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my19861115


告诉我们存在的本源。

似乎,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其实,我在学习《道德经》过程中,最初并不知道她说什么。是在对她进行逻辑与实证的认识过程中,把她作为独立的自圆其说的语言体系来认识的。

始知她虽讲道论德,其实是从每一个人立言的。所以就告诉人认识的途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无,是指人本身无,并不是真没有。这个无有入于无间,就是讲客观存在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道德经》讲什么,书名已指明,讲道讲德。道生之,德蓄之,势成之,物形之。这个“之”指什么?就是指世间万事万物中,每个个。道生之,是指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道生的。我们分明见羊生羊,怎么是道生的?我们所见的羊是有物形的羊,而道之生,德之蓄,势之成,却是我们看不见的。即使看见的里头就没有“有无相生”吗?父亲生儿子,儿子不可能生自己。父亲是儿子的无,儿子是自己的有,父亲亦然,故名有无相生,或曰不自生。

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所有一切问题都围绕着道和德展开。认识道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道包含的含义是广大的。人也没必要等深究明白道。因为认识过程已受益,更何况,对于道的认识是一个求知过程中修行。所以,老子说,有物浑成,先天地而有,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中有信,其精甚真,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为之名曰大,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道者,万物之奥。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朴散则为器。这个朴,就是道。所以,不能满足一劳永逸的明明白白把握含义的要求。却能滿足不断有新体会新认识的要求。

有些东西,并不是知识,让你明明白白把握含义的,她只是一种修行过程中才能遇到的,在具体运用中遇到的。因此道隐无名,质真不瑜。在运用中,多有言辞的,是具体想的事情,而非道。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中,就是道。所以,凡是把《道德经》当知识把握的,注定失望。一无所获。回答的人也不必费这个解释的力气了。






从北方从日出之地飞来


《道德经》就要告诉我们两个字:一个是道,一个是德。但是这个“道”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有形有相的“道”;这个“德”也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伦理道德的“德”。

有点绕,简单说,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他的“三观”:自然观、社会观、 人生观。

老子的主要思想分为道论和德论两个部分

道论是讲什么的?

道,用现在的话叫“追问终极”。我们知道屈原写过《天文》,追问的内容庞杂而抽象。老子的“道论”就是对“终极追问”的终极答复。他回答了天地万物由何而来,如何运动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法则。

老子说,世界来源于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在天地万物之前,有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就存在了,它悄然无声息,空阔无边际,不依赖于任何外物而永恒存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大”,表字为“道”,他说世界的本原。

“道”的样貌是无中生有

“道”是我们没法用语言描述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这是一段大白话,比较好理解,大意是说,道是无形无状,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这个东西,虽然无形无状,但惚惚恍恍中却有迹象,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深藏着无穷尽的信息。

“道”的运行法则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方式;柔弱是道的实现方式。

德论是讲什么的

在古汉语中,“道”是笔直的大道,“德”是顺道而行,因此,道是前提,德是从属,德是道在万物的反映,意即“道”生万物并内化于万物,使万物有“道”的属性。这种属性是自然的、无为的。

在老子思想里,德论是老子关切人类社会的直接体现,即社会观和人生观。

人和“道”的关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自然,不是现在所说的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自己本来的样子”。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都是自然。道法自然,是说“道”因为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而不必依赖外在因素。所以他效法自己。

“德”的属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生成万物,德涵养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形态,环境使万物蓬勃生发。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视德的。

“德”的含义极其广泛,他既是“道”在万物的体现,又是具象的展现。最高的“德”近乎道,也即自然、无为,不加任何修饰和雕琢。老子列举了“玄同”、“孔德”、“玄德”等至善之德:

玄同: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简而言之,就是塞闭嗜欲的孔窍、门径,收敛锋芒,混同尘世,没有亲疏利害观念,没有高低贵贱意识,这种境界就是菜近乎道,叫做玄妙齐同。

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至德的样态,如同母亲的乳汁,看不见却能滋养孩子,母亲哺乳就是顺道而从。

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发育成长,安宁心性,得到呵护。而道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能,培养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沉的德。

老子把以“赤子”喻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涵养深厚之“德”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般无欲无求。意即去心机,归自然,返璞归真,保持赤子之心。

总之,《道德经》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道,一个是德。道是形而上的抽象存在,它是宇宙的起源,它生养万物顺其自然,永恒存在。德是道在万物的具体显现,因此万物尊道而贵德,顺道而行才能称之为德,有德者无欲无为,清心寡欲,没身不殆。悖道而行,强而为之,只能遭致失败。


问道黄老


老子《道德经》所揭示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真谛,要求我们给予他人以爱心、善意、宽容、扶助。“人之道”与“天之道”结合在一个“善”字上,而善即是“善以人合天,才能天道合人”。用真正的善心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自然能化解矛盾,赢得友谊。

道德经还教会我们要善良。



小易点滴


《道德经》既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宝藏。从如何更好地保持好、发展好、实现好生命之和、生活之和、生态之和来看,《道德经》给了我们这样的智慧启示:

第一,保持和发展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然天地万物都根源于“道”,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丝毫不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过程,这就叫“道法自然”。老子希望人们以满足维护生命健康的自然需求为度,不要过分追求感官享受,否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反而伤生。

第二,保持和发展见素抱朴的生命方式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生之初是自然纯朴的,但随着年长而身强,由于情欲的滋生和外物的牵缠,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离纯朴真道愈来愈远,以至身命不保。因此,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教导人们应追求素朴纯真的生命方式,感知乐道安贫的精神生活。

第三,保持和发展柔弱不争的生命精神

《道德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谓柔弱不争,并不是懦弱无能,而是一种既能坚韧不屈又不争强好胜的精神与品格。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告诫我们,要像婴儿一样专气致柔,柔弱不争的生命精神亦将促进宇宙万物的繁荣生息。

第四,保持和发展清静无为的生命状态

《道德经》说:“清静以为天下正。”清静能使人心身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清静可以使人心胸明朗、智慧增长,清静还可以助人正确地立身处世,实践宏愿。保持清静的生命状态,要在无为而任自然,亦即寡欲而不妄为,身处尘世而不染不著,心以应物而不滞不留,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顺物而自然,和光同尘。

第五,保持和发展上善若水的生命情怀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具有处下不争、无形无色、能方能圆、洗涤浊垢、应期而动、清明空虚、利济群生的上善情怀,它普济天下万物而不求索取,它无形无色却又能坚持自己的品质,它真而无伪,朴而无华,清而无杂,静而流居,是道的品性的体现。

第六,保持和发展知止不殆的生命活力

《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者当知有福不能享尽,有势不能用尽,有力不能使尽。知止者当知当止则止,适可而止,树立起正确的成就感,才不会遭到亡身之灾。这就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第七,保持和发展有容乃大的生命境界

《道德经》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老子告诉我们,要像道一样虚无清静,无所不容,犹如海纳百川,不拘细流。在现实世界来说,不同人群和种族、不同宗教和文化,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要我们能虚怀包容,就能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三尺云居老黑


今天,我们描述人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词即“道德”,是一个双音节词,但在古代,则是两个单音词,即“道”与“德”,它因《老孑》而闻名于世,《老子》也因此更名为《道德经》,流传了几千年。

在老子的眼里,“德”是基础,决定了治家、治国、为人处事的基本,因此主张纯洁清静、无私谦让、淡泊贵柔的德性;德因循自然,于内无为而治,于外和平共处,不赞成暴力战争;“道”是对“德”的升华,为天地万物之始之母,万物本质体现为阴阳对立统一,其演化的基本规律是物极必反;“道”反映于伦理上的发展就是“德”;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故“德”在全文中占有大量篇幅,为修道的基础;因此,经文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

效法自然,众妙之门;道生万物,道在万物中,万物在道中,殊途同归,万物都通向“道”,“道”为物质,为规律,既若有形,又若无形,“德”为精神,从自然之道到伦理之德,物质与精神在效法中体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性之德与自然之道的关系反映的是扑素的辨证法;世间事物无一不是相比较而存在,无不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相互对立;而任何事物都非一成不变,“反之道之动”,无一事物的发展与向反面的转化不是量积累的渐变过程;德的形成也是个渐行过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德在自然环境中形成,道与德有机和谐,体用合一,终合成今日之一词。

谢谢解答。


正道行953554


道德经从名字看是告诉我们道与德,是一部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前对道德经的解读,大多是从德的角度去解释的,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本治国之书,是一本帝王之书,让我们有道德,讲道德,是法律约束以外的一种自我约束。

但很少有人去从道的角度去解读,因为一般人看不懂,所以就解读不了,从道的角度去看,他是一本修道的书,告诉了人们气哪里来,怎么去传聚真气,怎么养气,等等。

道经内讲,以自身内修为本,取『天地万物之象』,尽其内修之意,突出『道』的内在之义。『无名,之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唯惚唯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以阅众甫、终身不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不争、不盗、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无欲宠辱若惊、五色、五味、五声,难得之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绝巧利器、『少则得,多则惑』 守中,『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法自然、等等,不论怎么讲,都离不开无名的原始状态,『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以上所说,是老子浓缩,《道经》做了一次全篇的总结。


LIONS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用对比的方法,用《周易》对比《道德经》,用孔子对比老子,这样更有利于让大家理解。

一言以蔽之,《周易》者,中庸而已;《道德经》者,无为罢了。“为学曰益,为道曰损”,损之又损,简之再简,则可见天地圣人之心。老子孔子皆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以阴阳变化规律为手段来推演自己的主张,只不过人生态度不同罢了。老子以消极出世的态度主张“无为”,而孔子则以积极入世的态度主张“中庸”。圣人之道皆“一以贯之”,其著述或言论无论如何晦涩玄奥,归根到底,如老子则必言“无为”,如孔子则必言“中庸”。就这么简单。


子夏故坛


道德经是关于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们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精典著作。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先进的文化,也是最大的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化人类:以道治国,以德处世。目的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最终实现"天下定"(世界人民安定团结)和"长生久使"(世界人民和平共处、持续发展)。这就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根本目的,也应当是人类文化的终极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道德经是指导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永不过时的不二法典,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由于种种原因这部著作被歪曲、误解的内容甚多,为了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子一一详请参见张昵施《太上真言译点》一一这是目前站在国际音词形词理论角度上面向世界所作的唯一一部关于老子的解读,不妨请参考。





音形世界


其实没那么复杂!

《道德经》当然讲的是“道”和“德”,“ 道”是老子的理论基础及追求目的,而“德”则是老子所倡导的个人修为。

首先说说“道”,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没说,也不能说,因为根本无法用概念性语言来限定,其实你很难从我们古代的经典著作中去看到有概念解释这类的内容,为什么?因为古人是不会轻易下定义的,世人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不过意,语言文字只不过是传达思想的载体,我们最终要获得的是古人的思想而非文字本身,所以古人都很有智慧,在无法下定义的语言环境中让后人去体证、去对接,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扬,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没说,我们更不敢轻易去说,只知道老子的道不外就是万事万物各自乃至总体的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说他是道只不过是无奈之举,按照老子的本义,索性连名字都不能取,但是不取名又如何让后人知道呢,干脆就拿一个最接近这种感觉的字来指代好了,这个字就是“道”,有首又有走,有思又有行,知行需合一,所以老子大道不仅是行而上的理论,还有形而下的实践。

再来说说“德”,如前所述,老子大道中形而下的实践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个“德”字,德就是教人悟道、修道的外化行为指引。上到君王,下至百姓,要怎样去修道呢?就是靠德的修持,如果把德延伸来说就是老子无为而有为的核心思想。老子很重视无为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人世间出现的一切负面问题都是有为带来的,所以人要向自然去学习,做到无为。但也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无为的做法达到有为的目的。他用水来做比喻就很合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接近大道的也是水,它善变无常、至阴至柔,却能善利万物,滋润一切,无能避之,这就是无为的功用和特点。无在老子那里是一切可见的出发点,无才能有,无用才能有用,无常才能有常,无形才能有形。老子就是通过这种带有浓重辩证法色彩的逻辑告诉我们,在重视有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无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所以,按照以上逻辑来说的话,老子的《道德经》究竟告诉人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在通过践行无为思想而获得有为成就的过程中去体会那无法言表的大道。


水清朴一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真正看懂老子哲学《道德经》的人不多……

世界共性客观运动规律存在是可以遵循它人为能动设计操作方法和执行程序来获取个性化所需既得利益的,永远不可能是同一个性化能动操作方法和执行程序在运作。

对世界共性客观运动规律存在的主观意识认知是可以进行人为能动个性化理解和理论描述的,也永远不可能是唯一的主观意识形态学术理论解释表达。

没有认知到这些客观运动规律之前,世界事物的这些内在客观运动规律就已经存在了。认知到了这些客观运动规律之后,人们就能依靠这些认知来识别分辨世界的各种事物属性状态差异和衍生发展规律联系了。

所以,人们常常可以无目的的去自由享受这个世界客观存在运动规律自然形成的舒适美妙既得利益;也常常可以有目的的去探索研究这个世界的各种客观运动规律存在,来分析解读它们的具体适用范围或者详细演绎过程。

无论是无目的体验到的运动规律认知了解,还是有目的探索研究发现的运动规律认知了解,都是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存在的主观能动意识形态反映,只是人们有各自不同个性化理解方式和追求各自既得利益需求有不同操作方法执行程序而已!

对世界客观运动规律存在的探索研究也叫做科学研究,不断进行反复的科学研究和反复的科学探索,是人类认知掌握这个世界一切美好事物运动规律的来源。

老子在这一章直接点明《道德经》就是一门探索研究世界客观运动规律和事物固有属性状态的学问。根据《道德经》全篇内容结构可以看出,其中“道经”主要是关于世界客观存在运动规律的学术理论研究阐述,“德经”主要关于事物固有属性状态、特长特征、功能用途等等辩证关系的学术理论研究阐述。

《道德经》是地地道道阐述世界客观存在运动规律和事物属性状态内在支配权或所有权辩证运动关系的一部哲学学术理论文献!

第一个“道”是指世界物质所具有的客观存在的运动规律,是名词。第二个“道”是遵循规律进行操作运用的意思,是动词。第三个“道”是指格式、路径、模式、道路的意思,是名词。“常”就是永恒、永远、经常、总是、固有、始终的意思。第一个“名”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运动规律的意识反映和意识认知,是名词。第二个“名”是指阐述、解释、描述、说明等等的意思,是个动词。第三个“名”是指科学文化知识、学术理论文献等等,是个名词。“无名”和“有名”,是指没有认知和已经认知的意思。人类只能识别有规律运动状态事物,而不能识别无规律运动状态事物。在老子《道德经》里“有和无”是指意识对事物运动规律或属性状态认知反映的有无,而不是指物质实体存在的有无。“始”指世界所有事物原本固有客观运动规律和属性状态的存在。“母”指人类已经认知意识到的,并且拿来区分辨别世界万物各种属性状态的最原始基本客观存在运动规律。“无欲”指没有主观能动性意识操纵虚拟臆造。“妙”就是自然天成的美妙、舒适。“徼”就是边界、界线的意思,在这里类似于“格物”的概念,指在混乱事物运动变化中寻找摸索规律。“此两者”指自然形成的运动规律知识和主观探索发现的运动规律知识。“玄”就是指自然科学研究,也就是通过各种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来探索研究物质世界的客观运动规律或固有属性状态。“门”就是渠道、入口、通道、入门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开始、启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