观园是女儿清净之地,是繁华世界的世外桃源。但是乌托邦在现实世界如何能立足?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拉开了毁灭的帷幕。邢夫人暗讽王夫人治家无能,王夫人急于洗白,听从王善保家的谗言,不顾后果,抄检大观园。妯娌之怨,祸及众女儿。

在抄检过程中,反应最激烈的是探春。曹雪芹赋予探春一个“敏”字。敏锐的探春感觉到了家族渐趋末世的危机,焦虑着家族的未来。“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她想凭一己之力欲挽狂澜。但忽喇喇大厦倾,毁灭的力量何等强大,她实在无能为力。面对自家抄自家的愚蠢行为,探春犀利地指出这是自取灭亡: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美好事物的接二连三毁灭,贾府已经风雨飘摇,抄检大观园事件是贾府转衰的一个拐点。

抄检开始,王熙凤就把薛宝钗给摘出来了。

(王熙凤)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

没有去宝钗的蘅芜苑检查,却更有嫌疑。宝钗冰雪聪明,探春尚能感知事情的不妥,何况宝钗?身陷疑窦中,不如主动搬走,从污浊中抽身,独善其身。

其实宝钗早就未雨绸缪,她命人把梨香院通荣国府的角门给锁了,而且亲自掌握钥匙,避免了是非。

宝钗来找暂管家事的李纨,说要搬出去居住。文中写她想搬出去的理由:

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抄检大观园后人人自危,李纨和尤氏都是聪明人,对于宝钗搬出大观园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挽留不好,不挽留也不好,所以两人会心一笑,不再多说。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小戏骨《红楼梦》)

淡云起,静观花落,我是知天命之年的70后女子淡看云起,热爱红楼,喜欢张爱玲。以上拙见,欢迎指正!


淡看云起


对于抄捡大观园事件,其实就是作者影射李煦和曹家被抄捡的事件,当然作者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敢于冒风险直接写出来,于是就写了抄大观园的事件。而且把抄捡大观园写成家族矛盾,起到一个掩人耳目的作用。

抄捡大观园,是邢夫人为了报复贾母的偏心、王夫人的得宠和自己的儿媳妇胳膊肘往外拐的心头之恨,在荣府掀起的波澜。这个事实真相,冷眼旁观的尤氏和李纨心里清清楚楚的,那就别说玲珑剔透精明过人的薛宝钗了。

对于荣府的这勾心斗角,宝钗一是不屑二是鄙视,但是她没有说话的份儿,只有远远的躲开这是非之地,所以就搬回自己家里。

曹雪芹对雍正和乾隆的抄家是有深仇大恨的,他在凄风苦雨中坚持把《石头记》写出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记住他们家由盛至衰的经历,但是当时的文字狱是不允许他直白的写出来的,因此他凭借自己的才华,隐隐约约真真假假的,借家庭琐事把这段惨痛的家庭变故写出来 ,所以同时代的皇亲明义才写诗感叹:不是情人不泪流。就是说,不是当事人,是看不到小说的真故事的。



小路118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十二钗中的大部分人物,在这一情节中都有所表现,每个人的表现,都体现了各自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她们在这里的表现,也与她们最后的结局有逻辑上的关联。

荣国府为什么会在半夜之间忽然抄检大观园?其中是有原因的。邢夫人路过大观园时,在假山石上捡到一只绣着春宫的香囊。这件事让荣国府的主人们非常心惊慌。其实这也不奇怪,假如今天在初中生的教室里发现了手抄本或是淫秽影像资料,当老师和家长的一定也会惊慌,道理是一样的。

邢夫人捡到这个香囊之后,便想利用此事在两房的权力争夺中做点文章,因此,把这东西交给了当家的二房太太王夫人,想以此拿二房一把。因为二太太是实际的当家人。荣国府老太君两个儿子都是做官的。家庭内部的权利争夺也是很激烈的。王熙凤当管家,其实就是两房利益平衡的结果。因为她是长房邢夫人的媳妇,又是二房王夫的侄女。王熙凤向着王夫人,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姑表之亲,背后的原因是,王夫人的办事能力和水平远远超守邢夫人。(邢夫人愚蠢,在鸳鸯抗婚一事中,表现的非常充分。)

两房的权力之争,不仅仅是主子们个人的事,还和隶属于主子的奴才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之前柳家的与秦显家的厨房管事权之争,就是两房利益之争的一次直接交火。最后的结果是柳家的胜了,秦显家的败了。秦显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而柳家的是二房的奴才。所以,柳家的管厨房对宝玉探春更好,而对迎春的丫环就差些。虽然与小姐们的个人处世有关,也与奴才的归属有关。

邢夫人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又派王善保家的来打探消息,明显的表现出以此拿王夫人一把之意。对于此事,王夫人本来与王熙凤商量好了暗中处理的。可是,王善保家的过来一窜掇,抄检大观园的闹剧不得不上演了。

按王夫人的水平,不可能把一件丑事闹的轰轰烈烈,可是在王善保家的窜掇下。事情沿着另外的方向发展。王夫人重视的不是王善保家的,而是她背后的邢夫人。这是抄检大观园背后的原因。

抄检大观园的原因,公子小姐们都是不清楚的。但明眼人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比如探春,就算不知道内情,看到王善保家的张狂,也能对问题背后的根源,这是她打王善保家的底气。说白了,是打邢夫人的脸,从而给王夫人出气。

宝钗借口搬出园子是在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的行为,充分的体现出她的人情练达,处理事情的老练与圆滑。她的处事方式让尤氏和李纨在理解的同时,又十分佩服,因此,二人才会有这会心的一笑。

先说理解,中国人自古就有“君子防未然,未近嫌疑边”的说法。大观园忽然之间做出这种事,按一般的理解,一定是丢了东西,或者是出了什么事。自己虽然没被检查,但避嫌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她要出去。

出去,一定要有个借口。如果明说,岂不让双方尴尬?于是只能找个借口。于是宝钗找了这样一个借口:“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万能借口。而且,这个时候找李纨是最恰当的人选。假如找王夫人,凤姐,或是三姑娘,都显得太正式了。这种做事的恰到好处,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宝钗这时,也就是十五六的小姑娘,母亲也不在身边,完全靠自己处理事情能想的这么周到,李纨不能不佩服。于是“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这种笑就是,对宝钗做法的理解和赞赏。明知,她的搬走,是因为抄检大观园,因为不是什么好事,大家都不说破。相视而笑。

对于宝钗的借口,李纨是这样回答的:“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的。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宝钗下面的话其实在有意无意中,露了天机,她说:“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言下之意,你们在大观园里慢慢的抓你们的贼,我先到一边清静清静。

在宝钗和李纨对话之后一会儿,探春也过来了。之后,探春直接把话说明白了:“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不正是两房斗争的真实写照吗?当此情势之下,宝钗选择躲出去,是聪明而不失自尊的做法。




七月流火140400643


她们相视一笑有那种意思,就是“哦?!你懂的。”那种感觉。

懂什么呢?

我猜,是她们其实从平时的表现中就可以知道宝钗的为人,她守规矩,不得罪人,不干己事不开口。

这次抄检大观园,表面上没抄宝钗,实际上对她很不利,她为了自证清白肯定要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与自己撇清关系。

于是当她真的来了的时候,大家就会想: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不是来了嘛!


小静


两个人都觉得这次抄检不成体统。而且王夫人搬了石头砸了自己外甥女儿的脚。但是作为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媳妇和晚辈,两个人都不便明确表态,只好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后面探春就明确说出来了。


汉代蜜瓜


查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来告辞,其实她也知道王夫人不会抄检自己院里。这么做只是摆一种姿态。尤氏刚对李纨说荣府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现在薛宝钗的行为就是假礼假体面的表现。她这么做表示自己识趣,避嫌,其实为难了李纨、湘云等人。对她的为人李纨和尤氏太清楚了,所以相视而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