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马皇后没死,朱棣造反能不能成功?马皇后自身具备军事能力及政治手腕吗?

用户58667638356


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国君主,但是他只将一切都起了个好头变离开人世,他的功绩在于开创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大一统王朝-大明王朝,他的四子朱棣,才是挥动铁腕,驱散阴霾将明政权进化成大明帝国的关键人物。

然而朱棣并非朱元璋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他侄子朱允炆才是。话说朱元璋晚年时曾遭受到了多重打击,先是结发之妻马皇后病逝,再是作为皇太子的长子朱标病逝,随后,次子和三子也相继病逝。这时候,朱元璋心情悲痛难以言表,朱棣的心思却活泛了以来。大哥、二哥和三哥都不在了,老爹要不行了,那这九五至尊的位置以及背后的万里河山,不都是我的了吗?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这自然让朱棣很不爽,再接着朱允炆削藩彻底让朱棣起了反心。后续大家都知道了,那么,如果马皇后不死,朱棣会造反吗?而且马皇后本身具有政治和军事能力吗?

有人或许觉得,马皇后似乎与大明政权没什么干系,那么你可就了解错了。作为中国帝王史中,两个出身最低的皇帝,知道朱元璋和刘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那就是朱元璋有贤内助,他自己也很注重家人,但是刘邦的媳妇就让人一言难尽了,他自己也是善于抛妻弃子。

马皇后,绝对是中国历代皇后中,最为值得称赞的皇后之一,她本身其实没有任何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但是她拥有大部分贵族世胄都没有的人情味。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她还在,朱棣不只是不敢造反,甚至是连造反的心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朱棣为什么会造反,他又为什么会成功。

首先,朱棣的反心起于他的野心,他本身就不满于朱元璋对于皇位继承人的安排,看着朱允炆在应天当皇帝自己在在燕京当藩王都是一肚子气,其实本来这样也挺好,毕竟还有个宁王也一块守着边疆呢,可是朱允炆脑子一抽听下面人的馊主意开始削藩了!你说本来我们待着就不乐意,不造反就不错了你还来动我们?那朱棣索性就反了。

可是马皇后在就不一样了,马皇后通情达理、深明大义,肯定不会让朱允炆进行削藩这种举动。也会在朱元璋的各个子嗣中起一个调和作用。朱棣和马皇后感情深厚(至于说朱棣是否为马皇后所生,说法不一),说明马皇后对于这些皇子皇孙都是很宽厚的。而且还有一点,如果马皇后在世,有一个老太后压着,朱棣八成也没有造反的心。

即使是造反了,如果马皇后还活着,朱棣也够呛能成功。为什么呢?知道朱棣的军队为什么对上朱允炆的军队能一路顺风势如破竹吗?那都得益于朱元璋当初怕自己的孙子驾驭不住这些老臣,把功臣们关的关、杀的杀。导致朱允炆手里基本没有可用之人,朱棣可还有个鬼才姚广孝。马皇后如果在世,那么当初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时候,马皇后就会及时劝阻,朱元璋也极大概率会听从马皇后的建议。

那么,这些功臣不会死,多了一大批有经验的将军和谋臣,再一个,他们承了马皇后的救命之恩,也会更加感恩戴德,对朱允炆也会相应的更加忠诚。朱允炆会在奶奶的帮助下掌握这群老臣,这群老臣也足以抵御朱棣。

所以,虽然马皇后没有政治和军事能力,但是她不死,朱棣基本不会造反,反了也很难成功。


无笔


朱棣起兵造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已经走投无路,不造反等待着自己的就只有死路一条,要不然他也不会胆敢用几万人和朝廷的几十万人对抗。

如果马皇后还活着的话,那绝对会是另一种局面,虽然说马皇后可能不具备很高的军事能力,但她的政治影响力远高于建文帝。

而且朱棣也是马皇后的儿子,她不会眼看着建文帝削藩逼死自己的儿子。

也就是说,只要马皇后还在,建文帝就不敢削藩,这样朱棣也就没有理由造反。

如果马皇后没死,建文帝不敢削藩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马皇后在天下臣民心中的份量远远高于建文帝。她为人宽容,在朱元璋起兵时期,经常帮助自己的丈夫照顾那些将领的家眷。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对待臣子过于严苛,马皇后经常劝谏自己的丈夫要宽以待人,柔性治国,还经常为那些被朱元璋惩罚的大臣说好话,这让朝堂上的大臣都十分感激马皇后。

也就是说,马皇后的政治影响力远远高于建文帝,身为孙儿的建文帝不会在马皇后还在的时候大张旗鼓的削藩。

同样的,朱棣在这一时期绝对不敢造反,建文帝不削藩,他没胆量起兵反对自己的母亲,天下人也不允许他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朱棣起兵造反最大的原因就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如果马皇后还在,肯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历史上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削藩时,他已经对五位藩王下了狠手,其中周王全家被擒,之后被贬为庶人。湘王被逼带着全家一起自焚而亡,齐王、代王和岷王都被贬为庶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一个要动手的对象就是朱棣,要知道朝廷把朱棣看成是一块硬骨头,而且朱棣手上的实力最强,建文帝决定集中力量拿下这块心头之患。

如果朝廷真的对朱棣削藩成功,最轻也是将朱棣全家被关押京城至死,他本人很可能会赐毒酒一杯。

这样凄惨的结局可不是朱棣想要的,正是在这种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反正横竖都是一死,朱棣肯定会起兵造反。

但如果此时马皇后还活着,她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孙儿逼死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朱棣的生命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他自然也就不用造反。


马皇后死后,建文帝肯定还会削藩,这时候朱棣肯定会造反

不过马皇后毕竟年纪已经很大了,如果她活到了建文时期,都已经快七十岁了,而建文帝和朱棣年纪都不算很大。

一旦马皇后去世,建文帝势必还会继续削藩,这个时期朱棣肯定会造反。

总得来说,在马皇后生前,建文帝不敢削藩,朱棣更不敢造反。


东方大史


孝慈高皇后马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贤良淑德识大体,她与朱元璋患难与共感情极深,成为朱元璋逐鹿天下创建帝业的重要助手。马皇后病逝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寿享51岁,我们现在假设马皇后活到了建文年间,而朱棣又起兵造反了,那他造反能不能成功呢?




马皇后是大户人家出生,自幼聪明伶俐,能诗会画,贯古通今。她的父亲马公为躲避仇杀亡命他乡,临走前把马氏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后郭子兴又把马氏许配给爱将朱元璋,两人婚后感情笃深,马氏跟随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成就万世基业,马氏不仅是朱元璋的贤内助,更是他的重要政治帮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严禁后宫干政,遏制外戚势力,但马皇后却经常能参与机要并直言劝谏。胡惟庸谋反罪牵连到开国元勋,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朱元璋想要杀他,马皇后极力为宋濂求情,最后朱元璋只将他免死发配。




马皇后有母仪天下之范,深得天下臣民的尊敬和爱戴,由于长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马皇后对政务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她主张以“宽柔”治天下,对朱元璋的“严猛治国”经常进行言语上的劝止,可以说马皇后很早就参与了政务,是具备一定政治水平的。但是她的水平,又远非能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可比。正如《明史》对她的评价: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马皇后的尊号“孝慈皇后”也是着重突出她的“慈”,但是在风云诡异,政治形势无比险恶的明初,她的“慈”反而会坏了大事。


马皇后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皆是性格柔弱仁慈之人,建文帝有意削藩,以遏制日益坐大的藩王叔叔,但是他削藩畏手畏脚,先易后难,敲山震虎结果导致燕王朱棣奋起反抗,从北平起兵,以“倾君侧”的旗号靖难起兵,我们假设马皇后在建文帝削藩之时还在世,那朱棣造反还能成功吗?




马皇后生于1332年,那么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她也67岁了,武则天这个年龄还没建立大周呢。因此,马皇后在精力上应该不存在问题。由于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帝位,马皇后自然要被尊为“太皇太后”,以她执掌后宫三十余年的阅历,及在洪武时期经常干政的经历,应该说她的政治影响力依然还是很大,况且她母仪天下,为天下臣民所爱戴,可以说,人心是向着马皇后的,朱棣造反,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从一开始的形势来看,不管是舆论还是政治风向,其实都是向着朝廷一边倒的。




建文帝数次用人不当,以曹国公李景隆主持讨逆,50万大军硬是没有攻下几万人把守的北平,朱棣兵进应天,又是李景隆和谷王穗开了金川门投降。若马皇后来坐镇中枢,以她几十年的看人识人,必会在选人上倍加小心谨慎,朝廷对待燕王的谋逆之举,只要坚决给予消灭,朱棣几乎是不可能一路从北平打到应天的,马皇后虽没有什么军事能力,政治手腕也一般,但是她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朱棣起兵是叛逆之举,马皇后只要居中指挥调度得当,朱棣造反必败无疑。


大国布衣


如果马皇后在建文帝即位后也没死,那么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甚至连造反的胆量都没有。反过来,在马皇后的辅助下,建文帝还很可能会逐渐成长为一代明君。

事实上,马皇后建文帝祖孙俩,和孝庄康熙祖孙俩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尤其是孝庄和马皇后,两者都是见证王朝统一的女性政治人物,其在自己所在的时代,都具有相当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言归正传,我们别看康熙少年天子君临天下,在翦除权臣鳌拜后,又取得了一系列文治武功的成就。然而,康熙在其亲政初期,也犯了不少严重的政治错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和建文帝一样,对于削藩操之过急,而且毫无准备。

现在,说到康熙的历史成就,就不得不说平定三藩之乱,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其实,严格来说,造成三藩之乱爆发,本身就是康熙的责任。康熙12年,当时年仅20岁的康熙,借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隐退之机,开展削藩。然而,他太低估吴三桂的胆量和力量了,自以为吴三桂真的会乖乖就范,结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推行削藩行动。

最终的结果则是引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吴三桂叛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便占据滇、黔、湘、桂、闽、川六省,兵锋直卷江浙,清朝半壁江山沦为战场,百姓再度饱受战祸之苦。

三藩之乱可以说是清朝入关以来,所遇到的最大危机,一下子就将清朝推到了败亡的边缘。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康熙操之过急的削藩之举。如果当初他能听取孝庄等反对大臣的建议,在削藩问题上做好详细的安排和准备,就不会造成如此可怕的局面了。

同理,建文帝少年登基,在削藩问题上,他也和康熙一样操之过急。他听信腐儒大臣齐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见,在没有详细规划和准备的情况下,对遍布天下的各位明初藩王开展削藩行动,而且手段十分粗暴,这才最终导致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而如果,在建文初年,马皇后尚在,她必定会对建文帝的施政进行辅助,断然不会让建文帝对藩王采取如此粗暴的削藩行为。同时,有马皇后在朝中压阵,各地藩王即便再怎么跋扈,也断然不敢胡来。

毕竟马皇后可是连明太祖朱元璋都要敬重三分的伟大女性政治人物,她的政治素养和影响力,断然不会比孝庄差。



这些历史要读


如果马皇后没有死,朱棣依旧会造反,这是必然的。



【一】朱棣觊觎皇位已久,不可能因为马皇后活着而影响自己的目标。作为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跟随父亲争战南北,立下功劳不少,但是因为太子要立嫡长子,所以朱棣没有办法,但太子朱标死后,这让朱棣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但是朱元璋将帝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应该是激发朱棣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想当皇帝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再说唐代的李世民就是通过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获得天下,而且开创了贞观之治,所以,前辈已作出榜样,朱棣有雄心和信心夺得政权,治理好大明王朝。所以,马皇后活着不影响朱棣野心的增长。



【二】朱允炆上台后实施的削藩工作。朱允炆上台之后,面对着不断壮大的各地藩镇实力,以及中央集权的不断被削弱的事实,采取削藩政策,随之国内几个势力较小的藩镇被铲除,几个藩王也没有得到好结果。当然实力较大的几个藩王没有得到触动,这其中就包括朱棣,虽然暂时未被削藩,但最终的归路就是被撤藩,所以,朱允炆推动削藩工作进一步刺激了朱棣的敏感神经,坚定了其反叛的决心。

影视剧中的朱棣

【三】马皇后如果活着,她对朱棣的影响估计仅限于对朱允炆的处理上。马皇后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以其勤劳善良和大度而文明,她帮助朱元璋料理后宫,在关键事情上能够及时劝诫,如在处理功臣上马皇后就给过朱元璋很好的建议。面对朱棣的反叛,她想以母亲对儿子说教式的劝谏,估计效果不会改变什么,只是在处理朱允炆上,看在母亲的份上,会对朱允炆有所保留,估计只能暂时留着朱允炆的性命,但早晚会找个理由处死朱允炆以绝后患。

所以,马皇后即便活着,但朱棣依旧会反叛,她改变不了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忽略了一个现实,就是马皇后不死的话,其实最大的关键不是朱棣造反不造反问题,而是有马皇后在,建文帝朱允炆如何削藩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我们先不提朱棣到底是不是早有反心这个问题,就说直接原因吧。朱棣之所以造反,可以说是被逼的,因为建文帝在削朱棣这个燕王之前,他已经连削五王,是相当霸道,都是废其为庶人,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以死明志。

正因为建文帝削藩如同废藩杀藩一般,所以对朱棣下手的时候,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起兵造反。

假如马皇后没死的话,建文帝这般,马皇后首先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因为马皇后是出了名的仁慈,连削的五位藩王中虽然有四位不是马皇后所生,也就是周王是马皇后所生,当然这里有所争议,周王和哥哥朱棣也不一定就是马皇后所生,姑且就算是马皇后所生。

但不论怎么说,以马皇后的仁慈,肯定不会赞同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如此迫害自己的亲叔叔的。

如果马皇后阻止成功了,说明她不只是仁慈,还是有能力和影响力的。

那么朱棣肯定没有理由造反,而且就是造反了以马皇后的能力,对付朱棣肯定手到擒来。

如果马皇后阻止失败的话,说明马皇后只是太仁慈,劝阻不了建文帝这个疯狂的孙子。

那么朱棣肯定造反啊,即使马皇后在,人家朱棣也不可能因为老母亲在京城,就束手就擒的等着侄子建文帝拿下他,来任人宰割的。

更何况马皇后在京城,朱棣造反,马皇后都没有能力规劝建文帝霸道削藩的话,也阻止不了朱棣造反成功的。建文帝朱允炆虽然能力平庸,但不会愚蠢到拿马皇后要挟燕王朱棣的。

所以说马皇后如果可以活到建文帝在位时期,朱棣能不能造反成功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能不能规劝得了建文帝,如果规劝得了,说明她能力很不错,那么朱棣肯定不是她对手,造反就不可能成功。

如果建文帝都规劝不了,那么朱棣造反她肯定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坐看事情的发展呗。


宋安之


马皇后没有死,如果建文帝还是那套做法,朱棣该反还得反。


其实,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朱棣为什么会反,建文帝登基后,他的重要举动,甚至国策居然是削藩,而且他的削藩手段和目的非常明确,先是好言相劝,让他的叔叔们主动撤藩,再就是使用法律手段,说你违法,进行司法迫害以达到目的,最后就是直接刀兵相见了。


那么作为朱棣来说,自己从十多岁就就藩燕地北平,一直干的就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苦力活儿,不但吹风吃沙很多年,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北平人,自己手握重兵,虽然干的都是刀口舔血的工作,但自己好歹是个自由自在的藩王,而且是个实权藩王。

朱允炆登基称帝后,不但没有好言犒劳自己几个在边关给他站岗的叔叔,反而是想学他爷爷那一套,把重要的人换掉(不敢说杀),别的没有学会,那点疑心病倒是祖传的。

从朱允炆削的那几个叔叔看来,朱棣是肯定跑不掉的,而且作为大明朝最重要的藩王,按照建文帝的搞法,朱棣轻则重就封地,重则入狱要命的。

朱棣只能反,这关乎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那么回到题目,如果马皇后在世呢,朱棣还反吗?马皇后是谁,是个怎么样的人,本题的很多回答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了,我就不多叙,总之,马皇后就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在皇室家族影响力很大的女人,包括朱元璋都会对马皇后尊重有加的,关于那个爱情故事,我就不多讲了。


直接说马皇后的威信是可以影响很多决策的,但她绝不算是政治家,或者说有什么手腕,马皇后唯一的本事是——善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朱棣反,马皇后会阻止吗?肯定会,毕竟是亲儿子反亲孙子,作为母亲和祖母肯定心里难受,肯定会从中斡旋的。

那么朱棣会听吗?肯定不会的,马皇后虽然威信高,资历老,但毕竟不是朱棣的亲妈,再说了,就算是亲妈,有人要我的命,我还不反抗?

其实如果马皇后在世,很有可能她会规劝朱允炆不要那么操之过急,毕竟建文帝没有朱元璋的本事和铁血手腕,他搞不定他那些叔叔的。


沉墨I方之城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如果马皇后不死,凭借着母亲的尊严,朱棣再怎么闹腾他也不敢把不孝这顶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一旦给人口实,在封建儒家教化下的大明帝国一定会出现千千万万个方孝儒一样的人反对朱棣,而且马皇后自己也不是等闲之辈,朱元璋的很多政策,譬如刻画大统历,马皇后深得民心,有他在,朱允炆就犹如有个定海神针,再说,如果马皇后在,朱允炆过于急躁的削藩政策也不会推行,朱棣也就没有造反的理由。

那么如果马皇后不是朱棣的亲妈呢?

朱棣的母亲一直是个迷。朱棣自称是马皇后所生,是嫡子。依据是《燕王令旨》说:“顾予匪才,乃父皇太祖高皇帝亲子,后孝慈高皇后亲生,皇太子亲弟,忝居众王之长”。《明太宗实录》也说:“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王,次上,次周定王橚。”不过朱棣自称这种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力,因为朱棣相当皇帝,他就必须自称是嫡子,这才能符合封建帝国的嫡子继承,

其实,经历代学者考证,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

有野史记载碽妃就是朱棣生母,并且正史之中也能找到应对此项推测的证据。 比如《闽书》、《国榷》、《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汪宗元撰《南京太常寺志》提到:朱棣的母亲是碽妃,而孝陵神位的支配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近人傅斯年、朱希祖、吴晗等也皆主此说。如果朱棣的亲妈不是马皇后,这个问题就另说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唯一皇后。朱元璋1352年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因为能力出众,被元帅郭子兴看中,马上就将朱元璋选为亲兵,并将养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这一年,朱元璋24岁,马秀英20岁。马秀英对朱元璋可谓是相当好,朱元璋被郭子兴错误关押的时候,马秀英偷偷把热饼藏在怀里送给朱元璋吃。后来,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皇后都扮演了贤内助的角色,该管的一定要管,不改管的绝不乱插嘴,为朱元璋纠正了许多错误,也避免了许多错误,朱元璋对马皇后有情有义。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封马秀英为皇后,统领后宫,母仪天下。1382年,50岁的马皇后去世,54岁的明太祖朱元璋悲痛欲绝,后来再也不立皇后。可以说,马皇后的过早去世,是明朝不可估量的损失,马皇后从小见多识广,经历了无数刀光剑影,斗争经验丰富,政治鉴别了强,是明初难得的女政治家。

只是因为朱元璋对后宫干政管的比较严,所以才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朱元璋去世后,如果马皇后还活着,一来建文帝朱允炆不可能削藩,皇祖母马秀英不会同意。既然不削藩,哪些藩王也不会造反,造反也没有借口,没有理由,没有人支持。

即便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藩王造反,有马秀英坐镇,朝廷的向心力会很大,几乎不会有人支持造反的藩王。马秀英就是朝廷的一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这就是旗帜的力量。

所以说,假如马秀英活到建文帝时期,没有哪个藩王敢造反,以马皇后的手段和威望,没有人是对手。


坐看东南了


《我是马皇后假如我没死-作者老龙》

现在明白人是真不多了,在我死后居然有人因为我不是朱棣生母,他要是造反我也没有办法,我一手带大的孩子就算不是亲生的在我这儿也是亲生儿子,真是气的我那什么板都压不住了!如果我还在我儿子敢造反?不打的他叫娘!

《1》:如果我还在:清君侧就是不孝不仁


我在的时候朱重八这厮还是听我的,等我死后朱重八这厮为什么杀的朝中无大将无老臣,还不是怕他死后朱允炆这个小孩子坐不稳江山,如果我还在,我就是朱允炆的靠山,老朱也不会杀这么多大臣,等朱允炆做皇帝的时候背后有我压阵,朝中有众多文臣武将可用,那朱棣这小子凭什么敢造反,他说清君侧,君侧的人如果是我,是他嫡母,他敢起兵造反来杀自己得母亲吗?就算他敢起兵,一个起兵弑母的人天下人那个敢跟随他!

《2》 如果我还在:天下将领那个不服我!


大家都知道老朱分封诸王,是因为他猜忌心重,只愿意相信咱老朱家的自己人,他老朱大肆分封诸王,将每个儿子都封为各地的藩王,让他们去保卫边疆,还记得洪武五年的时候,他还设置了一个亲王护卫指挥司,让各封地兵权直接归从他几个儿子调遣,于是可以说我每个儿子都是手握大权的,就算朱允炆后来毛毛躁躁的撤销了这些王爷,可是这些武将都还在,他们或者他们的父辈大多跟过我和朱重八,如果我还在,朱棣就算造反,我说一声全国各地来护驾的人绝对比朱允炆来的强!那朱棣这孩子造反也是不能成功的!

《3》如果我还在:杀伐果断不留手


朱棣为什么能打过朱允炆,还不是他心怀仁慈,有点舍不得杀他叔叔的原因,他的犹豫不决的态度传递给了为他战斗的将领身上,如此之下气势上就弱于他那杀伐果断的叔叔带的兵,我马大脚于朱元璋结发于微末时期,朱元璋杀人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马大脚若在,必定不会出现这种心慈手软的情绪!那朱棣10几万人马而已,我40万人,他凭什么能成功!

《4》 如果我还在:扯藩如打蛇,打蛇打七寸


那朱棣凭什么能起义,还不是因为手底下有人,朱允炆这孩子还是政治上还是幼稚了,如果我在岂能不知撤藩先撤朱棣,俗话说得好打蛇打七寸嘛,如果我在这种错误不会发生,朱允炆有我支持,撤他的藩易如反掌,没有封地他一无所有凭什么造反,没有了朱棣,其他几个就像没有主心骨撤藩还不是顺顺利利!

可是没有假如,说到做皇帝朱棣这孩子还是更优秀,朱老八我等着你,你慢点来,别着急!我和儿子(朱标)会一直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