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最初並不相通


《左傳•哀公九年》載:“秋,吳城邗,溝通江、淮。”

這句話清晰的傳遞一個信息,就是長江和淮河最初是不相通的。文本中出現的“邗”,吳地,位於今江蘇揚州市北,京杭運河西岸。今揚州市有邗江區。邗也是水名,即邗溝,又名邗江、邗溟溝,就是吳王夫差在江淮間開鑿的這條古運河,也是京杭大運河最早的一段,大致自今揚州市邗江區長江北岸至今淮安市楚州區淮水南岸。杜預注曰: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糧道也。今廣陵韓江是。

在《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也有記載:“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

“漢水”,又名沔水,即今漢江,源出今陝西寧強縣,東南流經陝西南部、湖北北部與中部,於武漢市入長江。“雲夢”,即雲夢澤,故址在今湖北潛山縣以南長江、漢江之間一帶;一說包括今湖南境洞庭湖,恐不足信。

“三江”,泛指太湖平原眾多的水道,或如顧夷《吳地紀》所釋即太湖尾閭的松江、東江和婁江。此外說法甚多,但所指非限吳地,與此文義不合。“五湖”,後世解釋不一:一說即太湖的別名,一說太湖及其附近四湖,一說泛指太湖流域眾多的湖泊。集解韋昭曰:“五湖,湖名耳,實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吳西南。”索隱三江,按地理志北江從會稽毗陵縣北東入海,中江從丹陽蕪湖縣東北至會稽陽羨縣東入海,南江從會稽吳縣南東入海,故禹貢有北江﹑中江也。五湖者,郭璞江賦雲具區﹑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又云太湖週五百里,故曰五湖。

撇開三江五湖的索引和考據,統而論之,就是長江流域的支系,或者說是匯入長江的廣闊水域,因為邗溝的出現,打通了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聯繫,給古時的水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讓春秋時期的吳越秦楚形成便捷的有效溝通。

《百度百科》中寫道:“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瀆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南起今揚州近郊的邗城之下的長江,故名邗溝,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折向東北,入射陽湖,再向西北經淮安入淮河。是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

古代淮河有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網,為地域經濟的發展和各個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春秋晚期以前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水上交通,卻是隔絕的。吳王開鑿邗溝之前,我國東南地區和中原諸州無自然的水道直接相通,南船北上,系由長江入黃海,由雲梯關溯淮河而上,至淮陰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達齊魯。這既繞了路,又要冒入海航行的風險。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從今揚州市西長江邊向東北開鑿航道,沿途拓溝穿湖至射陽湖,至淮安舊城北五里與淮河連接。

這條航道,大半利用天然湖泊溝通,史稱邗溝東道。當時因邗溝底高,淮河底低,為防邗溝水盡洩入淮,影響航運,故於溝、河相接處設埝,因地處北辰坊,故名北辰堰,後稱之為“末口”。清《寶應圖經》一書詳細地記錄了歷史上邗溝在寶應段的十三次變遷,其中《歷代縣境圖》有一幅名為“邗溝全圖”,圖上清晰地標明瞭當年邗溝流經的線路:從長江邊廣陵之邗口向北,經高郵縣境的陸陽湖與武廣湖之間,再向北穿越樊梁湖、博支湖、射陽湖、白馬湖,經末口入淮河。古代邗溝的景象在北宋詩人秦少游的《邗溝》詩中有生動的描述:“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邗溝雖在東漢已受重視,但至末年,地方割據,三國時為孫曹兵爭之地,運道並不通暢。東晉時,邗溝渠化堰壩開始出現。當時引江水的方法是引江潮,潮漲時水從壩上溢流或有單閘,開門引潮,閉門蓄水。

邗溝的第二次修建是隋朝大業年間。隋煬帝“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江”。這是在舊有基礎上一次大規模的整修擴大,逐步形成了後代運河的規模。邗溝南端水源開發最初是疏浚塘陂,引水濟運,但常淤塞。當時邗溝運道自淮陰至邵伯350裡,其中邵伯至瓜洲90裡,都是平水不流動,有堰壩控制,自淮安至揚州水程要四五日。邗溝北流河段,河床坡度較陡,流速較大,夏季水大時,逆水船不易上行,因此北端修建北神堰,位置為古末口,主要以堰閘調節湖水。這次工程最大,分四段進行。605年修通濟渠,從洛陽西苑通到淮河邊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同年疏通擴大了邗溝舊道,南起江都,北至山陽。608年從通濟渠向北延伸。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長江中的沙洲擴大,並與北岸相連。唐代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揚子鎮以南接開伊婁河,經瓜洲入江。從此,瓜洲運口與儀徵運口並用。北宋時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在邗溝上建有數十處閘、壩、涵等建築物,並且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閘──復閘。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開通京杭運河,邗溝成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儀徵,北口仍在淮安北。

到了宋代修治加快,重點在解決淮河所帶來的風險問題,進入邗溝工程修築至運輸管理的鼎盛時期。經過修建,這段運河的堤身用巨石修了十個滾水堰,堤上植樹,還陸續在堤身開水閘及石涵洞,引水灌堤東農田。北宋末年運河堤已普遍修築,堤上大量修築漏池閘,控制蓄洩,河堤上已有斗門、水閘79座,其數量不下於明清兩代。南宋由於金人多次南侵,這段運河驟然衰落。至元代這段運河雖較殘破,但對後期拓展大運河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邗溝開挖之初是用於軍事,末口扼邗溝入淮之口,為江、淮、河、濟四大水系的樞紐,不但是交通運輸的要衝,且江淮地區發生戰爭,必爭淮安。長期以來,淮安一直是“南必得而後進取有資,北必得而後餉運無阻”的軍事重鎮。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邗溝逐漸成為我國東部平原地區的水上運輸大動脈。東漢末期,邗溝即用於漕運。其後,經濟中心逐步移向東南,邗溝漕運量不斷增加。隋唐以後,邗溝是保障朝廷供給的生命線,當時漕運很艱苦,漕船容易失事,損失量很大。官僚們採取重刑,懲罰押送人員和船工。當時規定漕米從江南運至長安,損失十分之一的是死罪,但仍然還要損失半數以上。遇大災之年,沿途饑民掏漕河中的剩米吃,可見漕米損失之多,絕非單純為押運者偷盜。北宋時由於漕糧自江淮至汴京每年多至800萬石,少亦不下600萬石,為當時最重要的運道。明清兩代,邗溝的漕運地位更顯重要,每到運糧季節,有一萬二千艘漕船,十二萬漕軍“帆檣銜尾,綿亙數省”。此後,邗溝入淮處末口迅速出現一個重要城鎮——北辰鎮。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北辰鎮迅速繁榮起來,到隋唐時期成為楚州治所,並隨著大運河的南北貫通,而成為漕運要津,商業貿易很興旺,吸引海內處商人,白居易有詩句盛讚此地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