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中國古人對於選墓地和修墓,是很重視的。在傳統文化和信仰中,中國人認為墳墓是人死後的“家”,是去往另一個世界後的居所。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中國人會在墓穴中放置陪葬品,包括瓦石製成的小桌、瓷器、人偶,甚至衣服之類的死者生前用品。放置陪葬品,都是為了試圖還原死者生前生活環境,讓他死後不會感到“陌生無助”。加之中國還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如果墓地選的不好,子孫後代都要受到風水牽連,所以中國人對於墓地的選址和修建都是非常考究的。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常人如此,皇帝就更是講究了。就比如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他期望自己死後,仍能統帥兵馬擁有天下,所以興民夫修建了著名的世界奇觀兵馬俑。當然,不只是秦始皇嬴政,中國古代歷代封建君王,無論是出於禮制還是私心,都對修建陵墓非常重視。修建皇陵往往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而修建出的皇陵也往往是規模宏大、藝術水平極高。比如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著名旅遊風景區明十三陵,就是古代皇陵工程水平的傑出代表。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不過,民間有傳聞,帝王修陵,很害怕挖到“石母”。說挖到了“石母”,風水就壞了,這皇陵也得重修。這是真的嗎?這“石母”,又是什麼東西呢?

道光修陵

清代的道光皇帝,有個為人所知的特點,就是十分節儉,節儉到病態的那種。當然,對於給自己修陵,他卻顯得十分“豪爽”。自道光皇帝登基後,道光皇帝便開始下旨派人尋覓風水寶地,最終將地址定在了河北遵化附近的寶華峪。寶華峪的修陵工程持續了將近十年,道光皇帝批下了數不勝數的珍貴石料和木料,以及大量人力,可以說花費巨大。道光皇帝本人也高度重視,派遣了人員每每到現場查看,要求專人定期向自己彙報工程進度,他甚至還御駕親臨施工現場考察。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也不只是道光皇帝本人重視,就連朝中大臣也對修陵工程很是關注,畢竟修陵關乎大清國運。在這種萬眾矚目之下,道光陵本應按期順利完工的,誰知還是出事了。工程後期,道光皇帝派貝子奕緒去視察工程。奕緒到了現場,偶然間發現,陵墓內的大木門上,有些潮溼,有水的痕跡。奕緒懷疑是陵墓施工挖到地下水了,於是回宮奏報道光。道光聽了奕緒的說辭,連忙派專人前往調查。查完之後,發現問題比想象中的更嚴重。不只是木門,廳黨、石雕、磚縫間都出現了浸水問題。也就是說,陵墓施工的選址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選在了一個地下水源附近。如果這個問題沒被發現,陵墓修好後,不到十年就會因為浸水而坍塌荒廢。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惜財如命的道光皇帝大怒,拘捕施工大臣,並下令嚴查到底。最終得知,在施工過程中,工匠們曾經挖出過“石母”——這便說明施工選址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的,至此為止的施工將全部作廢,需另闢新址。施工大臣們害怕惜財的道光皇帝怪罪,於是隱瞞下此事,決定繼續施工作業。最終,道光皇帝下令罷免下獄負責施工的數位大臣,花費了數百萬白銀的寶華峪陵墓工程就此報廢。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石母”到底是啥?

“石母”在風水學中指的是“水中精石”,吸收了水之靈氣而形成的,是水的“泉眼”。如果施工中動了水之精石,會壞了當地風水。當然,停止施工的重要原因在於,如果發現了“石母”,就說明施工地點離地下泉水很近,有滲水塌方的風險。想象下自己陵墓將來數十年、百年後塌後被地下水侵泡的樣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道光皇帝的憤怒。

當然,“石母”從地質學上來看,應該一種因為長期受地下水浸泡而成的石灰岩。

皇陵遇到“石母”,還有什麼值得害怕的?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道光皇帝的皇陵施工中挖到了“石母”,挖到了地下水,這不單單是一項技術問題,還是一個風水問題和政治問題。要知道,皇陵不單單是皇帝的墳墓,還象徵著皇家王朝的命運,挖到了“石母”和地下水源,這種意象隱約象徵著王朝的覆滅,祖宗基業的付之東流。當然,這種意象誰也不敢提,但道光皇帝自己是知曉的。所以道光皇帝勃然大怒,即使負責監工的大臣中有不少親王,道光皇帝仍舊不留情面地下令奪職問罪。

帝王建陵,害怕挖到“石母”,這是什麼石頭?

不過說到底,封建皇帝們不惜探尋最好的風水寶地,勞民傷財地修建陵墓,以此祈求自己的王朝存續千年萬年,也不過是妄想罷了。又有哪個人能夠在死後真正得到永生呢?又有哪個王朝能存續千年萬年呢?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