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丛林之虎57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1984年4月2日上午10时40分,我军同时向“两山”的越军开炮,各种不同口径火炮开始怒吼,大地在颤动,一团团烟雾腾空而起,一发发炮弹“哧哧”地飞向越军阵地。“14工程”开始了!

14工程”持续近一个月,有点儿像1958年的金门炮击行动,目的是以炮击的方式打击敌人阵地,消灭有生力量,牵制敌人行动,支援柬、泰斗争。

为保证“14工程”奏效,11军作战指导小组组长何其宗非常关注炮击的效果。下面有他亲笔写的几篇日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工程的概况及何其宗对“14工程”的指导。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何其宗作战日记手稿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炮兵部队向者阴山地区机动

何其宗日记(1984年4月2日 晴)

“14工程”今日开始,按计划实施,效果看来不够理想,但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好的方面,100毫米以下火炮比大口径火炮效果好,给敌以一定的打击,如摧毁了房子,给对方人员一定的杀伤。特别是16号高地效果更好。同时也摸索了敌人防御火力计划的一些规律,发现了一些炮兵阵地,为下一步炮击提供了一定条件。

今日不足之处:一是观察。一方面受天气影响,一方面协同差,没提供什么情况,相反还干扰了指挥员一些决心。二是对敌反炮击研究不够。应了解到敌早已有炮火反击的思想,我一射击,敌二至三门迫击炮就反击,这样反映了他们利用我炮击声音,使我不易发现他们的阵地的心思。三是我炮兵反应慢。常发现一个目标准备歼灭时,由于反应慢,目标消失了还没打出去。四是炮击不准。大口径火炮上午大多数都未击中预定目标。这些问题都是明日炮击分队要注意的问题。

我还感到:没从“巧”上打出水平来,到底是以什么为主?是以歼灭敌人还是摧毁房屋工事为主?重点不明确。我认为还是以歼灭敌人为主,压制敌炮火,主要与敌人炮兵做斗争。最好虚实结合,单发试射,而后集中火力压制。总之,要在“巧”字上下功夫。但这基本条件是要准,没有准也就打不了巧。这是方法问题,若执行时走了样,也达不到目的。这同我们做工作一样,要有一个基本条件,才能谈其他。这是需注意的问题。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者阴山作战,炮兵部队在加固阵地

何其宗日记(1984年4月3日 晴)

炮击第二天,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昨日炮战情况,根据敌用炮的规律,改善了我观察配系,采取了新的打法,即单炮“引”(可打出诸元数据)诱敌炮射击,而我大部炮兵预先标定好射击目标,发现敌反击的炮兵立即射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战果比昨天大,弹药还减少了。这一战术的运用,一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我有利时(精度好、可视度好)统一组织协同好,发挥整体威力,既准又巧又快。二是在打得准的情况下,才能打得巧。准是巧的基础,巧是准的发展。只准不巧,收效不大。只巧不准,达不到目的。三是炮兵观察配合协同好。四是指挥果断、及时、正确,不能盲目打,要掌握好时机。五是分片包干,实施责任制,没有大的变化各自对责任区域射击。任务明、精度高、效果好。

这些我们都要认真总结,研究提高。敌也在变化,我们要随时分析研究,掌握新情况,而量敌用兵,就能在炮战中掌握主动权。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越军炮兵部队使用的BM-21火箭炮

何其宗日记(1984年4月4日 晴)

今是炮击第三天,双方根据两天的战况,敌方使用了大口径火炮、冰雹2式火箭炮和75加农炮。我们今天在组织形式上没昨日好,主要是轻敌。以为昨日击毁敌人较多,虽也估计敌会以大口径回击,没想到这样快。加之敌炮击中我通信线路,使指挥中断了一些时间。由于前观和阵地及指挥方面不足,效果没有昨日大。

从今天炮击看,我必须知道以下几点:敌使用何种炮?以便知其性能。敌炮阵地在什么地区?多大兵力?敌采取的是什么战术手段?指挥员只有了解这三个问题,才能量敌用炮、用弹。作为指挥员,一定要头脑清醒,要分析各方面情况,做出结论,才能为下一步定下正确决心。

一名指挥员,尽管要让部队少伤亡,但不等于应该做的而不努力去做。如前观问题,它与炮击有直接关系。炮前观所距敌越近,观察越清,指点炮击越准。前观要最大限度地靠前到应该的位置,观察敌情,指示目标,以完成任务为前提。

另想到一个问题,如在拔点作战时,是否可采取提前两至三天炮击,打我拔点的计划目标,造成敌麻痹,达到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怎样来组织指挥好这种形式?还需要探讨。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31师收复者阴山,火箭炮群对越军实施火力打击

何其宗日记(1984年4月6日 晴转阴)

今再去杨万了解炮击情况,由于天气雾大,无法观察敌情目标,故用游动炮击进行射击。效果基本还可以,但其具体方法还需研究。通过几天炮击看,必须注意两方面问题:

一、对敌情的了解。必知敌使用哪些炮种,可要知炮的性能、使用原则、射击的地域,必尽全力查明敌炮阵地位置,这是能歼敌炮兵的关键,并要认真研究敌炮兵战术特点,从而摸索其规律,以便采取对策。二、我炮兵必须加强侦察、观察力量,努力查明敌炮阵地、弹药库,这是打好仗的前提。三、构筑好阵地,提高射击精度。四、有一套缩短指挥程序的指挥方法,集中与分散指挥要解决好,才有利于快速反应、不失战机。五、协同要解决好。总之,我们要在“准”和“快”两字上下功夫。“准”是观察目标准、打得准,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要求快,使准产生更大效果。

何其宗日记(1984年4月7日 阴)

今又去杨万,炮击规模小,敌反击弹数比昨日少。从技侦得知:越进入高度戒备,可能与越侵柬有关。如果是这样,一是炮击要加大,二是可能要拔点。我们需做些准备,需抓紧步兵进攻训练和方案的修改。

……

(待续)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我军炮击“两山”,副军长战场日记:炮兵反应慢,打得不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