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父子睡在帳篷裡的50天:原本來漢口北賣年貨,結果給火神山送起了貨

本文的主角是對父子,父親李志生和兒子李從恩來漢參加年貨展銷會,不料疫情爆發,展會被叫停,帶來的貨物也因物流停運而無法運回家,兩人為守貨從1月17日滯留武漢至今。

雖然一直住在商場前臨時搭建的帳篷中,但父子倆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他們不僅在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逆行參與運送防疫緊缺物資,還報名當了志願者,“不給政府添亂,我們能照顧好自己”。


連雲港父子睡在帳篷裡的50天:原本來漢口北賣年貨,結果給火神山送起了貨

(圖片說明:李志生和兒子在落腳地漢口北輕紡輔料城前面留影,身後是父子倆住了超過50天的帳篷)

“總得有人上戰場”

1月3日,李志生和兒子來到武漢,來參加在漢口北舉行的一場年貨展銷會,想趁逛年貨的人氣,展銷玉器飾品。

“當時主辦方說是一個跨年展。”李志生回憶,參展後,經主辦方同意,父子倆在輕紡輔料城前面的廣場上搭了一個帳篷臨時居住,以節省住酒店的費用,“本就是小本經營,如果住酒店,花的很可能比賺的還多”。

1月16日,主辦方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展會叫停了。“逛年會的市民大都是採購食品,玉器飾品展臺很少有人過去看一眼,至展會結束,都沒賣出幾件,一算賬,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近2000元。”李志生說。

父子二人計劃,1月17日把沒賣出去的貨通過物流發回江蘇連雲港老家,再乘車趕回去過年。詢問了附近好幾家物流公司,均回覆不再發貨,也不能暫存保管,父子倆只好自己守著這批貨物。

展會提前結束,生活還得繼續。

“既來之,則安之,但兩個大男人不能吃了睡睡了吃,得找點事做。”李志生說,因為是開著麵包車來漢的,1月17日,兒子在貨拉拉平臺上註冊了一個賬號,希望能出去拉一下貨,補貼一下兩人的吃喝開銷。

1月23日,武漢因為疫情形勢嚴峻而關閉離漢通道。“老婆十分擔心我們,打電話讓我們不要再出去拉貨了。”李志生告訴老婆,抗擊疫情就是一場戰鬥,總得有人上戰場。李志生和兒子並不害怕,網上有人叫車,父子倆就戴上口罩輪流出車,“我們只拉貨,風險相對要小一些。”

那段時間,社會各界組織的捐贈防疫物資密集到漢,城內貨運需求較大,父子倆每天出車,拉的貨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口罩、醫療器械、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一類是蔬菜。

有一次,晚上8點左右,一位貨主請李志生從漢口北電商大廈運送一批紫外線消毒機到武漢市二醫院,一共送了兩趟,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12點了。

連雲港父子睡在帳篷裡的50天:原本來漢口北賣年貨,結果給火神山送起了貨


他還往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送過鉚釘、垃圾桶等物品。口罩是運送最多的貨物,多數時候是從漢口北華中企業園出發,根據貨主要求送到城內的目的地。其中,有不少是送到郵政營業廳發快遞的。送貨途中經過一些交通卡點時,會被要求測量體溫,檢查人員見他運送的是急需的防疫物資,都予以放行。

住了50天帳篷

有困難“儘量自己解決 ”

從2月末開始,他們就拉不了貨了,因為市內各交通卡點管控更嚴格了,此前一家方艙醫院幫他們辦理的通行證也不管用了,父子倆只能待在帳篷裡大眼瞪小眼。

2月27日,漢口北派出所民警過來慰問,給他們送來了20個口罩。當天,城管隊員也過來看他們,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李志生婉拒了他們的幫助。

在李志生眼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2月15日,武漢雨雪交加,風很大,帳篷漏雨,“差不多一晚上沒睡”,但他們沒有求助,因為“不想添亂,沒事”。

“我們有帳篷可住,雖然條件差點,但能照顧好自己。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不能給國家出力做貢獻,起碼我可以不給國家增加負擔。”李志生說。

他介紹,滯留武漢的這段時間,得到了輕紡輔料城商場和漢口北城管中隊的善待,雖然展會結束了,但是商城並沒有催他們走,他們做飯、洗漱用的水電也都是免費提供。

連雲港父子睡在帳篷裡的50天:原本來漢口北賣年貨,結果給火神山送起了貨

圖為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 圖片來源:卓爾集團官網

吃飯也不是問題。自1月17日以來,李志生和兒子每天做兩頓飯,上午9點半左右吃早飯,晚上6點半左右吃晚飯。雖然沒有專門的廚房,但他們還是想辦法變著花樣做吃的,主要是米飯、麵條、餃子,“餃子包過很多次了”。

李志生的家位於江蘇連雲港市東海縣,家人最初都很擔心他們,李志生每天都會與家人發兩次視頻聊天,讓他們放心,同時看到家裡7口人身體都好,四代同堂,其樂融融,父子倆也很安心。

整個採訪過程中,李志生沒有一句抱怨或喪氣的話,說話語氣輕鬆,十分樂觀,“沒事”、“不添亂”、“儘量自己解決”是他說的最多的詞句。他最希望的事是“疫情早點結束,該幹啥幹啥”。

當記者問他是不是洗澡不好解決,很想找個地方痛快地洗個澡時,他停頓了幾秒鐘後說道:“的確有段時間沒洗澡了,只能擦一下。還是算了,免得給他們添麻煩!”

3月4日,李志生此前委託派出所民警幫忙報名志願者的事也有了迴音,漢口北管委會工作人員已與他聯繫,他將參與附近商場的安保巡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