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歸海五壩”

到過高郵的人,都會發現在高郵運東地區的農村中有一個怪現象,運河腳下農戶的房屋都建在高出地面三、五米的土墩子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向老鄉們打聽,都說是為了防壩水。

防什麼壩水呢?原來明清兩代統治者為了調劑運河洪水位,保證漕運的暢通,減少漫堤決口的威脅,從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在裡運河東堤上建造了南關壩、新壩、中壩、車邏壩、昭關壩等五座歸海減水壩,以便在淮水盛漲時,由此減洩歸海。歸海壩的設置,並不是為了把淮河的洪水通過這五座壩送到大海里去,而是為了保護運堤的安全,漕運的暢通,把洪水傾注到裡下河地區去,裡下河地區的地勢是個鍋底窪,歸海壩距海口遙遙二、三百里,下游並沒有開挖深溝大河導洪歸海,每遇開壩,裡下河地區頓成澤國,運堤以東的村莊裡立刻響起了驚心動魄的鑼聲,來不及逃避的農民就拚命往樹梢上爬,往屋頂上爬。霎時間,洪水衝倒了房屋,淹沒了已經快要到手的莊稼,使裡下河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陷入了災難的深淵。康熙的吏部尚書伊桑阿就曾在奏章中寫道:“每逢開放歸海壩,裡下河地區一片汪洋,民田廬舍俱遭淹沒。”真是“一夜飛符開五壩,朝來屋上已牽船,田舍漂沉已可哀,中流往往見殘骸。”

清代初年,對歸海壩的治理還是比較重視的。康熙卅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二月初五日,巡行至高郵時,他駐蹕界首,用水平測得運河水位比高郵湖水位高四尺八寸;初六日到清水潭、九里等處,測得運河水位比高郵湖水位高二尺三寸九分;至高郵等處見河水向湖而流,河水似高一尺。於是詔禾,將高郵以北減水壩閘盡行堵塞,子嬰溝壩、永平港壩遂被堵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時,途經洪澤湖,看到洪澤湖水下洩量大,擔心對裡運河有壓力,就詔示將洪澤湖大堤上的六壩改為三壩,並將壩底比以前提高三尺,不許輕開。

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歸海五壩”


乾隆年間,守壩之說興,以開壩為萬不得已之計。乾隆十一、十二等年,河臣高斌封固高郵歸海壩束水歸江。由於這條入江水道洩水量太少,一般洪水年份還可以維持,遇到特大洪水年份就維持不了。所以封固歸海壩開始幾年還有點效果,裡下河地區有幾年獲得豐收。乾隆十六年(1751年)洪澤湖大堤添建了智、信兩座石壩,變仁、義、禮三壩為仁、義、禮、智、信五壩,洪澤湖的來量加大。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水,高郵湖、河水位日漲數寸,河臣高斌仍囿於成見,力持封守郵壩,如前數年之例,希冀下河有秋。水勢雍閼,啟放邵伯以北二閘,遂至衝潰,並決開車邏壩封土,前後計決開60餘丈,嗣是諸壩齊開,上下河田盡淹,屋廬漂沒無數。乾隆對這件事非常震怒,下旨嚴查,高斌被革職留工效力贖罪。正好這時又查到了治河官員有貪汙工程經費的行為,河臣得嚴懲,淮徐道管河同知李燉、守備張賓著即於該處正法,並將河臣高斌、江蘇巡撫、協辦河務張師載縛赴處所,令其目睹行刑訖,再行釋放。從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清政府對歸海壩開始制訂開啟制度,輕易不許開放,但到了規定水位則須開放,以防運堤潰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並在裡運河西堤的萬家塘和東堤的南關壩設立志樁(水則)作為開啟歸海壩的依據。高郵水位站便應運而生了,這是我國準河流域最早由國家設置的正規水位站。

乾隆以後,清朝國勢日衰,河政日益腐敗,歸海壩的開啟次數開始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從康熙三十六年到民國二十七年(1697~1938年)的241年當中,就有64年開壩,達188壩次。裡下河地區的廣大農民,為了不讓開壩,聚錢送到高郵城裡請願,併成群結隊地趕到堤上保壩,來的人把壩上都睡滿了,可是反動官吏雖然收了錢還是照樣在夜裡派人偷偷地把壩挖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六月,裡下河農民忍無可忍,聚眾數千人憤怒登上大堤與清政府展開了保壩鬥爭。反動官吏竟悍然下令向手無寸鐵的農民開槍射擊,大批農民慘遭殺害,最後還是各壩齊開。

同治元年(1867年)江督曾國藩還作了明文規定,每年立秋後三天就准予開壩。裡下河農民為了和洪水搶時間,就拚命的改種早稻,種得最多的要算“三十子”、“嚇一跳”。這些品種收穫期早,秸杆高,但產量極低,每畝收得好的只有二、三百斤,從而嚴重束縛了裡下河地區農業生產的向前發展。所以有人說,從康熙十九年(1680年)開始,盛漲的淮水由運河東堤上的歸海壩向裡下河渲洩以後,直到新中國建國前的270年間是裡下河地區歷史上最黑暗、災難最深重的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多次組織群眾加固裡運河堤防,並在西堤砌築塊石護坡,開挖了蘇北灌溉總渠和入海水道,使淮水有了入海的通道,擴大了入江出路,增加了排洪洩量。“歸海壩”被最後廢除了,裡下河屢遭洪水漫溢的歷史從此結束了。“歸海壩”這一歷史陳跡,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罪惡的見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