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作家方方:無論用怎樣美好的詞彙來形容武漢人都不過分


01

這一個多月的居家隔離,或許會讓很多人的內心有微妙變化,也或許什麼都不會改變,但是2020年,註定將是我們共同的、集體的回憶,也是我們對自己慎獨的一種考驗。

除了每天關注時訊的及時報道,還有許多處於疫情中心的寫作者,每天從細微處為大家傳來疫區不同的聲音,這其中,著名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是最受大家熱烈追捧的。

其實翻看方方的日記,也不是什麼奇情異事,更多是每天的瑣碎見聞和內心感想,只是處於武漢這個疫情期間最為中心的城市之中,方方的追問和思考,多少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和出口。

當然,方方的“武漢日記”對某些事情的敘述和判斷也並非十分嚴謹和專業的,她自己也坦言一直在拿捏分寸,有些問題可能存在歧義,但大體上,方方的“武漢日記”可以讓我們多一個切口對於此次疫情的切實感受和共同思考。

而“方方日記”所傳達的另一種信息就是,武漢人在面對如此百年不遇的大災難時,集體所表現出的鎮定自若、堅韌頑強和堅定勇敢。

作家方方:無論用怎樣美好的詞彙來形容武漢人都不過分

方方

因為曾經在底層的工作經歷,方方曾說她有些“江湖氣”

“悲情城市”這個詞,現在是武漢很多人的感受,其實,在這場大疫情中,武漢既是“悲情城市”,更是“英雄城市”。


02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對方方進行了一次專訪,在談到她的“武漢日記”所引起的巨大轟動效應和爭議時,方方既肯定了官方媒體的重要性,但她覺得自己對於疫情期間武漢普通人生活的真實記錄,也十分重要。

方方感嘆:“文學在災難面前其實挺無力的。”

方方主要創作的是虛構小說,對於大災難的記錄,虛構小說顯然難以進入事件中心,也就很難以這種方式來創作。

但方方的日記很及時地彌補了這個缺憾,並且,這種自由隨感的形式,更能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和情感共鳴,也難怪方方日記被認為除了疫情之外,人們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雖然方方日記引起很多人的圍觀和共鳴,但巨大的爭議也伴隨而來。首先被質疑的是,同樣困居在室內的方方,每天通過“道聽途說”,能寫出多少令人可信的東西呢?

對此,方方有不同看法:

當然有些來自網上,比方官方的內容和疫情實時報道,這都來自網上呀。湖北電影製片廠常凱的絕命書,也是在網上看到的。有些東西,是否真實,是需要自己判斷的。每個人的判斷力不同,得出的結論會不一樣。我的真實性基本都能保證,除了我的鄰居、同學、同事親口講述的,我大多都會去找人核實一下。

方方承認自己寫的更多是個人的感受,她坦言自己已經盡力剋制情緒了,但因為事件初期的混亂狀況以及某些專家的不負責任,引起人們的憤怒也是在所難免。

縱觀歷史,我們民族曾經歷太多的災難,只有不斷保持清醒和反省的態度,不再一次次讓歷史重演,我們才能更強大,更有自信。

作家方方:無論用怎樣美好的詞彙來形容武漢人都不過分

方方

方方的憤怒在於,這種前期疏忽的做法,造成了太多無辜百姓的死亡,這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致命的悲慘。對底層個體及弱勢群體的關注,一直是方方創作的理念,她更能感同身受這種個人難以彌合的傷痛。

其實方方一直反覆提到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以及湖北電影製片廠常凱的絕命書,同樣都刺痛著很多人的心。還有她自己同學和熟人的去世,同樣都是一個很大的傷痛。

在採訪中,方方還提到一些特別有畫面感的淒涼場景。

1月18日,我開始戴口罩。春節前,我出去買狗糧和口罩,大街上空空蕩蕩的,只有環衛工人在掃馬路,而且他們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那裡掃地,那時還下著雨。在武漢這種特定背景下,你怎麼可能不感動?

當然,並不是人人面對這種狀況都表現出恐慌和難以承受,去超市買東西,或是去藥店買藥和口罩,也能感受到武漢人的堅強和從容。

對於武漢人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方方難掩讚歎:“無論用怎樣美好的詞彙來形容武漢人都不過分。”

方方作為一個武漢人,我們能理解並感受到她對武漢這個城市發自內心的熱愛,也因此,她才對這個城市所遭遇的世紀災難有著刻骨的錐心之痛。


03

布魯斯·艾爾沃德:“中國人民的堅韌和奉獻,極大延緩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成員於2月中旬,對中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疫情考察,在2月24日北京舉行的發佈會上,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說:“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作的貢獻,世界欠你們一份情。當這場疫情過去了,希望有機會感謝武漢人民。”

作家方方:無論用怎樣美好的詞彙來形容武漢人都不過分

2月25日,布魯斯·艾爾沃德在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舉行記者會,介紹了此次聯合專家考察組在中國的考察情況,並分享了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

艾爾沃德分享了他在中國觀察到的幾個細節: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全力以赴,非常疲憊,有工作人員在同考察組談話間隙困得睡著了;中國其他省份的醫療隊攜帶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療設備馳援湖北,甚至接管整個院區,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艾爾沃德說:“中國採取了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執行起來不折不扣。”特別說到武漢,他描述:“武漢街道空無一人,但是每個窗戶後面都有配合應對疫情的市民。中國展現了驚人的集體行動力與合作精神。”

毫無疑問,武漢人民在這場疫情中承受著慘重的代價,他們的付出和努力不能被忘記,也不應該被忘記。

現在武漢已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但很多武漢人還在苦苦熬著,希望他們能自由自在、充分享受生活的日子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