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因此幸福不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亨利.范.戴克

昨天终于看了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它的原型就是美国的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豆瓣93万影迷打出了9.1的高分。影片讲述了一位生活窘迫,带着儿子相依为命的的父亲,一边面对残酷的生活,一边坚持不懈的追逐梦想,终于等到了幸福来敲自己的门。

这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灵,心情也随着主人公起伏,被他的坚持和努力鼓舞,也被他和儿子的温情感动。它不仅仅是一部励志影片,克里斯.加德纳作为一名父亲,用自身作为榜样给儿子示范了,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在儿子童年的心里,播种下了幸福的种子。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主人公克里斯是一名推销员,尽管他十分努力,妻子也连续4个月做双份工作,却还是摆脱不了生活的困境:儿子只能上每天看电视的幼儿园,房租拖欠了几个月,税款也交不上。尽管境遇艰难,却心怀美好更加努力。儿子幼儿园墙上的“幸福”拼写错误,他不止一次向清洁工指出幸福的拼写是“I”而不是“Y”,可见他对幸福的敏感和关注。

在他在陷在困境中时,他看到了幸福的样子,那是在一座大楼前,那里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看到了路边有个开跑车的家伙,向他询问这里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开跑车的家伙告诉他:股票经纪人。

为了改善家庭的状况,他想要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并为自己争取面试的机会。与此同时他的境遇更加艰难,妻子离开了他,房租交不上被赶了出来,却还是坚持不放弃。他连续一个月堵着老板,创造机会和老板同路并争取到了实习的机会。6个月的实习期没有工资,为了生活他一边卖机器一边上班。他工作期间不挂电话不喝水,只为用尽量的少的时间去完成工作。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打击后,依然尝试着寻找梦想,并迈出坚定的步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为了有一个住的地方,他每天带着儿子去救济中心排床位,曾在教堂过夜,在地铁上过夜,在厕所过夜,为了生活卖过血,在苦难面前不放弃。他几乎都是在跑,跑着回家,跑着追偷器材的嘻皮女郎,跑着见客户,跑着去排一个床位,跑着追流浪汉。实习期间他成交了31个客户,最终他成为了那个唯一的转正的人。

这一切太不容易了,克里斯在极其艰难的处境里,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到极致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最终苦尽甘来迎接了幸福的到来,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他拉着儿子的手笑了。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孩子是克里斯的精神支柱

回归于生活的父子亲情,是有穿透力的,不煽情但更真挚朴素,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动。

克里斯和妻子已经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变形,妻子无奈的离开,克里斯请求妻子把儿子送回来,他相信自己能照顾好儿子。即使生活穷困潦倒,克里斯依然深爱着5岁的儿子。克里斯在28岁时才知道父亲自己,他下决心将来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让他知道父亲是谁,这份对孩子的责任感,注定他会为成为一个好父亲竭尽全力。

克里斯和儿子相依为命,很大程度上是儿子给了他执着向前,追求幸福的动力。在冷清的地铁站,父子俩不知去往何处得到一个睡觉的地方,克里斯带儿子玩起了“穿越时空”的游戏,为了躲避恐龙,他们要找一个山洞藏起来。克里斯带儿子来到了公共厕所,儿子依偎着他,在厕所的地上睡着了。听着猛烈的敲门声,眼泪划过他坑坑洼洼的脸,除了对生活的无奈,应该还有一份是对儿子的愧疚,能带给儿子的幸福在哪里?

在克里斯卖血买零部件修理扫描仪的那个晚上,躺在收容所床上的儿子对克里斯说:“你是一个好父亲,我爱你。”儿子对父亲的肯定,是对克里斯最大的褒奖,而成为一个好父亲也是克里斯追求的幸福。父子在窘迫的境况下相互扶持,天真可爱的儿子给了父亲力量,坚强的父亲给了儿子安全感。克里斯修好了扫描仪的灯,很亮,就像幸福之门打开了缝隙,透出了希望的光芒。

在篮球场,克里斯告诉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就要去捍卫它,不管别人怎么说。”

这段话就是对儿子的鼓励也是说给自己的独白,在追求幸福的途中经历了太多艰辛,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是要给儿子一个幸福的生活,也是要用自身给儿子做一个榜样。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交给孩子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专注于寻找通往幸福的钥匙,经过研究,了解到关于幸福的关键因素,如果改变一些习惯,所有人都可以提升幸福感。幸福是由自己开启的,所以,帮助孩子积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传递传递一些简单的价值观和习惯,是父母能为孩子做的。

一、培养目标感,激发孩子一往直前的勇气

人生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挫折,没有哪一个父母可以让孩子避免挫折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孩子要明白,“不”只是生活中一个普通的词汇,他一生中会听到无数次。在他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习如何克服挫折感。

周末,爸爸带莫莫去爬山。刚开始,莫莫很兴奋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可是没过多久他就爬累了,不停的问爸爸:“还要爬多久啊?”爸爸总是告诉他:“快了,快了,还有一会儿。”莫莫的步子越走越慢,走到半山腰嘴一撅坐在地上:“累死了,我不走了。”

孩子的年龄小,就像一辆没有发动机的小火车,虽然精力很旺盛,动起来像一台轰隆隆的小火车,但是意志力薄弱,如果没有他感兴趣的目标做指引,孩子做事就缺乏动力容易感到厌烦,遇到挫折就会止步不前、半途而废。

爸爸想了个主意,指着前面的一个建筑问莫莫:“那是电视塔,这座城市最高的建筑,站上面可以看到城市的一切。要不要一起去?”莫莫“噌”的站了起来,他大步向前跑,兴奋的对被自己甩在身后的爸爸说:“爸爸,我们离电视塔更近了,快点!”有了目标的爬山,变成了愉快的“梦想之旅”。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心理学上把个体为了实现目标产生强大的意志力量的现象称为“目标效应”,一旦孩子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被激发出主动性和挑战欲,不会被中途的挫折打败。

目标感的培养要从小开始,0-3岁是孩子目标感的萌芽期,4-6岁是目标感的关键形成期,目标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做:

游戏目标感,对0-3岁的小宝宝,家长可以带孩子玩“穿越障碍物”等游戏,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困难,朝着游戏设计的最终目标前进。

区域目标感,3岁以后的孩子,家长要教孩子区分物品和事件的界限,吃饭要在饭桌上,睡觉要睡在床上,玩具玩过后要放回原处,作业写完要放进书包。

方向目标感,带孩子出门,家长要有意识的教孩子辨认方向和标志性的建筑物等。

时间目标感,家长像孩子灌输准确的时间概念,把“等一会儿”、“马上”换成“还要5分钟”,这样准确的时间概念会让孩子更有计划性和目标感。

成就目标感,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家长要及时肯定,并让孩子明白事情已经结束的概念,就像“你自己独立完成了这个复杂的手工,真的很不错呢!”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二、培养孩子的逆商,提高对逆境的掌控力

逆商,即AQ,是有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指的是面对挫折、逃离困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逆商的高低和孩子的幸福感息息相关,逆商高的孩子产生的挫折感较低,能积极面对,逆商低的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不容易走出困境。

谷雨和立夏是好朋友,她们约着同学一起出去烧烤,出去时还是晴天,后来下起了大雨。大家躲雨的时候,谷雨心想:“出门也没有看天气预报,忘记带雨伞,我真是笨死了。”立夏刚开始有些不开心,她想:“这个季节的雨一般是阵雨,下雨正好降降温,很快天就晴了。”

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的并非是挫折本身,而是她面对挫折的看法。逆商高的孩子,在挫折面前会保持乐观的态度,也会拥有更长久的快乐和幸福感。逆商被保罗.斯托茨划分为控制感、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家长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帮助孩子。

  • 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困境的信念控制能力,控制感弱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不行,会说:“我做不到的,我肯定不行的。”此时,家长要帮孩子认清他的能力优势,帮助他获得信心,再结合面前的困难,及时鼓励他:“虽然很难,但是以你的能力肯定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相信你。”
  • 责任归属,造成困境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面对挫折的时候,逆商较低的孩子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比如说“我真的太差劲了,考的这么差。”这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客观的分析,找出外界的不利因素:“这次考试题目,大部分同学都反应偏难,不是你准备的不充分。”
  • 影响范围,挫折会给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逆商低的孩子会把影响无限扩大,被老师批评一次,就会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同学笑话自己,甚至连学校都不想去。这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这只是偶发性事件,影响仅限于此,像老师道歉以后不再犯错就好了。
  • 持续时间,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光有范围限制还有时间限制。逆商低的孩子会把时间划为永久性的,认为负面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和朋友闹别扭,他会认为朋友讨厌他俩人再也不会和好了。家长可以结合他们俩以前的相处经历,告诉孩子闹别扭只是暂时的,如果他主动一些很快就会好转。
《当幸福来敲门》: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在童年播种下幸福的种子

三、正向思考,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面

感到不幸福的人,通常把注意力放在了让自己烦恼和伤心的事情上,而幸福的人则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积极的事情上,幸运的是,注意力是可以改变的。同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已经拥有的事物上,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训练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面。有一个实验:在4周的时间内,让学生们每天晚上都写下当天发生的3件积极有趣的事情,4周之后他们的快乐程度明显提高了。如果家长也坚持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积极方面,还会明白什么事情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能帮助孩子躲避挫折,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思维模式,让他积极的看待生活。

大玉儿,一位有想法的妈妈,用文字传播育儿经验,关注 看更多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