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企业战略地域布局的四大考虑要素

地域布局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全球的产业受地域优势的吸引,正发生大规模的全球化产业转移和重组。某一特定的产业,由于地域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经营上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产业集聚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他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情况、相关的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环境构成了产业地域优势的四个维度。这个模型很好地阐释了地域的吸引力和优势。

十四五规划下,企业战略地域布局的四大考虑要素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①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该地域是否聚集了高素质、职业化的员工,高质量的科研机构,完善的基础设施,透明而高效的行政管理及充足的自然资源等。当地政府和科研及教育机构对这一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斯坦福大学专家罗文的研究,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创业企业的“栖息地”,有八大特殊优势,包括有利的游戏规则、高知识密集度、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开放的经营环境、与工业界密切相关的研究型大学、高质量的生活和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

十四五规划下,企业战略地域布局的四大考虑要素

② 需求情况。一个地域的需求情况包括当地的市场规模、产品标准的合理性和该地域顾客的成熟程度。大容量的本地化市场规模使得企业通过本地化经营可消化大量的固定成本和研发的巨大支出,为进一步扩张到另一市场提供坚定的业务基础。

③ 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环境。这一要素包括低于约束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及激励机制、产业规范等。尤其是在鼓励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预防企业联盟的形成等方面的政策,都会大大改善地域的投资环境和增强地域竞争力。

④ 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的成熟度、规模、整体活力,都对地域的产业竞争力造成影响。产业集聚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推动技术创新。

合理的地域布局给企业带来的是巨大的运营成本的节约。根据原材料、供应商和顾客的地域分布性,对企业的生产制造基地、物流系统和渠道网络进行最优化配置,可以大大节省物流环节的成本。

十四五规划下,企业战略地域布局的四大考虑要素

一个成熟的地域布局,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以中粮集团为例,为了取得在色拉油市场的霸主地位,中粮集团为福临门品牌斥巨资20亿元在沿海一线由北向南重点布防,建立五大生产基地,从天津渤海、山东黄海、张家港东海、广州南海到广西北海,充分显示了其精到的战略布局。沿海的这五家油脂工业公司,可实行一次性采购、沿途卸货,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