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人設計的戰鬥機外形感覺都不那麼漂亮,甚至有點怪異?

趙子方書法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


法國達索公司的創始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看起來漂亮的飛機,就是好飛機”。因為越是好看的飛機 就越是符合空氣動力學 ,也就越趨向於流線型,越是流線型,也就越好看。這也算是航空界的“顏值就是正義”了。因此現代戰機都設計的越來越漂亮,比如殲-20、蘇-27、蘇-57、F-22、F-35等世界頂級戰機,外形都相當漂亮,而且性能也都相當先進。

至於,英國設計的戰鬥機外形漂不漂亮,我覺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還是對比一下吧!這樣比較直觀。(選用的是英國經典戰機)

1.颶風 與 BF-109外形對比(宿命之敵)

颶風戰鬥機,在不列顛空戰期間皇家空軍取得的戰果大都由颶風戰鬥機擊落,擊落的德國飛機約1500架。

BF-109則是二戰前期納粹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

颶風戰鬥機(下圖)

BF-109戰鬥機(下圖)

2.噴火 與 P-51“野馬”外形對比(好基友,相互對比)

噴火戰鬥機,是英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戰鬥機,也是最主要的單發動機戰鬥機。

P-51戰鬥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在二戰期間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也是美國海陸兩軍所使用的單引擎戰鬥機當中航程最長。

噴火戰鬥機(下圖)

P-51野馬戰鬥機(下圖)

3.彎刀 與 F9F-6“美洲獅”外形對比(差不多的年代服役,而且都服役於海軍航空兵)

彎刀戰鬥機,是一款雙發動機,中單翼噴氣式戰鬥機,於 1957年服役,共生產了75架,用戶英國海軍航空兵。

F9F-6“美洲獅”戰鬥機,美國格魯曼公司出品,原型機在1951年9月完成首飛,之後生產了646架,用戶美國海軍航空兵。

彎刀戰鬥機(下圖)

F9F-6“美洲獅”戰鬥機(下圖)

4.標槍 與 F-106外形對比(都是三角翼戰鬥機,服役年代差不多)

“標槍”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三角翼的實用戰鬥機,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有9種改型,生產了381架.

F-106戰鬥機,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超音速全天候三角翼戰鬥機。

標槍戰鬥機(下圖)

F-106(下圖)

5.AV-8B 與 雅克-38外形對比(都是直起降戰鬥機)

AV-8B 鷂式戰鬥機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雅克-38是雅科夫列夫實驗設計局為前蘇聯海軍研製的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

AV-8B(下圖)

雅克-38(下圖)

6.狂風 與 F-14雄貓外形對比(都是可變後掠翼戰鬥機)

狂風戰鬥機,英國、德國以及意大利聯合研製的雙座雙發超音速可變後掠翼戰鬥機。

F-14戰鬥機,是美國一型雙座雙發超音速可變後掠翼多用途艦載戰鬥機

狂風戰鬥機(下圖)

F-14戰鬥機(下圖)

7.颱風 與 殲-10外形對比(都是鴨翼、下腹進氣)

颱風戰鬥機,是一型由歐洲戰鬥機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設計的雙發、三角翼、鴨式佈局、高機動性的戰鬥機。

殲-10戰鬥機,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研製,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佈局,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戰鬥機。

颱風戰鬥機(下圖)

殲-10戰鬥機(下圖)

綜合上述幾款英國研製的經典戰鬥機與同時代其他經典戰機的比較來看,英國設計的戰鬥機外形首先來說並不怪異,與其他同類比較,其實也差不多。至於漂不漂亮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當然,英國也有幾款非主流的 戰鬥機,比如:海雌狐戰鬥機、“閃電”F.Mk1截擊機。不過想想美國和蘇聯,冷戰時整出來的那些奇葩飛機。英國弄幾款非主流外形的戰機也就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了。

海雌狐戰鬥機

“閃電”F.Mk1截擊機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在飛機界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外觀即戰力,也就是說看上去漂亮的戰鬥機實力一般都不會差,但是這句話偏偏到了英國這兒就不管用了,細看英國近代飛機的發展史,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奇形怪狀的飛機,比如說外觀大腹便便的“閃電”戰鬥機,還有下巴上像是長了一個腫瘤似的“獵迷”AEW3預警機等等,像鷂式這麼長相一般的戰鬥機在英國飛機裡算是一個“精緻的大美人”了,那為什麼英國大部分飛機長的都很怪異呢?

其實英國研製外形奇葩的飛機已經有些年頭了,比如說在1945年研製的Libellula戰機,不僅在機身後方有兩個碩大的機翼,在機頭方向還加入了像魚鰭一樣的前翼,真可謂古怪之極。這是因為英國早期比較迷信風洞裡的實驗,認為在風洞中能夠有良好測試結果的飛機其實際效果也不會差。

倘若把英國這些長相奇特的飛機放到風洞中測試的話,可以發現都是有著良好的氣動結構的。加上當時英國並不刻意追求飛機的外觀,所以一直以來都不把這種“醜”當回事,反而還很喜歡。

其實不光只有英國,在早期飛機的探索實踐中,其他國家也誕生出一批奇形怪狀的飛機。比如說美國就研製出類似UFO一樣的飛行器、大腦袋的運輸機以及蘇聯研製的類似螞蚱一樣的地效飛行器,只不過他們的研究成果只停留在實驗階段,並沒有大規模裝備,而英國卻把這些奇形怪狀的飛機搬到了檯面上,有些還大規模服役。

其實,對戰機比較熟悉朋友們都可以發現,每個國家的戰機都是有些不同之處的,比如說美式戰機跟俄式戰機,它們都是有著不同的風格,而這些奇形怪狀的飛機也可以看作是英國的風格。

二戰以後,由於英國跟美俄之間的軍事實力相差不大,在設計飛機時自然誰也不服對方。在設計未來戰機時,自然也都是嚴格的保密,他們之間誰也不知道未來戰機會長什麼樣,在這種火花的碰撞之下,英國就演變出來了這種奇葩的飛機。雖然這些飛機長相奇葩,實際戰鬥力仍然不容小覷。


水鏡曉先生


達索公司的創造人老達索,說過一句非常出名的話,只有最帥的才是最厲害的戰鬥機,與達索的想法不同的是英國,有長期的實踐證明了一句話,我很醜,但是我非常厲害。海灣戰爭即上演了一場丑角上陣大展雄風的神話,那麼漂亮的“狂風”光光往下掉,只要伊拉克防空炮一響,一準沒跑,被打得肝痛肉跳好不慌慌。英國一著急,再次拿出了自家五十年代的產品“掠奪者”,也要捱揍,不過搖搖頭居然挨幾發炮彈沒事,這飛機擦著地皮飛都沒事,被人狂嘔為一個“吃土者”,吃土怎麼了,那叫低空性能逆天。真是不可理喻,好幾十年的老飛機,一時蓋過“狂風”的風頭。所以漂亮沒有用,醜陋一點沒關係,其中的王道僅僅在於,英國的過去,飛機都多出自原創,在心理上一時有點難以接受,如此而已。習慣了也就好了,不是嗎?

舊日榮光

2014紀念D日70週年,2018紀念空軍成立百年,噴火屢屢登場,昔日的這位“消防隊員”,曾經被二戰譽為最好的飛機。奪取了對德國法西斯空軍空戰的勝利,丘吉爾驕傲地說道,從來沒有這麼多的人,拿到這麼多好處。共生產了2萬多架,也許其飛行員的總結比較到位,一旦強烈的求生慾望被激發出來,才會造出這麼偉大的裝備來。不錯,靠譜,血淋淋的楞頭青之作,成為醉愛。水平機動性和火力要力壓德機一頭,生生乍出一臂來。再有當然就是倫敦的空防體系密集。打贏了都是王道,一朝得到活的BF-109,研究了再研究,琢磨了好幾遍,英國不相信,就是石頭似地飛機打下了自己“虎式坦克似地飛機”。其實沒什麼,“噴火”論其單機,無非水平機動性好一點罷了。

濃濃英倫風

以為“標槍”和“鷂”,真正的兩大傳奇。前者開啟了三角翼飛機的先河,至今風靡,尤其成為法蘭西的至愛,一造再造,造得興起,順帶著還為印度設計了一架“光輝”,“光輝”自然無法與“陣風”同在。於我們這,殲-7即是。應該說三角翼開啟的一段世紀傳奇,英國原汁原味獨創的玩意,至今可以聞見它的味道。原湯原味的還有一種,即為“鷂”式,垂直起飛的飛機,“鷂”雖非第一種,但是卻為第一種最實用的飛機,成就了自己馬島戰爭的勝利,也成就了美國AV-8B,英國退役了不要,全部被美國以極低的價格收走。可見美國海軍對它不離不棄,還要使用十幾年沒有問題。

風華不再

這麼一說,仔細一扒拉,英國開創的飛機制造傳奇,還真是不少。有趴著開的飛機,特別經得住的“蚊”式,還有“閃電”,被譏諷為肥鵝懷了孕,那又如何?使用正是王道,還有“彎刀”,還有“劍魚”。不必說截根三角翼的精典,猶憶“劍魚”把“俾斯麥”頭號戰列艦撕成了碎片,作為昔日的帝國,航空成就的一點精神,所謂英倫之風,今日早已風華不再。幾十年不打仗,造起飛機來一是沒錢,二是三心二意,當面對F-35著艦驚魂的一刻,誓言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六代代,喏,就是它了。要將“颶風”的事業繼續,因名“暴風”,精神是好精神,只是隔著五代造六代,能力受到世人廣泛質疑。不過,看著還可以,比原來漂亮多了,但還是總讓人覺著怪怪的,你說,差在哪呢?


魂舞大漠


英國設計的飛機,特別是二戰後噴氣時代,長得確實有點和其他國家飛機不一樣,不少設計理念也很另類,比如這種“火神”戰略轟炸機,1956年服役,和同時代的蘇聯圖-16(我國轟-6原型)相比,兩者航程、載彈量都差不多,但圖-16顯得中規中矩,而“火神”似乎更加“仿生”一些,特別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鳥。

那個年代對噴氣式飛機構型似乎還沒有達成共識,所以,都有些現在看來千奇百怪的設計,只是英國人的一些設計令人印象特別深刻,再比如“閃電”截擊機,當時各國設計師都在設計2倍音速的高空高速機型,雙發發動機佈局也大致一樣,都是並排放置,但老英腦洞大開,愣把兩臺發動機摞在一起,也不怕給維修造成巨大困難。

至於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戰機將導彈、副油箱掛架擱在機翼上方的做法,對英國來說也不新鮮,“閃電”早就把副油箱扛在機翼上了。

想法千奇百怪也有好處,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起降戰機“鷂”式就是得益於英國人的才思,後來被美國人購買,加以改進一直使用到F-35B問世,才算有了替代者。

相對來說,這種英國血統的戰機已經算是好看的了。

後來英國實力下降,和法國設計的“美洲虎”,和德國、意大利設計的“狂風”以及加上西班牙一起設計的歐洲“颱風”戰機,就中規中矩多了,想必是英國人的想法受到了限制,合作研製這是必然了,但從英國設計這些經典飛機來看,想法多比沒想法強多了。N


聯合防務


英國的戰鬥機在他誕生的那個年代就算是漂亮的了,比如海鷂戰鬥機,算是非常漂亮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了,雖然外觀看上去頭大尾巴細,很不協調,但是比起同時代的蘇聯海軍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海鷂就算是時髦爆表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現在的人看見蘇聯海軍的軍艦都說是天線林立,外觀雜亂不堪,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想到蘇聯海軍的軍艦大都是上世紀60、70年代研發的軍艦,聯繫當時國際的科技水平,電子水平剛剛起步,導彈剛剛發展成熟多樣,蘇聯那樣渾身天線和導彈的那叫一個時髦,只不過時代變了而已。


英國的戰鬥機研發早已經沒落,劍走偏鋒有時候弄出來一個外觀奇特的傢伙也是為了強調某一方面的性能,但是如果有足夠的子系統供應,英國也可以參與研發外觀漂亮的戰鬥機,比如颱風戰鬥機,這款飛機雖然不能說是英國研發的,是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聯合研發的,但是英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颱風絕對是非常好看的飛機。


早先,英國單獨研發的一些戰鬥機,比如第二代戰鬥機閃電,雖然外觀奇葩,兩個發動機縱向佈置,給飛機飛行的平穩性帶來了挑戰,但是卻也給飛機帶來了很好的飛行速度,在強調高空高速戰鬥機的年代,閃電戰鬥機絕對算得上是性能卓著了,但是醜是醜了點,不過我們還是那句話,好不好看分年代,在上世紀60年代,那種飛機叫”科幻“,可不叫醜。


相反,現如今很多國家研發的戰鬥機,那叫一個醜,醜的出奇了已經,比如美國的X32,伊朗的征服者F313隱身飛機等,那簡直都是無法入目了已經。


海事先鋒


不能叫怪異吧,戰鬥機設計很考驗每個國家的航空技術能力和積累,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傳承與學習道路。英國人作為先驅國家,只能說他們設計的東西體現了自己的理解與個性。

我們不妨看看英國人的飛機設計再說話:

鷂式戰鬥機古怪嗎?要知道這種戰鬥機是50年代研發的東西,1966年才首飛,美國人進口的AV-8B一直用到今天。就設計本身而言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垂直起降戰機,如果思路上不清奇一點,英國人恐怕無法取得成功。

“閃電”截擊機是近年在網上被人非議得最多的戰機設計之一,這是英國人設計出的唯一2倍音速的雙發戰機(也是唯一投產的超音速戰機)。發動機沒有采用通常那種水平並列的排布,而是上下縱列安置。偏偏它的副油箱、導彈卻又可以掛在機翼上方,然後又造了個大大的肚子保形油箱,讓“閃電”像只懷孕的肥鵝。

不過“閃電”的性能並不算差,這種同樣是50年代設計的戰機,演習中能對美國U-2高空偵察機進行攔截,也是英國人抵敵蘇聯空軍的利器,被蘇聯飛行員稱為“雙尾米格”,二者太像了。

至於更早的二戰,則是英國飛機設計的黃金時代,英國人設計出的先進戰機不勝枚舉,怪異?像“英俊戰士”這樣的的戰機,再醜也是強悍的代名詞。

思路清奇的英國人在二戰時還依靠全木質機身的設計,製造出了極為先進的“蚊式”戰鬥轟炸機。不過當時設計的時候連英國人自己都說這是“弗里曼將軍的蠢事”,士兵們嘲笑為“白蟻之夢”,直到正式應用才發現這架戰機速度快得能讓BF109和噴火吃灰,還特別經打,最快的一架蚊式飛到了707km/h的速度。它的大部分零件由一堆傢俱廠和樂器廠提供,維修成本低的髮指。

二戰末期,英國人還開發出了盟軍唯一進入實戰的噴氣式戰機“流星”,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也是繼德國Me262之後,世界上第二架實用型噴氣式戰機。

當年英國飛行員用“流星”大量的攔截V-1飛彈,有備彈打空的飛行員甚至用翼尖將V-1挑落。不過很遺憾的是“流星”從沒有與Me262交手的機會。

上圖是英國人在流星F8基礎上設計的一款驗證機,前面那個機艙是為了試驗“人體俯臥狀態下的戰機操控”,說白了就是“趴著飛”。英國人曾經有段時間認為:隨著戰機速度越來越快,“坐著飛”已經不符合人體工學,趴著的姿態更適合。經過這番折騰,他們終於下定決心——研究抗荷服。

其實英國航空設計到“美洲虎”那個年代就已經後繼乏力了,軍費的捉襟見肘令戰機的裝備、研發都陷入難題,他們不得已尋找法國人合作開發,因此那種圓潤的英國味兒也越來越少。

差不多同時期找德國、意大利開發的“狂風”就更加沒有圓潤的英國味兒了,活脫脫一股德國人的銳幾何哲學。

像“鷂式”、“掠奪者”這樣畫風圓潤的機型才是英式設計的風格,然而這個時代已經終結了,現代英國航空主要以發動機技術為核心,整機設計能力已經是明日黃花。

同期的美國F4“鬼怪”長這樣,難道就不醜麼?

蘇-15這圓珠筆似的造型就好到哪去麼?

與X35競標失敗的X32戰機,這副辣得跳的造型很beautiful嗎?

換個宜家風格,這薩博35戰機是不是比英國人的腦子更清奇?哈哈,簡直停不下來!

由於英國航空技術在後世的影響力越來越低,以美、蘇技術為主體的航空大發展涵蓋了幾乎全部的主流經驗,得不到發展與傳承的英國航空設計自然也就愈發顯得突兀。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口味的慣性,就像你吃多了豬肉、牛肉火鍋,卻從未接觸過別的肉一樣,某天有人端了鍋狗肉、貓肉、老鼠肉給你品嚐,你總會有點接受不了。

戰機設計這事兒,很能體現技術的傳承風格,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國民性格。英法設計的戰機,其實都有些過度的圓潤感,也可能就是這種感覺讓有些童鞋產生了不適應。我們中國的戰機其實也有風格,只是過去多走的是仿製的路子,設計能力也以簡單實用為主,所以顯得有些“土”。近年來隨著成飛的崛起,這種土氣也就隨風而散了。

“漂亮”其實是一個相對的詞彙,它與人的生活環境、教育、修養息息相關,也與時代密不可分。曾經的時代,不也有許多小夥伴將機頭進氣的飛機視為“醜”,將兩側進氣的視為“漂釀”麼?當年強5都算是雜誌和報紙上的“當家花旦”呢。

不過,歸根結底裝備第一要素是“性能”,漂亮雖然也在人機工程的範疇內,但它與實用性能方面比起來永遠是位居二線的。英國人有英國人的審美脾氣,有他們的設計傳承,還有性能至上的設計需求,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與眾不同的感官觸覺。


王司徒軍武百科


只有三流的攝影師,沒有醜陋的飛機。不管飛機多醜,好的攝影師都能讓它成為藝術品。英國人在噴氣時代的審美確實有點說不過去。而審美這個東西跟隨處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也許我們看著醜的東西,他們自己覺得好看。我主業做外貿的,給老外設計產品,經常發生我設計的不同分類,被客戶選擇我認為最醜的配色。因為各種因素決定審美,我們不能以自己文化背景的審美來否定別人



匹夫有行


歷史小挖客說:因為英國曾是航空技術的先驅者,開拓和嘗試的結果就會造出一些看起來“怪異”的飛機,不同於當時的共識。腐國講究實用,並不太在意審美。不過,英國也曾經有非常漂亮的飛機。而到了現在,別說漂亮的,醜的也造不出來了。

作為曾經的領先國家,開拓意味著不尋常和“怪異”

直到二戰前,英國的科技、工業、經濟實力都在世界最前列。現在通常對英國的認知是“保守”,但其實並不是。英國人造出了最早的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航空母艦、噴氣發動機……說明它並不是個守舊的國家,只是有些古板而已。作為先驅者,要繼續保持領先,必然會進入一些別人未曾涉足的地方,結果造出的飛機自然有些“怪異”。

如上圖,是1909年英國的第一架飛機,僅比萊特兄弟晚了4年。早期飛機的發動機功率不足,飛機的速度不快,要有足夠升力只好增加翼面積。英國第一架飛機就是三翼佈局,很象大名鼎鼎的一戰頭號王牌德國里希特霍芬的座機福克DR1吧?它甚至連平尾都是三翼!不過,現在看來“怪異”,那時候不算什麼,多翼機很常見,如下圖的意大利飛,更過份!不過,意大利也是早期航空技術領先的國家,所以領先就免不了怪異。

英國設計師講究實用,但容易鑽進牛角尖

比如二戰時,英國海軍招標艦載戰鬥機時,堅持必須有2名飛行員,海上飛行才有足夠的安全性。1人操作飛機1人導航,長途無聊飛行還可以聊聊天解解悶。於是布萊克本公司就造出來下面這個戰鬥機,“大鵬”。

本著實用精神出發,設計師想反正是必須多1個人,乾脆讓這個人來操作1個機槍塔,可以朝各個方向開火,這樣飛機機動性差一點也沒關係。於是“大鵬”上就突出這麼一個“玻璃房”!英國海軍居然也同意量產了!實戰結果可想而知,飛機笨重,機動性差,機槍口徑太少火力也不足,沒用到2年就淘汰了!

上圖的“海雌狐”戰鬥機又是一個“實用而怪異”的例子:看出來了嗎?座艙部分!下面再附一張座艙特寫。還是海軍,“海雌狐”裝備了雷達,需要一個人專門操作雷達,於是在駕駛員旁邊安排了個位置。並列雙座機並不少見,可英國人就是實在:雷達屏幕怕高空反光,所以沒給操作員安排氣泡座艙,而是埋進機身,只給他留了一小片“明瓦”,這樣屏幕被陽光干擾就小多了!而且還可以減小一點阻力!至於飛機漂不漂亮,這可不是紳士關注的事!

英國人似乎也不太在乎審美

英國人是真不太在乎審美。飛機造型不好看,還可以說是實用的原因。可塗裝總歸是審美吧,看下圖,“塘鵝”做為早期的預警機、反潛機,要裝備雷達,結果突出個大肚子也就罷了,可你化妝總可以彌補一下吧?英國人不會!他們只會把它塗得怪出天際,讓它直接上舞臺客串小丑表演都毫不違和!

上面幾個都是海軍,空軍也不示弱!

海軍的飛機怪,空軍也不示弱!幾位答主都貼過的“閃電”我也來一張吧,下圖。“閃電”其實非常優秀,飛行性能尤其是爬升率甚至不輸後來F-15!是一款稱職的截擊機。可“閃電”截擊機的航程實在太短,實戰時可能夠了,平時訓練就效率太低,而且還沒有機炮!於是後來就給它裝了個大肚子“保形油箱”,這油箱後半截是油,前半截裝了2門“阿登”機炮,裝上後對飛行性能影響很小,深受腐國飛行員歡迎!於是“閃電”們統統裝上了這個大肚子!

說起英國的“怪異”,真是全方位的,空軍的幾種轟炸機也有資格亮一亮,如下圖:

海軍的岸基海空兵也不服氣,拿出反潛機來比賽,看,呆萌的“獵迷”!

最後,其實英國飛機也有很漂亮的

如下圖,漂亮、修長、優雅的攻擊機,性能也非常出眾。可你這麼漂亮,在妖怪橫行的英國是要招來無數妒恨的!果然,最後被下馬了,連個整屍都沒有留下。


歷史小挖客


螺旋槳戰鬥機在一戰時期主要是雙翼機。在二戰時期比較完善,外形差別不大,外形主要是張臂式單翼機。螺旋槳戰鬥機以單機身為主,少數雙機身戰鬥機,比如美國洛克希德P-38閃電。二戰時期主要空軍國家美英蘇德日,都是單翼機為主。只有英國喜歡採用橢圓形機翼,如噴火戰鬥機,其他國家都是簡單的大展弦比梯形機翼。

今日噴氣式時代,英國的飛機公司比較多,外形就形式多種多樣。同一時期的美國也是外形比較多的。

英國的德哈維蘭喜歡雙機身,霍克的獵人喜歡翼根進氣,格洛斯特有三角翼的標槍,秀潑馬林的彎刀戰鬥機很像後來的鷂式戰鬥機,即使是機身正規的閃電戰鬥機,後掠機翼卻像個內側切去三角的三角翼。


同期的美國戰鬥機外形也是奇形怪狀。麥克唐納的F2H翼根進氣,沃特的F7U是雙垂尾無尾後掠翼。道格拉斯的F4D無尾三角翼戰鬥機,洛克希德的F-104短小的機翼根本不像機翼





蘇聯也曾經搞過發動機前置的噴氣式戰鬥機,以米格-9為代表的。


噴氣式戰鬥機中最詭異的應該是瑞典的SAAB 35龍。像個怪鳥。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英國人非常實用主義,在海空軍裝備創新方面都有巨大成就。但是英國人的審美觀是真的有問題,而且特別喜歡圓滾滾的東西,不單是軍事裝備,你看英式汽車和新地標建築也是異曲同工。而且大多還不是像俄國人那樣因為資源和條件限制必須以簡為優。什麼也不用洗白,英國人的裝備就是設計審美觀的問題,人家要的就是這個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