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漢武帝劉徹是漢朝第七個皇帝,他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任職期間,漢武帝實施中外朝制、刺史制等制度,同時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勢力,把國家的權力盡可能集中在自己手裡。除此之外,漢武帝還實施了平準、均輸、算緡等措施,遏制富商大賈的發展。總的來說,漢武帝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掌握實權在朝中說一不二。曾經有一個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想回來。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這個被漢武帝擋在門外的將領名叫李廣利,他的妹妹李夫人,是漢武帝的一個妃子。漢武帝對李夫人非常寵愛,所以對她的兄弟也很重視。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將李廣利冊封為將軍,讓他帶著六千騎兵和幾萬郡國品行惡劣的少年,去攻打大宛,搶奪一些寶馬良駒回來。因為李廣利等人的目標是貳師城,所以他被人稱為“貳師將軍”。如果李廣利能夠順利攻破大宛,班師回朝以後,漢武帝就能名正言順的給他加官進爵。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李廣利等人奉命出發的時候,雄赳赳氣昂昂,都想著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等回來以後接受朝廷的封賞。可實際上這種遠征,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容易。在交通相對落後的古代,李廣利等人行軍速度異常緩慢。出發時攜帶的糧草,根本就不夠用,必須在路上從那些小國家手中獲得糧草。那時候漢朝的威名很大,周邊的小國都對它非常敬畏。不過,李廣利等人帶兵趕來的時候,這些國家卻不敢開門,給他們提供糧食。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春秋時期,有一個假道伐虢的故事。晉國以借路為名義,將虞國作為跳板,消滅了虢國之後,又轉過頭來將虞國消滅。之前晉國給虞國君主送去的禮物,也因此回到了晉國君主的手中。李廣利等人的目標雖然不是這些小國,但是他們對李廣利等人卻非常害怕,他們緊閉大門,不敢讓漢朝的軍隊進入。剛開始的時候,李廣利等人還能忍受,後來因為糧草匱乏,被迫對沿途的小國發動了進攻。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李廣利如果不想辦法給將士們提供物資的話,恐怕還沒有到大宛,其手下士兵就會譁變。對沿途小國發動進攻後,李廣利接連獲得了大量的糧草,可以繼續向前趕路。不過每次進攻之後,其手下將士就會折損一些。等到了鬱成的時候,李廣利手下的士兵,只剩下幾千個人。他們又累又餓,勉強對鬱成城發動進攻後,被以逸待勞的守軍打得極其狼狽。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李廣利跟身邊人商議了一下,他們覺得連鬱成城都沒有辦法拿下,攻打大宛都城就更不可能了。認清客觀現實後,李廣利等人擅自做主,帶著部隊撤退,一路逃回了敦煌,此時其手下士兵只剩下十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李廣利派遣使者,給漢武帝那邊送了一份奏章。大概意思是說,討伐大宛的路程太多遙遠,我們的士兵不害怕打仗,但是害怕餓肚子。現在兵力少得可憐,實在沒有辦法繼續進攻了。

將軍帶兵戰敗想回國,漢武帝悍然下令,把關門封上打不贏別回來

李廣利也沒有徹底放棄攻打大宛的目標,他只是希望能夠回國休養一下,然後帶領更多的士兵,重新發動戰爭。結果漢武帝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立刻派遣士兵封鎖玉門關。如果李廣利等人敢進關的話,可以直接就地正法。漢武帝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主要是因為撤兵會折損自己的顏面。如果連大宛這樣的小國家都搞不定,其他國家肯定會恥笑大漢王朝。李廣利害怕被漢武帝殺害,不敢直接回國,於是帶著士兵留駐敦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