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駐山溝的英魂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 永駐山溝的英魂》。

某地深山的褶皺裡,一條曲曲折折的山路通向幽靜,路的盡頭散落著幾棟不起眼的房子,這是通信分隊的一個重要點位。滿眼蒼翠中,溪流涓涓清澈靈動,飛鳥盤旋聲聲入夢,伴隨著一個永駐山溝的英魂,共同講述著發生在這片土地上感人至深的故事。

礪劍春秋 | 永駐山溝的英魂

1970年,董有義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通信兵。因為工作需要,他來到了這座深山,從此再也沒有離開。

當時正值部隊創業之初,野外實裝操作訓練全面展開,董有義所在單位出色完成通信保障任務,他也因表現優異順利提幹。

上級準備調他到機關工作,前程似錦的軍旅人生已向他綻放新的機遇。然而董有義表示:如果可以,自己還是想到原來的崗位上工作。於是,他如願留在了通信分隊,重回那片熟悉的深山。

對部隊建設極端負責,使董有義對工作要求嚴苛到了極限。架設天線時,他和戰友們冒雨穿越稻田、沼澤,踩著又粘又滑的黃泥路上山。

每一條線路他都要再三確認,從不放過任何可能出現的紕漏。任何一個“差不多”的敷衍了事都在他的嚴厲監督下灰飛煙滅,任何一個“過得去”的含糊應付都在他的再三檢查後無影無蹤。

這種高標準嚴要求,讓身邊所有戰友都打心眼裡敬他服他。

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指揮通信線路中斷,作為副中隊長的董有義主動請纓帶隊巡線。

清晨一出門便是沒膝蓋的大雪,他一手拿砍刀一手拿設備,硬是在深山雪野走了20餘里,終於發現了被樹幹壓斷的通信電纜。

檢修完畢回到連隊已是深夜,他不顧臉上手上的劃傷,立即進行線路調試,早已忘記周身疲憊和飢腸轆轆,直到通信恢復暢通,臉上才綻露出一絲笑容。

礪劍春秋 | 永駐山溝的英魂

深山無言見證了一個個腳印,步履匆匆完成著一次次衝鋒。董有義把自己化作行走在大山深處的“電纜醫生”,可是誰又能想到,此時此刻的他其實早已是病入膏肓。

1984年深秋,董有義時常感到腹痛,四肢無力,戰友們在巡山查線時都察覺到他力不從心,與以往的敏捷幹練判若兩人。

大家紛紛勸他趕緊去醫院檢查,他卻連連擺手:“實裝操作訓練正在節骨眼上,我再等等,沒事的!”

他一次又一次放棄出山看病的機會,強忍疼痛振作精神奔走在山澗溪水,每一步都在書寫著導彈通信兵的忠誠與敬業。

這天他和戰友們像往常一樣給新區域架設天線,因為高空作業難度係數高,他決定親自操作。

不料他剛接過保險帶和腳釦,卻突然一頭栽倒在電線杆下。醫院的診斷結果令戰友們瞠目結舌似五雷擊頂——肝癌晚期。

大家根本不相信,如此殘忍的現實居然發生在那樣一個忘我衝鋒的人身上。瘦得脫了形、下肢水腫的董有義已經無法移動身軀,然而他既不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悲嘆自己的不幸,只是默默地在最後的時間裡與死神頑強抗爭。

礪劍春秋 | 永駐山溝的英魂

冥冥之中,他似乎感覺自己可能要離開了,心中的不捨讓他作出了人生中最後一個決定。他用微弱的聲音對領導和妻子說:“死後能不能把我的骨灰灑在這片山頭,我想留在這裡……”

聽到這樣的要求,所有在場人的眼淚都控制不住奪眶而出。

這個在山溝裡痴心築夢的勇士,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依然如此執著。董有義飽含深情地與戰友們訣別,他說:“我生活戰鬥在這大山裡,就讓我永遠守護它吧。我在陣地看著大家,一定要把工作幹好!”

當時4歲的小女兒還不曾意識到父親將要與自己永別,但她至今記得父親叮囑自己,將來一定要去看一看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董有義,一位恪盡職守到生命最後一刻的鋼鐵戰士,在強撐著病體用顫抖的手寫下7封信把工作安置好之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礪劍春秋 | 永駐山溝的英魂

16年軍旅生涯,16年堅守深山,16年愛崗敬業,16年忘我奉獻。董有義的軀體雖然早已化作骨灰融入他深愛的土地,但他“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赤子之心,卻教育激勵著一代代英雄的傳人。

物質不滅,宇宙不滅,火箭軍官兵用生命和熱血託舉大國長劍騰飛的信念追求永遠不滅。

撰稿:李猛、夏明月、郭城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