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冷靜下來,潑盆冷水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從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聰明瞭,還是國人免疫力降了?專家解讀》。

文章確實將一些重點的問題拿出來進行了剖析。然而我想到的,卻是另一些內容。

疫情以來,作為醫務工作者一刻不能放鬆,大腦一直處於火辣辣的高速運轉中。看到這個題目,突然冷靜下來:

不管病毒是不是更聰明瞭,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想想日常門診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不由得覺得,冷靜了以後,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我沒有循證醫學,我只是貼近哲學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下面說的,都是門診經歷了很多以後的一些現象和思考。沒有抨擊誰的意思,也沒有循證醫學的“證據”。我所有的,只是作為一箇中醫人,對哲學、中醫學、中國式健康的思考。

記得某次進修,一位老師問我:滷水點豆腐和石膏點豆腐有什麼區別?老北京的油條為什麼絕配是豆漿?小孩子和老年人哪個更需要牛奶?多吃水果到底好不好?……

這些問題,怎麼回答呢?細想起來,這裡面滿滿都是哲學道理。


有沒有同感?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油條單吃,吃不了兩根就覺得口乾舌燥。配上一碗豆漿,頓時覺得如同甘泉,解渴又香甜。

烤串單擼,三串五串嘴裡幹嚼,香是香,可總不如配上啤酒或者橙汁的味道讓人舒暢。

油炸土豆片吃多了,口乾、咽乾,似乎還有點上火。一杯果汁順下去,神清氣爽。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小孩子缺鈣,多喝牛奶曬太陽,用不了一兩個月,複查骨質都會有改善。但老年人缺鈣,牛奶、鈣片、骨頭湯,曬到健康的小麥色,結果過了半年,骨質依舊還疏鬆。

這些現象是不是很常見,您是不是也有同感?

為什麼油炸的東西要配上氣泡水或是酸甜的飲料?為什麼小孩子補鈣比老年人快?


中藥需配伍,食材也一樣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昨天,有位患者問我:作為普通人,不懂中醫的人,飲食上怎麼調養?就算不為了健康,也為了不吃出毛病來,應該怎麼做?

我的回答是:不明偏性的食物,就不要盲目的長時間固定吃一種食物。特殊的食物,比如驢肉,羊肉,海參,銀耳,燕窩,菊花等,那都不是常規家常菜會選擇的食材,所以不要亂吃。有特殊調養需要,可以諮詢正規中醫師。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又想起那位堅持每天早上一顆生洋蔥,結果把自己吃的火旺津傷,血壓高、舌潰瘍不斷的阿姨。這是迷信還是盲目?

油炸的東西燥熱,配上清熱去火的蘇打水或是滋陰潤燥的酸甜味的飲料,剛好相互平衡。這裡面的學問正是“配伍”。


病是盲目吃出來的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電視上說,喝牛奶補鈣。於是大家都去喝牛奶。

電視上說,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於是大家都拼命吃水果。

電視上說,喝酸奶助消化,於是大家都去買酸奶。

電視上說,少吃油炸食品,於是只剩下了豆漿、啤酒、果汁。

電視上還說……

這些年來,一些西方的生活習慣不斷的被搬到國內。但這其中的道理呢?並沒有人仔細思考,尤其是做科普的人,沒有仔細思考,就直接傳播開來。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於是,偏補一門的後果就是,其他方面都是短板,不平衡反而誘發了疾病。

現如今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溼重”,這個溼從哪來的?恐怕是牛奶、酸奶、豆漿、果汁、水果這些滋陰的東西吃的太多了,人體缺乏點火力去消化他們了。


營養是建築材料,生命力才是建築師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為什麼小孩子補鈣比老年人快?因為孩童的生命力旺盛。中醫說來,就是孩童的火力壯。有足夠的火力,也就是擁有足夠多的建築師,才能把建築材料堆砌起來,賦予靈魂,築造健康。

沒有生命力,只是堆積了一大堆的建築材料,後果是:還活著的建築師被累垮、累死,堆積在那裡的材料腐敗、變質。最終帶來的只能是一團糟。

有些人虛不受補時,會認識到自己補的“材料”太多了。那麼喝酸奶喝到胃脹,吃水果吃到想吐的時候,怎麼沒人覺得自己是吃錯了東西?


黃鼠狼下耗子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門診經常聽到一聲嘆息:“唉,現在人的體質,可比老一輩人差多了。”

近些年,過敏的、不孕不育的、腫瘤的患者十分常見,為什麼?很多人歸咎於汙染和缺乏運動。這兩方面的原因自然是不能忽略的。但是亂吃一氣,奇葩的飲食結構,恐怕是更主要的誘因。

我門診上經常有一些過敏的孩子來看病。經常會有這樣的對話: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您家裡有過敏的病史嗎?”

“沒有啊,我家裡一個過敏的都沒有,就這孩子,從小就各種過敏。”

“那您想想,您小時候有這麼多水果、酸奶、冰激凌可以吃嗎?”

“嗨,那會哪有這些吃的啊,有塊水果糖都高興好幾天。一個夏天能吃一根冰棍就很開心了。”

那麼現在的孩子呢?水果、酸奶、蘇打水、冰激凌,您可知道這些食物助溼助寒,損傷人體的陽氣麼?您可知道,陽氣就是我們的生命力嗎?

不是黃鼠狼下耗子,而是我們生生的把黃鼠狼養成了耗子。


新冠肺炎借“溼”生事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新冠肺炎,借“溼”濁壅塞肺部,導致人不能呼吸,最終死亡。

為什麼新冠肺炎流行這麼廣泛,感染和患病的人群更勝非典?真的與我們的免疫力無關嗎?

我們的免疫力,是不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了?

舶來的健康知識,是不是真的適合中國人?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我覺得,恐怕還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守衛健康的知識,更適合中國人。

畢竟,把溼衣服弄乾,烤烤、曬曬都好,給它點兒“陽氣”就能辦到,不是嗎?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的免疫力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