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在清末的政壇上,有一位曇花一現的風雲人物。憑藉著一己之力,忽悠慈禧對列強宣戰、謀害光緒帝,差點亡了滿清,更是造成庚子國變的重要元兇。而他從離太上皇只有一步之遙到被清廷流放,僅僅用了10個月。這個"傳奇"人物,就是名噪一時的端王載漪。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載漪

1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載漪生於咸豐六年(1856年),生父是惇親王奕誴(發音從),後過繼給瑞敏郡王奕志,並繼承了爵位。搞笑的是聖旨上把"瑞"字錯寫成了"端"字,載漪就變成了端王。

載漪一支在宗室中不太受待見,根子出在他生父奕誴身上。奕誴這個人不學無術、大大咧咧,人稱小五爺,在京城中是飛鷹走狗、不務正業方面的"大宗師"級人物。奕誴還有一個毛病——嘴上沒把門的。

奕誴和肅順私交不錯,辛酉政變的時候常和肅順等人吃吃喝喝。一次,奕誴聽到風聲,鬼子六奕訢和慈禧密謀幹掉肅順,吃飯的時候提醒肅順小心,"有人要殺你呢"。

肅順沒太當回事,以為奕誴和他說笑,滿不在乎的回答說"請殺,請殺"。這事鬼子六在不在乎不知道,慈禧可一直記著呢。因此,在慈禧掌權之後,就沒怎麼給奕誴、載漪這一枝什麼好臉色。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影視中的肅順

不過世事難料,風水輪流轉,到了戊戌年(1898年),載漪突然鹹魚大翻身,被一個大餡餅砸到了腦袋上。

戊戌政變之後,慈禧痛恨光緒帝和維新派,決定換馬。在和榮祿等心腹商量之後,慈禧立載漪的兒子溥儁(音同俊)為大阿哥,即實際上的儲君,在適當的時候換掉已經被囚禁的光緒。

奇了怪了,慈禧怎麼想起一直坐冷板凳的載漪一家了?

一種長期流傳的說法認為載漪能夠翻身主要是他福晉的功勞——因為是慈禧的侄女,載漪福晉常年陪伴慈禧,總在太后面前說老公和兒子的好話,這才讓一家得了寵。

事實並非如此。載漪的福晉的確經常入宮陪慈禧聊天,但她並不是慈禧的侄女,而是蒙古阿拉善旗王爺之女。這位福晉能說會道,被稱為巧嘴八哥,很受慈禧喜歡。

不過要是認為單憑她的三寸之舌哄慈禧開心,就能讓慈禧選載漪的兒子繼承大位,實在是低估了慈禧的政治智商。慈禧選擇溥儁的原因要從載漪和溥儁父子身上找。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美顏後的慈禧

首先,載漪在戊戌年間,力挺慈禧,表明忠心。戊戌政變前夕,載漪和慶親王奕劻趕到頤和園覲見慈禧,哭請慈禧訓政,不然國將不國,慈禧本人也會有生命危險,言辭懇切,很讓慈禧感動。此舉讓載漪成為了慈禧心中可以信得過的自家人。

其次,戊戌政變之後,慈禧風聲鶴唳,對漢臣心存戒備,故而大力提拔滿洲貴族掌權。當時在朝中有影響的滿洲貴族有三人——榮祿、奕劻、載漪。榮祿受重用,但是不是皇族,奕劻不是皇室近枝,血緣上,載漪和慈禧最為親近。

第三, 載漪的政治主張和慈禧最為接近,在對待列強和光緒廢立上,榮祿、奕劻都有不同於慈禧的看法,只有載漪與慈禧志同道合,觀點一致。

最後,載漪讀書不多,水平有限,為人浮躁少謀,比較好控制和利用。

所以,慈禧傾向於在載漪一支中選擇下一任皇帝,剛好載漪的兒子溥儁年齡正合適(15歲,其他幾位候選人年齡偏大),身體健康,不像同治和光緒體弱多病。有了合適的爹和合適的兒子,合適的位置也就到手了。

1900年1月24日,慈禧在中南海儀鸞殿召集宗室諸王、御前重臣30人,宣佈冊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過繼為同治帝之子,時機一到,就讓光緒禪讓、溥儁繼承皇位。對倒黴到家的光緒,也做了安排,禪位之後,光緒改封"昏德公"——這是保守派大佬徐桐想出來的好主意,把金國冊封被俘的宋徽宗封號轉給了光緒。

不用問,最高興的就是載漪、溥儁父子了。載漪樂的北都找不著了,兒子成了皇帝,他就成了"太上皇",雖然還得看慈禧眼色,但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大展拳腳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載漪高興早了

2 瘋狂的"太上皇"

廢掉光緒,代之以溥儁,慈禧這一通神操作遭到了朝廷內外的強烈反對。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榮祿

榮祿、奕劻都不贊同廢除光緒,只是同意立大阿哥,至於什麼時候讓溥儁登基,看情況再說——實際就是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等地方實力派也明確表示反對廢掉光緒。

英、美、日等國也反對更換皇帝,他們認為慈禧訓政已經夠糟糕了,如果再選一個保守派陣營的皇帝,他們在華的利益會受到一進步的損害。

在國內外洶洶輿論和民意的反對之下,慈禧只能暫緩廢帝計劃。

這件事極大的刺激了載漪,載漪本身就很排外,認為洋鬼子們沒一個好東西,洋玩意也不如老祖宗的東西。朝內那些搞洋務的大臣全是洋鬼子養的帶路黨,比洋人還可惡。這些人居然串通一氣,阻撓兒子登基,必須想辦法把他們斬草除根。

眼看著太上皇的位置如同毛驢頭頂上吊著的胡蘿蔔——近在眼前,就是夠不著,載漪氣的七葷八素,找來他的一干黨羽商量對策。

載漪在朝內並非孤身一人,戊戌政變之後,在他身邊形成了一個頑固派排外集團,主要的成員有下面這幾位老哥: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走向共和》中慷慨激昂的徐桐

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剛毅,此人是排外最歡的一位。好玩的是,之前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的割地賠款,都沒見他跳出來排外,偏偏這個時候"見談洋務者,皆斥之為漢奸",這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都不是,是權力的慾望。剛毅想借助載漪這個太上皇和榮祿爭功,自然投載漪所好了。

大學士徐桐,這位老爺子倒是實心實意的排外,只要和他的道學主張不一樣的,一概都是歪理邪說,何況洋人那些奇談怪論?而且徐桐還是溥儁的老師,要是溥儁上位,他就是帝師了。

剩下的還有莊親王載勳、軍機大臣啟秀、軍機大臣順天府尹趙舒翹等人。總之,圍繞著載漪的這群滿清權貴在排外、廢帝方面出奇的一致。

思來想去,還是載漪想出了辦法——藉助義和團(各時期稱呼不一樣,為行文方便,統稱為義和團)。載漪府上有個教書的舉人請義和團給他表演過胸口碎大石、肚皮擋子彈的神功,這讓統領虎神營、見識過洋槍威力的載漪驚掉了下巴——還有這種操作?看來還是老祖宗的神功牛啊。不僅僅有神功護體,義和團還有能隨時召喚孫大聖、鐵柺李、二郎神、元始天尊等各路大神的大招,到了戰場上分分鐘天誅了洋鬼子和他們的走狗。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義和團

山東巡撫毓賢也給載漪介紹了不少團民收拾洋人的先進經驗,建議利用義和團滅了洋人。如今想想,這真是一個搜腸刮肚都想不出來的好主意啊。

一通熱烈的討論之後,這些大清的干城們一致同意,對列強宣戰、請義和團入京協助滅洋,他端王還要順便把洋鬼子的走狗給一窩端了。

恰在此刻,洋人送來了神助攻。

1900年5月,義和團運動擴大到了京津地區,列強一看既然清廷不想剿滅義和團,那我們就自己上,組成多國聯軍,悍然從渤海灣登陸,進入平津地區,殘酷鎮壓義和團運動。

慈禧對於義和團的態度,一直搖擺不定。聯軍派兵進入平津之後,慈禧已經面臨最後的決斷,她派遣趙舒翹、剛毅等人去考察義和團的狀況。從選派兩位保守派大臣來看,慈禧已經非常傾向於利用義和團和列強開戰了。果然,剛毅等人一番考察之後,認為義和團"保我大清,滅彼外洋,自居忠臣義士",慫恿慈禧利用義和團與洋人拼命。

為了促使慈禧下定決心和洋人開戰,利令智昏的載漪居然讓軍機章京連文衝偽造了一份列強給清廷的照會,裡面提了4個條件:

1、 勒令慈禧歸政光緒

2、 列強指定光緒的居住地

3、 列強代收各省錢糧

4、 列強代管清廷軍權

這四個條件,任何心智正常的統治者都不會接受,何況視權如命的慈禧?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慈禧

6月16——19日,清廷高層連續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是戰是和。在會上,載漪等人吐沫飛舞、疾言厲色,對主和派大臣嚴加指責,載漪儼然真太上皇一般頤指氣使,把軍機大臣王文韶罵的汗流浹背,連光緒帝也被載漪訓斥了一通。

慈禧在假照會的刺激之下,下旨對諸列強開戰,由此,庚子之亂的大禍降臨到了中華民族的頭上。

平津打起來之後,載漪一方面指揮義和團和虎神營圍攻使館,而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收拾那些"二毛子"(即基督徒)上。

載漪大肆散佈義和團要殺"一龍、二虎、三百羊"的口號。一龍,指的是光緒;二虎,指的是李鴻章、王文韶(另一說指奕劻);三百羊,指的是辦洋務的官員。

載漪不僅僅是說說而已,為了讓兒子溥儁登基,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除掉光緒這個最大的障礙。6月25日,載漪、載勳帶領著精選的60多名義和團團員闖進皇宮,"查驗二毛子",實際上是想趁機幹掉光緒。光緒帝被嚇的體如篩糠,不知所措。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光緒

載漪發了瘋,慈禧多少還保持著一些理智。她命令榮祿率軍攔住載漪等人,告訴他們,"廢皇上一事,自有權衡,不可胡來",保下了光緒的性命。

殺不了光緒,殺幾個主和派大臣還是可以的。許景澄、袁昶先後在書信上指責載漪是亂國的罪魁禍首,被載漪所知。載漪在慈禧面前鼓唇弄舌,終於把這兩位送到了菜市口。徐永義、立山、聯元三人因為激烈反對慈禧、載漪的開戰主張,也先後被殺。

不過載漪再怎麼橫行無忌,也只能是耗子扛槍窩裡橫,隨著列強軍隊不斷逼近北京,瞎子也看的出來,清廷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了。

危機時刻,載漪的另一面暴露出來。在洋人離北京越來越近的緊要關頭,載漪準備好了白旗,準備萬一北京陷落,趕緊打出白旗保住身家性命。載漪還向心腹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宣戰之時,他就料到最後必然要議和。他不過是想給列強些教訓,不要亂管大清的家事。等攻破了北京的教堂、讓洋人知道自己的厲害、光緒下臺、溥儁登基,哪怕是割地賠款,也要和列強和談。

可見,在載漪的心中,大清、朝臣、子民、洋人,他都不在乎,只要能讓溥儁登基,他自己掌握權柄,"哪怕洪水滔天",哪怕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3 藥渣子

8月,慈禧攜帶著載漪等人被迫逃離北京,並命令李鴻章、慶親王奕劻與洋人議和。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慈禧"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對列強提出的議和條件照單全收,其中也包括了列強懲戒"禍首"的要求。

他試圖謀殺光緒,忽悠慈禧,從要當太上皇到被流放只用了10個月

李鴻章

上躥下跳的載漪自然是跑不了的,慈禧為了保命,也顧不上這個用過了的藥渣子了。1900年11月20日,載漪被革去爵位和差事,發配新疆。離他兒子被立為大阿哥也就10個月的光景,不僅太上皇做不成,連王爺也當不了。

不過載漪的結局還不算太糟,不久之後溥儁也被廢除大阿哥的稱號,趕出紫禁城。但是父子二人並沒有遠赴新疆,而是投奔了岳父蒙古的阿拉善王爺。載漪後來返回北京,1922年去世。

載漪的迅速崛起與隨之而至的身敗名裂,一方面反映了清廷保守派的顢頇、瘋狂,他們為了攫取最高權力,不惜犧牲億萬百姓和滿朝的官員,乃至皇帝。

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慈禧晚年空前的集權和清廷政治生活的畸形,從甲申易樞到戊戌政變,慈禧一直把清廷的最高權利緊緊的握在手中,不容許他人覬覦一絲一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不惜改組軍機處、調整總理衙門的權力架構、打壓清流黨、清除一切異己勢力。任用載漪等愚蠢自大、盲目排外的保守派,蠻橫的改變清廷穩定運行了上百年的皇位傳承製度。而在列強入侵、大禍臨頭時,又毫不猶豫的把保守派當成替罪羊扔了出去,只要保證自己的權力和生命,任何人都是慈禧可以犧牲的工具。整個國家徹底的淪為了慈禧的個人私產,皇帝、大臣、子民都是匍匐在她腳下的奴僕,可以任意驅使、虐待、殺戮。

歸根結底,載漪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取決於他自己,而是取決於那個坐在龍椅後面,陰鷙冷酷的女人——慈禧。當載漪退出政治舞臺時,作為真正幕後大佬的慈禧又開始尋找下一個聽話的奴才,只是,無論她再怎麼折騰,她和她的大清國,都沒有多少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