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先生百歲感言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楊絳:1911年出生,2016年逝世,享年105歲。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

這就是錢鍾書先生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我們仨》這本書是她在92歲時候寫的家庭回憶散文,溫馨、深情。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第一部分:短短兩頁,我們老了,楊絳寫她做一個夢,夢見黃昏薄暮,蒼蒼茫茫,鍾書不見了。

第二部分:我們仨個失散了。用了夢境一般的寫法,三個人失散,錢鍾書被關到了古驛道,流放到一條船上,她和女兒阿媛就找啊找,她在裡面寫,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守望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我撫摸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回憶了她和錢鍾書相識結婚,一起去國外留學,生了女兒,又在戰亂中回到飽經滄桑的祖國,一路顛沛流離,解放後留在北京,動亂年代居無定所,而她們三個人依然相互攙扶,不離不棄。文字優美,飽含深情,讓人讀完淚目。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 1935年,鍾書不足25歲,我24歲略前幾天,我們結了婚,同到英國牛津求學,我們離家遠出,不復在父母庇廕之下,都有點戰戰兢兢,但有兩人相伴,可相依為命
  • 1936年,我懷上孩子,鍾書敦敦囑咐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她們的娃娃是牛津出生的第二個中國娃娃。而後,已經沒有家裡的消息,報紙上得知家鄉已被日軍佔領,一家人逃難,為國為家,都是十分焦慮,
  • 1938年8年,他們輾轉買到三等船票,回到祖國,而已無居處。後面,楊絳回憶了很多女兒錢瑗成長趣事,從不被待見的女娃,到被公公評為“吾家讀書種子也”,更多的是戰亂年代生活的艱難。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年逾古稀,被打倒為牛鬼蛇神,居無定所,只能在辦公室裡搭了個房間,然而,再多磨難,也沒有改變他們對學問赤城。最後,如楊絳先生說:人生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有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走散。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窮途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的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世人都羨慕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美好的事情總是可遇不可求。人一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你不能去複製別人的幸福,但卻可以創造自己的幸福。

愛從來不是單一的付出,而是相互的守候。楊絳先生的筆下錢鍾書左右腳不分,不會系蝴蝶結,拿筷子像小孩子那樣抓,是這個“拙手笨腳”的人。可在她生產住院期間,一日跑了四次,燉了雞湯給楊絳喝,楊絳感慨“如果錢家人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先前的錢鍾書,可是連火柴都不會劃,就這是這樣點滴的相處,成為相濡以沫的一生的幸福。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是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楊絳先生《我們仨》|品讀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筆下最溫情的回憶

以愛己之心愛他人,以利己之心利他人。只要心寬了,看的就淡,計較的就少,付出的就多,而最後,所有失去的都會已另外一種方式迴歸,暫時的損失,可能換回以後更好的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