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誰,是甄嬛嗎?

杜耀雨


少電視劇和小說都在說乾隆有一半漢人血統,還說他與紅花會首領是兄弟,乾隆到底是誰生的?他的母親是不是《甄嬛傳》的主角——太后嬛嬛呢?接下來讓我們從史實角度出發,來聊聊乾隆到底是誰生的,電視劇裡說的到底有幾分真,又有幾分假呢?

跟《甄嬛傳》對上茬的歷史

嬛嬛,姓甄,漢軍旗下五旗出身,後來賜姓鈕祜祿氏,封為熹貴妃,還認了一個養子四阿哥。

《甄嬛傳》中的這些說法,亦真亦幻,能“對上茬”的地方還不少,尤其是跟“四阿哥”(弘曆,後來的乾隆)有關的部分。

直到雍正的重孫子、嘉慶(即“魏瓔珞”或者“魏嬿婉”的兒子,乾隆帝的十五阿哥顒琰)的兒子道光的時候,在宗室和上層官吏的圈子裡都流傳著一些關於乾隆身世的傳說,版本有所不同,但都說他是出生在熱河避暑山莊行宮的。

其中一個版本最為流行,說,有一年“雍親王”(也就是後來的雍正)隨康熙到避暑山莊圍獵,因為喝了鹿血,寵幸了一個醜陋不堪的漢人宮女李金桂,後來就生了弘曆。

這在當時是一段醜聞,康熙很生氣,不過事關皇家臉面,最終也沒有給予雍親王實質性的懲罰,只是讓他把李宮女領回去算了。

雍親王嫌李宮女太醜,所以留子去母,把孩子留下,給他另找了一位養母——他府中的“格格”鈕祜祿氏。

這個,可說是雍正最有名的也可能是唯一的“豔遇”了(跟他自己的妻妾那算正常的家庭生活),故事可以參考高陽先生的小說《乾隆韻事》。

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不在於避暑山莊,而在於——乾隆有一半的漢人血統。

很多人可能由這個故事想到了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裡的另一種說法:海寧陳閣老家和雍親王府在同日添了孩子,雍親王用自己的女兒換了陳閣老的兒子,長大後即位就是乾隆。

乾隆的親弟弟、紅花會首領陳家洛,後來就用這個血統問題要挾乾隆,要他反清復明。

對,不管是一半漢人血統,還是全部,傳說都指向反清復明。雖然到乾隆時滿人已經統治了將近100年,可還是有人想反清復明,並且,藉機噁心一下名聲很爛的雍正。

甄嬛的真實身份

回過頭來再說嬛嬛。如果根據以上傳說來判斷,嬛嬛,鈕祜祿氏,熹妃,熹貴妃,應該就是雍正為李宮女的孩子弘曆找的養母,這倒是跟電視劇對上點兒號了。

相信嬛嬛迷們還會尋根究底:不對,嬛嬛原來姓甄,是漢人,後來才改的鈕祜祿氏啊!

神了,這個也能對上!當雍正初年,四阿哥的母親被冊封為“熹妃”的時候,有一條原始資料顯示,這位“熹妃”本來是雍親王府一位姓“錢”的“格格”,至於“鈕祜祿氏”,是在她封妃的文件裡一下子“變”過來的!

在清朝,這兩個姓的意義大不一樣。“錢”是漢族大姓,滿人認為漢人低賤,漢人女子不管是進宮還是進王府,都很難獲得很高的地位。

“鈕祜祿”,雖然原來的意思是“狼”(這個姓跟滿族先民早期的捕獵生活有關,有趣,這倒是真實版的“狼圖騰”了),卻是滿洲八大姓之一,人才輩出,比如康熙的顧命大臣遏必隆,乾隆時的大貪官和珅。

歷代清帝的鈕祜祿氏皇后也不少,康熙有一位,道光有一位(咸豐的母親),還有東太后慈安……鈕祜祿妃嬪,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從這兩個姓的差異裡,很可以看出一點什麼哈?就跟“皇上”想抬高“嬛嬛”的身份賜滿族大姓一樣,真實版的“錢格格”也是用改姓的方法提高了身份。

總之,這位弘曆的“母親”,後來的熹妃,通過賜姓鈕祜祿氏,身份高出了很多。不過,獲得賜姓的經過細節是不同的。

“嬛嬛”是因為重新獲得了“四郎”的寵愛並且“懷孕”,而得到了回宮、賜姓、封妃的榮耀,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家自己在容色上的“努力”(具體細節甄迷們都懂的)。

“錢格格”呢,完全是因為有個好兒子,而且,這個兒子剛出世的時候也沒啥用,是長大了才管用的。這位真實的“嬛嬛”究竟是如何上位的?不同於電視劇,這裡面的故事更加曲折。


邊讀邊看話歷史


所謂歷史,就是那些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們真真實實發生過事兒,而這個甄嬛只是某作家小說中杜撰出的人物,也就是說正是上壓根就沒有這號人,所以萬不能把小說當做歷史來讀,這樣太容易鬧笑話。但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硬把一個小說中的人物從現實歷史找一個原型呢,我想應該是大部分人的獵奇心理作怪了。既然如此,那今天咱就從歷史上說說乾隆的母親,這個大清朝最幸福的女人的故事吧。

而且,為此我還專門去了一趟乾隆之母的魂歸處,位於清西陵的泰東陵,不過目前這裡還未開放,只能從外面一睹其風貌了,下面我會發一些實拍的照片分享給大家。

乾隆的母親歷史上為鈕祜祿氏孝聖憲皇后,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官凌柱的閨女,是大清的上三旗出身,她的一生可謂極為順遂,十幾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大清最優潛力股雍親王胤禛成為了他的側福晉,爾後就生了唯一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後來也成了日後的乾隆帝,最幸運的是她的身體極為健康,竟然活到了八十六歲,在大清朝能活到這個年紀的女人簡直是極為罕見,兒子乾隆還極為孝順,帶著她走遍了大江南北,據史載,乾隆曾帶老媽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臺,數十次避暑山莊。可以說她享盡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在乾隆四十二年含笑去世。

下面開始實地探訪乾隆母親的陵寢,泰東陵。

順著神路一直前行,便能看到一幢高低錯落有致的覆蓋著皇家專用黃色琉璃瓦的古建築群。(現在泰東陵大體已經修繕的完畢,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模樣,只不過內部還在整修)

此為乾隆母親的畫像。看面相四平八穩是個有福的容貌。

主要建築有三孔石拱橋1座,欄板平橋3座,朝房、班房各兩座,東、西配殿各1座,隆恩門、隆恩殿、三座門、石祭臺、方城、明樓、寶頂、地宮等,規制那是樣樣齊備,據說當年乾隆為了保證自己親媽陵寢的建築質量,經常前來親自督查檢驗,為了修好這個陵寢,乾隆不惜慢工出細活,竟然足足的修了40年之久。可見他對母親真摯的感情。

由於目前陵寢內部未開放,只能到隆恩門處了,幸好門縫子夠大。我把相機鏡頭塞進去拍了幾張隆恩殿。見下圖。

此為隆恩殿前面的丹陛石。龍鳳呈祥的雕飾有濃濃的皇家風味。

隆恩殿為重簷廡殿頂,甚為巍峨,正當我拍的高興想在多拍幾張的時候,後面傳來了咳嗽的聲音,一個守陵人過來制止了我,沒辦法,只有帶著遺憾離開了。


(喜歡請關注一下,下面老豬會發布清西陵探訪第二部之神奇的昌西陵迴音壁。)


老豬的碎碎念


乾隆帝在清朝官方記載中的生母是熹妃鈕鈷祿氏。但在原始詔書記載中,被封為熹妃的乾隆帝生母是漢人女子錢氏。民間野史對乾隆帝的身世,則有“熱河宮女李金桂所生”和“海寧陳家偷龍轉鳳”等多種說法。

《甄嬛傳》電視劇,乾隆帝弘曆是雍正帝喝了鹿血後,臨幸熱河行宮的宮女李金桂所生,漢軍旗出身的妃子甄嬛,自請出宮為尼數年後,又被雍正帝以“鈕鈷祿·甄嬛”的名義迎回宮中,並且讓她做了皇四子弘曆的養母,封為熹貴妃,並在其續集電視劇《如懿傳》中,被尊為皇太后。這種說法,是將野史中的“李金桂說”雜糅進電視劇劇情,亦可自圓其說,但和真實歷史不符。

《甄嬛傳》:熹貴妃,鈕鈷祿·甄嬛

相比之下,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帝生母為嘉興錢氏的說法,倒是更符合最真實的歷史事實。因為根據清宮原始檔案中,雍正帝登基後,大封六宮嬪妃,熹妃就是錢氏,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尊太后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

乾隆初年時,蕭奭編撰的《永憲錄》同樣記載:

【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冊立中宮那拉氏為皇后。詔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側福晉李氏為齊妃,側福晉錢氏為熹妃,宋氏為裕嬪,耿氏為懋嬪。】

然而在清朝官方公佈的《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對此事記載,卻變成了

【諭禮部:奉皇太后聖母懿旨: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鈕祜魯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嬪。爾部察例具奏。】

清朝後宮封妃嬪,慣例是封號不重合,因此一個熹妃絕不會封給兩個不同的人,所以答案只有一個,錢氏就是鈕鈷祿氏,鈕鈷祿氏也就是錢氏。乾隆帝生性多疑,外寬內忌,對臣子刻薄寡情,然而終其一生,對崇慶皇太后鈕鈷祿氏卻極為孝順,從無半點疑慮,更無電視劇《甄嬛傳》《如懿傳》表現得那般猜忌,只因太后確實就是他的親生母親。

而這個女子在國力鼎盛的乾隆朝,被親生兒子窮盡天下之力供養,四十餘年享盡榮華富貴,活到八十六歲才壽終正寢,死後諡號孝聖憲皇后,公認是中國歷史上最幸福的后妃之一。

《還珠格格》:慈慶皇太后鈕鈷祿氏

崇慶太后鈕鈷祿氏實為錢氏的另一大有利佐證,就是官方記載中,她的生父,乾隆帝的外祖父凌柱,是個一生並未擔任官職的平民百姓,直到女兒進入雍正帝登基前的雍王府,生下弘曆這個被康熙帝看重的孫子後,才恩賞了一個“四品典儀”的虛銜。而鈕鈷祿一族本是清朝開國大功臣額亦都的後人,世世代代將相滿門,又怎會有子弟如此不堪?

更為可疑的,是乾隆帝登基後,一併追封自己母后的親族長輩:凌柱的妻子,崇慶太后的母親,是京畿寶坻縣的漢人彭秀才之女;崇慶太后的祖母是漢人喬氏;崇慶太后的曾祖母是漢人龍氏。祀文雲「外高祖母龍氏,早佩女箴,夙鹹內則……外曾祖母喬氏,賦性柔嘉……」

清朝入關後嚴禁“旗民通婚”,沒有被編入漢軍旗或者旗下包衣的漢人女子,是不可能成為滿洲貴族的妻室的,如果崇慶太后的父族當真出自滿洲大姓鈕鈷祿氏,那麼這一支祖孫三代都娶漢人女子為正妻,不是實在太奇怪了麼?

那麼,真實歷史中,錢氏為何改名換姓,變成了鈕鈷祿氏?答案再簡單不過,清朝以滿洲八旗為根基,雍正帝后宮中除卻皇后烏拉那拉氏外,有封號、育有成年子女的妃嬪卻全都是漢姓,

因此,在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秘密立四皇子弘曆為皇太子後,才特意給其生母錢氏換了“鈕鈷祿氏”這樣一個將相滿門的滿洲大姓,並更改了一切相關記錄。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將一個嬪妃改名更姓,當然不可能密不透風,雍正帝為了掩人耳目,解決和原始詔書檔案的衝突,便於第二年,宣佈他第十二弟,管理禮部事務的履郡王允陶在之前草擬封妃諭旨中“治事不能敬謹”“誤寫妃姓”,將他降爵為國公。

《雍正二年六月上諭十七道》:【初五日宗人府奏,管理禮部事務貝子允裪誤寫妃姓,將允祹革去貝子降為護國公,照例留三佐領,其餘佐領俱行歸公。】

這樣一來,在清朝官方說法中,弘曆的生母從一開始就是鈕鈷祿氏,只是允陶粗心大意,在草擬封妃諭旨寫成了錢氏,並因此受到了降爵三級的嚴懲。

然而,以雍正帝事無鉅細、明察秋毫的工作狂個性,他自己的妃子姓什麼,他都不清楚麼?可能會是允陶在草稿裡寫錯了,雍正帝竟不辨分明地發出諭旨,公告天下,一直到第二年才發現麼?——這究竟是糊弄誰呢?所以乾隆帝即位後,受了無妄之災的允陶被升為履親王,得乾隆帝多加厚遇,以示安撫。

乾隆帝一生六次南巡,乾隆帝前四次南巡,都有他的生母崇慶皇太后同行,他更明說這是因為皇太后喜好江南美景,自己事母至孝,才會奉母南巡,絕非奢靡享樂,並帶了大量畫師,將江南名園美景都繪製成圖,仿建於圓明園及承德避暑山莊。直到太后去世後,乾隆帝后兩次南巡才變成獨自前往。

《延禧攻略》:皇太后鈕鈷祿氏(錢氏)

每次南巡,乾隆帝必到杭州錢王祠,多次題詩盛讚吳越王錢鏐(嘉興錢氏的先祖),八次登嘉興煙雨樓,先後賦詩數十首,對出身嘉興錢氏的大臣更是恩寵有加。在乾隆一朝,嘉興錢氏族人多有出任高官顯宦者,成為一時海內盛族:太傅刑部尚書錢陳群、刑部侍郎錢汝誠、禮部侍郎錢載、山東巡撫錢臻、刑部侍郎錢惟城、工部尚書兼軍機大臣錢應溥、錢氏之婿安徽巡撫王汝空等。

凡此種種,都說明了乾隆帝和嘉興錢氏的莫大淵源。甚至當乾隆六十年,他傳位給皇十五子永琰,將新的年號定為“嘉慶”,或許也未必沒有隱含了【嘉興錢氏出了崇慶皇太后】之意。


狐狸晨曦


不得不說,現在那些古裝的宮廷電視劇真是害死人啊,裝扮的像歷史,其實是狗屎,可悲的是竟然還有人考證出甄嬛的歷史原型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后,也就是乾隆皇帝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寫小說之人也許初衷本為娛樂,可導演非要煞有介事地安在真正的歷史人物頭上來誤導觀眾,還刻畫的有鼻子有眼,其心可誅也!

《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的架空小說《後宮甄嬛傳》,裡面的人物是虛構的,但電視劇卻將小說改編後安排在雍正年間,還聲稱是“本著對史學的嚴謹態度”,也難怪,正因為這種嚴謹態度,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把雍正時期皇帝用膳規矩、宮中嬪妃的封號等級排位等用到《甄嬛傳》裡,使得很多不明就裡的觀眾把一部意 淫 之作當成了歷史。

還是來還原一下乾隆生母的真相吧。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號格格,生於1692年11月5日,卒於1777年3月2日,享年85歲。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是四品典儀官凌柱,曾祖父是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後金第一將巴圖魯額亦都。鈕祜祿氏12歲時,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指婚給當時還是貝勒的胤禛,我就納悶了,電視劇裡影射她和十七王允禮的私情是從何而來,要是把甄嬛當成孝聖憲皇后,這腦袋裡得裝了多少水,或者腦洞得開到多大程度才能胡編亂造出來。

1711年(康熙五十年)8月13日,鈕祜祿氏於雍和宮生下雍正四子弘曆,這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曆自小為康熙所愛,也深受乃父喜歡,雍正一登基就將其立為儲君,書密旨藏於正大光明匾後。母以子貴,本來出身不高的鈕祜祿氏此後深得胤禛恩寵,當上皇帝后先封鈕祜祿氏為熹妃,進而晉為熹貴妃,且死後留下遺命給乾隆,封熹貴妃為皇太后。如此待遇,如此恩寵,鈕祜祿氏會化身為甄嬛將雍正毒死?

歷史就是歷史,細節可以演繹,人物形象可以編的生動豐滿,但不能瞎扯淡,硬將一盆盆的髒水往歷史人物上潑啊,試問類似於《甄嬛傳》這等電視劇的導演們,你在家裡給你的兒子、孫子講歷史是這樣講的嗎?


紅楓文史娛


乾隆帝的生母是誰?當然不可能是甄嬛。

清末野史說乾隆帝是浙江海寧陳氏之後,當時海寧陳元龍與雍親王兩家通好,兩家同時生子,海寧陳家生的是兒子,雍親王家生的是女兒,雍親王以陰謀手段以己女與陳家之子互換,這個海寧陳家之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還以此後乾隆南巡時專門去海寧探訪祖宅為證。野史傳說,不足為據,前人的研究早已辨別清楚。

按《清高宗實錄》和《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都說乾隆的生母是凌柱的女兒鈕祜祿氏。

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據《清聖祖實錄》記載,這一年七月,雍親王胤禛前赴熱河請安。如果乾隆的生母是鈕祜祿氏,那她應該沒有可能在懷有身孕九個月、即將臨產之際離開雍王府跟隨胤禛長途跋涉前往塞外熱河生產的道理,也沒有這個必要。也就是說,如果乾隆的生母是鈕祜祿氏,那他就應該誕生在雍和宮。如果乾隆誕生在避暑山莊,那麼他的生母就不是鈕祜祿氏,於是就有乾隆生母為熱河避暑山莊行宮宮女的說法。

最近有檔案工作者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滿文檔案中發現了雍正元年熹妃冊封的幾件公文,都是寫為“錢氏”。所以,乾隆的生母應該就是錢氏,後來改姓為鈕祜祿氏。至於為什麼要改姓,應該是由於錢氏身份低微,正如清代皇后母家抬旗一樣,改姓鈕祜祿氏可以提高其出身。因為鈕祜祿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清帝后妃中有許多出自這一貴族世家。另外,還有可能是錢氏是一個漢人姓氏,須得改姓滿姓,免得顯示出皇帝具有漢人血統。


倪說歷史


正史上是紐軲魯氏是乾隆的生母(你也知道,古代女子一般只有姓氏,沒有名。有姓有名的不是賢良女人就是惡毒女人)紐軲魯氏,在未當太后的時候也就是熹妃。

但是,那什麼甄嬛傳裡的那個誰,就是甄嬛,絕對不是

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乾隆在他爺爺康熙還在世,他爸爸雍正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就出生了,康熙非常喜歡這個皇孫,把他接到宮裡好好教育,且有一幅畫,是康雍乾祖孫三人射熊的。但是電視裡邊好像是四阿哥已經是皇帝了,這是很嚴重的扭曲歷史的

再來,乾隆登基的時候貌似是二十四五歲,雍正在位不過十三年,甄嬛生個孩子,在怎麼長也不會是乾隆的。破電視,害人啊

好孩子,電視害人不淺啊!!!


雪立鋒


關於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的身世之謎,一直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顯此事絕非空穴來風。

一直以來,都有乾隆帝是李姓宮女所生 ,降生地在塞外承德熱河行宮(避暑山莊)獅子園之傳聞。而清朝官修正史裡卻記載弘曆誕生於北京雍和宮官邸,生母是雍正後鈕鈷祿氏。弘曆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任期內曾開創過中國歷史上第四次盛世“康( 雍)乾之治”。為何這位以文治武功、好大喜功、奢侈靡費出名的帝王之身世被後世弄的如此迷霧重重、水深莫測呢?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各類史籍對其生母和誕生地的記載頗有出入,甚至相互矛盾。

最早的質疑是由出生地之謎,扯出了乾隆生母之謎題。官史記載,乾隆生母是雍正皇后鈕鈷祿氏(甄嬛原型)。但為何身份尊貴的她偏要在臨盆之際跟隨雍正帝大老遠的跑到塞外承德去生孩子呢?因此有人認為,乾隆並非鈕鈷祿氏所生,其生母另有其人。學者、作家蘇同炳先生經仔細考證後提出了乾隆生母實為熱河行宮李姓宮女,證據如下;

【一】:滿清遺老冒鶴亭曾在其著述中寫道:“乾隆生母李佳氏,蓋漢人也。凡清宮人之歷漢籍者,必加‘佳’者,其例甚多”。他還敘述了雍正來熱河秋狩時,一時興起臨幸了此宮女,不料竟有孕。雍正回京後,居然忘記了這段浪漫邂逅故事。10個月後,李佳氏在避暑山莊的馬廄裡誕下一子,是為弘曆。

【二】:《聖祖實錄》載:“康熙五十年7月,皇四子和碩雍親胤禛赴熱河請安”。蘇同炳據此推斷,“請安”為託詞,按時間推算,此時正值被胤禛臨幸的宮女李佳氏大腹便便之際,康熙已經察覺,特召胤禛至熱河當面對質。

【三】:常隨乾隆巡視、駐蹕熱河行宮的浙江道監察御史管世銘曾作《扈蹕秋狩紀事詩》中有一段:“慶善祥開華渚鴻,降生猶憶舊時宮。多年諱曰行香去,獅子園邊感聖衷”。作者在詩後注曰:“獅子園為皇上降生之地,常於憲廟忌辰臨駐”。獅子園在承德避暑山莊內,足可明證乾隆降生於此。

【四】:官修《熱河志》裡有關獅子園房舍記載的章節內竟出現“草房”一詞,如此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房”竟被官書屢屢提及,應為當年乾隆誕生地、用以堆放草料的“馬廄”。

因此有學者提出佐證,認為官方所說的鈕鈷祿氏( 影視人物甄嬛之原型)決不是乾隆生母。依據是《清會典》規定:親王可請封側福晉(側妃)4人,但以生有子女者為限。雍正做阿哥時,潛邸裡只有側福晉(小老婆)2人,即後封貴妃的年羹堯之妹和後封齊妃的李氏,兩女都生過兒子。而鈕鈷祿氏(雍正後,甄嬛原型)出身滿洲八大顯赫貴族世家之一,其父為四品典儀內大臣,如果她確實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下乾隆,母因子貴,不應該不被冊封。但據史料記載,終康熙一世,鈕鈷祿氏一直是“格格” 的身份,“格格”在滿語中是“小姐”、“公主”之意。由此看來,鈕鈷祿氏(甄嬛)雖然死後諡號“孝聖憲皇后”,但似乎並未生養過兒子,說她是乾隆生母不過是清廷為掩人耳目 ,故意張冠李戴、混淆視聽,以此掩飾乾隆本是由熱河行宮漢族宮女李佳氏所生的事實真相。







鐵馬冰河wu


最近的清宮劇,乾隆皇帝又重新吸引了一大批人的注意,作為清代歷史上這位受爭議較大的十全老人,是怎樣登上皇位的,他作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到底是繼承了誰的優秀基因?他的母親到底是何許人也才生出了這麼優秀的兒子?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父母的基因在孩子這裡各繼承百分之五十,都知道雍正皇帝很是優秀,智商很高,但是卻不善騎射,這點在《雍正王朝》中也有所體現。而乾隆皇帝則是文武雙全。和老子雍正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

有很多坊間野史記載,乾隆並非滿族人,而是漢人之子,是雍正和漢族人陳氏換了兒子,這個說法一般是不可能的;也有說他的母親是漢族人,是個漢族的宮女,更有很多人相信電視劇裡的內容,乾隆的母親是甄嬛。

乾隆真正的生母卻是是鈕祜祿氏,這個鈕祜祿氏卻並沒有出身於什麼名門望族,鈕祜祿氏的祖上只是一介布衣,到了乾隆外祖父一輩,也只是一個小官。而這樣普通人家的女子是怎樣進入雍王府的呢,其實,這個鈕祜祿氏只是進雍王府的一個打雜丫頭,就是以幹粗活為主,所以身體素質比較好,這個鈕祜祿氏一天就被雍親王臨幸了,生下了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未來的乾隆皇帝。

生下兒子以後,雍正當時也並沒有將她收入房中,只是升級做了個通房丫頭,也就類似於《紅樓夢》中的平兒,襲人。當時乾隆皇帝被康熙看上之後,康熙要接見乾隆的母親,也就是鈕祜祿氏,據說康熙皇帝上下打量,說她是個有福之人。雍正登上皇位之後,鈕祜祿氏就被冊立為妃,也就是熹妃。


月光侃歷史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media_id": 5567057918, "thumb_neardup_id": 0, "thumb_width": 640, "vid": "v020048f0000be2c3cj82vudb9vklun0\

看鑑


我嚇得瑟瑟發抖。甄嬛是流瀲紫後宮小說《甄嬛傳》的女主角,原著是虛構架空的周朝,拍同名電視劇的時候落地到清朝了,然後按劇情成為了乾隆皇帝理論上的生母鈕祜祿氏。

歷史上的鈕祜祿氏是四品典儀凌柱的長女,十多歲選秀做了胤禛的妾,號“格格”(和“還珠格格”顯然不是一個意思而且畫風也不一樣)。當時沒有雍正帝,也沒有雍親王,只有多羅貝勒胤禛。康熙晚年喜愛弘曆自不必說,也曾見過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贊其是有福之人。

可能因為年輕時地位不高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她身體健康且很高壽(比令皇貴妃還多活2年),可能還把高壽基因傳給了兒子乾隆帝。她死後被追封為孝聖憲皇后,最終諡號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后。

如果歷史上的孝聖憲皇后知道自己到了電視劇裡紅杏出牆夥同小叔子給老公戴帽子,不知道作何感想。

這個提問就相當於,比如我寫了一本架空小說《王翠花傳》,拍電視劇的時候為了落地,說王翠花改名貂蟬了,結果有人提問說“王允派誰去勾引呂布,是王翠花嗎?”

至於所謂的錢氏之說嘛……

我答題很少附圖的,但這次……黑嬛黨吧看來的圖。

百度百科:徐廣源,滿族,河北省遵化市人,1946年3月生。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開始研究清代陵寢,任清東陵文物管理研究室主任多年。現專門從事清代陵寢、后妃的研究工作。現任政協唐山市常委、紫禁城學會理事、清宮史研究會理事。參加過乾隆帝裕陵地宮、慈禧陵地宮、純惠皇貴妃地宮、容妃(香妃)地宮的開啟和清理,親手整理過慈禧的遺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