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多給圍產牛一些時間和空間,限制轉群次數,減少圍產期應激

有意大利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高應激奶牛的反應更多是以炎症的形式來呈現。相對於應激較低的奶牛,其在分娩後第一個月的產奶量減少(33.75kg/d vs 39.6kg/d)和繁殖性能下降(懷孕平均配種次數2.7 vs 1.7)。


因此,在圍產期控制應激的程度是成功泌乳的關鍵。

請多給圍產牛一些時間和空間,限制轉群次數,減少圍產期應激

請多給圍產牛一些時間和空間,限制轉群次數,減少圍產期應激

奶牛圍產期應激是牧場不可避免的糟心事兒,就是在產犢前後這三週裡,奶牛面臨的挑戰多種多樣。

而在眾多挑戰中,致病菌的威脅無出其右,據估計,奶牛75%的疾病發生在產後1個月內。

另一方面的嚴峻挑戰則是泌乳階段固有的營養障礙,為保障奶牛從幹奶前期到泌 乳早期的營養需求,日糧通常會經歷多次變化。

其他應激來源於奶牛所處的物理環境,例如干奶牛飼養在乾燥區域或放牧,在這些飼養方式中,奶牛在圍產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熱應激或冷應激。

當然,從幹奶到泌乳,奶牛要更換幾次日糧,因此也要經歷幾次轉群,這種社會環境的頻繁變動絕對是一個令人困惑的變量。轉群應激可能是最難管理的,由於這些附加的群體應激因素,也加劇了圍產期奶牛其他潛在應激因素的影響。

請多給圍產牛一些時間和空間,限制轉群次數,減少圍產期應激


轉群次數越少越好

目前關於圍產期成母牛和青年牛的管理和停留時間,建議如下:

1. 從泌乳轉入幹奶前期(5-6周)

2. 從幹奶前期轉入圍產期(約3周,青年圍產牛通常此時轉入)

3. 圍產期轉入產房(約24h)

4. 從產房轉入初產(約3周)

5. 從初產轉入高產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數據顯示,在奶牛轉群重組的48小時內,奶牛的採食行為和瘤胃健康都會受到多重負面影響,在採食區的競爭增加了2倍,幹物質採食量(DMI)下降了10%,採食速率增加了10%,反芻次數下降了10%。

兩種策略可以用來減少奶牛的轉群次數。

第一種是整個幹奶期只飼餵一種日糧

,可以減少1次轉群。這種方法比較適合較短幹奶天數(40天)、穩定的飼餵低能日糧的牧場。

第二種是採用全進全出方式,即整群整批同進同出。

  • 明尼蘇達大學進行了一項行為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管理方式相比,這種方式減少了產犢前5周內每頭奶牛的位移次數。
  • 更重要的結論是,產犢前最後一週的攻擊競爭性低於前四周,這有益於為產犢提供比較安靜的環境。
  • 不過,明尼蘇達大學和德克薩斯理工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採用全進全出方式,社交應激的減輕並沒有改善產後奶牛的健康或先天免疫功能,因此,根據目前的數據,全進全出方式的優勢仍然具有爭議。


轉群時機很關鍵!

不管你現在的飼養管理策略是什麼,散欄飼養的奶牛在某種程度上都要經歷轉群,因此適當的飼養密度和管理實施有益於其應對這些變化。

普渡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數據顯示,避開飼餵時間,在傍晚時分轉移可能是有益的。

  • 因為採食高峰是在撒料後的兩個小時內,避開飼餵時間可以儘量避免原舍奶牛幹物質採食量的減少;
  • 而且此時也是奶牛活動最少的時候,為新進奶牛提供最大的機會去採食和尋找其他資源(躺臥空間、水、刷毛器等)。

另外,丹麥的一項研究發現,成對比單獨轉群的頭胎牛更易適應新環境,其躺臥時間更長。更重要的是,產犢後的一星期內(除了產房)不應進行轉群,如果可能,產前14-21天也避免移動。

最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阿拉胡斯大學的研究結果建議,為了避免延長產犢進程,至少在產犢前5小時將奶牛轉入產房,雖然這並不能百分之百實現,但研究結果重申了要注重圍產牛圈的常規巡查,以發現有分娩跡象的奶牛,這一點十分重要。


圍產天數越多越好?

有兩方面不同的證據提出建議:最大化奶牛產前待在圍產圈內天數。

首先,產前在圍產圈內飼養低於7天的奶牛,患產後癱、胎衣不下和子宮感染的幾率高於至少8-14天的奶牛,延長產前在圍產圈內的飼養天數超過14天,會持續降低疾病的發病率。

另外,延長在圍產圈內飼養天數的益處並不僅僅體現在圍產期內,至少達到5天的成母牛和青年牛的產後產奶量增加,尤其是頭胎泌乳牛,整個泌乳期的產奶量增加3300磅(約1485kg);至少達到9天,產奶量比頭胎產奶量增加了2200磅(約990kg)。對於二胎或更高胎次的奶牛,延長產前在圍產圈內的飼養天數也有同樣的效果,但不太明顯。


圍產期的應激不會徹底消除,但一些策略可以將其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雖然替代策略(整個幹奶期只飼餵一種日糧或採用全進全出方式)可能是有一些優點,但這些方法是否適合大規模牧場使用,證據有限,除非能很好的執行整體計劃。

不過值得強調的是,通過本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可以儘量減少應激的附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