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意境高古,流传了4000年

中国诗歌历史不光是灿若星河,更是源远流长,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诗歌大约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意境高古,流传了4000年

根据西晋皇甫谧写的《帝王世纪》记载,在古老的尧帝时代,天下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得非常惬意。一天,有位年约九旬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意境高古,流传了4000年

所谓“击壤”,是一种源于原始时期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游戏。在远古时代的狩猎生产中,人类会用土块、石块、木棒投击猎物,而在原始的部落战争中,这种投击也成为作战技能。为了投击得更准确,平时便要练习。

这首诗歌非常淳朴,描绘了上古尧时代的田园风景,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劳动,太阳下山就回家休息,开凿一口井就有甘甜的水饮,耕种田地就有粮食丰收……这一切仿佛真将我们带入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可谓是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意境高古,不染尘灰。

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意境高古,流传了4000年

诗歌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点明立意:田园生活自由安逸且美好,人生如此快乐,又何须去追逐帝王权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