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恰飯”和“超天”中滑落無痕

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每到飯點,總會有一個或多個媽媽在自己家大門口或者馬路上喊叫自家的孩子“恰飯咯”,高分貝的喊聲響徹整個屋場以及周邊田野,使得一些忘了時間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農夫農婦也知道是時候該“恰飯”了,要麼加快速度完成手頭的活,要麼拋開沒完沒了的農活,先回家恰飯要緊。

山腰升起氤氳的白霧,民宅坡屋頂飄散一縷縷的輕煙,窮孩子騎在水牛背上抖繩夾腿催促坐騎在爛滑的田塍路上快點走,戴著麥草帽光著脊樑佝僂著腰桿挑著兩個籮筐邁著大步在羊腸小路上飛奔的農村老漢……這些畫面已經是過去式了,因為過去的東西很難重拾,所以我們總是把過去描述的很美。

現在的農村,到了飯點再沒有人扯開嗓子在屋場裡面吼叫“某某某恰飯咯”。以前多數時候吃的是鹽菜和黴豆腐,最多再加一個剁辣椒蒸蛋,都是粗菜淡飯,為什麼總會覺得奇香無比呢?那是因為有母親的加持啊!飯點的時候屋場裡沒有媽媽呼喚自家兒子“恰飯”的喊叫聲,這個屋場就總會讓人覺得缺了一點什麼,好比一個人最關鍵的靈魂沒有了,別人自然不敢留戀。

農曆二月初五,陰。今日為止,我們這個村該出門的也差不多都出去了。

昨天八哥(原名略)沒事想過來找我聊天,但是他的繼父剛剛亡故不久,不能隨便進出別人家家門,所以八哥在馬路上遠遠地喊我出去說話,然後我就搬了兩個凳子在大門外不遠的馬路邊上和八哥“超天”。“超天”是我們這邊的土話,也就是聊天的意思,正常人聊天一久往往會越扯越遠,甚至扯到收不回來,“超天”二字光看字面就包括了吹牛的意思,嗯,所以我覺得超天比聊天更有內涵。

八哥說他的一個堂弟(在本縣南邊相對發達一點的一個鎮修摩托車)早一個星期前已經出門了,生意還不錯,一天有六七百塊錢收入。左鄰的弟弟也在其邊上一個廠開叉車(說是會開但是不熟,還得先學幾天),四千八不包吃。

八哥問我要不要去那邊做搬運(搬琉璃瓦),說是那邊要人,一個月六千文不包吃。所謂的一個月六千文那是幹一天有一天的,不幹就沒有。關鍵是我很久沒有幹過苦力活,我害怕自己吃不消。我說不去。八哥曾經得過重病,現在復原了但是不敢幹重活,他也不去,他說過幾日和別人一起去縣城搞仿瓷,先做一些零工再說。

兩個人坐在馬路邊上超天,馬路上不時地有人來往,就在我們超天的間隙,七十多歲的潛水雞(綽號)挑了三擔尿水去菜地裡。他第一次路過的時候我趕緊站起身給他散煙,按輩分我得叫他一聲哥。潛水雞不抽也不接,佝僂著身子站定身形,也不將擔子放下,笑著說我吃胖了,然後將前後尿桶換了一個方位繼續前行。

我都不愛運動,不胖才怪呢。

潛水雞前腳一走,么叔在後山縛柴回來路過,我又趕緊起身讓么叔坐下,敬上一支菸。么叔說賢侄你去鎮上理髮了呀,我說我自己理的。么叔就說他也很久沒理了,我可不敢接茬說我幫他理,因為我自己都是瞎推了一個光頭,我總不可能給么叔也剪一個光頭吧。

三個人超天的話比之兩個人超天思維更發散,話題也更廣泛,不知不覺之間就可以將這個“天”超到九霄雲外去。下面我只將我記得的一些超天內容記下來,因為是超天,所以不能保證全部是實話。

八哥的繼父今年已經七十六歲了,沒有亡故之前是本屋場年齡最大的長者。八哥說他的繼父是心衰引起的什麼疾病,他也說不清楚。人民醫院建議家屬可以考慮將病患轉院到省會去,醫療費用最少十五萬起,康復幾率不是很大。先前八哥自己都得了一場大病,這才剛好沒多久,家裡根本拿不出多少錢,所以他們沒有轉院到省會去,而是選擇了回家。雖然只是在人民醫院待了一天,但是花費了五千多塊錢,後來報銷了一千多一點。

八哥的繼父火化全部是家屬自費,沒有獲得任何補貼。不過八哥說縣城附近的一些村鎮逝者火化是有補貼的,具體我就不詳了。屍體火化當天就葬在本行政村指定的地點了,八哥說墓地不要錢,但是很小,只有幾十個平方釐米,碑石也有免費提供,但是得自己花錢到鎮上找人刻字(刻字200文)。

後面話題很快就轉移了,說到過些日子鎮上會有人下來丈量居家土地使用面積,多出來的要麼拆了要麼交錢……這個就不詳述了。據說周邊有一些屋場已經丈量過了。

一會兒么叔提著柴刀走了,說是要早點回去燒水洗澡,因為他剛才縛柴的時候弄了一身的灰,那柴還是好幾年前砍的,反正在家沒事就去山上砍柴,根本就燒不完,然後越砍越多堆在柴房塞實了,柴薪上面積滿了灰塵。現在么叔擔心自己家中的宅居用地超出標準,所以他要提前做好柴房被拆的準備,他把這些原本在柴房堆放的柴薪重新挪換一個地方。

超天總是不覺時間緩慢,後面二嬸從菜地裡回來也站著“超”了幾句,二嬸說她的大兒媳婦回廈門復工也是自動隔離了十四天,現在已經在上班了。至於她的小兒子一家並沒有開工,只是窩在縣城,沒有在家裡窩著而已。

……

天很快就一點點黑了下來。八哥十二歲的小兒子過來叫八哥回家去,不要再“超"下去了,否則媽媽要發脾氣~~~

於是八哥起身離開,我把兩個凳子撿進屋內。

該開燈了。


時間在“恰飯”和“超天”中滑落無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