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每个步兵营都有专业反坦克分队,那么步兵班的反坦克武器有意义吗?

东义义


这个也都是分情况看的,现在无论是美军、英军、俄军还是我军,很多一线步兵班都是装备反坦克武器的,这是根据他们自身适合的战场位置的定位决定的,倒不是所有步兵班都要装备的,一部分步兵班压根就没必要装备。

上图是美军的一个机械化步兵排的武器配置,每个步兵班都是装备反坦克武器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巷战中对付敌方装甲车,而不是主战坦克了。美军装备的AT4对于现代的主战坦克并不是很有效,主要目标还是装甲车以及防御工事。

而其他美军部队,无论是陆战队还是陆军,也有部分部队是装备反坦克武器的,但是很多步兵班压根就没装备,主流配置还是突击步枪+班用机枪+精确射手步枪。根据具体的步兵班的类型决定的,并不是非得装备反坦克武器,比如下图这个马润步兵班就没有反坦克武器,甚至连精确射手步枪也没有装备,全班装备的都是M27。

不同的步兵班类型不同,装备的武器也不同,固然都是突击步枪为主,但具体是否需要反坦克武器,还是要看他们各自的作用。


军武文斋


  • 近期CCTV-7军事-农业频道报道了我军某信息化机步师演习的新闻,其中有二个画图非常引人注目,一个是国产11式单兵综合武器系统出镜,另一个就是国产69-1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也随后出镜。放眼世界范围内,我军某信息化机步师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也堪称一流,完全可以与美军比肩,但在这支部队还是出现了新旧装备并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并存状态会不会预示着未来我军步兵班的火力核心将发生一些变化呢?



    一、从机枪过渡到火箭筒

    解放前,解放军步兵班的火力核心都是轻机枪,但在建国后的第一次制式化期间,因仿苏的53式轻机枪全枪质量较大,供弹具携行不便等原因,故在步兵班内没有编入而是在步兵排内编制1个机枪班,装备2挺53式7.62毫米轻机枪,作战时根据排长的命令配属到某个步兵班内作战。

    到了第二次制式化期间,仿苏的56式7.62毫米班用轻机枪全枪质量轻,弹药携行也较为方便,所以重新编入步兵班内。以当时的12人制步兵班想定为例,全班火力核心为1挺56式班用轻机枪,由正副射手使用(副射手无武器),正副班长各配备1支56式7.62毫米冲锋枪,其余7人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另1人配发一具70式62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但事实上,由于70式单兵火箭筒最终没能列装我军,事实上的步兵班人数通常为11人,而反坦克火箭筒则编制在步兵排火器班内。

    但随着苏军列装了划时代的T-62主战坦克,对我军整个反坦克体系构成了空前的压力,据当时的测试,全军现役装备中只有59式130/152毫米加农炮可在常规交战内击穿其正面装甲,由于其体积大,运动不便,不可能作为机动反坦克力量使用。而65式82毫米无座力炮虽然能从侧面威胁到T-62主战坦克,但其射程近,发射时烟火较大且占用人数较多,只能编制在步兵连/营一级。为了解决步兵班反坦克能力弱的问题,我军开始将69式四〇火箭筒大量编入步兵班内,甚至形成了一种极其特殊的10人制步兵班。


    这种10人制步兵班内编制有2具69式四〇火箭筒和1挺班用轻机枪,除了正副班长以外就只有2名步枪兵了,可以说是一种畸形的以防御集群坦克冲击为主要作战目的的步兵班形态。这种步兵班理论上可以应对苏军一个坦克排的冲击,这对于减轻当时我军整体反坦克压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我军新一代反坦克武器的列装,这种欠缺灵活性的步兵班也发生了变化,逐步演化出了9人制装甲步兵班和9人制摩托化步兵班,前者是在原10人制步兵班的基础上去掉一个四〇火箭筒射手组后,加上无武器的车辆驾驶员。后者同样是去掉一个四〇火箭筒组后,加了一名步枪手。

    相对于双火箭筒步兵班,这两种步兵班的平衡性较好,虽然仍明显是重于防守,但毕竟有了2~4名可用的步枪兵,在火箭筒和班用轻机枪的掩护下是可以执行进攻任务的。至此,我军步兵班正式形成了班用轻机枪和四〇火箭筒的火力双核心,并一直沿习至今。

    二、120火代替了四〇火


    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作为我军步兵营属反坦克武器主力的-PW78式82毫米无坐力炮层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击穿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军研发并列装了新一代PF98式120毫米重型火箭筒。PF98式120毫米重型火箭筒分为营用型和连用型两种,前者用于淘汰78式82毫米无坐力炮,后者理论上配属于步兵连,但事实上,由于我军并没有多少部队在步兵连内编制有火器排,所以实际上出现了PF98式连用火箭筒无用武之地的窘境。

    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作为最重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我军对于69式四〇火箭筒的改进是十分重视的,虽然先后列装了三代40毫米破甲弹和二型杀伤弹,但受限于其超口径战斗部尺寸的限制,其最大破甲厚度已经不能满足击穿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需要了。而新研制的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虽然解决了携行性问题但是其破甲能力也不能满足击穿三代主战坦克的要求。而相对轻便易携的PF98连用型火箭筒正好可以下放到步兵班替代69式四〇火箭筒。

    客观的说,120火箭筒的性能较四〇火箭筒要优异的多。其优势主要有:

    1.破甲威力大,弹种多。四〇火发射DZP1C型40毫米破甲弹时,可击穿180毫米/65?的装甲。而120火发射破甲弹时可击穿230毫米/68?的装甲,而且后者能发射的弹种也要多于前者;

    2.射程远、精度高,120火发射破甲弹时有效射程为400米,比四〇火远出100米,而且其射击精度较高,其在500米处的立靶精度与四〇火300米处的精度相当;

    3.配备有较为完善的火控系统,并有一定的夜战能力,120火配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与四〇火配备的瞄准镜相比,120火配备的白光瞄准镜视放大率高、可自动装订表尺,在使用上也要简便得多,其配备的微光瞄准镜不仅可以用于射击,还具备了侦察、跟踪、测距、测速等多种功能,保证了PF98连用型火箭筒拥有较高的命中率和夜战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PF98连用型火箭筒有着不少的优点,但对于步兵班内是否应该配备它,实际上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120火的性能很好,但是它对于步兵班来说,过长过重了,其行军状态全长就达到了1191毫米,发射筒的重要也达到了10千克,而更为致命的是,120火箭弹全重远高于四〇火箭弹,其破甲弹全重达到了6.28千克,多用途弹的全重更是高达7.60千克!相当于3枚DZP1C型40毫米火箭弹。

    这种重量也就决定了一个PF98火箭筒射手小组要想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至少就需要3名成员,1名正射手背发射筒,二名副射手背负弹药,当副班长兼任火箭筒组组长时,还要帮着背火箭筒白光/微光瞄准镜和连用小三脚架。即使占用了如此多的人力,背负的弹药量也不过只比四〇火多一发而已。

    一个9人制的装甲步兵班,在配备PF98连用型火箭筒后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步枪兵人数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扣除正副班长各1人,3人火箭筒射手组和2人班用轻机枪射手组以后,即使为驾驶员配备1支自动步枪,班内的步枪兵只剩下2人,以我军传统的三个战斗小组为例,班长带班用轻机枪组,副班长指挥120火射手组,最后是1个战斗小组长带1名士兵,这样的步兵班能执行什么样的作战任务可想而知。


    那么如果编成二个战斗小组的话,班长就要同时指挥班用轻机枪组和火箭筒射手组,而副班长则带2名步枪兵投入战斗,效果好于三个战斗小组,但班长的负担是比较重的。而且在这种编制想定中隐藏着一个更为严重的缺陷,步兵班持续作战能力差。

    无论是装备四〇火箭筒还是120火箭筒,持续作战能力差都是我军步兵班的一项短板,以装备四〇火箭筒的步兵班为例,火箭筒副射手只背负3枚四〇火箭弹,也就是说,实际上无论是对付集群有生目标还是轻装甲车辆或是工事,一个步兵班只有三次攻击机会,然后火箭筒副射手就可以作为步枪兵投入战斗,而火箭筒正射手却丧失了作战能力,直到得到弹药补充为止。

    而这种情况到了装备120火箭筒时更为严重了,为了背负全重更大的120毫米火箭弹,二名副射手是不配发自动步枪的,也就是说,当火箭弹打完后,9人制步兵班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兵员丧失作战能力了。

    从更深层次来说,现代战争中,恐怕也不需要每个步兵班普遍装备120火箭筒这样的专职反坦克武器。

    虽然说步兵班在战斗中可能碰到各种不同的情况,但从概率来说,单独碰到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即使碰到了又有多高的概率需要从正面击穿其装甲呢?如果说可以采用伏击或是侧击的话,无论是80单兵火箭筒还是四〇火箭筒都能威胁到第三代主战坦克,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装备占有编制人数过多的120火箭筒呢?


    说到底这是一个作战理念的问题,由于长期面对着前苏联陆军装甲洪流的可怕压力,我军对于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需求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在一个团只有一个反坦克导弹连的年代里,如果步兵班再没有一定的反坦克作战能力,那么当冲突真的爆发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问题是,现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了,放眼中国周边,已经没有一个可以和解放军陆军进行大规模正面装甲作战的国家了。即使有些国家有一定的装甲作战能力,随着我军合成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也不需要在每一个步兵班内都装备120火箭筒这样的专职反坦克武器。那么如果不装备120火箭筒的话,我军步兵班如何解决火力支援问题呢?答案就在下面。

    三、11式武器系统对于中国陆军的意义

    在这次某机步师的演习中,另一个短暂出镜的就是11式武器系统,这种被军迷戏称为战略步枪的武器是国内第一代步榴霰合一的综合单兵武器系统。与传统的自动步枪加挂榴弹发射器相比,它最大的优点是发射20毫米高速可编程榴弹,其初速高达219米/秒,可打击800米远的目标。加上11式单兵武器系统还配套有火控系统,虽然因口径小于国产QLG10A式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发射的35毫米榴弹,但由于其初速高,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且具备可编程能力,对有生目标的杀伤效果要高于35毫米榴弹。

    理论上,配备该武器后的步兵班整体火力打击范围可扩展到800米以上,对集群有生目标和无防护装甲车辆都有较好的毁伤效果,虽然无法毁伤轻装甲车辆和野战工事,但可通过携行单兵火箭筒来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考虑到11式单兵武器系统昂贵的造价,可以采用一个变通之法,即为步兵班内正副班长各配1支,这样不仅提高了火力打击范围,也便于正副班长更好的掌握战场态势,及时下达命令。步兵班内在撤编120火箭筒后,可以增编1挺班用轻机枪,真正体现出枪族化的优势,或是编组一个3人制的榴弹发射器小组,配备加挂有榴弹发射器的95-1式或是95式自动步枪。


    至于说步兵班内同时列装2种榴弹会不会出现后勤保障问题,在笔者看来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相对于要保障120毫米火箭弹的难度,前运小口径榴弹实在不是什么大事,而且由于20毫米和35毫米榴弹尺寸相差明显,所以也不会出现混装的问题。

    之所以要为正副班长配备11式单兵武器系统而不是配备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的95式自动步枪是为了提高班组的战斗效能。客观的说,与美军步兵旅级战斗队属步兵班相比,我军步兵班在观瞄器材方面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例如美军步兵班的班长配备了AN/PAS-13(V)3重型热成像瞄准具,2名机枪手均配备有AN/PAS-13(V)2中型热成像瞄准镜,而2名步枪兵也配备有AN/PAS-13B(V)1轻型热成像瞄准具,即使是AN/PAS-13B(V)1轻型热成像瞄准具对于人员的识别距离也达到了550米,AN/PAS-13(V)3的识别距离更是达到了2200米。而国产95-1式自动步枪配备的MGI 95-1-300式微光瞄准镜的视距只有300米,而且从性能来说,与热成像瞄准镜也有一定的差距。

    在短时间内想弥补这样的差距是很难的,但如果为步兵班正副班长配备11式单兵武器系统,考虑到11式单兵武器可能配备有热成像瞄准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班组的夜视/夜战能力,而且利用20毫米高速可编程榴弹的远射程优势,可以在美军的步兵班火力打击范围外对其实施打击。

    即使不为我军步兵班配备11式单兵武器系统,也应该考虑对现有的步兵班编制体制进行一定的改进,增编榴弹发射器手,将占用编制的重型反坦克火器上缴。毕竟在我军快步走上合成化之路时,对于每一个编制级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枪挂榴弹发射器或是步榴霰合一的单兵武器替代掉用途单一且持续作战能力差的重型火箭筒有助于提高我军步兵班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我军步兵班从60年代起就开始准备应对北方强邻的装甲洪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即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却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但随着我军机械化和合成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未来战场及假想敌的变化,是不是应该继续沿习这种编制是很值得商榷的,尤其是将占用人数过多的120火箭筒编入步兵班中。


    只有变革才能生存,也只有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变革才能更好的完成祖国交给解放军的使命,现在也许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


铁杆军迷


尽管坦克对于现代战争来说似乎已经不是那么“普及”,但它仍然会是步兵的天敌。相比之下,拥有厚重装甲、强大火力的坦克,总会是可以碾压撕碎步兵工事的战争机器吧?反坦克武器也就需要在步兵建制中保留。

步兵班的反坦克武器,对于步兵班、排一级的指挥员来说,比营属反坦克分队更有意义。因为它们都能在自己眼皮底下灵活调动,可以综合考虑情况进行部署。不过话又说回来,燃烧瓶、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手榴弹这些同样属于生存至今的反坦克武器,可能这些东西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加起来反而没有一次性火箭筒有意义。



美军目前的步兵班一级反坦克武器,能够做到每个步兵班配备4具“标枪”反坦克导弹。而反坦克导弹在常规战斗的条件下,显然是很有用的:可以攻击敌军装甲车辆,或是攻击藏匿在建筑、工事后的火力点。



如果没有反坦克武器,哪怕一辆步兵战车都能对一个步兵班阵地形成全方面压制

而解放军目前确实稍显不足,但也能做到每个班配备1具120mm火箭筒,2枚破甲弹和2枚多用途弹。尽管在面对移动目标时火箭筒并不是那么好用,但起码它能够实现对敌方土木结构工事进行有效打击。而其他的反坦克武器,也可以选择一次性火箭筒等。想必在巷战时,这些大大小小的筒子都是拆家利器吧?



而反坦克地雷也不能说没有用。拿它铺设雷场,也可以起到阻滞敌人车辆的作用。一切武器存在即有它存在的意义,军方不会比我们傻。


堑壕中的大游民


有啊,首先班级反坦克武器不仅能反坦克,还有更多的其他弹种用于对付其他目标。

比如我军每个班里就有两具120火,这种武器除了反坦克弹药之外还能发射云爆弹,反步兵榴霰弹,高爆弹,燃烧弹更攻坚武器。与我军这种武器作用差不多的美军装备是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俄军则是RPG系列,只是我军的步兵班有个比较奇葩的不占编制火箭筒(想拿就那只要你愿意给炊事班的猪背几发都行),所以有时候你能看到我军的火箭筒比枪还多的情况。

既然你说道了营级的反坦克武器,这种主要是车载的反坦克武器,并不能及时的支援到每一个地方(现在合成营展开的覆盖的战场已经相当于过去好几个团了),所以步兵就需要有基本的反坦克武器,至少要撑到己方坦克和反坦克载具到来吧不然对方坦克一冲就溃了这仗还怎么打。其次除了反坦克之外,步兵还要肩负攻坚任务,所以就必须拥有破坏建筑工事的直射火力,所以火箭筒的那些衍生弹药就诞生了。既然这东西能用的地方这么多,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了,比枪还多那当然是大大滴好。


开着皮卡打坦克


现在战争中步兵打步兵的情况恐怕就见不到了。坦克早已普及,步兵从来几乎全都是伴随坦克行动。步兵班最大的威胁就是敌坦克,没有反坦克武器,几乎寸步难行,步兵由于是携行,重量所限,所以威力不能太大,实在撑不住,才呼唤连营的重型反装甲武器支援,轻重远近搭配,缺一不可的。


华来士1969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虽然每个步兵营都配备专业反坦克分队,但是步兵班真的完全依赖反坦克分队很容易完蛋。


以美国现在的步兵班配置来说,美国的火力配置可以说是全球最豪华的了。美国陆军步兵基本班是各大军种装备最差的,步兵基本班一般9人,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一个战斗小组中尚有两名榴弹发射手,根据情况不同还要配备单兵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

而美国机械化步兵班更是将反坦克能力发挥到极致,机械化步兵班专门设立一位反坦克手,连美国军队这么奢华的配置、如此快速及时的空支援都还不能让步兵班完全仰仗连一级、营一级的专业反坦克部队,更何况其他国家呢?

步兵班配备各种反坦克武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非常危机的情况下,根本倚仗不到上一级单位的反坦克分队,只有靠自己随机应变,所以说,战场上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能拿到的武器而不是等待支援。


标枪毒刺


就各个国家陆军装备的反坦克导弹来看,徒步作战的步兵很少携带,或者说基本上不装备,一般都有独立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与野战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系统等,伴随着坦克、步战车等实施攻坚和防御作战,甚至在许多装甲车和步战车两侧都装备有裸露的反坦克导弹,或反坦克导弹发射管。

至于步兵班的武器装备,实际上与二战时期,并无多大的变化,也就是步枪(部分步枪安装有枪挂榴弹发射器因此具备面杀伤能力)、机枪、狙击枪、火箭筒,包括没有什么大变化的手榴弹等。

其中,步兵班配备的反坦克武器就是火箭筒,有占编制的RPG系列火箭筒,也有一次性使用发射管就扔掉不占编制的火箭筒,是步兵班装备最主要的两种反坦克武器。

就火箭筒而言,一般对付主战坦克基本上没戏,但能有效打击步战车、越野车、装甲输送车等目标,是步兵攻坚时摧毁野战工事的主要装备,也非常适合巷战中使用。

为强化野战攻坚能力,我军有的步兵班出征时,人人背扛一具一次性发射的管状反坦克火箭筒,40火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毕竟一把40火药占据射手和副手2名成员。

步兵班装备的反坦克火箭筒,必要时也能对坦克实施打击,毕竟有的名称就是“反坦克火箭筒”,只是打击当下主战坦克效果欠佳,但装备了总比没有装备强,至少步兵班有了一种反坦克武器。

至于什么级别装备反坦克分队,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并不一定就是营级,有些机步连的步战车、装甲输送车上都配备有反坦克导弹。


国平军史


步兵班建制内的反坦克武器,不单纯用于反坦克,还兼具破障、攻坚、打碉堡、压制敌火力点、歼灭敌集群目标等多项用途,在任何情况下均可充当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因此,将反坦克武器编配到班,不仅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而且体现了现代战争火力制胜的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战场空间广阔,作战任务多样。一个步兵班随时都可能搭乘步战车、直升机、运输机等作战平台,出现在战场各个角落。甚至还可能在得到战略支援力量配属的情况下,奔赴异国战场,去执行特种作战任务。为了提高独立遂行多项任务的能力,步兵班必须编制一款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火力强大的班属反坦克武器,作为本班执行火力突击时的中坚力量。

传统意义上的步兵班,以步枪、狙击步枪、轻机枪、手榴弹为基本武器,在执行以往阵地攻防任务时,凭借这些武器,完全可以胜任与敌步兵分队的正面厮杀。但是,对于现代战场上随时出现的敌军装甲目标,以及坚固掩体内的敌火力点,如果没有反坦克武器加持,步兵班就会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召唤营属反坦克分队提供支援,显然行不通。首先,营属反坦克分队通常只有8~12个作战单元,而全营编制有至少27个步兵班,根本无法支援到每个班;其次,现代战争交战地域广阔,以往那种整营、整团甚至整师兵力局限在一个狭窄地幅内交战的情形不复存在,营属反坦克分队即使接到步兵班的召唤需求,也无法在规定时限内机动到位。

以我军为例,以往步兵班以69式四O火箭筒作为班属反坦克武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各国坦克装甲防护能力显著增强、火箭筒穿甲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军并没有淘汰四O火,仍将其留作步兵班的火力支柱,主要用于攻坚破障或消灭敌机枪火力点。

目前,PF98式120mm单兵反坦克火箭已经成为我军新一代班属反坦克武器。该火箭筒配备有破甲弹、云爆弹、多用途弹、攻坚火箭弹等弹种,可对坦克装甲车辆、掩体内的人员、坚固火力点等目标实施有效摧毁,使用破甲弹的最大射程为800m,使用多用途弹的有效射程可达1800m。筒身重量仅为10kg,具备较强的战术机动性,必将为步兵班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提供火力支撑。

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您的关注!


慕什塔戈


当然是有意义的。

营属反坦克分队是非常专业的反坦克力量,配备有重型反坦克导弹,可以对付重型装甲单位。比如我军现在的部分部队已经给营属反坦克分队配发了红箭11反坦克导弹,射程远,穿深高。而步兵班携带的反坦克武器通常是火箭筒。占编制的98式火箭筒直射距离也就300米,威力凑合勉强能用来对付一下重型装甲单位;如果是不占编制的08式火箭筒或者老式40火,对付现代的重型坦克和重型步战车是很难摧毁的。

我军营属反坦克分队装备的红箭11反坦克导弹


但步兵营毕竟是几百号人的大单位,战时要负责一个数公里的进攻正面,营属反坦克火力是放在火线后面一段距离的,反应速度肯定不如步兵班的反坦克火力,而且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大家要正确理解“反坦克”这三个字啊,其实就是反装甲呗。步兵班携带的火箭筒不一定非得反坦克,轻装甲车,越野车,卡车,固定火力点都在打击范围内,弹种也可以灵活选择。所以步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是标准的步兵大炮,是步兵班组最强的重火力了。作战时随班组机动,非常灵活,随叫随到,不像反坦克分队,想调动还得到营一级来决策。

虽然反坦克效率并不高,但火箭筒仍然是步兵班组最重要的重火力,具备多用途能力

98式火箭筒就有高爆反坦克火箭弹、多用途火箭弹、云爆火箭弹和攻坚火箭弹四个弹种,可以满足各个场景下的班组火力要求


宣仔


反坦克武器被部署到每个步兵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通过实战所总结出的教训。其实在美国刚刚介入二战的时候,m4谢尔曼坦克的设计初衷根本就不是用来反坦克的,谢尔曼坦克最初的任务适用于支援步兵推进,真等需要反坦克的时候,就会叫来m10坦克歼击车来作战。可是当真正开始打仗才突然发现,每当需要反坦克的时候,m10坦克歼击车根本就赶不过来,所以本用来反步兵的谢尔曼坦克,却每每要担任反坦克的任务。

其实这不仅限定于载具,步兵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反坦克武器只有营级才给配备的话,在许多突发性的小规模战斗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反坦克火力,所以在第一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往往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之前,班级步兵只好利用手头现有的爆炸物来破坏坦克履带,等到将坦克断腿之后再利用手榴弹去杀伤坦克内的成员。

可是这种反坦克手段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牺牲,为了能够减少这种不必要的牺牲,各国便立刻着手发展单兵反坦克武器、德国的铁拳、美国的巴祖卡等,妄图以单兵手持火力能够与敌人的装甲力量一搏。也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步兵班往往承担着前线火力侦察的任务,所以经常会碰上敌人。在这种时候步兵班不仅需要反坦克火力,有些时候更需要利用这种反坦克火力破坏碉堡、机枪点、铁丝网障碍、反坦克水泥锥等。

综上所述:将反坦克武器配发到班级以下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冲锋在战斗第一线的战斗步兵班,往往会承担着更多的反坦克攻坚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