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受小說《三國演義》影響,曹操和漢獻帝的人物形象被嚴重刻板化和程式化,他們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世奸雄,一個是唯唯諾諾、形同傀儡的末代皇帝,似乎這一人物設定已經成為了二人難以抹去的標籤。可通過深入研究史料並結合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來綜合分析,我們卻發現後世給他們設定的人物標籤並不完全可信,二人之間的關係也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那麼曹操和漢獻帝真實的歷史形象是怎樣的?圍繞在二人之間又有怎樣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呢?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曹操和漢獻帝

一、“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曹操是奸雄更是英雄

作為三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歷史人物之一,曹操卻在後世的絕大多數時間中充當著“反面角色”。人們稱頌劉備匡扶漢室的信念和仁慈寬厚的為人卻指責曹操來路不正、陰險狡詐;人們欽佩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珍貴品質卻詬病曹操投機取巧、見利忘義;人們讚賞孫權“坐斷東南戰未休”的氣魄和“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英勇卻諷刺曹操老奸巨猾、膽小如鼠。

正因為諸多文學作品是以蜀漢為正統的視角來書寫這一段歷史,才造成了後世很多人對曹操的誤讀和曲解。但只要我們翻閱正史,以客觀辯證的思維來綜合分析這一歷史人物,就會從中收穫不一樣的感悟和體會。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數。”

可見,年少時的曹操就表現出非同常人的才華和素質。而當時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對曹操也有過一段精彩評語。

《後漢書·許劭傳》記載:“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邵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動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這也成為了後世對曹操最經典的評價,只不過“英雄”二字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改成了“奸雄”並流傳至今。

曹操無疑是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伴隨在他身上的既有雄才大略也有陰險狡詐,既有英雄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但無論是作為政治家、軍事家還是文學家,曹操都稱得上是成功的。瞭解了這點再來分析他與漢獻帝的關係,就會更有說服力了。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曹操是奸雄更是英雄

二、雖在傀儡之位,卻有賢主之才,漢獻帝並非簡單意義上的“提線木偶”

提到漢獻帝劉協,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認為他是一無是處的末代皇帝,大漢王朝正是毀在了他的手上,同時將其視作為受曹操脅迫而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但真實的漢獻帝並非如此,至少不是完全如此。

雖然朝廷被脅迫遷往許昌後,朝中的大權被曹操一手掌握,但名義上的皇帝還是漢獻帝。雖然彼時的天下早已脫離了舊有體制的規範,但制約各路軍閥及政權的最後底線依然存在,人心所向還是偏向於漢朝的。漢獻帝自然清楚自己的處境和麵臨的威脅,但他遇事沉著冷靜,對曹操的態度有禮有節,既維護了作為一朝天子的尊嚴和臉面又抓住有限的機會奮力抗爭,讓雄才大略的曹操終極一生都不敢對皇位有非分之想,這從客觀上看已經做得很好了,後世本不應該過於苛求。

《後漢書·本紀·孝獻帝紀》記載:“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可見,漢獻帝的才能還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因為生不逢時而無處施展,王朝滅亡的責任也不該推到漢獻帝頭上。

事實上,漢獻帝自9歲登基到40歲退位最後54歲去世,度過了看似屈辱但豐富完整的一生,這在三國時期的亂世中本屬不易,而要以一個亡國之君的標準來看的話,漢獻帝可以算作壽終正寢、結局完滿了。漢獻帝的命運之所以不同於一般亡國之君,除了曹氏父子的態度外,主要原因還在於他的處世和鬥爭哲學。正是漢獻帝這種不卑不亢的處事方式和對曹氏關係的精妙把控,才使得曹操在世時沒有覬覦皇位,也得以在曹丕稱帝后保全了性命。從這點來看,漢獻帝的智慧不應該被低估。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漢獻帝雖在傀儡之位卻有賢主之才

三、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在曹操和漢獻帝兩個聰明人之間,有一個不可言說的平衡點

曹操和漢獻帝都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的過招自然是綿裡藏針。他們既相互提防又相互利用,而二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之所以能保持在一個平衡狀態主要原因是雙方利益需要及當時的形勢發展。

01 從抗拒到配合,漢獻帝心中藏著自己的“小算盤”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中外戚和宦官勢力反覆爭鬥,擁兵自重的軍閥武裝和農民起義在各地蜂擁而起,局勢早已脫離了皇室的掌控。漢獻帝劉協本是陳留王,在董卓的扶立下才得以登上帝位。但漢獻帝清楚自己這個皇帝實則是個有名無實的幌子,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亂世之中尋一片安寧之地得以安身立命。在經歷了一系列動盪後,漢獻帝的朝廷流落到了東都洛陽,當時的情景慘不忍睹。

《後漢書·本紀·孝獻帝紀》記載:“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穭,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

而此時的曹操看準了擺在面前的大好時機,於是派大將曹洪領兵西迎漢獻帝。漢獻帝的第一反應是抗拒的,他不想剛逃出董卓的魔手又落入曹操的手中,於是一度在董承的建議下拒絕前往。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韂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

在經過這段插曲後,漢獻帝漸漸發現與其像浮萍一樣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倒不如依靠一方勢力而徐圖後進。也正是基於此原因,漢獻帝帶領殘破不堪的文武百官隨曹操來到許昌,建立了許昌朝廷,也開啟了同曹操的一段特殊的“君臣關係”。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02 面對漢獻帝的“瘋狂試探”,曹操還擊手段凌厲但卻適可而止

曹操將漢獻帝接到許昌的目的昭然若揭,無論是曹操自己說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好,還是孫、劉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罷,在許昌朝廷中,獨掌大權的必然是曹操。

《後漢書·本紀·孝獻帝紀》:“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為丞相。”

面對日益專橫的曹操,漢獻帝雖然力量薄弱但也在暗暗地積蓄力量。藉由一次機會,漢獻帝暗下衣帶詔,令自己的岳父車騎將軍董承設法發動政變,企圖擺脫曹操的控制。但漢獻帝的這次“瘋狂試探”顯然是以卵擊石,政變的謀劃很快被洩露,董承及參與政變的相關人員也一併被誅殺。

《後漢書·本紀·孝獻帝紀》記載:“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洩,皆伏誅。”

通過史書記載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漢獻帝企圖發動政變的計劃失敗,相關參與人也被誅殺,但漢獻帝自己卻沒有受到影響。曹操對這次政變採取了區別對待的處理措施,即對以董承為首的政變參與者和執行者給予嚴厲打擊,甚至將董承夷滅三族;而對政變的實際謀劃者漢獻帝卻採取從輕處理,沒有給予任何處罰。

這其實體現了曹操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他通過這種區別對待的處理方式,既打擊了反對自己的政治勢力,讓漢獻帝明白後果的嚴重性;同時又保留了漢獻帝的皇位,堵住了世人的悠悠之口。經此一役後,漢獻帝深知通過暴力手段恢復權力是不現實的,他也在此後停止了“瘋狂試探”,開始和曹操“和平相處”。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董承因政變失敗而被曹操誅殺

03 看似兇險實則穩固,曹操和漢獻帝共同打造了一套新型君臣相處模式

經過了長時間的相處和磨合後,曹操和漢獻帝似乎找到了相互之間可以共生共存的新型君臣相處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二人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儘管根本利益不同也偶有摩擦,但維繫二人之間的共同利益基礎卻牢不可破。

曹操寄希望藉由漢獻帝的皇帝名頭來實現他打擊敵對勢力、實現統一大業的目標,漢獻帝則利用自己名義上還是大漢天子的身份安身立命以靜待時局變化。二者都有自己的底線也都清楚對方不會輕易越過這條底線,於是在相互試探及長久磨合後,曹操和漢獻帝達成了看似難以形成的默契,這種在平衡之中又極具微妙色彩的關係不同於以往及今後任何一對君臣。而這種關係即使在曹操去世之後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繼承和延續,漢獻帝能在曹丕稱帝后仍然享受優厚待遇並壽終正寢就是最好的證明。

《後漢書·本紀·孝獻帝紀》記載:“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

“聰明人”之間的博弈——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遠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十分微妙

綜上所述,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並非簡單意義上的脅迫與被脅迫、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而是基於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上的相互妥協和平衡。他們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既相互提防又相互依賴。在那個亂世之中,雄才大略的曹操和夾縫中求生存的漢獻帝都是成功者和勝利者,他們的形象本不應該被固化,但這也是他們無法左右的歷史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