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然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奉行的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大都患有一种心理疾病,那就是病态共生。

无论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兄弟姐妹之间,常常没有“自我”和“别人”这两种概念,互相喜欢以爱的名义裹挟对方。

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伴侣对伴侣,不由自主就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对方身上;随时随地窥视对方的各种隐私;把对方当成私有财产对各种事务越俎代庖;甚至把对方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这种裹挟是一种可怕的控制欲。在中国式家庭中,90%以上的矛盾,都源于上述这些强烈的控制欲。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我的老家是个四五线小县城,对于邻居李大妈来说,女儿媛媛已经30岁了还没有结婚,她总觉得这样的人生太不圆满了。

其实李大妈这个人的思想平时还算开明,遇到别人家孩子40岁不结婚她都能表示理解,还替人家辩护“结婚不结婚是人家的自由”。但当这件事搁在自己身上,她就做不到这么超然物外了。

她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媛媛还没结婚这件事,时间一长就成了一块心病。

其实媛媛上大学时谈过一场恋爱,但李大妈认为上学期间就应该全身心学习,何况那个男孩家的条件不太好,她很不满意。媛媛身高1米65,眉清目秀,学习成绩优异,谈男朋友可不能随便。

于是她硬是跑到学校闹腾了一番,将一对“小鸳鸯”强行分开了。没想到这才几年,她又开始为媛媛不谈恋爱不结婚而发愁。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虽然媛媛的工作单位很好,也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但在李大妈眼里,这些好条件终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贬值,就像错过了早市的新鲜蔬菜,哪怕还水灵,不便宜卖要的人也不多了。

于是工作单位一般的,没房没车的,学历低个子矮的,只要是男的活的,李大妈都着急上火的催着媛媛去看。

媛媛觉得如果没有真爱,一辈子一个人过也挺好的,但李大妈却觉得,一个人头疼脑热了谁来照顾?一肚子话要跟谁去说?出了事儿跟谁商量?晚上回到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就在这样的抑郁中李大妈越来越消瘦,最后看媛媛实在没有结婚的打算,就以死相逼,总算逼她嫁给一个40岁离异没有孩子的博士。

媛媛婚后并没有过上幸福生活,相反的,她活得更窒息。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博士老公是个十足的小心眼,媛媛去哪里都要跟他报备,而且报备的形式很奇葩。不是开视频扫荡一圈,就是打电话让旁边的人接,以证明现场没有其他异性,也证明媛媛没有撒谎。

即便如此,每天回到家媛媛的手机还要被老公再检查一遍。

平时媛媛喜欢喝咖啡,老公却说咖啡因对身体不好,还是白开水健康。媛媛想吃烧烤,老公又说烧烤不卫生还容易发胖,多吃点水果吧。

媛媛很苦恼,她说婚前受妈妈控制,婚后受老公控制,感觉每天都喘不过气来。但李大妈却两手一摊,男人管得严也不是什么大事,你这个年龄才结婚,还不赶紧要个孩子。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刘若英曾经说过:“真正爱一个人就是让对方活得像自己。”

不管是作为父母也好,爱人也好,子女也好,我们都要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支配和控制,也不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对方。

控制多了,家庭矛盾纠纷也就多了,悲剧也就由此产生了。

媛媛结婚刚半年,李大妈又进入了疯狂催生模式,她想外孙想得都要发疯了,总感觉女儿没有一个孩子总是一大遗憾。

然而李大妈并没有得偿所愿迎来大胖孙子,她得到的是女儿生病住院的消息。可能是长期生活太压抑太苦闷的缘故,媛媛得了乳腺癌。

在手术室外等候的李大妈哭得死去活来,博士只是来医院呆过两次就再也不见人影了,媛媛还没出院就收到了离婚协议书。

就这样,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媛媛,从原来的大龄剩女,变成失去了一只乳房的离婚妇女。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她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李大妈说:“我处处按照你的想法去生活,这样的结局你满意了?”

李大妈泪流满面捶胸顿足,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女儿看:“我管这么多,还不是因为关心你,怕你吃亏,为你好吗……”

李大妈大概到死都不会明白,她的女儿不是她的女儿,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她的“别人”。

之所以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她没把女儿当成一个完全独立在自己之外的“别人”,缺失应该有的界限感。

有一期《奇葩说》辩论话题是:如果一键就能为孩子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所有控制欲强的父母都会,但是,孩子真的愿意过家长为他定制的所谓完美人生吗?家长眼中的完美人生,难道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完美人生?

实际上家长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为孩子定制“完美”未来,孩子们根本不买帐!

完美人生,就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充分的选择权。

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真爱一个人,就让TA活得像自己

而李大妈这样的母亲,总是因为儿女的事失眠,因为儿女的事生病,因为儿女的事心情不好,还总是希望通过改变儿女来改变自己的情绪。

当她们在控制儿女的时候,常常是因为自己没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所以才需要通过儿女的言语和行为,来收获肯定以及安慰。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李大妈们除了要明白“爱就是要放手,让对方活得像自己”,还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当自己不再需要别人的肯定、感激、安慰、褒奖来证明自身价值,才能不去控制儿女。

既相亲相爱又拥有个人空间,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这世上最好的爱,是陪伴,而不参与。

与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