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民俗,丧葬

人们为了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一直十分重视葬礼。旧时讲究“入土为安,厚葬为孝”,但亦有“穷不可厚葬,富不可穷埋”的说法。

境内兴棺木土葬。棺木等次不一,富者以松木为棺。有“四喜” (底、帮、盖均为独木) 、“八仙”(八块料板)、“十二头”(十二块料板)。穷家小户用柳木或杨木做棺,称“薄皮匣子”、“柳木大褂”、“狗碰”。做不起棺材者,使用“布棺”,既在简易小床上扎以竹木架,罩以白布成棺材形。赤贫者则以箔卷席埋。葬穴(坟),穷人挖土穴,也叫“土窝”;富家用砖和石灰砌坟,又叫“打坟”。

人死后,殡葬礼仪非常繁琐,基本沿用了指路、告庙、“送盘缠”、出讣告、搭灵棚、开奠、出殡等仪式。自始至终,由执客(也叫“白帽子”)领孝子完成各种丧礼。

老人“倒头”(即死亡)后,晚辈立即到房顶上“叫魂”,面向西南哀叫“爹家来啊!”(或“娘家来啊!”),连叫3遍。意在唤回死者灵魂,又有讣告本族及乡里之意。家人给死者净面、擦身、理发、洗脚、换衣服(系父由子,系母由女)。不论冬夏都是穿棉衣(棉袄不系扣),穿单鞋,戴单帽,用白纸或黄裱纸盖脸,置于灵床上。供食品,上香,点长明灯。子女穿白孝服;夫亡,妻穿孝服;妻亡,夫不穿孝服。门上贴白纸,院门外挑出白幡(一缕带状白纸条,数量与死者岁数相同,男左女右)。此刻,广饶一带不“叫魂”而是“指路”,即长子持白幡穿孝衣,立于院中椅子上,面向西南高喊3声:“爷(或娘)向西南大路去”,全家人嚎啕痛哭。白幡挑放在大门口一侧。然后,孝子、同族近支晚辈穿孝衣到土地庙“烧倒头纸”,谓之“告庙”。

亲人死后第2天报丧, 有书面讣告和口头报丧两种形式,多为丧主派人向亲友口头讣告死者的去世和入殓、出殡的时间。是日,丧主家院内扎灵棚,设供桌。傍晚,死者后代身着孝服,一路哭着为死者送盘缠,烧车子马、摇钱树、纸幡、死者穿过的衣服,撒浆水。尔后入殓(有的在第3天)。棺内放草木灰,铺褥子、白纸,放铜钱7枚,摆成北斗星状,谓之“垫背钱”。孝子跪请外祖家看着入殓。封棺后,灵柩停灵棚,供牌位,亲友故旧前来吊唁,谓之“辞灵”。鼓乐凄厉,孝子跪拜痛哭。

第3天出殡(有的在第5天或第7天) 。出殡前,孝子、孝妇到坟上打扫墓穴,送油灯及冥器,点火煎糕,曰“熏坟”,又叫“温炕”。上午,亲友前来吊丧,一般乡邻只付丧仪,曰“付人情”;至亲则先付奠仪,后向灵棚的灵位前跪拜、哭祭,孝子则向之磕头拜谢;妇女进门前即开始哭吊,进院后往屋内灵柩旁,孝妇、孝女陪其哭祭。亲友到齐后,有的在灵棚“搭孝”。起棺时,哀乐起,孝子摔瓦(后演变为摔黑碗),在广饶一带,由“白帽子”用刀砍碎黑碗于灵前。长子顶瓦,其舅父将瓦摔于地下。灵舆经寨门、十字路,均停步不落舆,沿途设“迎门祭”、“路祭”、“出庄祭”。灵舆到坟地,至亲拜“顶灵祭”;外甥拜“下葬祭”;如二老均殁,娘家拜“合葬祭”。尔后,落棺下葬,村民撒黄土掩埋。富者也有用砖把坟顶砌成穹隆形的,俗称“长券”,又称“舍井”。孝子循原路回家,归途不哭。当晚(有的在翌日黎明前),孝子沿街谢孝,即谢众庄乡的资助扶持。

第3日早上,孝子、孝妇哭于坟上,添土筑坟,焚纸祭奠。此后每7日到坟上祭奠一次,直到“尽七”(满70天)为止。子、媳素服、白鞋,3年后除服,女2年后除服,深居简出,以示哀居,侄孙服期1年。

建国后,政府大力宣传破除迷信,改革封建殡葬仪式。取消棚业、纸草业、行人业、吹打业和风水先生。简化殡葬礼仪,缩短服期,破除选墓地、留灵点主、发大丧的陋俗,逐步树立殡葬新风尚。60年代,改革土葬,各自然村建立公墓,改变了乱葬乱埋多占耕地现象。70年代,推行火葬,各村镇建立骨灰纪念堂,丧事由村红白理事会办理。凡丧事开追悼会,孝子戴黑纱,不雇吹鼓手,丧事从简,厉行节约。80年代后,火化已经普及,但火化后仍有葬于坟墓者,旧时丧葬习俗又有所抬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