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山麥坡地震遺址


馬陵山麥坡地震遺址

據記載,當時地震影響所及達410多個縣,魯、蘇、浙、皖、贛、鄂、豫、冀、晉、遼、陝、閩諸省及朝鮮同時感覺地震。山東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破壞最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有感半徑800多公里。極震區內城廓、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無存屋,並伴有大規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湧水噴沙等現象,上噴高達二、三丈,地裂或縫寬不可越,或縫深不敢視,李家莊一鎮數千家並陷;沂州人無完宇,平地水深丈餘,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無存屋,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崮山劈裂一半,閻家崮、旋風朵、馬齊山大山個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震時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為塹,漩為淵,沙湧井湮,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共壓斃5萬餘人,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於四處。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流散。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震後又發生6.5-7.1級餘震6次。

X度區北至諸城,南至新沂南,西至蒙陰、費縣,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斃居民無數,山崩,地裂湧黑沙水,平地水湧數尺。

IX度區北至濰坊、益都,南至江蘇省邳縣、沭陽,東至日照、膠縣,西至兗州、鄒縣,壞官民房無算,人畜死傷甚多,地裂山崩,湧水出沙。

VIII度區北起濟南至昌邑、即墨一帶,南至江蘇省鹽城、漣水一帶,西至微山、濟寧、泰安,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城垣官舍傾倒無數,人畜多為壓死,地陷裂山崩。

VII度區北起膠東半島至惠民、德州一帶,南至安徽省淮北、蚌埠到江蘇省盱眙、寶應、大豐,西至菏澤、河南省商丘,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城垛廬舍多壞,人民有壓傷及死者,地裂出黑水。

VI度區北起黃河口北,南至安徽省安慶、宣城到上海,西至河北省冀縣、丘縣到河南省安陽、鄭州一帶,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一般記載房屋多傾倒或撲屋傷人。

各地詳情

各地災情

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 (清康熙7年農曆6月17日戌時),山東省南部的郯城縣發生了8.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5.3度、東經118.6度,震中烈度達12度。地震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陝、遼等十餘省(410多個縣)和朝鮮半島。山東郯城、臨沂和莒縣(臨沭縣和莒南縣當時亦屬此三縣轄區)受災最為嚴重,造成約5萬餘人死亡,破壞面積涉及方圓近千公里。此次地震,歷史上稱為“郯城大地震”,“郯城-臨沂大地震”或“郯城-莒縣大地震”。

現今存有史志、詩文和碑刻等數百種資料,記載了這次大地震。史志中有這樣的描述,“有聲如奔雷,又如兵車鐵馬之音”,“降雨、傾刻震”,剎時間“城樓垛口、監倉衙庫、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如平地、城內四鄉邊地裂縫,或寬不可越、或深不可視”,“裂處皆翻土揚砂,湧流黃水、泉湧上噴高二、三丈,周圍百里無一存屋”。 沂水縣誌記載該縣“倒房數千間”,章丘縣誌稱當時“龍山山崩”。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地震》一文,也詳細記錄了地震發生情形,“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餘適客稷下(今臨淄),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僕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餘,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側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震後死屍遍地,無人收殮者甚多;四鄰村落,腥臭之氣瀰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災民四處流散。

郯城地震斷裂帶

地震驚動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命戶部具體負責賑濟,並免去山東沂州等40州、縣的年租,發賑災款銀二十二萬七千三百餘兩。

郯城地震是我國曆史上罕見的大地震,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曆史上發生的震級最大的破壞性地震(釋放能量約為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11倍)。地震震中正處於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主體範圍內,是由陸地斷裂帶活動造成的地震。

至今,在山東郯城和棗莊等地仍有保存完好的此次地震遺址。郯城地震斷裂帶是我國東部最大的一條地震斷裂帶,呈南北走向,長2600米,寬160米。棗莊的熊耳山大裂谷是一條由地震形成的天然大裂谷,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有史料佐證的特大地震山體崩裂遺蹟。[2]

郯廬斷裂帶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它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切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近期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左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侷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伊通深斷裂,在遼寧省稱為開源——營口——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廬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自古至今,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說明它是處於活動狀態的斷裂,是一條地震活動帶。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後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發生7.4級地震,緊接著,1975年2月24日,又在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引人注目的是,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諸城一帶的7.3級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級地震,它們的震中位置都無一例外地落在郯廬斷裂帶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該帶及其附近,亦時有發生。這就提示了郯廬斷裂帶是一條現今仍在繼續活動的活動斷裂,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是郯廬斷裂帶一次次間歇性活動的結果。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

北段(肇興—瀋陽):它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瀋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級徼莒縣—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灣7.5級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切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發生M3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青島又發生MC4.3級小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注視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