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在武漢市關閉離漢通道的這40多天,武漢視佳醫眼科門診部的院長陳慶豐和他的哥哥陳慶申,從老家溫州返程武漢,

不僅為醫護人員募集20多萬副護目鏡,還重操舊業為醫護人員免費修配起了眼鏡……

免費為醫護人員修配眼鏡

“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因為疫情,武漢市幾乎所有的眼鏡店都關門停業,醫護人員的眼鏡維修成了一大問題

“最近有4個朋友輾轉找到我,外省醫療支援隊的專家眼鏡損壞了,希望得到幫助,當然可以幫助!我們很願意,我們可以專門為你開門工作!”

2月9日,陳慶豐發了這條朋友圈,為醫護人員免費修配眼鏡的業務由此展開。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陳慶豐:第一個醫護人員來的時候,我說謝謝你給我一個服務你的機會。我們幹這行二十多年了,這個事情非我莫屬。我絕對不允許自己說不,我做,做不好後悔一次,但是沒做,我估計會後悔一輩子。

唐文君來自四川,是第一批支援武漢的護士。陳慶豐兄弟二人免費為她修理好了眼鏡,並決定給她再免費配一副備用眼鏡。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記者:眼鏡哪天壞的?

唐文君:就上十幾天班就壞了,鼻託都壞了,都掉了。

記者:近視多少度?

唐文君:700度。

記者:那你怎麼過的這段時間?

唐文君:沒辦法,為了病人要堅持。防護眼罩、面屏壓著我很難受,我能堅持就堅持,我不知道你們這邊開門。

陳慶豐:越說讓我越感動,你們真是了不起。

時隔20多年重操舊業

做眼鏡磨沒了指紋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受疫情影響,負責修理和配鏡的員工需要居家隔離,無法前來上班。陳慶豐和哥哥陳慶申從院長和董事長的位置,迴歸到了驗光師和配鏡師傅的角色。

哥哥陳慶申雖然是磨鏡片起家,但已經二十多年不親自操作,而且現在主要靠電腦製作鏡片,無奈之下,他只好通過視頻向員工學習如何操作。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陳慶豐:他每一次都需要視頻學習。有一天他自己做了接近20副,回到家打不開家門了,指紋磨沒了。家裡電子鎖要用指紋開,他打不開了。

記者:心疼嗎?

陳慶豐:還好,我們在農村長大的人什麼苦都吃過。很多年後再回憶自己為疫情做了什麼,我付出了自己心安。

日夜兼程返回武漢

募集24餘萬副護目鏡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在此之前,陳慶豐、陳慶申兄弟本來回到了老家浙江溫州過年。除夕當晚,陳慶豐接到武漢一位醫生朋友的電話,讓他意識武漢醫護人員急需護目鏡,而且需求很大。初一一早,陳慶豐就和哥哥出發前往浙江台州,找到了生產護目鏡的廠家進行採購。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從1月25日至今,

陳慶豐、陳慶申兄弟二人累計籌集捐贈護目鏡24萬多副,替代泳鏡5萬多副,累計籌集捐贈款項達到230多萬元,其中兄弟二人自掏腰包,共計捐款46萬多元。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陳慶豐:我問我的老婆,出了這麼多錢你心疼嗎?她回不心疼,這是在救命。

陳慶豐對記者說:“我很高興,我覺得為了這次疫情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這時候破產就破產,沒有人嘲笑,因為這是犧牲。”

他們堅持免費提供服務,卻說:“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