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大家都知道董卓是被當時的司徒王允密謀殺死的,王允也因此權極一時,可惜他沒有平衡好各方勢力的交鋒,僅靠著自己擁護正統帝王的法統意義執政,沒有拱衛京師的軍隊,最終被李傕、郭汜殺光全家。但他有兩個侄子逃了出來,這其中就有一位名將王凌。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王凌以舉孝廉的方式入仕,本來是地方官,進入曹操帳下的時間在官渡之戰以後,職業生涯一直在淮南一帶,曹丕稱帝以後開始擔任刺史一類的高官,多次和張遼、曹休等名將一同伐吳,曾經在亂軍之中救出曹休,很有軍功,後來出任徵東將軍、假節鉞,都督揚州諸軍事,可謂大權在握。他一路升遷上來都很有口碑,頗有才幹,更重要的是他二十幾年之中歷任兗州、青州、揚州、豫州的地方長官,對於曹魏東南方面的軍政可謂如數家珍,在曹魏後期人才凋敝的情況下,東南大權最終落入他的手中。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王凌野心很大,還在當揚州刺史的時候就敢彈劾自己的上司滿寵,說滿寵年事已高又愛喝酒,不能擔當重任,後來又參了同在淮南的文欽一本,說文欽貪婪殘暴應該被免官治罪,這不完全是為了排擠同僚,更主要是為了把異己擠出自己的地盤,尋求專治淮南的機會。他在朝廷裡也有廣泛的人脈,尤其跟郭淮、王昶、王基友好,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郭淮。當時曹魏宗派和司馬氏的明爭暗鬥非常激烈,曹爽為了贏得他的支持而提拔他當了徵東將軍,後來又提拔王凌的外甥令狐愚當了兗州刺史。在這之後舅甥並典重兵,在淮南煊赫一時,成為了高平陵之變後唯一能與司馬懿抗衡的實權人物,司馬懿也不得不拉攏他,準備給他三公之位。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但是王凌的野心還不止於此,司馬懿專權以後,王凌和令狐愚就開始合夥秘密謀劃另立新君,想要借局勢不穩來發一筆財。才謀劃到一半,令狐愚卻突然病逝,但是王凌並不收手,看來他是真的高看了自己的命運。王凌選擇的新君是楚王曹彪,曹彪按輩分講是當時魏國的皇帝曹芳的叔祖,歷史上一向認為以祖代孫是不倫之舉,曹彪既不是曹芳的同輩或晚輩,又不是曹丕一系的後代,王凌想要立新君,卻不在曹丕的後代中選擇,本身就大大削弱了這件事的說服力,許多學者認為他這是包藏禍心,想成為第二個專權的司馬懿。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令狐愚病死後,令狐愚的幕僚楊康害怕事情失敗,便向司馬懿告密,司馬懿苦於沒有證據而沒有動手;於是司馬懿派自己的心腹黃華接任令狐愚兗州刺史之職,王凌派自己的心腹楊弘去爭取黃華的支持,沒想到楊弘找到黃華後就一起去找司馬懿告密。司馬懿這下有了動手的機會,召集幾萬大軍沿水路而下,掩襲淮南,這邊王凌還沒有拿到兵權,司馬懿已經兵臨城下了,不得不就此歸降。這也就是歷史上的淮南三叛第一叛的過程。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司馬懿招降王凌時,本已允諾赦免王凌之罪,但王凌卻在路上選擇了自殺,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他被押送回京的路上,自認犯的過錯有點大,終歸是造天子的反,他便找押解他的人借棺材釘,眾所周知棺材釘是給死人用的,他就是想用這招來試探自己會不會被殺。結果人家把棺材釘借給了他, 意思也很明顯,你最終逃不過這一劫。王凌自知必死無疑,在經臨項城賈逵廟時,曾在廟前大呼:“賈梁道(賈逵的字)!只有你才知道我王凌是大魏忠臣啊!”當夜,王凌召集以前的掾屬,對他們感嘆道:“我都快八十了,沒想到今日竟然身名俱裂!”說完飲藥自盡,死時年已79歲。

三國裡的他名門之後,文武雙全,卻死在一顆棺材釘之下

如果王凌願意和司馬家族和睦相處,或者支持司馬家族的權勢,他必定不會落到這個下場,王凌和郭淮是親家,而郭淮是司馬懿的老部下,相互照應一下,在三公之位安度晚年指日可待。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來說,王凌並不是曹魏一派的人,投向司馬懿並沒有什麼問題,雖然王凌徵東將軍的職位來自曹爽的提拔,但曹爽也給王凌身邊安插了許多釘子,比如文欽本就是曹爽的同鄉和故交,故意被安排到王凌身邊加以鉗制。王凌死時卻還以大魏忠臣自居,實在是臨死都沒找對遮羞布。可惜王凌胃口太大,專權地方之後又覬覦中央的大權,卻沒有周密的籌備,最終迅速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