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历朝历代脱颖而出了一批书法名家,将书法推至艺术的高度。在书法圈里也经常会提到一些人和称呼,他们是书法圈内的名家,也是后人学习书法的楷模。喜欢书法,这些书法大家的称谓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于心。

钟王

指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人。


钟繇


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代表作《宣示表》《贺捷表》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魏 钟繇 《宣示表》局部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魏 钟繇 《贺捷表》局部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快雪时晴帖》局部 唐摹本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何如、奉橘帖》,唐代双钩廓填本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姨母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远宦帖》又称《省别帖》,草书,6行,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王

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王献之《中秋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 纵25.3厘米 横24.0厘米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王献之《鸭头丸帖》


三谢

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


谢尚


谢尚(308年-357),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期名士、将领,谢鲲之子、谢安从兄。谢尚善草书,但作品已不传,多为后人临摹。据说苏轼曾见过谢尚手迹并于《东坡题跋》中有所述及。《宣和书谱》记载其草书作品《馀寒帖》,称他“作草书深得昔人行笔之意。论者以比注飞涧之瀑溜,投全牛之虚刃,盖得之矣。”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谢尚书法欣赏


谢奕


谢奕(309-358),字无奕,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大臣,太常卿谢裒之子、太傅谢安长兄、车骑将军谢玄之父。曾为桓温幕府司马,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谢奕书法欣赏


谢安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谢安《中郎帖》,又称《八月五日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谢安《六月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谢安《凄闷帖》


崔杜

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


崔援


崔援(公元78—143年),字子玉,汉代名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意谓其书势如“危峰阻日,弧松一枝”之奇险也。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崔援《贤女帖》(选自《淳化阁帖》)


杜度


杜度,东汉京兆杜陵人,字伯度,东汉大臣。一说原名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名讳,改称杜度。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孙,汉章帝时为齐相。虽史游始草书,传不纪其能,又绝其迹,创其神妙者,其唯杜公也。


二张

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东汉书法家。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张芝草书《今欲归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终年帖》 (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 )


张旭


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


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羊薄

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


羊欣


羊欣(370-442),东晋、南朝宋时泰山郡南城县人。王献之之甥。著名书法家。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贴》、《大观帖》、《闲旷帖》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羊欣书法欣赏


薄绍之


薄绍之,字敬叔(书史会要作钦叙),南朝宋人,丹阳(今安徽省当涂东)人。官至给事中。善书,宪章小王,风格秀异。尤工行、草,行草倜傥,时与越羊欣并称为“羊、薄”。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薄绍之书法欣赏


颠张醉素

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张旭《草书心经》局部


怀素


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论书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草书《千字文》


初唐四大家

指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人。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雁塔圣教序》


薛稷,行、楷书,始见称于开元中叶张怀瓘所撰之《书断》,并入能品,且立传称:“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薛稷《信行禅师碑》


楷书四大家

指唐代颜真卿、柳公权、 欧阳询、元代赵孟頫四人。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颜真卿 《颜勤礼碑》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宋拓本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赵孟頫《高上大洞玉经》局部


颜柳

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柳公权《玄秘塔碑》


苏黄米蔡

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苏轼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归安丘园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获见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邂逅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东武帖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致季常尺牍


黄庭坚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纸本行书 27.8×4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1-1964年),陕西三原人,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作为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于右任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中国千年书法史,不过几十个人

于右任作品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