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時為何非常強硬?源自於祖先的自豪感至關重要

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位於南亞次大陸上的兩個國家,在1857年之前同屬於莫臥兒帝國的領土,大英帝國把印度變為殖民地之後,這兩個地區都屬於英國人管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致力於擺脫英國的統治。

直到公元1947年的6月,英國人頒佈了《蒙巴頓方案》,宣告了英屬印度的解體,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兩個月後相繼建國,但是由於領土、民族、宗教等問題,導致兩個國家衝突和矛盾不斷,甚至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

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時為何非常強硬?源自於祖先的自豪感至關重要

英屬印度總督蒙巴頓

時至今日,雖然印巴分治已經長達半個多世紀,但是兩個國家仍然矛盾不斷,經常因為領土的問題在邊境爆發衝突,而每次爆發衝突的時候,巴基斯坦從不示弱,雖然巴基斯坦在人口、土地和經濟都比不上印度,但是在爆發衝突之後巴基斯坦的表現卻往往比印度還要強硬。

巴基斯坦人為什麼在面對印度人的時候會這麼強硬呢?除了巴基斯坦擁有可靠的盟友之外,源自於巴基斯坦國民的民族自豪感也至關重要,而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則來自於他們的祖先。

有人說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外族入侵的血淚史,但是從十二世紀開始,入侵印度的外族大部分都來自於印度北方和西方的穆斯林民族,從十三世紀的德里蘇丹國,再到十六世紀的莫臥兒帝國,來自於中亞和西亞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對印度教徒進行了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和征服。

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時為何非常強硬?源自於祖先的自豪感至關重要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是旁遮普人、俾路支人和帕坦人,其中以旁遮普人最多,旁遮普人是古代塞種人與當地土著融合而成的民族,他們在九世紀的時候受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導致一部分人放棄了印度教,後來突厥人在旁遮普人聚集的地區建立了古爾王朝,旁遮普人開始全部信奉伊斯蘭教,後來成為了印度穆斯林的主體。

旁遮普人信奉伊斯蘭教之後,印度北方的阿富汗人和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而巴基斯坦的另一大民族帕坦人(普什圖人)便是當時入侵印度的先鋒,他們曾多次攻陷印度的德里,給當地人留下了痛苦的記憶,直到英國人開始統治印度之後,印度教徒還沒有擺脫對帕坦人的恐懼,他們在英國與阿富汗的戰爭中,因為懼怕和帕坦人作戰而紛紛逃離戰場。

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時為何非常強硬?源自於祖先的自豪感至關重要

莫臥兒帝國的軍隊

到了十六世紀,莫臥兒帝國的崛起導致穆斯林開始統治整個印度長達三個世紀,這段時期對印度的文化和歷史影響非常之大,直到英國人到來和印巴分治之後,巴基斯坦的居民仍然懷念莫臥兒帝國和之前的印度穆斯林王國,他們的祖先曾經對印度教徒進行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因此他們的心中是充滿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感的

雖然在三次印巴戰爭中都沒有佔到太大便宜,但是巴基斯坦人對於印度人是始終都瞧不起的,就像兩個小孩子打架,身材高大的孩子把瘦弱的孩子教訓了很多年,但是那個瘦弱的孩子漸漸長大了,開始和身材高大的孩子打的不相上下了了,但是那位身材高大的孩子永遠不會屈服,因為他畢竟教訓了瘦弱的孩子那麼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