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在偏遠小縣城寫出《流浪地球》,曾獲“科幻界諾貝爾獎”

2019年春節,一部科幻電影引起了全民的廣泛討論,人們在此片中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這部電影就是《流浪地球》。

直至今日該電影的票房成績僅次於《戰狼二》與《哪吒之魔童降世》 ,位居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榜第三名。

影片除了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的最初起源應該追溯至劉慈欣發表的短篇科幻小說。

劉慈欣,一位近些年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的科幻作家。2015年,劉慈欣榮獲全球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這個獎項獲得者裡的唯一一個亞洲人。

劉慈欣:在偏遠小縣城寫出《流浪地球》,曾獲“科幻界諾貝爾獎”

童年時代,第一次看到衛星發射,從此開始仰望太空。

童年時,劉慈欣一次機緣巧合下,看到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這件事在他內心激起了極大的波浪,也成為了他進軍科幻文學的啟迪。當他看到衛星在天空中遨遊時,他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遠比他想象中要遼闊,他因此開始想象地球以外的世界。

劉慈欣也成為了一個火箭愛好者,每次火箭的發射,他都會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去觀看。在他看來,火箭被點燃後,它就由死物變成了活物,承載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追求。他創作科幻文學的目的,除了想要表達自己的想象世界,也是在表達人類的追求。

劉慈欣:在偏遠小縣城寫出《流浪地球》,曾獲“科幻界諾貝爾獎”

“沒什麼經驗”下開始,卻意外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徵程。

中國電影榜上,科幻片佔據了一大部分。劉慈欣和中國大多數影迷一樣渴望著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 “雖然我們沒什麼經驗,但總得有開始。”劉慈欣說。

觀看完《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打下了接近滿分的評價。影片對原作的安排以及改編,對他而言都是出乎意料的成功。

居住在娘子關,創作出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作品。

劉慈欣的六篇小說,幾十餘篇短篇小說,都在娘子關創作完成。這個娘子關是一個偏遠、安靜並不怎麼發達的小縣城。這在科幻作家中並不是個例,如早期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科幻巨頭阿瑟·克拉克,他們一生大部分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卻分別寫出了《海底兩萬裡》、《2001太空漫遊》等著作。

因為沒有看過,所以科幻家們才會動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

正因為想象力這種特質,拓寬了人的生命邊界,科幻文學也變得偉大。

劉慈欣:在偏遠小縣城寫出《流浪地球》,曾獲“科幻界諾貝爾獎”

在他看來,科幻最重要的是教育意義。

在劉慈欣看來,科幻無疑是具有教育意義的,且最為重要。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箱子,那麼科幻小說就是讓箱子裡的人認識到了房間、接著是高樓、最後是城市。

劉慈欣認為,科幻最終會拓寬人們認識的視野,會激勵一部分人邁出探索的腳步,這是科幻文學最為重要的意義。

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想象,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

因為想象力,我們才會探索、發掘,人類才會區別於其他物種,不斷的發展。

正是劉慈欣這樣的科幻作家,把自己的想象世界用文字的方式呈現給讀者。而讀者暢遊於作家的想象世界中,驚異於作者構思的同時,也拓寬了自己的生命體驗,進而產生更為奇妙與深刻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