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杨振宁的理论很重要,具体是怎么重要?

星宇飘零2099


懂行的都说杨振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说杨振宁与牛顿、爱因斯坦是同一级别的大神。但是他到底做出了什么成就,以至于行内人士对他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搞清楚,就算上网去查阅相关资料,多半还是被一大堆晦涩的理论以及公式搞得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将以尽量通俗简单的语言,来让大家了解杨振宁到底有多牛。

“宇称不守恒理论”

先来看一看“宇称不守恒理论”,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7年因共同提出这个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这个“宇称不守恒理论”到底讲的是什么呢?

“宇称”是和我们所熟悉的“电荷”、“质量”一样性质的物理量,“宇称”这个物理量是描述基本粒子的某种性质。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所谓“宇称”就是指“一个物体与它的镜像对称”。

举个例子,小明站在镜子面前,镜子里面就有他的镜像,镜子里的小明和小明本人一模一样,但是左右互换了,当小明举起右手的时候,镜子里的小明是举起了左手。好了,现在小明右手里有一个小球,当他将小球向左边抛出的时候,镜子里的小明也将小球抛出,但方向却是向右。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个小球的运动方向相反,但是它们都遵守了牛顿运动定律,最终会沿着同样的运动轨迹落地。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在现实中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相对而立,他们按照上述方式来抛出一个小球,不用说其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到,牛顿运动定律对于空间反演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这个定律具有“宇称不变性”,而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宇称守恒”。同样的,其他的物理规律也似乎完美的“宇称守恒”,在“宇称不守恒理论”提出之前,“宇称守恒”是科学界的一条铁律,科学家们认为任何物理规律都具有“宇称不变性”,一个物体在受到任何力的支配过程中都“宇称守恒”,这就像“苹果总是垂直的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到空中”一样的显而易见。然而杨振宁和李政道却打破了这条铁律!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存在着四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引力、强力和弱力。经过深入的研究,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在弱力的作用下,“宇称”表现出了不守恒的现象,这一理论随后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宇称不守恒理论”可以说是物理学上的重大革命,有多重大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当今的科学界,有人证实了“光速其实是可以被超越的”,那会有多么大的影响!而“宇称不守恒理论”干的是同样性质的事,不同的是这个理论是被证实了的!你说牛不牛?然而,这并不是杨振宁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

“杨-米尔斯理论”

用同一套理论来描述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这是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说世界中存在着很多力,如压力、摩擦力、支撑力、浮力、弹力……等等等等,这些繁杂的力让人眼光缭乱。但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到19世纪末,这些力已经被统一为引力和电磁力了。其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统一了光、电、磁,而引力则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即牛顿的经典力学是对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也是对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大神爱因斯坦站出来了,他用一个全新的框架统一了这两者的关系,这个框架就是“狭义相对论”。然而引力并没有被统一进来,于是爱因斯坦之后又提出“广义相对论”来描述引力。

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统一电磁力和引力,但他没能做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学又出现以更加复杂的局面:凭借着先进的科技,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将原子核“掰开”了,然后他们又发现了两种力,即强力与弱力。

原来以为世界上只有两种力:电磁力和引力,而且科学家们都没有将它们统一起来,只能分别以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磁力,以广义相对论描述引力。好吧,现在居然又凭空多出来两种力,你说科学家们的头大不大?

在这种复杂纷乱的情况下,杨振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他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模型,完美的统一了电磁力、强力、弱力!四大基本力,“杨-米尔斯理论”一口气就统一了三个,你说牛不牛?事实上,“杨-米尔斯理论”自问世以来,几乎主导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在过去的日子里,有7个诺贝尔奖都是颁发给找到了“杨-米尔斯理论”中预测的粒子的科学家,甚至有人惊呼:“不是诺贝尔奖带给杨振宁荣耀,而是诺贝尔奖因杨振宁而闪光。”

而事实上杨振宁拥有着13项的研究成果,其中的每一项都具有“诺贝尔奖级别的潜力”,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完全可以与牛顿、爱因斯坦媲美,他无愧于“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称号。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魅力科学君



杨振宁理论的重要程度虽然不一定比得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却也是人类物理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未来人类很可能靠着这颗璀璨明珠过上高水平的生活,就像现在的我们靠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

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都代表人类物理学在过去一年中重大发现或突破,但获奖者往往是老年物理学家居多,虽然杨振宁是在35岁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的,但比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55岁的平均年龄来还是非常年轻的。



然而正如爱因斯坦获得诺奖的光电效应比不上后来创立的相对论一样,杨振宁获得诺奖的“宇称不守恒”也比不上后来名震天下的“杨-米尔斯理论”,因为后者直接统一了四大基本力中的强力弱力和电磁力,一举将爱因斯坦晚年的梦想实现了四分之三。

一个正确的物理学理论可能在其诞生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内无法给人类生活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和好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总会找到将理论变成技术的办法,几百年前的电磁理论转化成电气技术就是最好的例子。



杨振宁理论重要就重要在它为后来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这样一来人类就能用一个套理论去约束三种基本作用力,进而为将来大规模利用其他粒子做铺垫,要知道人类所谓的高科技只不过是变着法子玩电子罢了,而除了电子外还有若干微观粒子等待人类去运用去开发,而杨振宁的理论就是钥匙。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有句话这么说:数学研究超越了现今社会科技水平500年,物理理论超越现金社会科学水平100年。

所以,杨的理论我个人认为至少需要50-100年才能在应用物理发散出璀璨光芒!

其实我们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1905年提出,而基于质能方程研发的原子弹在1945年完成。

1687年提出的牛顿力学,蒸汽机直到1785年才改良完成。

18世纪富兰克林建立了电学,但是在19世纪也就是1878年电灯才发明。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学,而无线电在1899年才首次成功。

1911年卢瑟福首次开启核物理学,迄今核物理学的应用还在蓬勃发展,可查一下ct、无缝钢管探伤、核磁共振、放疗的应用年份。

有兴趣的还可以搜一下薛定谔,基于量子的应用到现在还是初级阶段!


稍喷勿躁


杨振宁先生有两大重要的理论,一个是宇称不守恒理论,事实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宇称守恒定律被奉为金科玉律,但杨振宁和李政道却发现,在弱相互的作用下,宇称是不守恒的,但宇称守恒定律不仅在当时深入人心,且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于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并未得到很大的反响,

后来华裔科学家吴健雄女士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确实是不守恒的,于是此消息被放出来之后,整个物理学界都沸腾了,因为宇称不守恒定律虽然只在弱相互作用下成立,但这已经足以改变整个物理学发展了,因为它会影响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人类的认知。

第二个理论是杨米尔斯理论,杨米尔斯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理论之一,它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相对论,我们都知道大自然中很有很多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又是各种各样的定律,像是光学,声学,热学等,但科学家们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又更少的物理学定律,去解释不同的自然规律呢。

答案是能,科学家们经过很长时间研究之后,发现宇宙中的所有的物理现象,天文现象,自然现象,都是由四种基本力引起的,这种力分别为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

但此时科学家们又开始思考,既然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四大基本力引起的,那么这四大基本力会不会是一种东西呢?

于是人类又尝试着将这四大基本力统一在一起,那么迄今为止,杨米尔斯理论可以描述除了引力之外的三大基本力,所以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种植恒星


具体说这些天给一带一路吉尔吉斯斯坦建筑景观教玄空立向设计实践,因该国地广人稀独家独立建筑同古代中国类似。五节课要完成如下内容

玄空气场对宅的时间效应周期变化,三元九运循环规律和2,24山量度。3,天盘九运山水星系统,4,杨振宁的宇称数模型 5,峦头景观与理云。本文专论杨振宁的宇称数模型

风水研究课题的方向是如何用现代科学与传统观念碰撞出火花,学界称为新范式。道人下山重入学界做玄空风水,论文发表2005正与杨振宁领导一场大反传统文化的风暴。于是开始关注宇称守恒与不守恒定律的基本区别和宏观界面与粒子层面的自相似。这里涉及到两种分形逻辑发生器,洛书分形发生器和杨振宁理论物理从左右对称到奇偶对称相关参考文献。从而意识到杨振宁李政道可以不引用外国人的研究成果,直接从洛书后天卦序引起奇偶对称。

杨公注意到这个天理循环二十年大周期和年周期,月,日,时的时的分形微结构,此分形思维的最早定义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在他编制的书法字帖《聖教序》里用王羲之的集字道出比西方人的分形定义早了千多年。昔者分形分跡之时,言末驰而成(造)化。





在上面的图片中,杨公在《天玉经》开门见山规划了玄空飞星游戏理论。道人的奉献是将这相隔千年的中国传统与中国科学联合在一起,一改玄空风水的神秘
,作为案例分析与随便从网上一例,夭盘八运造子山午向宅。风水大师不是都可以练成四川李的招术的,那用道人的模型一目了然。此例属江西二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山星来于巽卦:故顺飞,而水星来于震逆布九宫,一个萝卜一个坑,秩序井然了。

可以理解如果不是杨振宁诺贝尔奖讲座中介绍的奇偶对称守恒定律,外国的景观风水设计师根本不可能在五个学时里掌握这亇纯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玄空风水


天观易3阶控制论创新


1,牛顿未发现万有引力本质!2,爱因斯坦未证明质量为什么会使时空弯曲!3,霍金未说明奇点为什么会产生!4,法拉第、麦克斯韦未说明电磁力产生的本质!5,杨叫兽未说明那3种基本力的具体产生过程!6,量子理伦与相对论一样:分不清波与粒子的本质,更弄不明白投骰子是可以算出来的!7,什么熵增、超玄、M理伦这些小学生理伦不多说了,同样问题!我一句话就可以证明她的根本错误,使其回家学牛犁田!8,朕完成“宇宙统一论”后很孤独[耶][耶][耶][耶][耶]


苏联吕布


懂行的资深人士都觉得老杨牛的一塌糊涂,不懂行的喷子骂的老杨一塌糊涂!


鍾正觀先生


对于杨振宁的理解大家太大众化了,能真正理解杨的理论的中国不会超过1000人,而且我保证这些人不看头条。


无聊00003


和物理大师杨振宁有关的物理理论有:宇称不守恒原理、杨-米尔斯理论、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李-杨相变、杨-巴克斯特方程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基础物理学,和我们现实生活影响较小,但是如果你认真了解的话,也就认识这些理论的重要性,它们影响了人类对这个世界本质的认识。

关于杨-米尔斯理论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理论,我们知道当今物理学界的终极目标就是统一四大基本力,它们是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而基于杨-米尔斯理论物理学家可以直接统一除万有引力外的其它三种力,这简直相当于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完成了四分之三。由杨-米尔斯理论预言的中间玻色子已经被发现,中间玻色子是传播弱相互作用力的矢量粒子。正如爱因斯坦一样,虽然他因为光量子假说取得诺贝尔奖,但是其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相对论,杨振宁虽然因为宇称不守恒取得诺贝尔奖,但是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杨-米尔斯理论。

关于宇称不守恒理论

宇称不守恒原理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它是中国人第一次捧起诺贝尔奖的原因,但是我们又很少了解它的意义。宇称不守恒原理由杨振宁和李政道于1956年提出,并由吴健雄用钴60实验验证。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从表象到内在联系都充满了对称性,比如一个圆、一个原子、一片雪花、一片叶子、一个人等等都是一种对称的物体,在物理规律方面,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等都是对称性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宇称不守恒原理没有发现之前,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这个世界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宇称守恒才是正确的。关于宇称不守恒现象我简单描述一下,假如有一个微观粒子在照镜子,我们从上方观测,发现它是顺时针旋转,那么在镜子中它肯定是逆时针旋转,但是如果从这个原子中向上发射一个电子,按照常识来说镜子中的原子也会向上发射一个电子,但是如果你发现镜子中的电子方向时向下呢?这就表明对称性被破坏了,现在我们找两个物理参数完全一样的原子,这就相当于把镜子中的原子拿到现实中,此时我们在让它们发射电子,发现和镜子中的现象一样,这就是宇称不守恒。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撼动了"基本物理定律应在时间上对称"的认识,正如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识。


网络上关于杨老的负面评论很多,但是他的科学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要以平等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感谢浏览,我是漫步的小豆子,欢迎关注。


漫步的小豆子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所有高楼的根基,虽然我们只能看到高楼的雄伟壮观,但他们都是基础的顶力支撑。

自然科学也是一样,所有自然科学,特别是应用科学都是建立在基础科学的根基之上。

我们在初中开始学习物理时,首先就要学习牛顿力学,因为牛顿力学是整个宏观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样,杨振宁先生的理论,实际上就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如果这些现代物理基础理论一旦成熟,影响人类科学技术的不仅是宏观物理学,还会影响微观物理学,甚至影响人类对世界的重新认识。

当然,现代物理学有别于古典物理学,其基础理论也要远远复杂于牛顿力学。我们只要上过初中就会讨牛顿力学了解一二。但对于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就是大学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若不是这类专业,可能也只有模糊的理解。这也就是以扬先生理论为一代表的现代理论物理学的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