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军团方阵跟马其顿方阵哪一个更厉害?

牙牙乐hhh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罗马军团方阵了。

公元前168年的彼得那战役,宣告罗马军团的作战能力,远强于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至始至终,都是平原地区方阵的霸主。

他们的核心武器是长达数米的长矛(萨里沙长矛可以长达6米),这是其他国家军队无法抵抗的可怕武器。

而这种长矛在方阵中往往有好几列之多,具有极强的攻击力。

同时,长矛手装备单手的轻质盾牌和全身的护甲,可以有效对抗敌人的远程武器攻击。

另外,马其顿方阵还有远程步兵,主要用来压制敌人的远程火力。

轻步兵携带普通长矛和更大的盾牌,主要掩护方阵的侧翼,防止敌人从侧面杀入方阵。

另外还有重骑兵,则是追击和迂回的力量,以远强于步兵的机动性弥补方阵的缺点。

马其顿方阵在平原是无敌的,本身基本没有缺点,具有极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

但是,罗马方阵就更棋高一筹。

其实,早期罗马方阵同马其顿方阵很像是,也是这种传统的作战模式。

依靠这种打法,罗马人一度也在平原接连战胜强敌,少有败绩。

然而,在对付山区的蛮族时,罗马方阵则被高卢人杀得落花流水。

高卢人采用灵活的战术,避开罗马方阵的锋芒。

而这种方阵由于必须密集前进和撤退,机动性是很差的,往往行走几十步就要停下重整,然后再前进。

在方阵推进时,高卢人高速撤退或者迂回,不和你正面硬拼。

等到罗马人追击或者以疲惫开始撤退时,高卢人利用方阵散乱的机会,发动突袭,果断冲入方阵内部近距离肉搏。

这种打法下,罗马方阵的杀手锏超级长矛,毫无作用;远程步兵,也失去攻击力。

只有轻步兵依靠长矛和盾牌,才能和高卢人对抗。但近距离一对一,或者多对多的混战,长矛往往舞动不了。

而高卢人的巨盾和长剑更适合贴身肉搏,经常杀得罗马人死伤无数。

在无数次悲惨的失败以后,罗马人调整了战术,学习了高卢人的优点。

此时,罗马方阵已经变味灵活的3个兵种组合。

包括少年兵,主要依靠远程武器杀伤;

青壮年步兵除了携带远程武器重型标枪外(这种武器可以破甲),还放弃了长矛,装备高卢人那种灵活的长剑和盾牌;

成年兵仍然保持三四米的长矛和小盾牌,对付敌人的方阵。

这3个兵种不再拘泥于死板的方阵,而是可以灵活组合,持续作战。

遇到敌人强大方阵时,少年兵和青壮年步兵往往使用远程武器,持续不断打击敌人,同时寻找敌人方阵的漏洞。

而成年兵用自己的方阵对抗敌人的方阵。

在双方方阵对抗期间,其他兵种只要找到敌人方阵破绽,就像高卢人一样果断杀入近战,内外夹击,将敌人彻底击溃。

彼得那战役,马其顿的4万多大军组成的方阵,在平原地带打败了罗马3万多人。

罗马人见正面不是对手,立即灵活的撤往山地。

马其顿人轻敌追击,方阵到山地就出现了散乱。

罗马人趁机杀入马其顿方正的破绽处,在方阵内部四处砍杀近战。

于是,马其顿人的长矛失效了,又缺乏强悍的近战武器和近战格斗能力。

最终,马其顿人被罗马人用短剑杀得血流成河,方阵彻底崩溃。

此战,4万马其顿人有2万被杀,被俘1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从此,马其顿方阵的时代结束了。

其实,此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68年。

而我国在秦代也就是公元前206年以前,早已废除了这种落后的方阵。

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即便是魏国重步兵这种强悍的步兵方阵,也只有被人虐的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